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精細化管理是
系統工程,涉及到多個方面,需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程序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一般情況下,工程施工管理中應形成四大體系為主線的系統管理,現分析如下:
4.1預警體系
4.1.1分析項目重點、難點
如確定工程種類、性質;工程場地、作業面等;地上地下障礙物;高空作業等特種作業;涉及的部門、對接單位等。
4.1.2確定重大日程節點
根據招投標文件、合同制定施工組織設計,確定開工、基礎(樁基)、土建、鋼結構、安裝、驗收等重點日程。
4.1.3項目風險分析
(1)安全風險。如地下管線情況;挖方/基坑等問題。做好技術預案。
(2)經營風險:因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環境管理要求,造成有關質量成本,安裝
費的增加而加大總成本。加強分包管理,選擇有資信,施工技術水平高、成本低廉
有實力的隊伍參加施工,努力降低項目成本。
(3)合同風險:如固定單價合同,因設計人員經驗不足,采用過高標準導致施工成本增加;發圖晚、設備拖期與設計院、設備供應商銜接不暢導致履約風險;措施費用包干超支;追加工程量過大,超過合同指標過多發包方拒付風險等。
4.2執行體系
4.2.1基礎施工過程中,工程、材料、經營各部門要各司其職,經常主動進行有效地溝通,嚴格控制分包鋼筋、鋼材及商品
混凝土等甲供材的領用量,防止材料超領。
4.2.2施工過程中注意控制分包甲供材料的消耗量,防止浪費材料。
4.2.3鋼結構制作工程要降低鋼材的消耗系數。
4.2.4施工措施上進行技術、經濟、工期的比較后,采用最優化的。在技術可行的前提下,以最低措施費為目標,盡量在工期上合理安排,避免不均衡施工造成趕工費用的增加。
4.3技術體系
4.4.1建構筑物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測量控制網的主軸和標高控制點;屋面的防滲和施工縫的止水處理;
建筑結構的外墻面裂縫。
4.4.2柱基及設備基礎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測量控制網的主軸和標高控制點;基地腳螺栓套筒安裝的標高、垂直度和中心位移;基礎面的標高和軸線位移;
4.4.3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鋼材、
焊接材料、高強度螺栓、涂料質量檢驗;加工構件外觀質量檢查;涂裝質量檢查;鋼柱安裝垂直度,柑架安裝中心線、標高質量控制。
4.4監督體系
4.4.1監督保證措施:科學的管理應從上到下各環節環環相扣,責、權、利明確,只有監督才能使各個環節少出錯誤,以保證項目活動的順利開展。
4.4.2防范措施: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只有根據經驗或成功案例進行全面預測,發現隱患,防微杜漸,把損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內,從而推動項目活動的開展。
4.4.3評估措施:項目活動發展到每一步,都應有一定的評估手段以及反饋設施,從而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更正。
5.結論
在系統管理的運行過程中,經過不斷改進系統內某一個程序或某一個環節,就達到了最佳狀態,實現了效益/效率最大化。這樣經過多次反復的實踐證明的東西,我們就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將其固定下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固化”。如果系統沒有調整,那么這些固化的東西就可以千百次不斷地重復使用。這也就是系統管理的本質所在。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各施工企業都在積極探索跨越式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成為跨越式發展的必備條件。通過精細化管理,推進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提高生產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加快企業又快又好發展,持續增強綜合實力,從而達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格雷戈里.項目計劃與進度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裴婁慶.特大型工程項目中群吊交錯施工的精細化管理[J].建筑施工,2009(10)
[3]李永聚;趙菊杰.施工企業精細化成本管理[J].施工技術[J],2006(5)
[4]袁帆.淺談
公路施工企業精細化經營管理[J].當代經濟.2009(4)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