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還可以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快速學習能力,學習力的培養也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它是在一種先進的企業文化力的作用下,在工作中不斷實踐、不斷積累、不斷再學習中而形成的。創新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中最高層次的能力體現,它是企業將知識再組合、再創造、再輸出,以不斷改變或重新設計自身來適應持續變化的環境的能力。(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經濟發展理論》1912)造價咨詢這種智力型企業同樣需要創新能力和快速學習能力。創新造價咨詢業務新產品,建立造價咨詢業務產業鏈,是市場
改革的需要,也是客戶的需要,更是自身生存的根本(郭樹榮《造價咨詢企業如何面對工程量清單計價改革》,建筑經濟2005年第2期)。企業文化可以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新和學習意識和氛圍,知識作為其最主要的生產要素直接決定著造價咨詢企業這兩種能力的強弱。
3.3技術因素
這里的技術因素是指技術系統,籠統的說是指將原材料等輸入轉換成顧客滿意的產品輸出的技術轉換系統。主要表現為與系統相配套的技術專利、技術規范、設施裝備等。應注意的是員工的技術能力屬于技能知識范疇。
造價咨詢企業當中這一因素體現最明顯的就是管理軟件的應用,特別是造價算量軟件。從最初的手工算量到軟件表格法算量,再到現在的軟件自動算量,工程造價計算實現了以計算規則為依據,預算人員通過畫圖確定構件實體的位置,并輸入與算量有關的構件屬性,軟件通過默認的計算規則,自動計算得到構件實體的工程量,自動進行匯總統計,得到工程量清單。該算量方法簡化了算量輸入,可以大幅度提高算量效率。如市場上推出的神機妙算軟件、必佳軟件、魯班軟件、清華斯維爾、廣聯達軟件等。
不過自動算量軟件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軟件適應結構型式變化的能力和手工算量相比還存在差距,如果對軟件的計算能力不能有效掌握的話,很可能會有較大的計算偏差;算量軟件支持的構件類型和結構型式有限,對一些零星項目和鋼結構等處理起來比較困難,這樣軟件計算得到的工程量是有限度的,算量人員還必須針對實際情況進行補充等等。這些問題都影響了企業的業務效率。在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模式下,在行業激烈的競爭中,造價咨詢企業需要緊密結合的一體化的、集成化的軟件產品,實現企業持續不斷的競爭力優化和提升。除此之外,在造價咨詢企業管理過程中,還需要相應的財務軟件、對網絡的應用等等,這些信息技術的應用都可以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成本優勢是咨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表現,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必須不斷地降低成本,獲取成本優勢(尚珊山西大學管理學院)。
企業要獲得一套領先于競爭對手的先進實用的技術系統的途徑并不簡單,盧小賓(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認為,我國咨詢企業技術創新模式包括自主創新、模仿創新與合作創新三大基本類型。而造價咨詢企業往往是從軟件生產廠家直接購買,不屬于任何一種類型,所以企業使用的技術系統沒有任何競爭優勢。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企業只把眼光放在造價管理這一種業務活動上是不夠的,還要重視與業務相關的配套設施的開發與研究。
3.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指通過發揮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管理職能對企業的各類資源和能力進行整合的能力。這里的整合與許多學者持有的“整合觀”的核心競爭力概念中的整合一詞同義,是通過協調、組織將不同的部分組合成有機的整體,使之發揮更強大的作用。Hamel(1994)認為在建立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整合的能力與發明創造的能力同等重要。而這種整合的能力顯然具有系統性,這意味著企業擁有較強的整合能力并不意味著所整合的系統的每一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這就如同公司擁有核心競爭力這一綜合能力并不意味著組成核心競爭力的每一個單元都具有明顯的優勢一樣,只要取得整體上的競爭優勢我們就認為企業有了核心競爭力。
在造價咨詢企業中,企業對這些知識型員工的管理還存在很多不足,對人力資源只重使用不重培養,造成員工的知識和能力難以提升,員工對企業缺乏認同感和忠誠度。同時造價咨詢企業對財務管理的意識不強,企業更關注人力資源與從事的項目,不可否認,這些管理確實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但是,這些工作的進行,都離不開財務管理工作的配合,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是不可分割的。還有企業的市場管理能力比較弱,除了受到整個行業的環境影響外,企業難以采取提高市場占有率的有效措施,更難以樹立自己的品牌。這反應了企業沒有將各種要素整合為有機統一的整體,沒能實現各要素功能的倍增和放大。單個技能、技術、知識、資源、能力等的簡單堆砌并不能構成核心競爭力,而必須通過整合,使之發生功能上的藕合、裂變,形成系統化的、強化的能夠優于競爭對手顯著實現顧客價值的核心競爭力。仍舊以人力資源為例,造價咨詢企業中如何構建人才結構、如何挖掘每個人的潛力、如何形成團隊意識產生1+1>2的效應,如果沒有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即使把所有最優秀的人才集合到一起也不一定產生好的效果。管理者需要采取適當的激勵手段,充分發揮組織協調能力使整體發揮更強大的作用。此外,企業內部資源難以形成核心能力時還需要借助外力,即需要整合外部資源的能力并最終內化成企業的資源合能力。管理整合是核心競爭力形成的必經途徑,也是構成造價咨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
4. 結論
四要素模型雖然闡述了造價咨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但文中仍舊缺少充足的案例對四個要素進行充分論證,對四個基本要素的論證不夠深刻,而且對四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沒有討論,這些都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
文獻:
[2]安德魯.坎貝爾,凱瑟琳.薩默斯著.嚴勇祝方譯.《核心能力戰略》[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08
[3].杜云月.蔡香梅.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綜述[J],
經濟縱橫,2002.03
[4]王毅等.企業核心能力理論溯源與邏輯結構剖析[J],
管理科學學報,2000.3
[5]管益忻.論企業核心競爭力[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尹貽林.《中國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激勵—約束機制研究》,建筑經濟2008第一期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