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子商務論文 發布日期:2016-08-30 11:56 熱度:
伴隨著電子商務交易數額的持續增長,一個潛在的、龐大的稅源正在逐漸形成,電子商務中的稅收問題越來越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本文從電子商務對稅收政策產生的影響著手,分析了國際與國內電子商務稅收政策,并提出完善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思路。
《中國電子商務》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主管,中國電子企業協會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性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11-4440/F,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9-4067。創辦于2000年1月的《中國電子商務》是國內第一本專注于全面研究國際、國內各行各業采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商務新理念、經營新模式、管理新思維和市場新機遇的綜合性媒體。在中國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的今天,中國電子商務將攜手經濟領域和信息化領域的管理人員、科研開發人員、高校師生一起解讀信息化給中國經濟、管理、教育、醫療等方方面面帶來的進步和繁榮。
電子商務對稅收政策產生的影響
電子商務是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和個人從事數字化數據處理和傳送的商業活動,包括通過公開的網絡或非公開的網絡傳送文字、音像等。《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翻兩番,突破18萬億元。其中,企業間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超過15萬億元。伴隨著電子商務交易數額的持續增長,一個潛在的、龐大的稅源正在逐漸形成,電子商務中的稅收問題越來越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一方面,作為一種商業活動,電子商務毫無疑問應當納稅;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活動,電子商務的全球性、無形性、無紙化等特點給傳統的稅收征管體制帶來不容忽視的挑戰。
(一)無形產品交易帶來的稅收問題
傳統的稅收理論以有形化的產品和服務的流轉交易為征稅對象,是建立在有形交易的基礎上的。而電子商務作為新型的交易方式,出現了信息產品等無形產品的交易,使現行的稅收體制一時無所適從。
1.無形產品交易使征稅對象難以確定。在傳統的商務活動中,不同稅種的征稅對象是容易區分的,而在電子商務中,以數字化形式存在的信息產品往往難以界定其為何種征稅對象。即便無形產品交易的征稅對象得以明確,假設稅法規定為按商品銷售征收增值稅,仍然存在無形產品交易和在線服務難以區分的問題。由于增值稅和營業稅的稅率不同,可能造成納稅人不同的稅負,使得納稅人按低稅負的稅種申報,以達到一定程度的避稅目的。
2.無形產品交易使納稅環節模糊不清。無形產品交易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商品在不同環節的流動表現為數字化信息的流動,而且信息流動瞬間即可完成,由于不存在有形物品的流動,稅收部門難以進行監控,加之交易雙方為了交易安全通常還會采取一定的加密措施,使得無形產品在各環節的流通更加難以區分。
3.跨越國境的無形產品交易使關稅征收形同虛設。對跨越國境的無形產品交易而言,海關根本無從得知、無法監控產品進出國境,更無法征收相應的關稅。在這個交易中,由于沒有有形的商品進入中國國境,傳統的關稅征收制度發揮不了作用,無法對其征收相應的關稅。
(二)納稅主體難以確定
1.根據虛擬地址難尋相對應的居民和企業。由于互聯網建立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上,交易各方很容易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這不僅使交易的安全性受到置疑,也給稅收征管部門確定納稅主體帶來了困難。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住所和營業地似乎變成了E-mail地址、網址之類的新型“住所”和“營業地”,然而這些“住所”和“營業地”極易變更,甚至徹底消失,其所有者的身份更是永遠無法查清。因此,在只需要擁有一個網站就可以開展交易活動的電子商務環境下,確定納稅主體的身份是對其征稅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2.難以確定企業的常設機構所在地。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由于整個交易的電子化、數字化和全球化,納稅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地點是多變的,流動性很大,電子商務的虛擬性,不用在來源國設置任何具有物理空間形態的“場所和機構”,使來源國的征稅失去了任何可以依據的客觀標志,致使納稅義務發生地難以確定。
(三)電子商務帶來的避稅問題
1.轉移定價避稅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更易實現。電子商務下,跨國企業更容易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內部交易,價格轉移更容易實現;網絡交易技術和網絡加密技術使稅務機關對跨國公司內部價格轉移的監管和控制更加困難。此外,電子商務中常設機構的難以確定導致難以對跨國企業內部交易進行區分,使跨國公司更容易利用轉移定價方式實現避稅。
2.網絡環境下更易利用國際避稅地避稅。網絡環境下,國際避稅地更容易成為全球企業的避稅地,公司注冊更為簡單方便,如位于拉丁美洲的太平洋安提瓜島已在國際上建立網址,宣布可向使用者提供“稅收保護”。
3.利用避稅地的“網絡銀行”避稅。電子支付方式尤其是網絡銀行與電子貨幣的出現,使電子交易具有很強的隱蔽性。通常國內銀行是一國稅務機關重要的信息源,稅務機關有權對納稅人的銀行賬戶進行經常性的檢查。但如果是設在避稅地的網上銀行,稅務機關就很難再通過銀行的支付交易記錄對交易進行監控,避稅更容易實現。目前,一些公司已開始利用電子貨幣在避稅地的“網絡銀行”開設資金賬戶以實現避稅。
(四)無紙化帶來的稅收計征問題
電子商務活動中,從談判簽約、支付價款到數字化產品的交付等交易行為均是在線完成,交易過程中沒有傳統紙面文件、憑證的交換,電子商務的無紙化交易方式使稅收征管稽查推動原始實物憑據。即便在電子貨幣、電子票據、電子劃撥技術被廣泛使用后,由于電子記錄是以非連續性的數字存儲方式記錄的,易于被刪除、編輯、截斷等,且不留痕跡,仍然存在電子納稅憑證的真實性問題,不像紙面憑證的涂改、偽造通過技術手段容易查明。為了保證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所有的電子單證都是經過加密的,除非信息所有人 通過自己掌握的私人密鑰進行解密,否則根本無法得知交易信息。而強制其交出私鑰,不僅與隱私權保護相沖突,而且一旦所有人拒絕交出,稅務機關并沒有其他途徑獲得交易信息。電子商務的無紙化交易方式給傳統的稅收征管手段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國際與國內電子商務稅收政策
(一)國際電子商務稅收政策
美國,1995年開始制定與電子商務有關的稅收政策,也就是免稅政策。歐盟,1998年提出向網上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歐洲消費者征收增值稅;2001年12月,對歐盟以外地區的供應商通過網上向歐盟消費者銷售數字產品征收增值稅;新加坡,2008年8月發布電子商務的稅收原則,境內網上運營所得征收所得稅,貨物營運人員征收勞務稅;印度,1999年4月,境外電子產品在印度取得收入征收預提稅;大多數國家電子商務還沒發展起來,尚未對電子商務交易的稅收征管做出明確的法律規定,但對美國的電子商務免稅主張存有戒心,因為這意味大幅縮小稅基,減少財政收入(萬莉莉,2012)。
文章標題:電子商務中的納稅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dianzishangwu/3315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