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3-02 11:51 熱度:
本文是一篇財稅類職稱論文范文,發表在《地方財政研究》上,雜志是由遼寧省財政科學研究所和東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主辦的一本財經類月刊。初創于2004年9月,是目前國內唯一一份以地方財政問題為核心內容、覆蓋全國的專業性期刊。
摘 要:從國際環境看,企業自主創新已成為支撐各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從國內環境看,“十一五”期間,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線。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比較弱,尚處于發展初期,多方面的因素制約著創新能力的增強。通過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財稅政策的國際比較,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財稅政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我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提出促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對策。
關鍵詞:自主創新,財政政策,稅收政策,財稅類職稱論文范文
中共中央關于國民經濟發展的“十一五”規劃中指出: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架構。中小企業不僅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還在增加就業、推動技術進步、擴大出口貿易、促進公平競爭、活躍市場經濟等方面具有大企業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借鑒國際經驗,完善財政政策以促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對于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
一、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財稅政策的國際比較
(一)財政科技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多,科技進步貢獻大
世界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科技投入,主要從R&D占GDP的比例及人均R&D經費來分析。最近幾年,世界各國都把科技投資作為戰略性投資,美國聯邦政府、英國政府都提出了這些國家歷史上最大的科技投入預算,歐盟提出到2010年要把研究開發的經費占GDP的比重增加到3%,韓國提出要增加到4%。從表1可以看出,當今世界經濟發達國家花在研究與開發上的錢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較高,說明其經濟對科技進步的需求都十分強烈。很明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的差距,也同樣在科技經費投入上表現出來。表中所列數據已明確顯示,美、日、英等經濟發達國家的R&D經費投入,是印度、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好幾倍。
表1 R&D經費的國際比較
R&D經費(億本國幣) R&D/GDP(%) 人均R&D經費
美國 227.9(1998) 2.79(1998) 720(美元)
日本 14794(1997) 2.92(1997) 685(美元)
英國 14.70(1997) 1.87(1997) 362(美元)
法國 184.8(1996) 1.23(1997) 477(美元)
德國 — 2.29(1996) 485(美元)
瑞典 — 3.59(1995) 627(美元)
韓國 12185.8(1997) 2.87(1997) 379(美元)
印度 68.2(1995) 0.81(1995) —
中國 57.56(2000) 0.64(2000) 44(人民幣)
注:美國R&D經費不包括大部分資本性支出;括號內數字表示年份數據來源:引自夏杰長《經濟發展與財稅政策》,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二)運用政府采購和財政專項補貼,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世界各國的財政支持體系主要包括財政補貼和政府采購等手段。其中,政府采購的應用主要是為了保護中小企業,政府部門將其一定比例的采購合同給予中小企業,以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如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都有類似的規定。而財政補貼的應用環節主要是鼓勵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促進中小企業科技進步和出口等方面,不是普惠的。各國政府對中小企業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資助的主要形式是制定各種技術創新與開發計劃,并設立政府專項基金,由專門的中小企業主管部門來管理與實施,對符合條件的給予專項補貼。如美國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究創新補貼,科研鼓勵基金,科研成果顯著的企業還可得到25~250萬美元獎金。法國對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咨詢補貼、研究人員聘用補貼及招工、培訓補貼等,其中技術咨詢補貼額相當于企業咨詢費的50%;印度甚至對優秀小企業家提供補貼,如1963年以來,印度中央政府實行承認和獎勵小企業家的國家裁定計劃,對有重大發明或在經營管理方面有突出成績的小企業家頒發國家級小企業家證書并給予一定的獎金。
(三)提高固定資產折舊率,加速中小企業技術設備更新換代。各國提高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率的幅度不一樣,如德國從10%提高到20%;法國對新建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率由原來的5%提高到25%。提高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率,有利于加速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
(四)運用稅收政策,扶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一些國家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扶持方式主要包括: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R&D)投資減免稅以及對一部分中小及微型企業實行單一稅制。在稅收優惠方面,其是最直接的向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援助的方式,是普惠的,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的成長。如加拿大聯邦政府為鼓勵個人和企業進行R&D,提供投資減免稅收政策。對中小企業R&D支出的第一個200萬加元,可以有35%的額度來抵扣應繳稅款,每年經常性支出的第一個200萬加元,通過投資減免稅收政策全部返還,其他經常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則返還40%。在對部分中小及微型企業實行單一稅制方面,主要是簡化納稅手續,適當降低稅額,從而減輕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如阿根廷把企業或個體經營者需繳納的所得稅、增值稅以及多項社會福利稅金合并為一。巴西從1997年起就建立了微小企業單一稅制,將微小企業原來要繳納五種聯邦稅費、兩種地方稅統一合并為一個稅目,使稅收負擔平均減輕50%,其平均稅負大約相當于企業產值的5%~6%。
二、我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政策分析
(一)財政科技撥款不足,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我國財政科技撥款支出,從總量和相對值而言都是很低的。從表2可以看出,我國的財政科技投入在總量上雖是逐年提高的,但從相對指標上看,科學研究支出占財政GDP的比重雖然有上升的趨勢,但是一直沒有超過1%,且距發展中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占財政支出的比重自1997-2002年逐漸下降,2003年在國家政策的大力調控下回升至4.01%,而2004年又下降到了3.8%。這一現象一方面說明了財政支出結構存在有不合理之處,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由財政承擔科技投資主體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表2 我國財政科研支出及其比重一覽表
年份 財政科研支出(億元) 占GDP比重(%) 占財政支出比重(%)
1997 408.86 0.55 3.67
1998 438.60 0.56 3.34
1999 543.85 0.66 3.60
>2000 575.62 0.64 3.28
2001 703.62 0.73 3.36
2002 816.22 0.78 3.32
2003 975.50 0.84 4.01
2004 1095.30 0.80 3.80
數據來源:歷年《中國財政年鑒》
(二)財政融資渠道不暢,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資金有限
我國由于沒有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政策,中小企業貸款困難,而通過財政渠道撥付資金又存在種種問題。一是財政資金和銀行資金的劃分不嚴格,具有財政資金性質的貨幣發行收入留在了中央銀行,又通過再貸款和再貼現給了商業銀行;各級政府財政又自辦一些商業性機構,把一部分財政渠道的資金投入這些機構循環使用。二是分配制度跟不上。財政撥付了資金,但是負責資金分配的企業和行業主管部門還沒有制定出具體的分配和管理辦法,也沒有解決防止分配環節中產生腐敗的問題。三是政府產業導向不明確,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沒有具體的規模標準,缺乏享受財政資助的企業資格認定。
(三)稅收優惠政策不合理,企業科技創新成效不明顯
1.稅收優惠形式單一,優惠效果不明顯。稅收優惠通常表現為直接優惠,如定期減免所得稅,適用低稅率,稅額扣除等,其特點是對應納稅額的直接免除,政策透明度高,便于征納雙方操作,偏重于對科技成果的優惠。目前,我國的科技稅收優惠大多以減免流轉稅和所得稅的形式存在。由于流轉稅和所得稅均屬于終端稅種,就科技進步而言其優惠的給予是在研制開發出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并實現了成果轉讓取得收入以后,即優惠政策的重點主要集中在生產和銷售兩個環節,實際上是針對結果的優惠。在這樣的政策激勵作用下,企業必定把重點放在引進技術上,而對建立科技創新體系和研究開發新產品投入不足,同時也造成生產線的重復引進和最終產品生產能力大而中間產品、配套產品及一些重要原材料開發能力不足等問題。
2.科技人員的稅收優惠不夠,缺乏鼓勵人力資本投資的稅收政策。目前,我國現行稅法一直比較注重對企業的科技稅收優惠,而缺少對科技人才的稅收優惠政策。受制于財政收入的壓力,在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稅基中,不僅未考慮居民家庭負擔狀況、人均收入水平等合理因素,而且更未涉及個人的人力資本支出問題,對科技人員技術創新所獲得的收入的減免稅也僅限于省級以上政府發放的“科技獎金”和“政府特殊津貼”。顯然,由于缺乏對科技人員的稅收優惠激勵,使得中小企業在實際發展中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勵機制,難以調動科研單位和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不利于促進個人人力資本投資,從而也不利于科技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3.稅收優惠定位于企業,而非具體的科研項目和開發環節。科技事業的發展是以全民族的科技活動作為推動力的,因此,稅收優惠應定位于科技活動過程和科研成果。而我國現行科技稅收優惠措施大多定位于企業,對符合優惠條件的企業簡單地以其總體收入作為優惠基礎,對所有結果都進行稅收減免,而不考慮具體的科研項目和開發環節。如此根本無法區分企業收入中真正屬于創新收入的部分,在企業多元化經營的條件下很難刺激具有實質意義的科技創新行為。
三、借鑒國際經驗,完善我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政策
(一)增加財政對科研的投入,從資金上扶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首先,增加預算內投入。在財政預算上,打破基數法,采取一年一定的方法,增加預算內投入,壓縮一般性行政開支,把節約的資金用于科技開發,在不影響國家正常運轉的條件下,使預算內科技投入增長速度超過GDP的增長速度。其次,合理利用預算外資金。把財政部門管理的小型技改貸款、文教衛生行政周轉金,向科技開發傾斜,保證技術改造資金的需要。最后財政撥款應該具有針對性,重點支持中小企業技術自主創新的項目。
(二)提供財政擔保和財政資助,擴大政府采購和補貼支出。財政擔保主要是針對一些真正具有良好前景但面臨較高風險,因而難以募集到資金的科技創新項目。財政資助則針對不同企業的不同需求,或直接提供設備與服務的資助或提供銀行信貸資助,適用面較廣、操作簡單的則是鼓勵銀行低息貸款的間接資助。
擴大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支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需求拉動科技創新比單純的資金供給的效果更為直接。我國的政府采購行為不規范,采購范圍大,針對科技創新產品的采購很少,有必要在每年的財政支出中,專門劃出一塊針對科技創新產品特別是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產品進行政府采購。
調整財政補貼的范圍。財政補貼作為政府的政策工具,不僅具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更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在促進企業自主創新方面也大有可為。一方面,對用自有資金創建中小企業和對現有中小企業增加投資進行補貼,旨在鼓勵居民對中小企業進行投資,啟動民間投資;另一方面,對有成果的科研開發項目支出進行補助,旨在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推動社會科技進步。
(三)完善稅收政策,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稅收服務
1.完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第一,稅收優惠應直接與間接并重,并適當加重間接優惠的比例。運用加速折舊,投資抵免,虧損結轉,費用扣除,特定準備金等多種間接優惠方式,適當向創新過程的優惠傾斜,形成“政策引導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有效優惠機制。第二,實行鼓勵人力資本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發展經濟學家A.P.瑟爾瓦爾說過,促使技術進步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本國的人力資本投資。通過個人所得稅給予科技人員的減免優惠,促進個人多接受教育、培訓,增加個人人力資本投資。如對科技人員有關科學技術收入(技術援助費、版權費)的個人所得稅減免,對科技人員從事科技研究工薪收入的所得稅給予較高的起征點或減免額等。第三,針對具體的科研項目進行優惠并跟蹤管理。可考慮建立科技投資項目立項登記,并進行跟蹤監督,根據國家的產業政策適時予以調整。對最終成果不符合要求或將資金挪作他用的,可及時取消其享受優惠的資格,并追回所給予的優惠。
2.優化稅收環境,加強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服務。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社會負擔重的問題,要通過規范稅收制度,在清理不合理收費項目的基礎上變費為稅,使企業的負擔穩定在合理的水平上。在現階段,我們有必要建立中小企業稅務服務中心,稅務部門應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宣傳與納稅輔導,在稅務咨詢、建賬建制輔導、稅務代理、稅務處罰等方面盡量向其傾斜,大力推廣稅務代理制度。提高稅務部門的工作效率,降低納稅人的納稅成本。對誠實建賬的中小企業,我國可完全借鑒阿根廷、巴西等國的成功經驗,實行單一稅制。
(四)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營造良好的企業自主創新的環境。為了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和高科技產業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投資融資政策和進出口政策應當互相配套,相應的財政、稅收、金融、進出口管理制度也應作適當調整和改革。如取消對企業的不合理收費項目,減輕企業的非稅收負擔,加大各級政府對企業自主創新和高科技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對高新技術企業用于研究開發和固定資產更新改造的貸款實行貼息,加速固定資產折舊等等,以優化企業自主創新環境。
參考文獻:
[1] 夏杰長.經濟發展與財稅政策[M].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2] 葉美萍.促進科技進步的財稅政策評價與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04,(12).
[3] 程紅丹,李敏.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稅支持體系探析[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文章標題:財稅類職稱論文范文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財稅政策國際比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jingjixue/3027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