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2-30 13:51 熱度:
虛擬經濟與其他經濟模式一樣存在各種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也需要風險防范措施,我們國家在虛擬經濟風險防范方面還比較薄弱。
《經濟學動態》核心經濟理論期刊,1960年創刊,是由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經濟類綜合性理論刊物。反映國內外經濟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與動態,促進經濟理論工作的開展。辟有經濟科學新論、經濟熱點分析、學術探討、會議綜述。辟有經濟科學理論、經濟熱點分析、學術探討、會議綜述、學術資料、經濟體制改革、調查與建議、地區經濟、企業管理、中外學術交流、外國經濟理論動態、世界經濟、外國經濟理論評述等欄目。讀者對象為經濟理論研究人員、經濟工作者及經濟院校師生。
對虛擬經濟的研究主要在亞洲金融危機后為我國經濟界所重視,且最近10年成為理論經濟學研究熱點,其中,虛擬經濟穩定性、系統風險與經濟安全屬于重要的研究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完善監管協調機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和風險處置責任。為了對我國虛擬經濟風險有進一步的認識,防范虛擬經濟系統風險,試圖從對10多年來學者們在虛擬經濟系統風險問題上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為我國虛擬經濟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目前,我國對研究如何防范金融系統風險的文獻已經比較豐富,但是,以虛擬經濟為對象來研究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理論研究卻十分薄弱,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研究急需經濟理論的支撐,這就需要將系統風險發生的根源和機制搞清楚,同時也要觀測風險來源,形成機制以及變化規律的新方法。本文以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理解、虛擬經濟風險形成的誘因、防范我國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措施這三個方面對學者的相關研究和討論進行了梳理。
一、對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理解
(一)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概念
對于虛擬經濟系統風險,學術界尚無準確的定義,國內外對于系統風險和系統性風險也無嚴格的區分。目前,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普遍被承認的定義為證券市場中不能通過分散投資加以消除的風險,也稱市場風險、不可分散風險或剩余風險,如經濟衰退、戰爭、利率變動等。而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ck)多年來有兩種定義,一個是普遍被承認的定義,是由G卡夫曼G.Kaufman于1995年提出的,他將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ck)定義為“一個事件在一連串的機構和市場構成的系統中引起一系列連續損失的可能性”[1],另外一個定義是國際清算銀行于1994年將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ck)定義為“在金融系統中的一個參與者不能履約引起其他參與者違約由此引發的連環反應從而導致廣泛的金融困境”[2]。
對于以上三種不同的定義,國內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如王國忠同意G卡夫曼對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ck)的定義,他將G卡夫曼的定義予以闡發,認為虛擬經濟系統風險是指“虛擬經濟過度波動引起泡沫經濟的可能性”[3]。
而劉曉欣則對王國忠的觀點進一步闡發,她認為這三個定義基本上涵蓋了當代對系統風險的研究內涵,嚴格區分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ck)和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并沒有必要,為了采用從投資者的視角來研究虛擬經濟,需要強調系統本身的重要性,應該使用的是“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ck)而不是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的概念”[4],故她將虛擬經濟系統風險定義為“由一個事件或一系列共同發生的事件引發大批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或金融系統被迫全面緊縮,從而危及整個金融系統正常運轉,引爆金融危機的可能性”[4]。
其他學者對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討論也與以上學者類似,如王紅強認為虛擬經濟系統風險是指“在金融市場中由于某一因素發生變動,由于市場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外部效應(示范效應和擴散效應) 可能引起其他金融市場較大范圍的價格波動,導致金融體系的大范圍崩潰,無法完成如資金的有效配置、資產定價和傳遞貨幣政策等一項或多項功能,進而可能引發經濟危機”[5]。
(二)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類別
對于虛擬經濟系統風險類別的討論,學者們主要都認為與金融系統風險類同,個別學者對虛擬經濟系統風險類別做出明確界定,如楊運星在闡明了虛擬經濟穩定性的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區分了“基于虛擬經濟穩定性的系統風險類別是利率風險、匯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6];鄭純雄也認為“系統性風險是證券市場整體相關的風險,如利率風險、政策性風險和市場風險”[7]。
二、虛擬經濟系統風險形成的誘因
將系統風險發生的根源和機制、誘因搞清楚,并研究這些風險傳遞過程,包括哪些步驟,傳遞的機理如何,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等是我們研究、防范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重點。比較引起虛擬經濟出現系統風險的原因有很多,學者們分別從宏觀和圍觀層面上對誘因進行了探討。
王國忠認為,誘發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原因基本可以分成以下兩類:“一種是系統性的風險,它是由各種個別事件由于傳染機制的存在而導致整個系統癱瘓或崩潰的傳染性個別因素;二是整個系統由于某種外部因素或者內部因素而發生整體的下滑,在正反饋機制下導致系統崩潰的整體性風險因素。”[3]
而對于王國忠所指的個別因素、內部因素等,南開大學虛擬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劉曉欣教授對其直接的關系展開了探討,并對系統風險的產生則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角度。她認為,系統風險的積聚和擴散不但與放松金融監管直接相關而且與虛擬經濟的獨特運行方式以及資本積累的特殊方式密切相關。她的這個解釋“既包括了系統風險與金融危機的內在聯系,也包括了個別風險與系統風險的內在聯系,系統風險是個別風險社會化,系統化積聚和積累的結果系統風險的積累則是金融危機爆發的前提”[2]。
(二)微觀層面
其他學者分別從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基本關系、虛擬經濟本身體系、市場機制這三個微觀方面具體分析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誘發因素。
1.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基本關系
虛擬經濟依附于實體經濟,一旦實體經濟發生問題,將對虛擬經濟造成巨大的風險,甚至發生金融危機。
對于兩者關系引發虛擬經濟系統風險,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一種觀點認為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基本關系體現在“(1)實體經濟系統結構失調;(2)虛擬經濟系統與實物經濟系統內在關系失衡”[7]這兩個方面,其中“實體經濟系統運行失常、結構扭曲是引發虛擬經濟風險,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7]。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實體經濟盈利的不確定性是致使虛擬經濟產生風險的基礎來源。對于兩者關系引發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誘因,還有學者認為實體經濟信息與虛擬經濟信息具有不對稱性,信息的不對稱性是虛擬經濟風險的又一來源。
2.虛擬經濟體系
就虛擬經濟體系本身來說,已有的研究思路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就虛擬資本的本質特征而言,二是虛擬經濟系統的管理體制。就虛擬資本的本質特征而言,一種觀點認為,投機是虛擬資本的本質特征,在虛擬經濟領域,交易者們既可以用各類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以轉移風險,也可以基于投機的目的為自己謀取利益,所以投機性也是造成虛擬經濟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就虛擬經濟系統的管理體制而言,一種觀點認為,我國虛擬經濟管理體系建設未能適應經濟體制的變化,制度性落后是造成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又一大誘因,虛擬經濟管理體系的落后突出表現在如下3個方面:“1.虛擬經濟監管的法律制度不完善;2.我國的虛擬經濟監管體制尚未理順;3.現代科技與新興業務對傳統監管方式的挑戰。”
3.市場機制因素
影響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因素既有虛擬經濟體系本身因素,也有市場機制這樣的外部因素。我國學者認為,對于市場機制因素的防范應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市場信心喪失,易產生“信任危機”;二是國際虛擬經濟風險“傳染”。對于第一個因素,學者認為一旦出現問題,虛擬經濟市場卻“會在由于投資者樂觀情緒的破滅及信息的不對稱而在總體上出現了一種過度的恐慌,匆忙地迅速撤走資金,導致了資本逆流,造成市場信心喪失”[7]。對于第二個因素,國內學者都認為要對國際虛擬經濟風險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其中,有學者認為要“建立在對國內虛擬經濟系統風險的管理基礎上,降低國際投機力量對國內虛擬經濟的過度投機沖擊”[8]。
文章標題:虛擬經濟系統風險防范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jingjixue/3449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