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財稅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18 17:26 熱度:
內容摘要: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各方對危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在這其中,已發生損失模型的減值計提方法就受到廣大學者的普遍質疑,正是基于此,不少學者提出了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以改進原有的已發生損失模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圍繞金融資產預期減值,介紹了相關的背景及意義,分析了現有的金融資產減值模型,并在此基礎上從會計計量以及金融監管兩個方面對模型進行了改進,并在最后就我國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可能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建議措施。
關鍵詞:金融師職稱論文,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金融監管
研究背景概述
經歷了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風暴,相關學者對于金融危機的源頭進行了研究分析,并將矛頭和根源都指向了現行的金融資產會計計量準則,并認為當前的金融資產已發生損失模型導致了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只有在發生觸發事件時才會依照已發生損失模型進行損失的確認,由此引發企業收入發生波動,形成資產負債表日所特有的懸崖效應,進而引發金融市場發生較大的動蕩,并致使廣大投資者發生恐慌。在此背景下,金融監管部門以及會計準則委員會分別針對金融資產已發生損失模型提出了相應的逾期減值模型。
為了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積極研究如何提升財務報告的數據信息質量,有效降低經濟危機中可能存在的懸崖效應,提升投資者的投資信心,進而穩定金融市場。進一步協調金融監管以及會計準則之間的一致性,提高會計準則的標準,建立并完善一整套金融工具會計處理改進方案成為共識,在此基礎上重點強化對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研究表明,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相比較于已發生損失模型更加合理科學,在進一步細化的會計準則中,IASB又具體了預期減值模型的操作情形,對于開放式的企業投資組合中采用攤余成本來進行計量的方式將金融資產區分為兩類,對于這兩類分別采用不同的減值計提方法,而且對于同一種金融資產也會根據情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研究意義
金融資產作為一種市場化的所有權憑證是以信用作為基礎的,正是基于此,對于金融資產后續的減值計量在方法選擇上就顯得十分重要。對金融資產減值的后續計量根本目的是準確計量出金融資產在報表日所減少的價值大小,從而確保金融資產的價值能夠在報表中得以準確反映。與此同時,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金融市場日益發達,金融產品在數量和種類上也越來越多,金融資產預期減值在理論和實踐研究上越來越深刻。
首先,能夠進一步豐富金融資產減值理論,并有助于金融機構有效應對金融危機。通過研究分析金融資產減值模型,可以提高金融工具或者金融資產在計量時的準確性,有效降低信息的生成以及傳遞成本,減少會計準則中可能出現的順周期效應,提高了金融市場的效率和效益。通過相應的減值模型研究,會計部門能夠站在更具有前瞻性的視角上計量金融資產的價值。在估算金融資產存續期之內的相應損失時更為準確可靠。與此同時,金融監管部門在監管金融市場時也更為方便,有助于提升金融機構對經濟波動的抵御能力,對于穩定金融市場的整體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其次,能夠提高信息使用者對報表的可理解性,為銀行業應用提供實踐意義。由于金融資產減值模型關注金融資產未來的減值情況,因此關注預期減值能夠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為前瞻的信息,報表的信息使用者在分析信貸決策或者關注金融資產定價時會獲得更為充分的資料信息,金融機構監管部門也可以以此強化對金融市場的宏觀以及微觀監控。
同時,強化金融資產減值模型研究有助于強化我國銀行等相關機構部門對于金融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應用和把握,盡管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較少地受到國際金融減值準則的影響,但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會計準則的趨同,深化金融資產減值研究就越來越具有現實意義。
金融資產減值的確認分析
金融資產是跟實物資產相對應的,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伴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資產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金融資產作為一種市場化的所有權憑證是以信用作為基礎的,正是基于此,對于金融資產后續的減值計量在方法選擇上就顯得十分重要。對金融資產減值的后續計量根本目的是準確計量出金融資產在報表日所減少的價值大小,從而確保金融資產的價值能夠在報表中得以準確反映。金融資產一般分為四大類,即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貸款和應收賬款以及以公允價值計量而且相應的變動計入到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等。
按照現行的會計準則規定和現行的金融資產分類方法,對于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并且相關變動計入到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以不計提減值準備,而對于按照攤余成本計量處理的貸款與應收賬款、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進行減值準備的計提。按照攤余成本來進行會計計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及貸款和應收賬款,在未來現金流量小于它們的賬面價值時需要對它們進行減值損失的確認,并依據兩者之間的差額對減值準備進行計提。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其公允價值出現非短暫性的較大程度的下降時,需要及時進行減值準備的計提。
預期損失則是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金融機構所預計的難以收回的合同金額,它所反映的是相應的金融風險。一般來講,金融資產預期減值在計算時等于資產風險敞口跟預期損失率之間的乘積,這個差額應當通過減值準備的計提來進行補償。金融資產的減值模型有多種,包括預期減值模型、已發生損失模型、動態減值模型、公允價值模型以及信用風險減值模型等。
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分析
按照IASB會計準則相關要求,建議對企業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使用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是指相應的金融機構在對金融資產進行初始確認時就應當全面考慮到其預期的信用損失,對其所擁有的金融資產未來所面臨的預期信用風險以及預期利息收益等進行明確區分的相應的資產減值的準備金計提方法。在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下,金融機構及部門所獲得的利息中應當包含金融市場對于該項金融資產未來可能發生的損失的預期,并且這一損失預期是對未來損失風險的有效補償,因而也就不能夠將其確認為利息收入。
在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下,金融資產的實際市場利率是指在扣除掉金融資產預期損失之后的未來凈現金流量的現值等于其取得初始成本時的折現率,合同利率跟實際利率之間的差額就是該項金融資產的信用損失率。對于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預期損失,應當科學合理地分攤于整個的金融資產存續期之內,并且應當在每一個資產負債表日都要進行重新分析和評估,確定其價值。
金融機構對于其金融資產都應當在其存續期內的資產負債表日,依據最新的數據參數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分析評估。在計算評估之后,重新評估計算的預期損失跟初始預計金額之間的差額,就需要及時確認或者轉回金融資產的減值損失。IASB規定金融資產的預期損失不能夠直接進行核銷的會計處理,應當設置備抵賬戶。金融資產的預期減值模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金融資產的減值在計提時不再依靠已經發生的事件,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已發生損失模型中可能造成的順周期效應。已發生損失模型、公允價值模型以及預期減值模型的對比如表1所示。
結論
總之,以預期減值模型來代替已發生損失模型具有很大的優勢,也是必然趨勢。在實際操作管理中應當積極關注預期減值模型可能面臨的問題,并及時采取針對性建議措施,對模型不斷地進行優化和完善。會計監管機構、執行者以及金融管理部門還需要及時進行協商,盡量減少因為目標不一致而產生的分歧。
積極探索以預期減值模型來計量金融資產減值模型需要一定的實踐和時間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為有效將預期減值模型應用于會計實務中,還需要在應用初期對模型進行簡化,在實踐中由淺及深地逐步推進,并在此基礎上最終實現全面實施預期減值模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韋彩霞,王葒,于倩楠.金融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歷史演進及國際趨同[J].財會學習,2012(4)
2.中國農業銀行預期損失模型課題組,姚明德.金融資產減值理論分析及預期損失模型最新進展[J].金融會計,2012(7)
3.牟宏偉,李璐宇.金融資產減值準則新動向―關于IFRS9準則[J].財會研究,2012(12)
文章標題:金融師職稱論文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改進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caishui/2278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