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5-07-08 16:27 熱度:
本文是一篇國家級論文發表刊物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基于模糊數學的生產系統柔性綜合評價,文章主要通過對柔性的概念和發展做了一些總結,另外也論述了生產系統柔性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下面是文章正文:
摘 要:柔性是生產系統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需求的重要策略之一,對提高現代制造企業的穩定性和適應性至關重要。通過對現代制造企業生產系統柔性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建立生產系統柔性的綜合評價模型。由于生產系統柔性評價指標眾多,可以利用模糊熵權系數法,使評價過程更加客觀可信。
關鍵詞:生產系統,柔性,模糊熵權系數法
1 柔性的概念與發展
21世紀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制造企業面臨的不穩定因素日益增多,產品全生命周期因為技術變革的日新月異逐漸縮短,市場需求逐漸向個性化、多樣化、定制化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產品公司針對多樣的外部和內部挑戰采取了具體的改變,其改變的程度和速度伴隨著全球化的商品和服務市場顯著增加。這種為了使自身產品符合內外部環境要求,持續地調整或塑造環境的能力,即為柔性。
柔性由Browne于1984年提出,系統柔性可以分為多種,由于柔性的復雜性,導致柔性的量化評價成為了極其復雜的問題。目前國內外研究人員在柔性評價展開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關于量化評價柔性的問題仍然沒有達成統一認識。本文希望通過對相關企業的調查分析和借鑒以往評價研究中的一些科學方法,建立一套適合生產系統的柔性評價指標體系模型和方法。
2 生產系統柔性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作為一種能力,柔性存在的程度和水平問題,往往需要特定的評價指標來加以衡量。在建立生產系統柔性評價指標時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2.1 簡潔、完備性原則
生產系統的柔性指標體系應當全面反映出生產系統運作效率的能力,但指標盡可能全面,各指標之間不應具有高度相關性。
2.2 客觀、可考核原則
指標的設定應盡量不受到主觀因素影響,數據來源必須真實可靠,以確保結果的可考核性和真實性。
2.3 可擴充原則
根據企業不同時期的要求應修改、增加和刪除柔性指標體系,并可根據具體情況將指標具體化。
因此,參考Slack關于柔性的三個維度論述,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將企業生產系統柔性評價的一級指標分為轉變范圍,轉變時間,轉變成本。
所謂轉變范圍是指生產系統所能表現的狀態或采取的行為,當生產系統能夠呈現范圍更寬的狀態或行為時,則它具有更大的柔性。轉換時間指的是生產系統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所需時間。轉變成本指的是生產系統從一種狀態轉換另一種狀態需要的費用。
對于評價體系二級指標的構建則是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初步確立了柔性指標評價體系,在與相關專家深度訪談后篩選原始評價指標,確立了最終的企業生產系統的柔性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3 企業生產系統柔性評價
3.1 模糊熵權系數法
當系統評價指標體系中大量評價指標需要定量分析時,可先通過專家評分法對各指標進行評分,得到各個指標的重要程度評語矩陣。然后通過模糊評判法計算出評價指標的隸屬度概率并形成隸屬度概率矩陣,在使用模糊熵權法計算出各個評價指標的熵權系數后,最終將專家判定的柔性指標評價初始結果與計算得到熵權系數結合起來得到各個指標的最終權重值。模糊熵權系數法將主觀評判和客觀計算相結合,大大增加了權重的可信度。
從圖1可以看出,當轉變范圍,轉變時間,轉變成本分別為最大值1時,柔性的矢量模■達到理論最大值■。
為了劃分生產系統的綜合柔性水平,這里定義系統綜合柔性值處于理論柔性最大值的85%~100%空間區域為系統柔性優秀,見圖2綠色部分;系統綜合柔性值處于理論柔性最大值的70%~85%空間區域為系統柔性良好,見圖中黃色部分;系統綜合柔性值處于理論柔性最大值的50%~70%空間區域為系統柔性一般,見圖中棕色部分;系統綜合柔性值低于理論柔性最大值的50%,為該系統屬于欠柔性系統,見圖中黃色部分。
從圖2可以看出,不同的專家根據經驗和特定環境對于生產系統的評價有不同的結果,模糊熵權系數法對與企業生產系統柔性的評價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主觀性。即使對同一企業不同階段的生產系統進行評價,其評價結果也可能會不同。其次,科學和切合實際的建立生產系統柔性評價體系,對其評價結果是否準確客觀有極大的影響。
4 算例分析
某企業現有如下生產系統方案,其生產線可以生產3種曲軸箱產品,共有生產設備29臺(包括臨時生產線),其中加工中心和數控機床共4臺,數控機床平均生產能力為6,普通機床平均生產能力為2,該生產線共有員工21人,掌握技能平均數為2.118。該條生產線的轉產時間為2 a,其研發效率可達到0.7,生產計劃完成率為0.78,該方案的研發費用占總銷售額的25%。該車間日產量為204臺,其售價為85元/臺,每日銷售成本為17 340元。該企業研發人員共3人,非研發人員18人,研發人員的產能和非研發人員產能比平均為5?�X1,該生產線的成品一次校驗合格率為0.782。根據表1公式可以得到相應指標評價值以及得分,見表4。
用■=■分別計算該方案柔性值,得到柔性值為0.942,該企業車間生產系統處于一般柔性狀態。從表格可以分析出,該生產系統仍存在改進空間,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①該企業的轉變范圍得分為0.414。原因在于該先進制造設備較少,并且大部分的機器設備比較陳舊,而且產品比較單一,使得作業空間的范圍受到了限制,增大了轉產成本,造成了生產制造系統的整體柔性水平偏低。企業中能夠對加工中心進行編程的人員比較緊缺,這就導致了加工中心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從而導致了企業生產加工系統的柔性偏低。
②該企業的轉變時間得分為0.628,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欠缺主要在于該企業設計新產品到進行批量生產的環節中存在制約因素,表現在設計人員對于生產工藝缺乏研究,部分產品的工藝設計無法進行,導致必須設計代替的新產品。雖然該生產車間的生產計劃完成率處于較高水平,但這通常是通過加班來保證生產計劃的完成,說明該生產車間的轉變能力依然不足。
③該企業的轉變成本得分為0.567,處于一般水平。原因在于研發費用率和研發人員投入率比較低,表明在研發投入方面該企業存在一定的欠缺。這主要體現在:企業發展模式相對落后,其資源主要投入在已有產品的生產上;企業缺乏高級研發人員,已有的研發人員通常在原有產品設計基礎上對某部分進行改良。
5 結 語
本文從柔性的概念入手,認為產品公司針對多樣的外部和內部挑戰采取必須采取具體情況的調整。企業在設計自身的柔性過程中,必須考慮其時效性和經濟性。同時企業不應當僅僅認為柔性只是一種被動應變的能力,更需要通過主動學習,使其成為企業的競爭策略。
本研究在三維度量模型的基礎上,通用模糊熵權系評價企業柔性,這能夠有效地為制造企業在實際生產中對其柔性能力做出判斷。針對不同類型的制造企業,如何更好地提高生產加工過程的柔性因素,找出最佳柔性水平,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還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龐慶華.基于G-TOPSIS法的企業生產系統柔性綜合評價研究[J].商業研究,2007,(2).
[2] Slack N. The Fle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1987.
[3] 王旭.物流系統柔性評價模型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1.
[4] 王晶,齊京華,劉曉宇.生產系統柔性的度量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3,(3).
[5] 趙新悅.現代企業生產制造系統柔性研究[D].北京:河北工業大學,2009.
經管類國家級期刊推薦《管理學刊》(雙月刊)由原《新鄉教育學院學報》(創辦于1988年)改刊而來,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河南省教育廳主管、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和新鄉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管理類專業學術刊物。2009年4月7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新出綜合[2009]304號文批準,將《新鄉教育學院學報》更名為《管理學刊》,新編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為:CN41—1408/F,主辦單位由新鄉市教育學院變更為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和新鄉學院。
文章標題:國家級論文發表刊物投稿生產系統柔性綜合評價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gongshang/2736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