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財稅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12 15:28 熱度:
【摘 要】 自1994年推行增值稅以后,我國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收購農產品實行“前免后抵、自開自抵”的進項稅額抵扣辦法。該辦法降低了農產品加工業生產成本,但也給 虛開收購發票騙取增值稅留下了可乘之機,為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于2012年發布了《關于在部分行業試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的通知》, 各地結合實際情況也相繼發布了相關試行公告,但具體實施時怎樣操作一直是相關試點企業會計人員和試點地區稅務部門爭論的焦點。文章結合筆者在棉紡企業多年 的實踐經驗,對上述新規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財稅論文范文, 農產品,進項稅額,核定扣除,投入產出法
為調整和完善農產品增值稅抵扣機制,《湖北省國家稅務局關于擴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范圍的公告》(湖北省國家稅務局2014 年第7號公告,以下簡稱“7號公告”)規定,湖北省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部分行業試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 的通知》(財稅〔2012〕38號,以下簡稱“38號通知”),“7號公告”明確將“耗用籽棉生產皮棉”納入了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范 圍,并確定了其扣除標準為“耗用籽棉生產的皮棉,平均單耗數量為2.64”。
一、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的特點
(一)進銷稅率一致,消除了稅額“倒掛”現象
在原來的憑票扣稅法下,棉花企業銷售時按13%的稅率計算銷項稅額,收購時按13%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相當于按14.9%①的進項稅稅率計 算進項稅額。所以棉花企業在毛利率較低時,就會出現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的“倒掛”現象。也正是因為農產品收購企業存在這種進銷稅額“倒掛”現象,才出現 了許多不法分子注冊成立皮包公司,專門虛開增值稅發票牟利的現象。
施行核定扣除法后,“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不再憑增值稅扣稅憑證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38號通知)”,農產品的進、銷稅率都統一為13%,從根本上消除了稅額“倒掛”現象,使得虛開增值稅發票再無利可圖。
(二)核算要求較高,操作難度較大
1.單耗標準問題
“38號通知”要求:在投入產出法下,參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包括行業公認標準和行業平均耗用值)確定銷售單位數量貨物耗用外購農產品的數量。
由于不同企業單耗會存在差異,比如自動化程度高、操作規范、管理水平高的企業,單耗相對低些;即使同一企業的不同階段單耗也會存在差異,比如籌 建期、設備磨合期、新產品試產期,單耗相對會高些。如果不考慮企業實際,所有企業一刀切的采用同一個標準,將會使強者更強,弱者愈弱,使企業在籌建期、轉 產期面臨更大的挑戰。
2.平均購買單價問題
“38號通知”要求: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對以單一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或者多種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的,在核算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和平均購買單價時,應依據合理的方法歸集和分配。
平均購買單價是指購買農產品期末平均買價,不包括買價之外單獨支付的運費和入庫前的整理費用。
為了取得準確的農產品耗用數量,就要求企業在核算產品成本時,不能僅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成本項目核算,對于該產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還要分品種登記耗用數量。
為了取得準確的農產品購買單價,在購進農產品入賬時,要分別設置買價和雜費明細科目,分開核算各自發生的費用。
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的會計賬務處理及變化對比
根據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的上述特點,按照相關文件政策規定,結合增值稅、會計核算相關要求,筆者就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運用投入產出法核定扣除前后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的會計處理作出如下分析及對比。
(一)購進農產品的會計處理
憑票扣除法下,農產品收購企業實行13%的扣除率,進項稅額計算公式為:
允許抵扣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農產品收購數量×農產品購買單價×13%
“38號通知”要求,“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不再憑增值稅扣稅憑證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取得的農產品增值稅專用發票和 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按照注明的金額及增值稅額一并計入成本科目;自行開具的農產品收購發票和取得的農產品銷售發票,按照注明的買價直接計入成 本”。這將造成農產品收購企業收購農產品時賬務處理也發生相應的變化。
例如:某棉業公司2014年4月共收購籽棉500噸,收購單價7 000元/噸,共支付收購款350萬元。
在憑票扣除法下,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籽棉
3 045 000(500噸×7 000元/噸×8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455 000(500噸×7 000元/噸×13%)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3 500 000
在核定扣除法下,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籽棉 3 500 000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3 500 000
(二)農產品初加工的會計處理
如果不考慮期初庫存和留抵進項稅額的影響,假設2014年4月將本期收購的籽棉全部加工完成,且加工出的皮棉和棉籽全部銷售,按“7號公告”規 定“耗用籽棉生產的皮棉平均單耗數量為2.64”,衣分率則為37.88%②,灰分按4%,棉籽率則為58.12%,加工出的棉籽不分攤籽棉收購成本, 則: 加工出皮棉數量=500噸×37.88%=189.4噸
加工出棉籽數量=500噸×58.12%=290.6噸
在憑票扣除法下,加工入庫的會計分錄為:
借:產成品――皮棉 3 045 000
貸:原材料――籽棉 3 045 000
在核定扣除法下,加工入庫會計分錄為:
借:產成品――皮棉 3 500 000
貸:原材料――籽棉 3 500 000
(三)產品銷售的會計處理
“7號公告”要求,“湖北省凡從事耗用籽棉生產皮棉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按公告確定的扣除標準核定農產品進項稅額”,“實施農產品進項稅額核定扣除的納稅人生產銷售的其他副產品,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上述企業2014年4月棉籽銷售單價按當期月末市場行情2 700元/噸,皮棉按當期月末鄭州棉花交易市場掛牌交易價格19 600元/噸計算,不考慮加工過程中人工及材料費用,則:
在憑票扣除法下,銷售皮棉業務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3 712 240(189.4噸×19 600元/噸)
貸:主營業務收入――皮棉 3 285 168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427 072
銷售棉籽業務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784 620(290.6噸×2 700元/噸)
貸:主營業務收入――棉籽 694 354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0 266
結轉銷售成本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3 045 000
貸:產成品――皮棉 3 045 000
在核定扣除法下,皮棉和棉籽的銷售業務會計分錄與憑票扣除法是一致的,但其結轉銷售成本的同時還需按新規規定方法計算本期允許抵扣籽棉增值稅進項稅額,具體計算如下:
本期允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500噸×7 000元/噸×13%÷(1+13%)
=402 655(元)
在核定扣除發下,結轉銷售成本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3 500 000
貸:產成品――皮棉 3 500 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02 655
貸:主營業務成本 402 655
(四)新規前后的銜接
“38號通知”規定“試點納稅人應自執行本辦法之日起,將期初庫存農產品以及庫存半成品、產成品耗用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作轉出處理”。“7號公告”規定“湖北省凡從事農產品加工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耗用籽棉生產的皮棉,平均單耗數量為2.64”。
按新規要求,執行核定扣除前,所有上期留抵的進項稅額,無論是直接收購來的農產品所對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還是加工后形成半成品、產成品耗用農 產品所對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都要做轉出處理。轉出的進項稅額當然要增加相應存貨的成本,轉出限額也應以企業賬面留抵增值稅額為標準。具體計算辦法為:
1.原材料進項稅額轉出額=庫存數量×農產品期初平均單價×13%÷(1+13%)
2.以農產品為原料生產的半成品、產成品對應的進項稅額轉出額=所消耗農產品數量×農產品期初平均單價×13%÷(1+13%)
其中:“平均購買單價是指購買農產品期末平均買價(含稅,下同),不包括買價之外單獨支付的運費和入庫前的整理費用(38號通知)”。若無法劃分購買價格、采購費用,則只能按庫存平均成本折算期末平均買價③。
在憑票扣除法下,進項稅額=收購數量×購買單價×13%;在核定扣除法下,進項稅額轉出額=庫存數量×農產品期初平均單價×13%÷(1+13%)=庫存數量×平均購買單價×11.5%
這將導致進項稅額的轉出額小于原憑票扣除法收購時計提的進項稅額。另一方面,如果期初成本中包含無法區分的采購費用,那么在計算進項稅額轉出時 使用的農產品期初平均單價高于實際收購價,導致進項稅額的轉出額偏高。由于諸如此類的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兩種辦法前后銜接時,按照核定扣除法轉出進項稅 額與企業原賬面留抵稅額都可能不一致,這時應該以企業原賬面留抵稅額為限,按比例分配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分別應該負擔的進項稅額,將企業原賬面留抵增 值稅額全部從“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賬戶轉出。
例如:某棉業公司2014年3月31日留抵進項稅額為42.5萬元,倉庫盤點賬實一致,明細如下:原材料倉庫籽棉100噸,成本60.9萬元,單價0.609萬元/噸;產成品倉庫皮棉150噸,成本238.5萬元,平均單價1.59萬元/噸。
1.籽棉理論上對應的進項稅額轉出額=庫存數量×農產品期初平均單價×13%÷(1+13%)=100×0.609÷(1-13%)×13%÷(1+13%)=8.05(萬元)
2.皮棉理論上對應的進項稅額轉出額=所消耗農產品數量×農產品期初平均單價×13%÷(1+13%)=150×2.64×0.609÷(1-13%)×13%÷(1+13%)=31.89(萬元)
由于上述兩項轉出額之和小于企業賬面留抵進項稅額,應按比例分配賬面留抵進項稅額,具體分配:
3.籽棉實際上對應的進項稅額轉出額=42.5×[8.05÷(8.05+31.89)]=8.57(萬元)
4.皮棉實際上對應的進項稅額轉出額=42.5×[31.89÷(8.05+31.89)]=33.93(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籽棉 85 700
產成品――皮棉 339 3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25 000
當然,對于期末庫存只有一種存貨的企業來說,就不存在分配問題,留抵進項稅額直接轉到該存貨成本中。對于期末倉庫沒有存貨而賬面有留抵進項稅額的企業,建議將該留抵額全部直接轉入原材料成本,當然此時企業原材料賬面將出現只有金額沒有數量的不合理現象。
(五)企業相關財務指標的變動
由上述(一)至(三)實行新規前后棉花收購、加工、銷售全過程的對比可見,在期初既無留抵稅額,也無存貨庫存的情況下,該企業2014年4月應交增值稅額、企業增值稅稅負、凈利潤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動。
1.應交增值稅額的變動
在憑票扣稅法下,應交增值稅額=本期銷項稅額-本期進項稅額=427 072+90 266-455 000=62 338(元)
在核定扣除法下,應交增值稅額=本期銷項稅額-本期進項稅額=427 072+90 266-402 655=114 683(元)
應交增值稅額增加=114 683-62 338=52 345(元)
應交增值稅額增加的原因為,在憑票扣稅法下,購進棉花的扣除率為13%;在核定扣除法下,允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的扣除率為11.5%④,扣除率降低了1.5%。
2.增值稅稅負的變動
在憑票扣稅法下,增值稅稅負=應交增值稅額/銷售收入=62 338÷(3 285 168+694 354)=1.57%
在核定扣除法下,增值稅稅負=應交增值稅額/銷售收入=114 683÷(3 285 168+694 354)=2.88%
增值稅稅負增加=2.88%-1.57%=1.31%
由上可見,由于進項稅扣除率降低,企業增值稅稅負增加了1.31%。
3.毛利潤的變動
在憑票扣稅法下,企業毛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3 285 168+694 354-3 045 000=934 522(元)
在核定扣除法下,企業毛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3 285 168+694 354-(3 500 000-402 6551)=
882 177(元)
企業毛利潤減少=934 522-882 177=52 345(元)
由上可見,企業毛利潤減少了,減少額正好是應交增值稅額增加額。
綜上所述,農產品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可以消除納稅人虛開收購發票的動機,改善農產品進項稅額抵扣管理的混亂現狀,防范和打擊利用農產品收購發 票非法獲利的涉稅犯罪。但由于進項稅額扣除辦法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產品收購企業的增值稅稅負;同一行業選用一致的農產品單位消耗用作扣除標準對 于新辦企業或新產品開發階段的企業可能會造成一定階段內的稅負不公。對于稅務部門來說,在新規實施后,要做好新規的宣傳工作,簡化稅制,不斷修訂和完善, 都會有一個適應和完善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宋麗艷,王樹鋒.農產品進項稅額核定抵扣的增值稅負評價及建議[J].會計之友,2014(10):76-79.
[2] 馮有成,劉迎紅,張文君.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的會計處理[J].注冊稅務師,2013(1):36-38.
[3] 隋書才.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探析[J].中國農業會計,2012(3):16-18.
文章標題:財稅論文范文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的會計處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caishui/2367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