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5-08-22 15:45 熱度:
突發事件是人們無法預知和預防的,還有一些突發的自然災害,比如,地震,爆炸,疫情等。政府也是最早感知突發事件的一類群體,那么應該如何應對呢?本文是一篇中國勞動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國內縣級政府應急管理研究現狀。
摘要:縣級政府是突發事件的最先感知者、響應者以及應急救援的組織實施者,其應急能力的高低強弱直接關系到政府能否在第一時間控制局面,挽救損失。然而當前我國縣級政府的應急管理基礎還相對比較薄弱,較其他發達國家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縣級政府應急管理的理論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本文正是通過對國內學術界的縣級政府應急管理研究成果進行一番梳理,以期對縣級政府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制度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縣級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近年來,我國各類重大突發事件日益頻發,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影響,如SARS疫情、5・12汶川地震、新疆7・5騷亂、昆山8・2粉塵爆炸事故、上海外灘新年踩踏事件等等。重大突發事件的持續高發,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了“高風險時代”,這為我國政府應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縣級政府處在應急管理的第一線,往往是突發事件的最先感知者、響應者和應急救援的組織實施者,其應急能力的高低強弱直接關系到政府能否在第一時間控制局面,挽救損失。因此,對縣級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研究對提高政府應急管理效率,降低各類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0世紀80年代,我國就有部分學者開始對西方風險社會理論進行介紹和研究。但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應急管理研究起步較晚,直到2003年“非典”爆發之后才逐步引起理論界與政府的重視,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其進行研究,并于2005年成立了第一個專門研究應急管理的學術組織。然而,目前我國理論界對應急管理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層面,對于單獨研究縣級政府應急管理的還比較少。筆者通過文獻檢索,專著中只有鄧振春(2005)撰寫的《縣級政府應急管理》專門瞄準縣級政府應急管理,其他著作在這方面,或以章節形式出現,或散落于個別論述中。下面,筆者將對國內縣級政府應急管理的研究成果作一簡要梳理。
1.整體研究方面
鄧振春在其專著中分別從自然災害、安全生產事故、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公共安全事件四種突發事件類型,對近年來國內外63個應急管理典型案例進行了深刻剖析,對縣級政府應急管理實踐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鑒。
縣級政府應急管理能力研究。張屹立(2006)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縣級政府能力研究》一文中認為:縣級政府的能力與其職責相關聯,具體包括規劃發展能力、制度創新能力、資源配置能力、市場規制能力、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社會管理能力,而其中涉及到危機管理(應急管理)的能力將越來越重要。郭榮軍(2012)在《提升縣級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能力的思考》中則將縣級政府應急管理能力詳細劃分為五種能力:預警能力、應變能力、整合資源能力、信息溝通能力、跨部門協作能力。
基層政府應急管理現狀研究。劉蘭芳(2009)認為:縣級政府應急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管理觀念較為落后,快速反應機制有待健全,應急保障能力有待加強,應急管理平臺建設滯后,應急管理專家隊伍薄弱。呂素娟(2011)在《論縣級政府的應急管理》中將縣級政府當前的困境歸納為:應急管理意識淡薄、危機責任意識不強,沒有建立應急管理的權威機構,信息預警機制不完善,應急處置機制不健全,信息不暢導致政府信任危機。
基層政府應急管理的對策研究。宋君(2008)在《縣級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能力建設的體系和框架》對提升公共危機管理能力進行了總結:法治建設和政策保障是前提,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是核心,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是“助推器”,保障公民權利是公共危機管理的內在價值。羅彬(2011)在《我國縣級政府公共危機管理問題研究》中提出了具體的舉措:強化危機意識,彰顯理論指導,建立危機預警機制,設立專門危機管理指揮機構,完善政府危機管理的信息系統,規范危機管理的制度建設,暢通危機管理渠道。李崗(2012)在《提升基層政府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對策建議》中提出建議:加強統一領導和總體協調機構建設,建立以應對能力為主要依據的分級響應機制,建立健全縣級政府應急保障體系。陸大榮、肖謙(2009)的《基于SWOT的基層應急體制建設分析》通過運用SWOT分析法,系統分析了基層應急管理的優勢、劣勢、機會和風險,提出基層政府至少要在以下幾方面發揮應急管理主導作用:建立適應基層實際的應急管理模式,建立常態管理下的應急資源保障體系,加快建設應急管理響應制度,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制度。
2.專題研究方面
縣級政府應急管理目標體系研究。江曉莉(2009)在《大都市近郊縣域應急管理目標體系構建――以鄲縣為例》中將應急管理目標體系劃分為靜態目標群和動態目標群,前者包括法律法規、組織機構、公眾支持體系、應急保障系統,后者則是從應急管理的防范、預備、應對和恢復四階段進行構建。
縣級政府應急管理預防研究。卓立筑(2011)在《危機管理――新形勢下公共危機預防預處理對策》中分別從思想準備、組織準備、物資準備、法律準備和機制準備五方面專門論述了基層政府危機預防管理機制的構建:完善公共危機預防教育體系,健全危機預防管理組織體系,健全公共危機預防法律體系,建立良性互動危機預防關系。
縣級政府應急平臺建設研究。諸仲玖(2010)的《縣級城市應急指揮平臺建設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縣級市)和深圳市、上海市、陜西省的應急指揮平臺建設現狀的調查為基礎,提出了縣級城市應急管理平臺的設計原則和建設方案,是工程領域和應急管理領域的學科交叉成果。
基層政府應對群體性事件研究。劉子森(2010)《縣級政府應對群體性事件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分析了基層政府應對群體性事件能力不足的原因,其中“市管縣”的體制弊端和干部考核機制的局限性對于基層政府應急管理具有普遍意義。
鄉鎮政府應急管理研究。呂中軍的《試論北京市鄉鎮基層政府應急管理的思考》,對北京市鄉鎮基層政府應急管理的成就進行了總結;同時對困境進行分析,主要有:基層政府囿于條塊體制框架、領導協調職能受限,固守傳統管理思維、預案啟動難成常態,管理手段尚未規范、處置能力有待提高,政府主導應對有余、預警體制薄弱不暢;最后提出改進思路:加強應急理論指導、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建立綜合應急管理體制、完善應急管理機制,提高業務管理水平、強化信息報送和值守應急工作。
3.總結
總體而言,近年來國內縣級政府應急管理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尚存在一些問題留待今后研究加以深化和解決。
一是過度偏重于城市應急管理問題的研究,對于農村應急管理問題的研究較少。二是高度統一化,針對全國性的、共性的問題研究較多,針對個別縣級政府、突出個性的問題研究的較少。三是對于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處置流程、響應方式研究較多,但對于如何防范、預警、落實責任研究較少。四是在研究縣級政府應急管理問題時還是主要以政治學、公共管理學等理論為主,缺乏與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的交叉。這些問題都有待所有應急管理研究者今后進行深入思考和進一步探究。
管理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管理觀察》雜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主管、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主辦、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研究所承辦,聯合國工發組織中國南南合作中心、中國管理智庫聯盟理事會為顧問單位。
文章標題:中國勞動投稿范文國內縣級政府應急管理研究現狀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gongshang/2779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