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國際貿易論文 發布日期:2016-04-16 16:58 熱度:
隨著低碳經濟逐步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大趨勢,加工貿易耗能和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安徽近年來在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中取得了快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文章是一篇經濟學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低碳經濟下安徽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SWOT分析。
【摘要】:伴隨低碳經濟的發展,安徽在承接加工貿易由東向西產業轉移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阻礙了其加工貿易的進一步發展。本文通過采用SWOT分析法,詳細分析了在低碳經濟下安徽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以期促進安徽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關鍵詞】:安徽,加工貿易,產業轉移,SWOT分析
2013年安徽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89.5億美元,占外貿總值比重由原來16%增長至19.6%。但伴隨低碳經濟的發展,安徽在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中顯現出重多問題,如安徽加工貿易的“三高”企業較多、工業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缺乏高素質勞動力等。因此,應如何實現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更好承接東部加工貿易的產業轉移,是安徽加工貿易發展有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安徽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分析,以期促進安徽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一、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優勢(Strengths)分析
(一)良好的經濟區位優勢
安徽地處中部區域的最東部,沿江近海,位于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長江三角洲的腹地,在中部地區無疑是最具優勢的。周邊市場容量超過4.5億人口。東鄰江蘇、浙江,北接山東,是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經濟輻射和國際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發展戰略的橋頭堡,具有獨特的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尤其是,安徽是六省中距離上海最近的省份,可以更好的吸收上海輻射的能量。
(二)豐富的要素稟賦優勢
1、自然資源優勢
安徽是資源大省,擁有豐富的物產資源。如礦產資源富集,已發現有用礦種138種,探明儲量的有70種,開發利用49種,其中煤、鐵、銅、硫、磷、明礬石、水泥石灰巖等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省內的兩淮的煤礦,銅陵的有色金屬,馬鞍山的鐵礦以及安慶的石油化工產業都在國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此外,農業資源優良,現有耕地425萬公頃,水面105萬公頃,盛產糧、棉、油、桑、果、菜、茶等,具有農業綜合開發和農產品深加工的巨大優勢和潛力。安徽旅游資源也得天獨厚,名山勝水遍布全境,其中黃山是世界級風景名勝區,九華山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黃山、九華山、太平湖為中心的皖南旅游區,山水秀色與人文靈氣交相輝映,是中國品味極高、特色鮮明的風景名勝旅游區之一,綜合開發潛力巨大。
2、勞動力資源優勢
我國沿海地區加工貿易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持續動力主要源于勞動力成本的差異,而勞動力成本是影響加工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安徽勞動力資源較豐富,勞動力供給能力較大,根據安徽《2012年人力資源狀況調查分析報告》統計,截至2012年安徽省勞動力資源(16周歲以上)總數5165.7萬人,農村勞動力資源4357萬人,其中農業富余勞動力1449萬人。此外,2012年度高校畢業生27.9萬人,預計2013屆高校畢業生近30萬人。勞動力素質較高,安徽是勞務輸出大省,每年約有500萬勞動力流向省外打工后又返回家鄉,這為安徽儲備了大量的具備一定勞動技能和產業工人素養的勞動力。
(三)文化、科教基礎優勢
安徽科教資源集中,科教產業發達。擁有科研院所200多家,普通高等院校118所,職業學校591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約110多萬人。省會合肥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創新和科教實力非常強,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3個.國家和省屬科研單位70多個,各類高校53所。兩院院士近30人,人力資源特別是高學歷的人才資源優勢明顯。
(四)后發優勢
近年來,安徽工業發展勢頭強勁,已形成農產品深加工、能源、原材料、汽車及工程機械、家電5大支柱產業。全省煤炭產量已超過6500萬噸,電力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境內,豐原集團的檸檬酸產量居世界首位;馬鋼集團是中國5大鋼鐵生產基地之一;銅陵有色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銅生產加工、特別是電解銅生產企業;海螺集團是世界最大的塑料型材生產企業,同時也是亞洲第二、中國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安徽汽車產量居中國第5位,叉車、挖掘機產銷量均為中國第一;安徽家電綜合生產能力居中國第三,西門子、日立等著名家電制造商均在這里建立了龐大的生產基地。由此可見,安徽雖經濟技術發展總體水平不高,但其加工能力已有所提高,具有一定承接外來產業的后發優勢。
二、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劣勢(Weaknesses)分析
(一)加工貿易企業數量少,加工能力弱
一方面,加工貿易企業數量少。十一五期間,安徽省雖從數量上看,加工貿易企業由2005年的263家增加到2010年的500多家,但體現有進出口實績的不到300家,低于中部周邊省份,如湖北、江西。另一方面,加工貿易的企業規模不大,且加工能力偏弱。2010年安徽省從事加工貿易進出口金額在1000萬美元的企業共有62家。其中l億美元以上企業僅11家,共實現進出口額20.74億美元,占全省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的50.3%。加工貿易進出口金額在5000萬至1億美元之間的企業只有8家,加貿進出口金額在1000萬美元至5000萬美元之間的企業有43家。而江蘇早在2004年加工貿易出口過億美元的企業就達到85家,出口額379.4億美元。由此可見,安徽加貿易企業的規模和實力有待增強。
(二)加貿招商引資效果欠佳,缺少龍頭型大企業
近年來,由于安徽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加工貿易的重視度及政策扶持力度不大,使其在招商引資中無法吸引大型企業入駐,缺少龍頭型加工貿易領軍企業。而中部其他省份紛紛把承接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加工貿易作為省委省政府的重點工作來抓。如河南2010年政府對加工貿易提出“一個載體、三個體系”的發展戰略,使河南承接加工貿易轉移取得顯著成效。2010年河南成功引入富士康、惠普、UPS等世界500強企業相繼落戶,使在河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72家。就富士康一家就能帶動加工貿易進出口達200億美元。而安徽省加工貿易一直缺乏長期的戰略性規劃,在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加工貿易發展平臺建設和制定促進政策制度建設方面落后于中部相鄰省份,導致引資效果不佳。 (三)產業配套條件不足,物流成本較高
安徽省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突出的瓶頸是離出?诒容^遠,交貨周期較長,直接導致運輸成本偏高。安徽省運輸方式主要以運輸費用較高的鐵路和公路運輸為主,水運占比重偏小,其鐵路和公路貨物周轉量占到了全部貨物周轉量的近80%。據統計,2007年,公路貨物周轉量542.8億噸公里,占全省貨物周轉總量(1988.7億噸公里)的27.3%,而當年上海、江蘇和浙江分別為0.5%、16.0%和9.9%。公路貨運量62065萬噸,占全省貨運量(83361萬噸)的74.5%。據此估算,全省平均公路貨物周轉里程為238.6公里,而當年上海、江蘇和浙江平均公路貨物周轉里程分別只有23.8公里、65.5公里和50.0公里。這表明,安徽不僅公路運輸比重大,而且運距長,造成綜合物流成本偏高。
三、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機遇(Opportun iti es)分析
(一)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要求
隨著多年的經濟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加工貿易的發展達到了飽和點,勞動密集型產業比重偏大,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需要將部分加工貿易對外轉移,從而節省空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與此同時,沿海地區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成本不斷上升,限制了加工貿易的發展。企業利潤大幅度減少,原有優勢消失,急需將產業轉移到勞動力資源豐富、能源充足、具有低成本優勢的區域。
(二)中部崛起發展戰略和省內優化政策的支持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如2010年8月出臺了《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等,為安徽加工業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而安徽為推進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在財政資金方面也給予了一定支持,如2011年安徽商務廳提出設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專項扶持資金,2014年安徽商務廳與財政廳專門對企業開展加工貿易(包括進料、來料加工)的固定資產投入給予貼息支持等。此外,合肥海關進一步優化了保稅監管管理模式、臺賬管理制度,以促進關區加工貿易健康發展。
四、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威脅(Threats)分析
(一)低碳經濟及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根據比較優勢原理,東部產業轉移的主體往往是低附加值和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以及高耗能、高耗材產業。安徽作為產業承接地,如不加選擇地盲目承接這些被淘汰的落后產業,必然會造成其產業結構始終處于低附加值狀態,制約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造成區域產業結構的失衡,最終可能會陷入“引入一落后一再引進一再落后”的困境。此外,承接這些高耗能、高耗材產業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給安徽省的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壓力,與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相違背。如處理不好,資源破壞的代價會超過資源開發的收益,環境污染的速度會超過環境治理的速度,不利于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大大增加安徽經濟發展的外部成本。
(二)科技創新力不足,高技術人才稀缺
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基礎條件。目前,安徽加工企業的科技自主創新力較弱,而高技術人才資源稀缺又成為制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瓶頸。雖然安徽教育資源豐富,但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所需人才之間存在差距。專業從事科研(R&D)活動的人員數不多,遠低于上海、江蘇等省市。尤其科技領軍人物和高端創新團隊尤其稀缺,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安徽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不多,建設的國家級創新平臺較少。截至2008年,全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21家,安徽不到10家。
五、分析與總結
安徽要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更好的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必須充分認識到目前安徽加工貿易中所存在的優勢和劣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此,安徽必須搶抓機遇,立足自身優勢產業和相關產業鏈,通過優化招商引資模式、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等手段,并充分利用國家對中西部地區開展加工貿易在吸引外資、稅收、外匯管理、金融、審批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出臺相關的鼓勵和支持政策,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功能配套設施和產業發展環境建設,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更好實現安徽加工貿易的跨越式發展。
經濟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商業研究》于1958年創刊,由郭沫若題寫刊名,以宣傳黨的商業經濟工作方針政策,以現代科技與經濟相結合,促進科技興商,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辦刊宗旨。以探索最新商經理論,倡導科技興商,促進商貿體制改革為特色,是一本交叉學科的專業學術期刊。
文章標題:經濟學論文范文低碳經濟下安徽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SWOT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guomao/3096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