所屬欄目:財會論文 發布日期:2022-03-19 09:58 熱度:
預算會計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屬非盈利機構的會計制度,受國家經濟高速發展作用影響,傳統預算管理無法滿足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需求,故公共財政制度適應市場需求,采取統一采購、集中收付、分類預算的會計制度,以此增強自身預算管理水平。對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分析,研究其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影響,提出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建議,以期可為行政事業單位提高財務真實性、實用性、全面性提供借鑒參考。國家經濟體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環就是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受此制度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對自身會計體制完善,但現階段的會計管理體系未能構建完善預算體系,會計科目和預算會計改革工作不適應,資產管理工作也未到位,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1]。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經濟體系重要部門之一,對國家經濟發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應將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更有效的落實到行政事業單位中,理解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自身發展的影響,采取科學對策改進會計工作,適應改革趨勢,進一步提高會計實踐能力。
1.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
傳統會計制度由《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多文件構成,市場經濟調整升級影響下,傳統預算制度弊端顯露,靈活性不高,制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創新[2]。現行預算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其采取條塊分割模塊化管理,各行業會計制度并不相同,會計信息缺乏完整性,導致政府監督評價工作無法落實。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多采用收支相抵核算,該核算方式無法保障會計信息質量,不能準確反饋行政事業單位經濟狀況。體制內種種制度約束,致使預算制度僵硬化,導致預算會計制度應用效果不佳。行政事業單位具有特殊性,其資產信息受到加密保護,會計信息無法充分公開、透明化,僅從公示的會計報表無法了解國有資產保有具體信息,出具的績效考評和成本統計也并不全面。故應采取柔性管理方式,革新行政事業單位財政制度[3]。
2.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影響
2.1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提自身內控能力
行政事業單位和一般企業有明顯區別,行政事業單位代替人民行使權利,同時承擔公共職能,故其預算會計工作需要堅持“以人為本”,考慮到人民需要,發揮自身服務型職能。預算會計工作中,由于工作涉及行政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管理內容,會計工作意義重大[4]。開展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可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水平,改善預算質量,可明確不同資金用途,提高對財務工作的監督作用,也大大提升財務會計公開性、透明性,可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
2.2可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主要是其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導致預算執行力不足,繼而導致財務管理效果不滿足事業單位發展需求[5]。而對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加快了財務管理問題解決速度,可以彌補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和財務管理方面的不足,提高其預算管理綜合水平,也使行政事業單位更快適應會計工作新形勢,加快行政事業單位的改革步調。
2.3可優化行政事業單位資源配置
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預算管理支持,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前提,提高預算管理效果,對行政事業單位更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有正面作用。改革預算會計制度,可以讓行政事業單位深入理解會計制度,從而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強化政府管理,推動事業單位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以此提高行政事業預算編制、執行、核算、績效評估水平,強化會計工作時效性,盡可能發揮會計工作職能。
3.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影響下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做好會計工作
3.1健全預算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提高會計工作效率之基礎,完整的制度對規范和約束會計行為有重要作用,也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基本保障。針對當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不完善的問題,要求事業單位強化思想認知,從全局發展的角度出發,著眼于預算會計制度的健全,最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一方面,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對國家頒布的預算制度改革內容加深學習,了解會計工作改革的標準、要求,完善預算會計報告體系,構建統一化的預算會計管理制度體系,細化預算會計項目,明確會計人員的崗位職責,營造“權責統一”的工作氛圍。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構建和預算會計管理制度對應的監督體系,明確各個崗位的責任和義務,構成對預算會計工作的360°制衡,增加會計人員崗位責任意識,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發揮其預算會計執行整體作用,促進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工作和單位工作的實時接軌。對預算編制執行中,要考慮到顯性因素和隱性因素對預算執行的影響,以此消除預算和會計核算的偏差。行政事業單位應統一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降低預算和費用支出差異,還可以增設在建工程、基本建設結余等科目,是財務信息和會計核算盡可能保持一致。
3.2對會計科目進一步優化
行政事業單位中,其會計科目設置不合理是一項長期的會計工作問題,尤其表現在費用支出上。行政事業單位早期的費用支出模式為“專款專用”,專用經費處理專項問題,這會導致會計核算的結果和單位費用支出實情脫節,不能反饋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實時狀況。為適應國家預算會計改革工作,行政事業單位應對目前的會計科目完善,對不符單位實情的科目及時剔除,確定好會計科目分類,有序設置資金管理、費用支出、收入記錄及固定資產管理等,提高預算會計工作效率,也減少預算會計工作人員工作負擔,實現資源配置的科學性。同時,要保證創建的會計報表簡單明了、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制,體現行政事業單位真實財務情況,進而實現公共財政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將新一代的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到自身會計工作中,以5G技術提高會計線上工作效率,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云儲存等也間接應用到預算會計管理中,減少工作人員重復性工作量以及人為失誤出現,構建新的會計科目管理系統,實現會計科目全面、高效管理。以新的線上會計科目管理系統,從行政事業單位發展角度上統籌預算會計數據,從大數據中挖掘更多有深層價值的數據分析,提高預算會計管理工作綜合水平,也更好的防范、應對可能出現的不同財務風險。
3.3強化資產管理能力
行政事業單位主要以財政獲取資產得以發展,但固定資產亦或流動資金,都需要高效率的財政工作獲取。對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的內部虛報固定資產問題,要引起重視。行政事業單位可以構建專門針對資產的監督機制和責任機制,各個工作崗位責任到人,嚴格規范好固定資產的上報工作,按照標準流程、標準格式上報,保障預算會計報表可以完全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價值,防范有關固定資產方面的財務風險出現,提高預算會計工作整體安全性。
3.4完善法律法規及財務報告體系
法律是對社會各行業的高度約束性制度,國家預算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需要重視對行政事業單位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構建完備法規體系,以法律實現對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會計工作的規范,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可以正常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解決預算會計工作中出現的各項問題。同時,要增強行政事業單位的法律意識,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加強對會計工作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自覺遵守各項法規,適應預算會計制度改革步調,全面提高管理工作質量及水平。對于財務報告體系,要求其準確反映財務信息,保障對未來財務狀況預測的合理性,可采用輔助報告補充總體報告。對財務分析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對財務報告體系完善之后,還需要解決行政事業單位現金流量及資產存量的問題,向著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效益最大化不懈努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國家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行政事業單位要引起重視,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可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提自身內控能力、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可優化行政事業單位資源配置。故行政事業單位要正視自身預算會計方面出現的各項問題,構建全面的預算體系,對會計科目進一步優化、強化資產管理能力、完善法律法規及財務報告體系,切實有效的在預算會計制度基礎上落實科學會計工作,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
《供應鏈時代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來源:《中國儲運》,作者:王艷艷
文章標題:供應鏈時代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caikuai/48000.html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48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30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4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42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30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