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房地產論文 發布日期:2014-06-16 16:34 熱度:
在總需求中,投資需求是總需求中最活躍的部分,通過乘數效應影響GDP的增加或減少。另一方面,GDP的增加,通過加速數效應,增加投資。因此,可以通過追蹤工商業的投資狀況(如:開工率、存貨、訂單數、采購經理人指數等),預測GDP的未來增長情況。
摘要:為了驗證對住房是否存在過度投資,通過對我國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住房投資、非住房投資和總產出的協整檢驗、Granger因果檢驗和誤差修正模型的估計,其結果表明:中國住房投資和非住房投資都可以作為總產出的領先指標;從長期協整關系看,中國經濟增長受住房投資增長影響強烈,并且住房投資對非住房投資存在明顯的“擠出效應”。回顧宏觀經濟的運行,認為住房投資推動通貨膨脹增長的機制仍然存在,未來宏觀經濟政策仍將受制于住房投資的非理性增長。
關鍵詞:房地產論文范文,住房投資,非住房投資,總產出,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一、引言
對住房投資的研究也頗引人關注,很多文獻的研究結論表明,住房投資又是投資中最活躍的部分,波動性大于其他類別的投資,具有領先于經濟總量的預測作用。如:Green(1997)[1]發現住房投資是GDP的領先指標,而非住房投資則不是領先指標;CoulsonandKim(2000)[2]也發現類似結論:在預測GDP上,住房投資比非住房投資更為重要,而且,住房投資對消費有顯著影響。GaugerandSnyder(2003)[3]認為雖然住房投資在總需求中只占較小的比重,卻在商業周期中起著不成比例的重要作用。Leamer(2007)[4]建立新的“泰勒規則”,將GDP替換為房地產的景氣指標,會使宏觀經濟波動減小。
沈悅和劉洪玉(2004)[5]運用我國1986—2002年的房地產和GDP年度序列數據進行協整和Granger因果檢驗,認為GDP是房地產投資的Granger原因,反向則不是。廣義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的結果均支持GDP對房地產開發投資有著顯著的單向作用。這個結果很令人意外,GDP能更好地預測房地產投資,而不是相反,明顯違反了我們的直覺。如果勉強作解釋,可能是我國房地產投資在1986—2002年期間的大部分時間所占總需求比重很低,以致對GDP影響較小,對GDP不具有預測作用。相反,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對房地產需求卻非常大(加速數系數較大),與這一時間段的住房政策改革相吻合;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樣本數據較少(16個數據點),又是二階單整時間序列,其結論令人懷疑。
本文擬通過實證研究住房投資、非住房投資和總產出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試圖弄清以下問題:(1)住房投資是否具有經濟周期中領先指標的作用;(2)住房投資對非住房投資是否存在擠出效應,擠出程度有多大?
二、理論模型
CoulsonandKim(2000)發現住房投資對非住房投資有反向影響,即存在“擠出效應”。我國很多學者擔心房地產過度投資,導致大量資金錯誤配置,出現類似于日本上世紀80年代末出現的金融危機。如果我國確實存在住房投資的擠出效應,有理由相信下列的循環存在:房地產價格上漲→住房投資大量增加→GDP大幅增加→通貨膨脹→反通脹宏觀調控(降低貨幣存量、利率上升)→抑制投資。其中房地產市場由于某種機制的存在,使得房地產價格存在向下調整的剛性,每次宏觀調控的結果,并沒有使住房投資減少,卻顯著地減少非住房投資,實現“擠出效應”。[6]這一循環的極端結果,將必然走向大量資產積累于房地產,金融危機將不可避免。因此,驗證住房投資對非住房投資的擠出效應是否存在,是判斷上述機制是否存在的關鍵。
為了實現以上研究目標,我們假設GDP、住房投資(RI)和非住房投資(NRI)存在協整關系
GDPt=A·(RIt)a(NRIt)?茁(1)
如果存在協整關系,說明三變量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三者關系間的誤差具有“修正”作用,三變量可以用誤差修正模型來估計,設三變量的向量為Xt,則有
Xt=C+A1Xt-1+A2Xt-2+...+?姿ECMt-1+?著t(2)
如果不存在協整關系,就直接估計三變量的向量自回歸模型(VAR),即
Xt=C+A1Xt-1+A2Xt-2+...+?姿AnXt-n+?著t(3)
根據估計結果判斷相互影響,采用swansonandgranger(1997)[7]設計的沖擊響應程序,判斷三變量影響的順序和大小,主要采用脈沖響應分析,根據不同變量的沖擊,檢驗各變量的變化。沖擊的順序依賴變量間因果關系的判斷,變量間的GrangerCause檢驗可以使我們知道其中某些變量(independentvariable)可以有助于預測某個變量(dependentvariable)。其檢驗方法是采用F檢驗,以被解釋變量前值為解釋變量,檢驗下列方程
yt=■?琢iyt-i+■?茁ixt-i+ut(4)
中的滯后變量系數?茁1,?茁2,……?茁k是否全為0。原假設:?茁1=?茁2=……=?茁k=0,根據F統計量的大小,拒絕原假設犯“第一類錯誤”的概率(即p值)小于5%,即拒絕原假設,否則接受原假設。分別檢驗GDP、住房投資(RI)和非住房投資(NRI)之間的“因果關系”,推斷一個標準誤差帶來的沖擊順序。
三、實證分析
我們收集了2001—2011年GDP、住房投資(RI)、非住房投資(NRI)的11年季度名義數據,以2000年12月的CPI作為基期,將以上數據調整為實際值。為了回避異方差,我們使用序列的對數值,分別以LGDP、LRI、LNRI表示。從時間序列數據看,住房投資上升或下降提前于GDP,三個序列具有明顯的季度變化特征,有必要進行季度調整。我們采用滑動平均方法去除季節因素,調整后的變量以LGDPSA、LRISA、LNRISA表示。(一)平穩性檢驗
若要了解LGDPSA、LRISA、LNRISA三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穩定的函數關系,需要知道各變量是否是平穩序列,否則會出現“偽回歸”問題。我們首先對三個時間序列作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三個序列都不能拒絕有單位根的假設,時間序列不平穩。對三個序列作一階差分,再作單位根檢驗。三個一階差分序列可以在99%的置信度下拒絕單位根假設,所以,可以說這三個序列都是“一階單整I(1)”時間序列。
(二)協整檢驗
為了確定住房投資、非住房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之間是否存在長期關系,我們分別對三個變量兩兩進行“JJ協整檢驗”。在不存在“協整關系”(rank=0)的假設下,LGDPSA與LNRISA,LRISA與LNRISA,LGDPSA與LRISA的似然比統計量均大于5%水平的臨界值,因此拒絕原假設,即認為不存在“協整關系”,應至少有一個“協整關系”。對以上變量組進行至多有一個“協整關系”(rank≤1)的假設檢驗,三組變量的似然比統計量均小于5%水平的臨界值,因此接受原假設。與以上方法類似,我們對LGDPSA、LNRISA、LRISA進行“JJ協整檢驗”,結果表明三變量之間存在一個“協整關系”。
(三)變量間GrangerCause檢驗與分析
“協整關系”僅表明變量間具有穩定的長期函數關系,檢驗結果表明我國住房投資和非住房投資均是GDP的“GrangerCause”。這與Green(1997)運用美國1959—1992年的季度數據進行因果關系檢驗的結果不同,Green(1997)發現住房投資可以作為GDP的領先指標,而非住房投資并不具備領先指標的作用。我國住房投資和非住房投資對GDP均具有預測作用,可作為GDP的領先指標。
(四)誤差修正模型的估計與分析
根據“Granger定理”,LGDPSA、LNRISA、LRISA存在一個“協整關系”,一定存在一個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M)的表達式。我們對LGDPSA、LNRISA、LRISA進行VECM估計,其結果見表1。AIC和SC統計量都很小,符合估計要求。在表1中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在住房投資方程中,隨著非住房投資的增加,對住房投資有反向影響(一階滯后系數為-0.37,二階滯后為-0.03),顯示住房投資與非住房投資的確存在“擠出效應”。這個結果與CoulsonandKim(2000)運用美國1959年第2季度—1997年第二季度數據估計VAR模型的結論一致,其系數分別為-0.26和-0.06。可見,我國的住房投資和非住房投資之間的“擠出效應”更加明顯。在非住房投資方程中,住房投資的增加卻對非住房投資是正向影響(系數為0.25,0.45),顯示住房投資對非住房投資的拉動作用而不是擠出作用。這個結論與VECM中住房投資(LRISA)、非住房投資(LNRISA)和總產出(LGDPSA)的長期關系:LGDPSA=5.75+0.59LRISA+0.03LNRISA相一致。在協整方程中,住房投資的彈性系數為0.59,非住房投資的彈性系數僅為0.03。可見,住房投資對GDP的影響遠大于非住房投資。
(五)脈沖響應分析
總產出受住房投資與非住房投資的沖擊顯示在圖1,沖擊的順序是LRISA→LGDPSA→LNRISA,圖2顯示的沖擊順序是LNRISA→LGDPSA→LRISA。這兩種沖擊的結果都指向住房投資對總產出的影響直接且巨大,即使沖擊順序為LNRISA→LGDPSA→LRISA,但兩個季度以后,住房投資的累積影響就超過了非住房投資(見圖2)。在LRISA→LGDPSA→LNRISA的沖擊順序下,非住房投資對總產出的影響為負,這與前面的“擠出效應”相一致。
四、結論
從以上對住房投資、非住房投資和總產出的實證分析結果我們知道:
(一)投資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住房投資更具指示作用;
(二)住房投資和非住房投資之間存在明顯的“擠出效應”。
根據以上結論可以推知以下循環的存在:房地產價格上升→住房投資增加→總產出增加→通貨膨脹上升→非住房投資成本上升。住房投資存在過度投資導致投資結構不合理,經濟結構調整就不可能實現。我國使用目前的宏觀調控手段,并未能改變投資者的投資預期,仍然存在推動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的基本因素,如適應性的貨幣政策,不斷寬松的財政政策。2007年,我國出現較高的通貨膨脹,當時通貨膨脹率已超過8%,2008年初大有加速之勢,央行不得不采取緊縮措施。2008年下半年因西方國家金融危機,國外需求驟減。國內價格在兩面夾擊下,從通脹迅速面臨通縮。從這個過程看,我國宏觀經濟躲過了一場痛苦的反通脹過程,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了通脹問題。2008年底采取的擴張政策是順應國內外的經濟環境,應予以支持。但可以說擴張失度,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已達到極致。2007年之前存在的推動通貨膨脹機制仍然存在,甚至被強化。
在2010年,我國再次面臨通貨膨脹壓力,這次治理通貨膨脹會不會像上一次幸運?或許因“歐債危機”再次掩蓋國內過度住房投資的結構問題。不過,在美國發生金融危機后,西方發達國家普遍采用量化寬松的手段,其央行不斷通過量化寬松的手段,使新興市場國家不得不面對高通脹的危險。我國自從2011年年中以來,不得不采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來控制通脹,經歷了近兩年的時間,期間幸有歐債危機,使得反通脹的難度降低。隨著西方國家紛紛采用量化寬松手段,彰顯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難度。工業經濟有下行趨勢,我國工業增加值從2010年2月的20.7%振蕩下跌至今年3月份的8.9%,連續超過36個月下降。但是,因擔心通脹,貨幣擴張政策受限,使宏觀調控左右為難。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上通脹機制的存在,我國過分依賴住房投資推動產出增長的模式不可持續,必須轉換增長方式,那就是真正的增長來自于技術創新。我國是典型的資本推動式的增長,也是后進國家趕超先進國家的主要方式,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資本集中于房地產,那么國內的經濟增長必然受到制約,結構不調整,更大的衰退將不期而至。只有通過改革以前的通貨膨脹機制并使之被打破或削弱,才能使宏觀經濟運行更為健康。所以,未來經濟結構調整依賴于基本經濟制度的改革,同時考慮對房地產業征收財產稅,提高保有成本,降低市場對房地產的需求,而不是通過行政手段限制購買或限制價格來短期壓抑需求,對于房地產長期投資者來說,當前的調控政策也起不到改變長期需求的作用。只有提高當前保有房地產的成本,才能改變投資需求。
參考文獻:
[1]Green.R.FollowtheLeader:HowChangesinResidentialandNon-residentialInvestmentPredictChangesinGDP[J].RealEstateEconomics,1997,4(25):53-70.
[2]賀文華.房地產、經濟增長與宏觀經濟政策[J].西部論壇,2012,22(5):24-33.
[3]Gauger.J.andT.C.Snyder.ResidentialFixedInvestmentandtheMacroeconomy:HasDeregulationAlteredKeyRelationships[J].JournalofRealEstateFinanceandEconomics,2003,2(27):35-54.
[4]Learner.E.HousingIstheBusinessCycle[J/OL].NBERWorkingPaper13428,2007.http://www.nber.org/papers/w13428.
[5]沈悅,劉洪玉.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與GDP的互動關系[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09):1205-1208.
文章標題:房地產論文范文住房投資的擠出效應檢驗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fangdichan/2133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