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房地產論文 發布日期:2015-05-27 17:27 熱度:
住房是人們的生存之所、發展之基,住房問題的解決依賴于國家住房政策的完善及執行程度。針對一些群體,國家推出了保障性住房,從根本上解決了人們的住房問題,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為了保護更有需要的群體,國家也制定了很多政策。本文是一篇關于保障性住房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地方政府執行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促進策略研究,以供大家參考和下載。
[摘 要]保障性住房政策是一個包括廉租房政策、經濟適用房政策、限價房政策、公共租賃房政策和各類棚戶區改造之后的安置房政策等的政策體系,執行保障性住房政策是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厘清利益關系、開拓多元的政策執行主體,拓展融資渠道、豐富政策執行資源,適時調整政策、創新政策執行方式,科學合理規劃、提高政策執行質量,健全監控機制、強化政策執行監控,是促進地方政府有效執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策略選擇。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論文范文,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住房政策,政策執行
Abstract:The affordable housing policy is a policy system, which includes low-rent housing policy, economical housing policy, limited-price housing policy, public rental housing policy, placement housing policy that aims at all kinds of rebuilt shantytowns, and so on. It is an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the affordable house policy. Clarifying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exploring diverse policy implementation body, expanding the financing sources, enriching the resources of policy execution, adjusting the policy timely, innovating the way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perfecting the monitoring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of policy execution, are good strategies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affordable housing policy.
Key words:local government; affordable house; housing policy; policy implementation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我國社會保障和住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解決城鎮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實現“居者有其屋”,維護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包括廉租房政策、經濟適用房政策、限價房政策、公共租賃房政策和各類棚戶區改造之后的安置房政策等,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政策體系 [1]。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實施、政策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地方政府的認真貫徹執行。廣州市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國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型城市,近年來積極采取措施以使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得到切實執行,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但也存在不少問題[3],導致其政策目標難以完全實現。因此,廣州市如何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采取更有效的執行策略,進一步貫徹執行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厘清利益關系,開拓多元的政策執行主體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貫徹執行牽涉多方利益主體。執行主體的自身利益、需求和行為傾向都會對政策執行產生重要影響,而政策的有效執行依賴于政策執行主體,并且執行主體的強弱、多寡,直接影響政策執行的程度和效果[4]。因此,促進廣州市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執行要從規范政策執行主體利益和開拓多元政策執行主體入手。
(一)規范政策執行主體利益
馬克思指出:“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5]政策執行的過程實質是執行主體運用公共權力與目標群體在互動中對利益加以選擇、綜合、分配和落實的過程。一方面,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國家給予了免收土地出讓金、開發貸款優先發放等諸多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政府作為提出者、管理者將參與項目實施全程,并擁有審核開發商資質、分配經濟適用房等權力。因此,政府作為直接政策執行主體,一旦認識到手中權力的市場價值,就容易產生利益尋租行為。
保障性住房的功能在于保障,而不是盈利,追求的是社會效益,是為中低收入群體解決住房問題。這一功能決定了在加快擴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的形勢下,必須始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來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政策執行過程中,政府、目標群體、開發商和社會力量等多元政策主體發生著各種利益關系。因此保證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質量的前提是,廣州市政府要厘清政府在其中的利益關系,既要把握好角色,從“利益相關者”轉變為真正的“服務者”,專心致力于保障性住房的公共服務,嚴格防范在保障性住房的資格審核、租售、分配、監控方面的非法利益交易[6],還要動員開發商和社會力量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關切他們的利益。同時要防止保障房工程競投標、建房中的腐敗行為,在政策執行方法上借助于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加大打擊力度,嚴格追究使用非法手段獲取利益的執行人員的責任,并讓懲罰結果預期且無法逃避。既要做到明晰政策執行的責任,規范多元政策執行主體的利益,又要全面統籌、全盤整合多元政策執行主體的利益關系,從而獲得社會公眾的支持與擁護,使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執行獲得堅實的群眾基礎、廣泛的民意支持、持續的執行力。 (二)引導多元政策執行主體的參與
當今,公共政策已不再是政府一方的政策,而是與社會公眾密切相關。“政策制定和執行的整個過程與多元主體參與之間存在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互動關系。非政府組織(NGO)、非營利組織(NPO)或公民社會就是多元社會主體中的重要力量,它們與政府組織如果在互信共榮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將會推動政策執行的順利進行。”[7]現代社會必須依賴政府之外的社會民眾、團體參與才能解決政府自身所面臨的日趨復雜的公共問題。保障性住房建設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政府理應成為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執行主體,并承擔主要的責任。但是,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執行并非只有政府一個執行主體,社會組織、社會公眾、企事業單位、房地產開發商、金融機構等均可以積極參與住房事務及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實施,由此形成多元化的政策執行主體。
地方政府在執行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過程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市場機制,借助企業成功的管理經驗,如承諾執行、委托執行、合同執行、參與執行等新的政策執行手段,采用出租、承包、簽訂合同等方式由非政府組織或其他社會組織、經濟組織參與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執行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并明確不同主體所服務的保障對象范圍,不同主體需承擔的建設任務量,從而為不同主體提供最適合其自身實際的項目選擇,激發多元主體參與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的積極性,形成各方機構、各類組織共同參與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的良好氛圍。
二、拓展融資渠道,豐富政策執行資源
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主要依靠政府力量,以政府為主導。因此,政府財政投入的力度直接決定著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的力度。目前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全面“提速”,開工規模日益擴大,能否籌集足夠的建設資金決定著廣州市能否貫徹執行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
(一)增加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財政投入
住房保障屬于社會保障的一部分,其主要的資金來源渠道是國家財政。目前廣州市政府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土地出讓金凈收益提取、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部分、住房維修基金的增值收益部分和財政預算資金等。但是,保障性住房建設是資金投入巨大的工程,在資金供給上,廣州市政府需要在現有資金來源渠道的基礎上,統籌考慮住房保障建設的資金投入,堅持“以財政為主,多渠道籌集”的原則,保證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的資金到位,提升政策執行力。
一方面,進一步提高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土地出讓凈收益的比例,土地出讓收入和財政一般預算超收部分優先考慮保障性住房項目,并且研究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與土地出讓收益動態掛鉤的新機制。另一方面,通過綠色保障房建筑示范、公共租賃房補貼等渠道,用行動積極向中央、省爭取補貼資金,以彌補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缺口,及時填補開發商的墊付資金,提高開發商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熱情。
(二)搭建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社會融資平臺
為緩解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資金壓力,地方政府需要尋求開發商和金融機構的幫助,“政府+開發商”的模式將成為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限價房最主要的建設模式。第一,廣州市政府可以加深與國家開發銀行的合作。國家開發銀行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長期以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重大項目建設融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為住房保障業務提供了長期穩定的金融支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廣州市可以把國家開發銀行的融資優勢與政府的組織優勢相結合,籌集建設資金,緩解開發商的資金困局。第二,可以利用社保基金,設立“社保基金專項信托計劃”,向保障性住房項目發放貸款,用于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8]。第三,相對銀行資金,信托資金具有資金用途較靈活、資金撥付條件較寬等優勢,廣州市可以發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第四,仿效體育彩票和福利彩票的方式,設立專項住房福利彩票,用以吸收較多的社會閑散資金。這樣,既解決了地方政府執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資金困難,又實現了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保障,保持了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提高了政府公共政策的執行力,開創了保障性住房建設融資的新局面。
三、適時調整政策,創新政策執行方式
政策執行方式是影響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廣州市政府要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提高執行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效果,就必須認真吃透政策精神,緊隨政策的發展變化,密切結合廣州市的實際情況,不斷豐富政策執行方式,加強政策創新,以使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到實處。
(一)保持政策的動態調整
任何政策的執行都會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政策執行主體需要運用掌握的資源不斷創新,積極探索。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階層結構和財富分配結構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政策執行主體有必要對保障性住房政策進行適時的動態調整,從而“以新視角看待新情況,以新方法解決新問題”[9]。在這方面,廣州市已有一些很好的做法值得堅持和推廣。例如,廣州市為了擴大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圍,根據對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執行情況和目標群體的分析,進行了政策的動態調整,從2013年5月起,暫停經濟適用房的申請,新增符合申請條件的人群將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這意味著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從建設到分配已將重點指向“租”,廉租房、公租房將成為今后廣州市保障性住房體系的主要構成。
再如,針對一些保障性住房小區有高收入階層居住,甚至出現奔馳、寶馬之類豪車等現象,廣州市及時出臺了相關的治理政策。在委托第三方研究機構調查小區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了《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區管理扣分辦法(試行)》(簡稱《扣分辦法》)。《扣分辦法》以幫助、教育和警戒為主,寬嚴相濟、獎罰分明,對居住安全、環境衛生和房屋使用等行為進行規范,并致力于引導和培養居民良好的公共意識和行為,使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廣州市得到了更好的落實。
(二)創新政策的執行方式
政策執行方式是有效實現政策目標外在表現力量的重要支撐,直接關系到政策執行的效率。如果執行主體對有關任務的執行方法簡單機械,缺乏靈活性和創造性,就會導致政府執行變形,造成執行的偏差和扭曲[10]。 第一,不斷引入新的執行方式。保障性住房在國家層面有著總的政策規定,廣州市政府應該根據本市的實際,結合不同的目標群體類型、人數、具體房源、財政等政策資源,因時制宜地制定出具體詳細的實施細則。例如制定工程進度表,全面調研、把握目標群體的類型和數量,重視政策執行方式的類型選擇和技術工具的組合等。也可采用面面通、電子手賬(PDA)、視頻管理系統等高科技手段,強化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小區管理中的職能,確保住房保障資源管理規范、公平。為使身處“優惠政策邊緣”和“夾心層”群體不被遺忘,需要地方政府創新政策,靈活處理,消除政策盲區和真空[11]。廣州市2013年5月起施行的《廣州市公共租賃住房制度實施辦法(試行)》打破了戶籍制度,新就業職工、引進人才和優秀外來務工人員等非廣州戶籍人員皆可申請公共租賃房。這一政策的執行讓“夾心層”和“邊緣群體”享受到地方政府的公共福利。
第二,創新執行方式的組合。改變以往單獨使用某一政策工具的方法,根據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的實際情況,采用政策組合的執行方式,加強運用非強制性手段,如制造輿論、說服教育、協商對話、獎功罰過等,創造性地執行保障性住房政策,使政策執行者和政策對象自覺自愿地去接受政策、執行政策,提高政策執行的效率。
第三,建立相應的配套系統。廣州市政府要不斷創造條件,通過制度、技術、媒體、宣傳等各方面的創新,努力形成有利于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的配套系統,從而大大提高政策執行的效能。例如,運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委托第三方機構等,使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執行過程更加公正、透明,依據更加合法、真實,從而得到更多中低收入家庭的理解與支持。在保障性住房小區的技術服務項目上,應與市場機制相結合,采取競標的方式使政策得到更好地貫徹與執行。
四、科學合理規劃,提高政策執行質量
(一)用科學選址來強化目標群體的認同感
合理選址對建設保障性住房、維護保障對象的利益、體現政府的政策關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根據《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土地儲備規劃(2011―2015)》的規定,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儲備用地82宗,白云區、番禺區兩地成為選址大戶。白云區和番禺區離廣州中心城區較遠,公共設施也不完善,這會導致政策對象或目標群體對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產生懷疑,懷疑政府是否切實關注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及其生活便利。因為,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對象通常都是社會的中下層低收入群體,他們的日常生活對地方政府提供的出行交通、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特別依賴。所以我們在落實保障性住房建設時,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結合城市發展戰略方向和產業空間布局,以及公共交通設施、服務設施和社區混合布局需要,充分考慮中低收入群體的實際,尤其是最低收入群體的實際,提高居住社區的宜居水平。
針對部分保障對象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就業率低、殘疾人多的特點,在保障性住房用地選址上,政府一定要“犧牲”部分利益,對小區實行人性化管理。例如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以及通過動漫形式幫助目標群體進行政策解讀;完善社區無障礙設施,把殘疾人盡量安排在低層居住;保障性住房小區的保安、保潔等工作優先聘請小區內的低收入住戶,將解決住房問題與解決就業問題等統籌考慮,從而有效增強保障對象對小區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加強保障性住房小區周邊的交通、醫院、學校、商場、銀行、公園建設,不僅要使保障對象住得舒服,更要讓他們生活得幸福。
(二)用合理的房源配置構建混合居住模式
所謂混合居住模式是指“不同收入階層居民和不同職業、文化背景的群體,以自己的實際住房購買力為前提,共同居住在具有不同價位梯度組織的居住型房地產產品的混合功能區內,和諧相處、優勢互補,共同生活生存”[12],其本質是社會和諧、社會和經濟平衡發展在居住上的體現。在混合居住模式中,將呈現社會階層的多元化和居住業態的多元化特點,地方政府作為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執行主體,應通過有效的政策引導,使社區布局更為合理,從而避免出現同層次人群過度集中而造成的社會分異。
目前廣州市的保障性住房房源包括六類:政府組織建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社會力量配建、利用集體土地配建、團租、清理存量公房和直管公房[13]。為了避免保障性住房小區出現貧窮家庭過分集中、住宅密度高、設施匱乏等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失業率、犯罪率增長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形成新的城市邊緣區域,廣州市政府應合理配置保障性住房房源,在不同小區之間、住宅小區內部構建混合居住模式,使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廣州市得到更為全面的貫徹執行。
五、健全監控機制,強化政策執行監控
目前廣州市在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中出現了建筑質量保障不夠、住房分配不盡合理等問題,這與管理制度不完善、監控機制不健全、地方政府監管不力等密切相關。因此,強化地方政府的監管責任、規范執行主體的行為方式、健全監控機制,是有效執行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步伐、促進住房保障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健全全過程監控機制
執行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關鍵是要建立一個長效、公正、嚴格的全程監控系統或機制。目前廣州市在全國率先公布了《廣州市住房保障監督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使保障性住房真正惠及中低收入人群。依據《辦法》,將住房保障信息公開,把規劃計劃擬定、政策制定、土地儲備、住房建設、申請審核、供應、分配、后續管理和物業管理等住房保障的全過程均納入監督的范圍[14]。此《辦法》的出臺使廣州市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更加規范,監控更加全面有力。
健全全過程監控機制,關鍵是要在保障性住房的定價、申請、輪候、租售、維護等環節出臺更加具體的政策規定,建立科學高效的操作規程。一是對保障性住房的目標群體展開全面調查,采取入戶調查和鄰里訪問相結合的方式查處違規轉租等行為,包括核查現住房是否由原申請家庭居住,是否空置,是否存在調換、出借、出租、轉租、轉讓等違規行為;二是建立登記及征詢制度,防止住房保障對象的認定出現偏差;三是建立家庭收入檔案,并實行動態管理等,要特別注重這些制度的可操作性,強化制度的執行;四是將全程監督結果和意見采納情況通過公共傳媒和政府網站及時反饋,把保障性住房的規劃、建設、分配和管理一并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從而將整個過程置于政府和社會的嚴格監控之下,維護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分配和管理的公正公平。 (二)加強監控的陽光化程度
政策監控是為了實現政策的合法化與保證政策執行到位。加強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的監控,應該強化社會監控,政府與社會、公眾相結合,將涉及廣州市保障性住房的所有事務置于陽光化的監控之下,有效防止政策執行的變形、走樣。
第一,完善監控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的專門機構。目的在于通過這個機構來協同各方主體,監控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執行,以減少或杜絕多頭執行,執行機構和人員責任不清、互相推諉等問題。同時,明確監控責任,確定各方主體的職能和權限,使政策執行中的責權利相統一 ,并在政策執行中引入競爭機制和社會第三方機構,加強對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情況的調查,充分運用調查結果,形成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保障性住房建設及分配全方位監管的長效機制。
第二,增強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的透明度。保障性住房建設是一項民生工程,因此,地方政府與此相關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依據一定的法定程序向社會公開,置于社會團體、大眾傳媒等社會力量的關注和監督之下。具體做到主動邀請公共媒體參與廣州市保障性住房管理的各個環節并及時報道相關情況;違規家庭的處理決定、選房評分排序結果,全部通過媒體和網站向社會公布;支持媒體傳達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訴求和心聲,高度關注媒體相關評論和報道并及時做出回應;將保障性住房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借助公共媒體和互聯網站公之于眾,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和理解,這樣有利于形成對違規行為的有效威懾,更好地起到警戒和預防作用。
第三,健全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監督的責任機制。地方政府要調動政府、社會、企業、民眾等多方力量,全面監督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制定、計劃編制、土地儲備、住房建設、房屋分配和后續管理等。例如,廣州市可開設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內的住房保障語音查詢服務系統,在服務中接受監督,防止違規使用保障性住房的行為,防止政策執行主體利用職權之便,從中尋租,避免出現“房叔”“房嬸”“房嫂”“房姐”等現象。如果出現政策執行失誤、走樣或中斷,以及抵制執行的情況,而監督者卻沒有及時提出批評及糾正意見的,必須追究監督者的責任,以確保廣州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執行及保障性住房工作在陽光下的健康發展。
(三)提升監控的科技化水平
目前廣州市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復雜,針對分散房源、住宅小區、在建項目等不同情況,地方政府有著不一樣的政策規定,這給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監管增加了難度。例如,在建項目方面,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在建項目眾多,而且項目點分散,跨白云、海珠、蘿崗、南沙、越秀、天河等區,使得地方政府的監控、管理困難重重。廣州市率先運用科技信息化手段,通過科技手段加強對保障性住房在建項目的監控和管理,較好地保證了在建項目的質量和政策的執行到位。
第一,出臺政策法規確保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質量。廣州市住房保障辦先后出臺《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設技術指引(暫行)》《廣州市住房保障工程建設項目材料(設備)采購及供應管理辦法》《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工程管理綜合督查實施細則》等25項工程管理制度,并編印成《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四控制一確保”工作手冊》,印發給各參建單位和工作人員,用制度規范保障性住房項目流程,保障建設質量和政策目標的實現。
第二,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材料(設備)品牌庫。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設中需要用到的水泥、鋼筋、混凝土、地磚、墻磚、鋁合金門窗、防火門、電線電纜、開關等關鍵原材料和設備,必須從品牌庫中選擇采購,杜絕瘦身鋼及其他偽劣產品的進入。
第三,在保障性住房項目現場安裝視頻點,實時監控施工過程。廣州市在芳和花園和龍歸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工地分別設置了視頻點,通過有線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遠程視頻監控。將來可進一步用“電子眼”來遠程監控工程進度及質量,向科學技術要執行力。這樣一來,監管人員即使不在施工現場,也可以利用網絡實現對項目施工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人員管理等情況的全方位實時監控,同時還可以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檢查。
第四,在混凝土中植入芯片,跟蹤保障性住房質量。為了防止出現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廣州市已在保障性住房項目施工現場制作的混凝土試塊中植入了唯一編碼的芯片。芯片信息將掃描上傳到市質監站混凝土追蹤系統,植入芯片的混凝土試塊也將被送入標準養護室養護。芯片的植入,相當于安了“身份證”,使保障性住房項目始終處于有效監控的狀態,有利于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確保工程質量。
總之,在信息技術現代化的今天,地方政府要創新思路,強化監控意識,豐富監控手段,提高監控的效率及全面性、有效性,從而確保保障性住房工程的質量,進而更好、更全面地貫徹與執行保障性住房政策,保證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劉雪明.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中的腐敗現象及其治理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3(5):89-92.
郭睿,李春蓉.廣州市實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意義與成效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31):56-57.
李春蓉,劉波.廣州市實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4(22):37-39.
劉雪明,盧漢橋.國外地方政府執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經驗及啟示―以加拿大多倫多市為例[J].中國房地產,2012(8):74-8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7.
胡敏.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地方政府的角色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1:40.
周定財.政策執行失靈視角下的政府執行力研究[J].理論導刊,2008(9):16-19.
劉雪明,李春蓉.保障性住房政策執行中的地方政府責任分析―以廣州市為例[J].中國房地產,2012(7):30-36.
嚴榮.公共政策創新與政策生態[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5(4):38-48.
社會保障類優秀期刊推薦《政策》于1993年創刊,是中共湖北省委主辦,省委辦公廳、省委政研室承辦的省委機關刊物。創刊以來,在編委會正確領導下,《政策》雜志始終堅持“宣傳政策、研究政策、服務決策、指導工作”的辦刊宗旨,按照緊貼省委中心工作,力求做到讓省委領導滿意、廣大讀者滿意,切實增強針對性、指導性、可讀性的總體思路,不斷提高刊物質量,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
文章標題:保障性住房論文范文賞析及優秀期刊推薦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fangdichan/2692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