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房地產論文 發布日期:2016-09-02 11:26 熱度:
近年來某些地區房價飆升,催生了樓市巨大的泡沫,增加了國民經濟全局的系統性風險,給宏觀經濟穩定埋下嚴重的隱患。房地產業作為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資金需求大、周期長,其發展離不開金融體系的支持。金融市場上貨幣資金的寬松程度,影響著房地產市場的景氣狀況。
《房地產世界》雜志創刊于1993年,江西省出版總社主管,江西人民出版社主辦,是中國最早的房地產類經濟雜志。創刊以來,以其客觀、公正的立場和深入、實用的編輯理念,追蹤房地產行業的風云變幻,記錄領袖企業的成長軌跡,在業界贏得了廣泛影響,被稱之為一本“嚴肅的”“房地產經理人的刊物”。從1999年起,《房地產世界》雜志進入上海。
一、引言
從2003年至今,央行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政策,幾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取消住房貸款優惠利率、提高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比例和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來控制房地產信貸風險,平抑被投資、投機炒高的房價。隨著各項貨幣政策的實施,盡管房價飛漲的勢頭有所抑制,但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的房價依然高位運行。所以,貨幣政策是調控房地產業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然而,樓市新政策出臺后,市場成交量持續萎縮,但房價依然堅挺,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貨幣政策對房價的調控能力也逐漸成為眾多專家學者討論的焦點。本文將通過對2007-2010年全國房價變化進行實證分析來探討貨幣政策對房價的調控效果。
二、文獻綜述
貨幣政策是央行宏觀經濟調控的政策措施,央行運用貨幣政策調控房地產市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運用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即運用通行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由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影響進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總量,進而影響房價。在我國,利率成為主要貨幣政策工具,即通過提高或降低利率改變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上各種金融工具的機會成本以作為政策信號改變投資者的未來預期來影響房價。二是運用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不動產信用控制,即規定貸款的最高限額、貸款的最長期限和首付的最低金額,通過主體限定和比例限制,對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信貸資金供給規模進行限制。
國內學者關于貨幣政策對房地產價格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率和貨幣供應量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研究。由于研究時期和研究方法的不一,盡管大部分學者肯定了貨幣政策對房地產價格具有影響作用,但是對利率和貨幣供應量對房價的影響程度卻出現了結論相左的情況。
劉艷麗(2011)從趨勢水平和波動水平兩個視角出發,對我國貨幣政策調控房價的有效性進行實證檢驗。她認為,差別化信貸政策和貨幣供應量可以在長期趨勢水平上調控房價,但利率不能有效調控房價。在房價短期波動調控中,必須將總量調控、供給和需求結構調控全面結合起來,否則貨幣政策無法有效調控房價。
俞康澤、余澤庭(2007)認為,貨幣政策變量與房價指數有著長期穩定的關系,可以通過貨幣供應量與利率的調節來調控房價。但是,貨幣政策對房價調控能力有限,且貨幣政策對房價的影響存在3-4個月的滯后期。相對而言,利率工具要優于貨幣數量工具,利率政策的效應隨著時間的推延將逐漸顯現。
陳淮和鄭翔(2005)剖析了央行2004年利率調整的宏觀經濟背景,從房地產開發商、購房者、商業銀行、房地產金融發展和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影響等5個方面,分析了利率調整對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影響。
劉雪梅認為,利率上升不能抑制房價上漲。李雅靜、楊毅研究了利率和貨幣供應量對我國房地產價格的影響,結果表明,這兩個變量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在短期和長期內存在正相關,但影響不顯著。
聶學峰、劉傳哲運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和協整分析等計量方法實證分析了我國貨幣政策影響房地產價格的效應,結果表明,貨幣政策能夠影響房地產價格,貨幣供應量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比利率更顯著。
美國的次貸危機驗證了貨幣政策對房地產發展的巨大影響。例如貨幣政策寬松,貸款利率低,貨幣供應量大等,則能促進房地產業繁榮,刺激房價上漲。然而,這一政策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則會導致投機活動嚴重,房價過高,形成泡沫。政策一旦轉向,泡沫破裂,房地產市場將面臨崩潰,同時拖累金融體系,造成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可見,貨幣政策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巨大。
三、貨幣政策與我國房價的實證分析
(一)變量與樣本數據
本文選取法定存款準備金率(RD)作為貨幣供應量工具的代表指標,選取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R)作為利率工具的代表指標,選取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指數(HP)代表全國房價的變動,對貨幣政策調控房價的有效性進行實證檢驗。本文主要以貨幣政策變量與房價的關系為基礎構建了如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Ln=(HP)=α+β1·Ln(RD)+β2·Ln(R)+(μ)
其中,u是隨機干擾項,表示其他影響被解釋變量的因素。
由于從2007年以來央行頻繁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基準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以及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及代表性,本文所有變量均采用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數據。為了消除個別極值的影響以及可能存在的易方差現象,使數據具有平穩性,模型對上述3個變量進行對數變換,采取對數模型。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網、國研網、人民銀行網站的相關數據整理計算得出。
(二)數據結果分析
運用EViews軟件,得到的模型結果如下:
∴Ln=(HP)=3.754+0.443Ln(RD)-0.236·Ln(R)+0.956AR(1)
從上述實證結果的主要指標來看,一方面,模型的R2為80.8%,說明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的擬合優度較高,D.W值為2.128,說明該模型消除了自相關的影響;另一方面,各自變量概率均小于0.05,說明均通過了T檢驗,各自變量統計結果顯著。由于本文模型各變量均取了采取對數形式,因此回歸系數即表現為彈性系數。
第一,利率政策對房價影響為負相關,即利率上升,對房價有抑制作用。實證結果中,利率的回歸系數為-0.236,說明利率每提高1%,房價則下降0.236%,影響力度不大。在我國,2007年由于房價攀升,央行不斷上調貸款基準利率,希望控制不斷膨脹的房地產需求,從而降低房價;而在2008年9月后,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影響,房價走低,央行又不斷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刺激房地產行業增長。但提高房貸利率并未能明顯降低房價,而降低房貸利率則導致房價瘋漲。可見,利率政策并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第二,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控制房價效果失靈。本文實證模型中存款準備金率系數為+0.443,表明2007-2010年期間全國房價與存款準備金率同升同降,希望通過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來影響貨幣供應量從而調控房價的目標并沒有實現,這說明了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的失靈。
盡管我國貨幣政策對房價調控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調控能力有限,對房價的調控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從實際經驗來看,部分貨幣政策的警示性作用遠遠大于其純粹經濟上的作用,對房價上漲的抑制作用在短期內不明顯。相對而言,利率政策要優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
貨幣政策調控房價的效果有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有貨幣政策本身的原因,還與我國房地產市場本身有關。一是貨幣政策存在時滯性,貨幣政策調控房價的實施需要經過眾多路徑,從制定到產生效果,一般存在3-4個月的滯后期,因此,效果并不能馬上顯現。二是引導房價回落的宏觀經濟政策的關鍵在于調節需求和供給。貨幣政策是雙刃劍,在抑制需求的同時,也減少了供給,而房價的上升或下降,主要取決于二者的力量對比。相對來說,開發商是優勢方,他們可以通過提高房價來轉嫁由于貨幣政策調整而多產生的成本,從而促進樓市繼續上漲。三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房地產市場需求旺盛,有效供給相對不足,土地資源稀缺和升值空間加大,土地的升值預期高漲,提高了居民對房價持續上漲的心理預期,推動房價不斷上漲。四是我國房價上漲存在明顯的地域特征,針對房價波動的貨幣政策力度難以把握。在我國,以北京、上海、廣州等為代表的一線沿海城市的房價漲勢遠遠高于中西部地區,房價上漲是區域性,而貨幣政策的影響卻是全國性的,導致了貨幣政策調控房價的力度難以把握。貨幣政策調控力度的不確定性降低了我國貨幣政策調控房價的效果。
四、結束語
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應科學完整地進行貨幣政策工具選擇和組合,利率、貨幣供應量、差別化信貸等政策需要多管齊下,才能發揮出貨幣政策調控房價的協同效應。同時,貨幣政策的調整必須保持一定程度的政策連續性,以處理好經濟發展與通脹預期的關系。另外,抑制房地產過快增長不僅僅只依靠貨幣政策。除了貨幣政策之外,還需要有土地政策、稅收政策、信貸政策和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對我國房地產價格的過快增長起到應有的調控作用。
文章標題:房地產與國民經濟的關系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fangdichan/3321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