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20 16:16 熱度:
【摘 要】在大多數國家已經普遍接納了男女平等原則的時代,性別意識方面依然存在著對女性的歧視。社會在創業者、資源、戰略和社會網絡環境等四方面,對女性創業者普遍存在著偏見。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通過增強人力資本、建立個人儲備和適當地宣傳企業等手段,消除性別歧視對女性創業的影響。
【關鍵詞】《生產力研究》,女性,創業,性別歧視,研究
創業者在韋氏國際字典中的定義為:凡經濟事業的組織者,特別是指具有組織、擁有和管理企業并承擔風險的人。電子商務時代下,有別于傳統的創業模式,對創業者的定義也在不斷推陳出新。
性別歧視,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是指那些基于性別原因,具有取消或損害機會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區別、排斥或優惠。
性別歧視意味著不能用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特定性別的群體或個人。學者們分析性別歧視的原因時,通常從經濟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出發(謝碧霞, 2007)。但歸根結底都脫離不了性別角色①及傳統刻板印象的影響。國外研究表明,女性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遭受到了很多歧視,經歷比男性更高的障礙(Brush,2004)。如,女性創業者被寄予更高的家庭角色預期(Brush,2004),女性創業者面臨著更高的工作與家庭沖突(Shelton,2006)。與男性領導的企業相比,女性領導的企業具有較小的規模、較低的成長水平和較高的失敗幾率(Hisrich & Brush,1987; Brush,2004)。女性在外部融資時會被要求更高利率(Cloeman,2000)和更高附加條件(Coleman,2000;Riding & Swift,1990),這使得女性創業者只能運用更少的初始資本。
1.性別歧視在女性創業中的表現
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本論文從創業者、資源獲取、發展戰略導向和社會網絡環境等四方面來論證國內的女性創業者也遭遇著性別歧視,
1.1創業者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身上一定有其與眾不同的特質。現實生活中,創業者會被描繪成敢于冒險、獨立、有雄心、具有創新精神的人物。而這些創業者品質都源于那些有關男性企業家們成功的故事(Brush,2004)。傳統上人們認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其專業一般是文科類的;女性很難進入高層行政與技術管理職位,沒有這方面的從業經驗,也就無法獲得人力資本。因此,人們很少去注意女性創業者,認為她們不具有創業家應有的人格特質。因為他們會覺得“女性不具備一個成功企業家所應有的才干”,女性“野心不大”,或者“女人應該呆在家里照顧孩子”等等,雖然這些觀念可能并不全是真的,但至少表明,女性的角色期望同成功企業家的特質存在著差別。
在女性創業的動機中,包含著傳統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帶來的影響。為了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或對原雇主不當的人事管理或升遷瓶頸,選擇以創業來實現自我理想或作為另一出路。可以說女性傾向于自行創業是對現在市場工作中存在的某些歧視做出的一種反應。但是傳統上,人們認為女性創業者的動機多數是為了能夠有較靈活的時間,可以在家庭或社會目標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不是專心致志地創造財富。而僅從這一角度對所有女性進行判斷,產生了女性不如男性那樣有雄心的偏見。同時,社會上認為女性應當管理家務以及照顧老人和孩子的看法仍然很流行(Brush,2004)。一般非職業女性所做的事常被擴大到職業女性和女性創業者身上,這給女性創業者帶來不小的壓力。
1.2資源獲取
對于每一個創業者來說,準備好充足的現金儲備來啟動一個企業,并且管理好隨后的資金籌集工作都是挑戰。創業初期,女性通常都會面臨資金短缺問題;而當她們開始擴大企業規模時,又會發現那些貸款機構并不認為女性擁有必需的財務技能和管理頭腦。研究發現,女性對企業的資金投入要比男性小,不是因為她們對企業沒有信心,而是因為她們根本就沒有同樣多的可利用的費用來源(Brush,2004)。
投資者和金融機構會質疑女性創業者是否真心投入于自己的企業中,女性選擇創業給人們的印象不是積極主動的決定,因此,她們辦企業的決心并不是很強,不愿意為成功而冒更大的風險(Brush,2004)。盡管真正擁有熟練技能的女性創業者很多,但人們還是認為,她們不能充分勝任企業領導者和金融管理者的工作。因為在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中,很少見到女性。而且對那些公司領導人的采訪報道,都是男性企業家居多,如柳傳志、俞敏洪、馬云等,這進一步強化了人們通常描繪的企業領導和創業者的形象,以及他們的行事方式。并且有些金融機構和投資商們認為女性會將家庭作為她們的主要責任,把家庭作為優先考慮的因素,所以感覺女性創業者無法保證她們總是以企業為重。人們心中對女性創業者的形象已經有了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不管正確與否,這些觀念都對女性要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無形中增添了很多阻力。女性創業者要更加的努力,才能得到金融機構的認可。
1.3發展戰略導向
大多數有著發展潛力的企業往往都有高科技基礎,但是在這些行業里女性擁有的公司大部分規模都比較小,且多從事于服務行業。社會上現存的偏見認為,女性更喜歡經營小型的、屬于業余愛好類型的服務型企業,這些企業沒有成長的空間,這對她們的創業產生了限制。
1.4社會網絡環境
對創業者來說,有用的關系網益處很多,包括能從中更快更方便地獲取信息、建議和資源。關系網也包括一些資源提供者進行直接聯系,他們能提供其他人才、金融資源、原材料等。大部分女性創業者都認識到了這種商業網絡的價值,但苦于無法進入其中。因為,那些建立并加強社會網絡聯系的活動,似乎在設計之初就理所當然地把女性排除在外(Brush,2004)。大多數商業團體都以男性為主,而女性的社會網絡常以情感、信任和親密無間為記號。這種網絡普遍很小,成員同質化,但缺乏一種強烈的商業元素(Brush,2004)。
女性比男性更看重責任、恩惠和分享本身,更關注在長期信任基礎上產生的關系和友誼(Aldrich H.A.,1989)。女性不是缺乏社會資本,但傳統上人們認為,女性在家庭和朋友的小網絡內非常善于建立起深厚的、互相信任的關系,不過,這類社會資本可能很少適用于商界(Brush,2004)。有學者就提出,這可能是女性的商務溝通和個人關系溝通的內容、方式與男性有很大的不同(Tanmen B.,1991)。比如在言辭上,女性傾向于降低自己對事情的肯定性,而男性則傾向于減少自己對事情的疑惑,這樣一來,女性給人的印象總不如男性那么自信。并且,女性不大喜歡夸耀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最后,女性在進行商務會談時,總是會摻入一些和個人生活和家庭關系相關的話題。女性的這些特點不利于她與掌握關鍵資源的人物進行有效的溝通,贏得他們的信任。 2.原因分析
性別歧視源于社會對女性的角色期望。本論文從創業者、資源獲取、戰略和環境等四個方面分析女性創業者遭遇到的歧視時,發現對女性創業者的偏見,歸根結底源于五個主要方面:父母、同伴、教育、媒體和工作經驗(Smith D.M.,2002)。
2.1父母
父母的言談以及所樹立的榜樣,對孩子的性別角色認知有著很強的影響力(Smith D.M.,2002)。如果父母認為男孩比較進取、聰明、高效,而女孩則相對溫柔、被動、效率不高;或男人的成功在于事業,女性的成功在于家庭等,這些看法會在日常生活中影響著孩子們的認知和判斷。如,父母雙方都需要工作,但通常都是母親照顧孩子、清潔房間,而父親在家中則更傾向于干些修理或建造等事情。傳統角色和家庭角色對男女如何認識自己的職業、創建企業的可能性都會產生影響(Smith D.M.,2002)。
2.2同伴
社會關系從每個人的幼年時就開始發展了。當孩子們之間的關系因為性別而區分開來,男孩的關系更傾向于相互交換、更有秩序和競爭性;女孩們的關系則更為密切、內容豐富并以溝通為基礎(Gilligan C.,1982)。由于早期的社交網絡因性別而區分開來,使得女性加入商業網絡后,在理解網絡內的規則和價值觀等方面會遇到困難(Smith D.M.,2002)。
因為男孩和女孩早期的社會經驗,會對關系網絡的期望和目標產生不同的看法,也影響到人們對加入自己網絡的成員、溝通的方式以及每個網絡的行為規范的看法(Brush,2004)。
2.3教育背景
我們如何選擇職業,也受到師生互動和班級的影響。在教室中,多大程度上鼓勵男孩和女孩們積極參與課程討論,會產生重要的結果(Brush,2004)。男孩們常常比較積極發言,即使不知道答案也一樣,但女孩們除非她們知道答案,否則就不愛舉手。
盡管,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學習法律、商業或醫科,但是,仍然很少有人鼓勵女孩們去學習那些艱難的科學學科,如,物理或工程學。總之,教育背景直接影響到我們對創業者資格的期望,以及對她們能帶到各自企業中的技能的期望(Brush,2004)。
2.4媒體
從童年時起,電視、電影、報紙和雜志影響著我們對職業的看法。如果每個孩子平均每周要看22個小時的電視節目,女性在廣告、電影和電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從事的活動會對孩子們的觀念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Simth D.M.,2002)。女性在制定決策時的地位,她們是否是專業人士,能否和男性同事一樣進行管理,這一切都影響著男孩和女孩們的觀點和看法(Brush,2004)。在20世紀90年代,不足10%的報道是有關女性題材的(Baker T et al.,1997)。媒體影響著我們對于成功的企業家和榜樣的認識。
2.5工作經驗
工作經驗會影響人們對性別角色的認知。缺乏靈活性的工作規則通常都與男性為主導的傳統企業文化相關(Brush,2004)。上述經驗會影響到對女性企業的看法。當走上領導崗位時,女性很少會占據擁有權力的職位。這會使人覺得女性缺乏領導企業成長、建立優秀團隊的能力。創業者帶到企業來的工作經驗和文化,對風險投資企業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總之,這五個因素的不同作用,導致了基于社會結構而產生的成見和期望,即性別歧視。并且男女都會有,但對女性而言,性別歧視不利于她們自己,實際上加大了通向成功之路的障礙。
3.消除性別歧視影響的對策
消除性別歧視的研究很多,成果也很豐富,多數學者們提出的對策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政策層面:使用性別觀點主流化檢視工具,確保在決策過程中納入社會性別視角,鼓勵和促使兩性平等發展,降低或者消除社會對女性創業者的歧視。轉變大眾傳媒對女性存在的偏見。技術層面:女性創業者通過制定相應的戰略來應對社會中的性別歧視。如,主動參與各項培訓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的性別公平認知,注重建立與風險投資商的良好、長久的個人關系。政府部門要在政策上對金融機構進行引導,銀行需要在提供女性創業者借貸方面進行改革。政府方面提供包括融資、稅收等優惠措施在內的支持措施,建立專門為女性創業者提供借貸的機構。
本論文在探討國內女性創業中的性別歧視時,發現很多對女性創業者的偏見,主要是在女性傳統性別角色的認知上還比較陳舊,把這種想法普及到全體女性身上,就有失偏頗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無論從學歷還是能力上都與男性平起平坐,為此,本論文主要從女性創業者個人層面出發,提出如下對策:
3.1增強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除了對自己選擇哪行,如何創業產生影響外,還會直接影響公司的發展潛力。在人力資本方面的特長要讓投資者一目了然。可以從求學、培訓、工作經驗來增強自己的人力資本。具體來說,從眾多學科領域或各種職能領域中可以學到如何起草商業計劃,獲得非常有價值的經商技巧和手段。現在很多地方都設有創業資源中心,或專門針對女性企業家的課程,重點放在女性的人力資本中經常欠缺的方面,如金融資源的獲得。最后,通過在企業中工作,可以學習到行業經驗、得到管理機會并經歷創業過程。
3.2建立個人儲備
創業之前,花些時間組建自己的商業網絡并與職業人士聯系溝通,將對自己創業以及企業的發展大有幫助。他們也許立即成為自己的合作伙伴、投資人、客戶或顧客,也許可以間接為自己提供參考,也許能為自己介紹其他感興趣的投資人。
3.3宣傳企業
有效宣傳有助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女性應該學會適當“吹噓”自己的企業。有證據表明,女性在這方面不像男性那么積極。不要依靠任何組織來發現自己和推薦自己,毛遂自薦并享受一名被人認可的成功創業者所帶來的好處,對企業發展也是有幫助的。
注 釋:
①性別角色:它指屬于一定性別的個體在一定的社會和群體中占有的適當位置,以及被該社會和群體規定了的行為模式。
參考文獻:
[1]王華鋒,李生校.國外女性創業研究的歷程、動態與發展趨勢[A].技術經濟,2006(12).
[2]王華鋒,李生校.女性創業中的性別歧視及其對策研究[J].企業經濟,2009(8).
[3]坎迪達・布拉什,南希・卡特,帕特里夏・格林,邁拉,伊麗莎白・蓋特伍德.女性創業[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4]黃逸群創業女性工作家庭平衡及其對績效影響機制研究,浙江大學博士論,2007(10).
[5]李芳.國內外關于女性人力資本理論研究綜述[A].現代經濟探討,2007(11)
[6]關培蘭, 申學武, 梁濤.武漢大學“2003 年女企業家國際論壇”綜述[J].武漢大學學報, 2004,57(3)
[7]Pak-Wai Liu,Xin Meng,Junsen Zhang.Sectoral Gender Wage Differentials 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Transitional Chinese Economy[J].J Popul Econ,2000,13:331~352
文章標題:《生產力研究》雜志投稿女性創業中的性別歧視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gongshang/2636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