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15 15:09 熱度:
近代以來,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快速進步。在當今世界,為了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消費者需求,為了獲取先進技術以在競爭中取得先機和建立優勢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技術創新、技術戰略作為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獲取技術的途徑一般包括內部研發和外部導入。而外部導入又有三種方式:技術購買、技術聯盟和技術并購。
摘要:企業獲取技術能力的途徑包括內部研發和外部導入,而外部導入中的技術并購能發揮多種經濟效應和協同效應,但整合難度大,成功率并不高,近年來成為研究的熱點。本文對近年來關于技術并購績效的國內外文獻進行一個梳理回顧,總結出技術并購對企業績效的效應及其影響因素,并作出未來研究展望。
關鍵詞:河北省核心期刊,技術并購,企業績效,研究現狀
一、引言
與技術購買、技術聯盟等其它外部導入方式相比,技術并購有以下的優勢:快速地實現多元化發展,比如獲取新的技術快速研發新產品并進入新的市場;獲取多種經濟效應,如規模經濟效應、范圍經濟效應、速度經濟效應、空間經濟效應。由于技術并購獨特的優勢,其日益成為關注熱點,同時技術并購后資源整合的難度高,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也莫衷一是。本文將對近年來關于技術并購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的文獻進行梳理,分析企業技術并購績效的研究現狀,并總結出主要的影響因素,最后是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二、技術并購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技術并購能使主并公司快速獲取技術資源,提高、完善自身技術能力或快速實現多元化,如在并購后實現有效整合,則能發揮多種經濟效應和協同效應,有利于企業績效的提高。但是,技術并購預期目標的實現也面臨著文化整合、技術融合、人才流失、市場風險等諸多問題,若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技系術并購反而會對企業造成損害。那么迄今為止企業進行技術并購的績效如何?本文經過對近年來的實證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總結出目前對技術并購與企業績效關系的研究結論主要分為三類:積極效應、無顯著影響或消極效應、多種效應。
(一)技術并購對企業績效有積極作用
Zahra(1996)以美國112個新生物技術公司為研究對象,發現外部技術獲取對公司的績效,如銷售增長率、資產凈利率等有積極的影響。
何慶明、戴麗萍( 2004) 的研究發現,技術并購通過轉移智力資本,形成技術資源優勢,并購后的協同效應可以提高并購雙方的經營效率,從而提高了并購企業的績效。李艷琴(2010)以2004-2005年發生技術并購事件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運用隨機前沿分析的方法,結果表明技術并購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的研發效率。胥朝陽等(2013)通過對A 股上市公司創值能力的進行實證研究,發現技術并購對并購公司的創值能力產生了積極效應。溫成玉等(2011)以2001-2008年我國高技術上市公司發生的96起技術并購事件為研究對象,以專利產出衡量創新績效,結果表明:技術并購對主并公司的創新績效有顯著的正效應。鄭駿川(2012)以 2007-2010年我國上市公司446次技術并購為研究樣本,實證結果顯示:若主并方為科技型企業,技術并購對內部研發具有替代作用,若主并方為非科技型企業,則技術并購對內部研發強度沒有影響;同樣的,若主并方為科技型企業,其當期的市場價值具有額外的增值效應,而非科技型并購者則沒有這種增值效應; 另外,科技型收購者發生技術并購后未來盈利能力的提升更為明顯。
(二)技術并購對企業績效無顯著影響或有消極效應
Jones 等(2001)以188 家總部在美國的跨國公司子公司為研究對象,考察了外部技術獲取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基于詳細分析得出結論:外部技術獲取對企業績效有負面作用,其與產品、市場表現和財務指標存在負相關關系。Carmine Ornaghi(2009)以大型制藥企業為的并購事件為樣本,發現技術并購對企業創新績效沒有顯著的影響,另外,并購雙方技術相關性與創新績效也沒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王金桃、裴玲(2013)以2004―2008年間發生技術并購的58 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進行實證研究,結果顯示:技術并購、技術并購與內部研發投入的交互作用都對公司的績效都沒有顯著的影響;同樣的,技術聯盟對公司績效也沒有顯著的影響,但是內部研發投入與技術聯盟的交互作用對公司績產生顯著的正面影響。何健生、陳海聲(2012)以2008年發生技術并購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產權性質作為分類標準,從投資者法律保護角度,考察了企業技術并購績效。研究發現,我國上市公司發生技術并購后的連續三年出現負績效,在并購后的第二年績效出現較大提升,但在并購后第三年績效又出現下滑,說明我國企業在進行技術并購時更多地考慮短期利益。王宛秋等(2009)選取我國A 股上市公司的41個技術并購事件作為樣本,考察技術并購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技術并購不能顯著提高主并方企業的財務績效。
(三)技術并購對企業績效有多種效應
隨著研究的深入,國內外學者以各種影響因素為分類標準,如技術并購的類型、行業相關性等,對研究對象進行分類,進而考察不同分類的研究對象的技術并購績效,以得出更有說服力的結論。
三、技術并購績效的影響因素
關于技術并購績效的影響因素非常多,本文根據現有文獻將其總結歸納為四類:技術并購的類型、領域相關性、能力存量和其它影響因素。具體研究成果歸納如下:
(一)技術并購的模式
劉開勇(2004)按照技術并購的動機,將技術并購模式分為四種類型:進入新領域型、技術升級型、技術完善型和技術互補型。我國學者大量借鑒劉開勇(2004)的研究,并在其基礎上,對技術并購模式進行新的劃分。胥朝陽等(2009)以2002~2004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185 起技術并購為研究對象,發現:技術升級型和技術互補型并購對公司經營績效有積極影響,而技術進入型并購在短期內是公司績效出現下滑。 胥朝陽等(2013)按照并購方的戰略意圖,將技術并購分為分為業務開拓型和行業鞏固型,并以1999-2004 年發生技術并購的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發現行業鞏固型技術并購的創值能力要高于業務開拓性,原因是技術并購后主并公司獲得目標公司的技術的同時,還需對技術資源進行整合、應用,如果并購雙方技術領域不同,無疑會增加技術融合的時間和成本,加大創值的阻力。
(二)領域相關性
企業并購的領域相關主要體現在技術和市場兩個方面,如果并購雙方處于同一行業,具有相似技術或相同市場,則便于企業之間信息的溝通、技術的融合和市場的擴展,易于實現協同效應、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等,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績效。
Singh(1987)根據并購雙方的戰略匹配性,把并購分為相關并購和非相關并購。Duysters( 2002) 研究發現,在技術型并購中,相對于非相關型并購,行業相關型并購對企業績效有顯著的積極影響,技術并購后的對資源的有效整合對提高企業績效有顯著作用。 Laamanen et al.(2009) 以1879個技術并購案例為研究樣本,考察技術并購對企業研發能力的影響,發現并購雙方屬于同領域技術型企業的,并購企業的研發能力得到提升,且其證券市場的價值的提高顯著高于非相關領域的技術并購。Cassiman 等(2005)以31 個并購案例為研究對象,發現并購雙方技術相關程度與并購企業創新績效顯著相關,并購前雙方技術的互補性與創新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
溫成玉、劉志新(2011)根據主并公司和目標公司的行業相關性,將技術并購劃分為加強型和優勢互補型,選取2002年A股發生并購的高技術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結果顯示優勢互補型技術并購對主并公司創新績效有顯著的積極作用,而加強型技術并購對主并公司創新績效沒有顯著影響。
(三)能力存量
能力存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知識規模、并購經驗累積和關鍵人才。知識規模越大、并購經驗累積越多和關鍵人才越穩定,則能力存量的規模就越大,企業技術并購績效也就越高。
Ahuja & Katila(2001)以化工行業發生技術并購的公司為研究對象,以并購前擁有的專利數衡量技術知識基礎規模,發現獲取的知識基礎絕對規模對主并公司的創新績效有正面影響,而獲取的知識基礎相對規模則對主并公司的創新績效有負面影響。溫成玉等(2011)參考Ahuja 等(2001)的研究成果,以我國2001-2008年高技術公司發生的96起技術并購為研究樣本,但得出了不太一致的結論:目標公司的絕對知識基礎規模、目標公司與主并公司的相對知識基礎規模對主并公司的創新績效均有負面效應。
Gerpott T等(1993)認為關鍵技術人員不僅擁有優秀的專業技能、掌握關鍵的技術知識,而且還在原研發團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溝通作用,如果不能對其進行有效激勵,則可能導致研發效率下降或關鍵人才流失,使得技術并購失敗。
(四)其它影響因素
以上三個對技術并購績效的影響因素都是從國內外實證研究的文獻中總結出來的,其特點是可量化。而其它的影響因素是從案例分析、問卷調查等方式中總結出來的,其特點是難于量化,只能進行定性分析。
王宛秋(2011)以文獻、案例分析為基礎,結合問卷調查,得出技術并購協同效應受以下因素的共同影響和交互影響:主并方和被并方的文化融合程度、并購后企業的技術再投入、發現技術進步速度、獲取技術的工藝可行性、獲取技術的創新程度、主并企業的知識管理水平等。楊軍敏等(2011)借助解釋結構模型對影響技術并購績效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決定技術并購成敗的基本風險因素是目標企業與主并企業的相對規模,決定技術并購成敗的直接風險因素包括技術整合能力、技術人員留任率等。
四、文獻評述與研究展望
對于企業技術并購績效的研究,國外起步較早,形成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國內最近十幾年才涉足這一領域,但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根據各自的研究成果,部分學者認為技術并購對企業績效有積極作用;部分學者認為技術并購對企業績效沒有積極作用。這兩張截然相反的觀點可能是由于研究對象不同、績效衡量標準不同、具體情況不同等原因所導致的。另外一部分學者則基于并購績效的影響因素,對技術并購進行分類或將影響因素量化,更具體、細化地進行實證研究,得出了較為一致的結論。
對該領域未來研究的展望,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目前尚沒有一個完整的技術并購理論框架,用以指導技術并購實踐和學術研究。理論框架對于某一領域的研究來說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目前技術并購的理論研究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提出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是一個迫切的任務。二、缺乏一個標準較為統一的評估系統來對技術并購績效進行評價,不同的研究使用不同的標準,可能出現相反的結論。標準統一的評價系統能應能對所有技術并購案例進行評價,且能得出一致的結論,這也是未來的一個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ZAHRA S A.Technology strategy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Astudy of corporate-sponsored and independent biotechnology ventur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6,11 ( 4 ) : 289-321.
[2]Ahuja,G.,Katila,R.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a longitudinal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 22 ) : 197-220.
[3]劉開勇.企業技術并購戰略與管理[M].北京: 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4]王金桃,裴玲.技術并購對高科技公司績效影響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4):136-143.
[5]孫忠娟,謝偉.中國企業技術并購的經營業績研究,科學學研究,2012(12):1825-1829.
文章標題:河北省核心期刊投稿企業技術并購績效的研究現狀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gongshang/2489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