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許經營論文 發布日期:2011-02-07 07:22 熱度:307
一.強夯法簡介
強夯法又稱動力固結法,即反復將重錘提到高處使其自由下落夯擊地基,利用夯錘自由下落的沖擊能產生的沖擊波使地基密實,從而使地基的強度提高,壓縮性得到降低的方法。
二.強夯法設計
強夯處理地基的關鍵在于合理設計強夯技術參數,單擊夯擊能,夯擊時間間隔,夯擊點布置,夯擊遍數和夯擊點距等。
在大連營城子啟動區基礎實施配套工程中,部分路段沖溝發育,填方較大,且深部有泥炭質土分布,地下水位埋深0.2~5.5m。采用強夯法處理,處理范圍的土層自上而下依次為:(1)人工填土,厚2.5~8.5m,主要為粉質粘土和碎石,局部為粉土,含淤泥和植物根系,由于回填時間短,土層結構松散,承載力標準為80Kpa。(2)沖洪積層,粉質粘土,厚0.7~5.8m,可塑狀,承載力標準160Kpa,屬于中壓縮性土。(3)沼澤沉積層,泥炭質粘土,層厚1.0~8.1米,承載力標準值100Kpa(4)坡殘積層,粉質粘土,厚0.6~7.4m,硬塑,承載力標準值為220Kpa。
地基處理要求為地基承載力標準值不小于150Kpa,地基壓縮模量不小于0.9Mpa,地基有效加固深度8m,地基壓實系數不小于0.95。
(1)確定單擊夯擊能:
根據工程對地基的具體要求,如最小地基承載力、最小地基壓縮模量,最小壓實度進行現場試夯,或當地經驗確定有效加固深度。在缺乏現場試驗資料或經驗時,可按下表預估強夯法初步選定的設計參數:
由于本工程在有效加固深度8m區內,單擊夯擊能選用3000KN.m,重錘選用質量為17.5t,底面直徑為2.6m的圓柱形鑄鐵錘或鋼筋砼錘,采用落距為17.2米。
(2)夯擊遍數及夯點布置:
根據地基土的性質確定夯擊遍數應,土體壓縮層越厚,土質顆粒越細,同時含水量較高,則需要的夯擊遍數較多。一般情況下,可采用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夯擊一遍。前幾遍為點夯,最后一遍為滿夯,錘印相接。夯點布置成梅花形,點夯夯點間距根據壓縮層厚度和土質條件確定。壓縮層厚度大、土質差時夯點間距應加大,第一遍夯擊點間距可取3~6m,以后各遍夯擊點間距可與第一遍相同,也可適當減小。對于處理深度較大或單擊夯擊能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擊點間距宜適當增大。本工程采用3遍夯實,第1、2遍為點夯,夯點布置成梅花形,第三遍為滿夯,錘印相接,夯擊能為1000KN.m
(3)單點擊數
通過現場試夯確定,按照夯擊次數和夯沉降量關系曲線確定,以夯坑的壓縮量最大,夯坑周圍隆起量最小為確定原則。除了按照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和沉降量關系曲線確定外,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1)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7cm。
2)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生較大的隆起,一般控制為小于等于10cm。
3)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
本工程試夯得到強夯擊數(N)與夯擊沉降量(s)的關系曲線圖如下:
由曲線圖可知從第6擊開始單擊夯坑沉降量就小于10cm,從第8擊開始沉降量小于7cm,所以第1、2遍選擇單點擊數為8擊,第3遍單點為2擊。
(4)夯擊遍數的時間間隔
兩遍夯擊之間應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間隔時間取決于土中超靜孔隙水壓力的消散時間。當缺少實測資料時,可根據地基土的滲透性確定,對于滲透性較差的黏性土地基的間隔時間,應不少于3~4周;一般采用的間歇時間為1~3周,對于滲透性好的地基土可連續夯擊。
根據本工程的地質情況,確定每遍之后的孔隙水消散期為21天。
(5)強夯主要機具設備的要求:
強夯加固效果在夯擊能相同的條件下與夯錘的底面尺寸密切相關,夯錘底面積小,強夯效果越好。但是如果錘底面積過小,可能楔入土中造成破壞。因此《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建議,錘底靜壓力宜控制為25~40kpa。夯錘的選擇根據施工機械的起吊能力和起吊高度配備,采用鑄鐵夯錘可在不加大起吊重量和起吊高度的條件下,提高夯擊效果和加固深度,建議最好采用鑄鐵夯錘。在條件所限情況下,可在鋼殼內填充砼。一般情況下夯錘重可取10~20t,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圓形,錘底面積宜按土的性質確定。為了提高夯擊效果,錘底應設置若干個與頂面貫通的排氣孔,氣孔直徑一般25~30cm。以利于夯錘著地時,坑底空氣的排出和減少起夯時坑底的吸力。
(6)根據初步確定的強夯參數,提出強夯試驗方案,進行現場試夯。應根據不同土質條件待試夯結束一置數周后,對試夯場地進行測試,并與夯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檢驗強夯效果,確定工程采用的各項強夯參數。
三.強夯法施工
(1)強夯施工宜采用帶自動脫鉤裝置的履帶式起重機或其它專用設備。當地下水位較高,夯坑底積水影響施工時,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鋪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夯坑內或場地積水應及時排除。對積水洼地和地表裂隙要填平夯實。施工前,查明場地內范圍的地上、地下構筑物和各種地下管線的位置,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
(2)強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清理并平整施工場地;
2)標出第一遍夯點位置,并測量場地高程;
3)起重機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
4)測量夯前錘頂高程;
5)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若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坑底整平;
6)按設計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
重復步驟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
7)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
8)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后,按上述步驟逐次完成全部夯擊遍數,最后用低能量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
本工程的主要工藝流程為:
場地整平——測量夯前場地高程、繪高程圖、放點——第1遍點夯——夯中推平、碾壓、檢測——繪高程圖、放點——第2遍點夯——夯中推平、碾壓、檢測——繪高程圖——補夯——推平——第3遍滿夯——推平場地——測量高程——檢測——竣工驗收
處理后在夯面可加鋪一層灰土墊層以提高地基承載力。
(3)強夯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
1)開夯前應檢查夯錘重和落距,以確保單擊夯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
2)在每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和漏夯應及時糾正;其偏差應小于5cm。
3)按設計要求詳細紀錄并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和每次夯擊夯沉量。控制最后兩錘的平均下沉量,第1、2遍不大于8cm,第3、4、5遍不大于5cm。
4)檢查強夯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測試數據和施工記錄,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補夯和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四.施工質量檢驗
(1)強夯施工結束后應間隔一定時間方能對地基質量進行檢驗。對于低飽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地基可取3~4周。
(2)質量檢驗的方法,根據土性選用原位測試和室內土質試驗。對于重要工程項目應增加檢驗項目,也可做現場大型載荷試驗。
(3)質量檢驗的數量,應根據場地復雜程度和建筑的重要性確定。對于簡單場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個建筑物地基的檢驗點不應少于3處;對于復雜場地或重要建筑物地基應增加檢驗點數。檢驗深度應不小于設計處理的深度。
本工程經過強夯后,對場地分別進行標準貫入實驗、平板荷載實驗、瑞利波檢測、靜立觸探實驗以及室內土工實驗,通過實驗結果表明,強夯處理后,地基承載力明顯提高,壓縮性減小,地基承載力標準值(230Kpa)、壓縮模量(10Mpa)、壓縮系數(0.95)均超過設計要求。
五.關于強夯法的事項說明
強夯開始正式大面積施工前,應根據初步確定的參數,首先在現場有代表性的地方進行試夯,與夯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檢驗強夯效果,確定工程采用的各項強夯參數。若不符合設計要求,應及時進行調整。在進行試夯時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設計參數方案進行優選。
文章標題:局部高填方路基中強夯法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jingying/6957.html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刊登,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