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urance Industry on Financial Industry
WANG Gang YANG Han BAO Qiong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75)
Abstract:In 2012, C" />
所屬欄目:金融論文 發布日期:2014-06-23 16:00 熱度:
The Effect of the New Investment Policy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on Financial Industry
WANG Gang YANG Han BAO Qiong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75)
Abstract:In 2012, 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CIRC) issued successively 10 new investment policies of insurance industry,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limits of the policy of the insurance investment fund tend to be loosened. After simply carding the 10 new investment policies, the paper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the new investment policies on financial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such as perfecting the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insurance companies, increasing the ability of preventing and resisting investment risks,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among financial supervision organizations, and establishing financial supervis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insurance industry; invest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2012年以來,在深化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保險業進一步加快了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在6月保險投資改革創新閉門討論會上,保監會推出了13項保險投資新政的征求意見稿。保險資金投資政策限制趨于寬松,將對整個金融體系的運行和穩健性產生一定影響。本文從金融穩定的角度分析了保險投資新政對金融業的影響,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摘要:2012年,中國保監會陸續發布了10項保險業投資新政,預示著我國保險資金投資的政策限制趨于寬松。本文基于對10項投資新政的簡單梳理,分析和探討了投資新政對金融業的影響,并提出:保險公司要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防范和抵御投資風險的能力;加強各金融管理部門的協調配和,建立健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等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保險論文投稿,保險業,投資,經營管理
一、投資新政的主要內容
截至2012年10月底,保監會已陸續出臺了《保險資金投資債券暫行辦法》等10項保險資金投資新政策(見表1)。同時,未來還有可能推出《保險機構融資融券管理暫行辦法》、《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暫行辦法》、《保險資產托管管理暫行辦法》和《關于加強保險資金公平交易防范利益輸送的通知》等4項政策。
保監會已發布的10項保險投資新政策,不僅降低了投資門檻、增加了投資范圍,更進一步提高了投資比例,增加了資產配置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同時增加了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的渠道,擴大了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范圍。具體要點見表2。
二、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的現狀
截至2011年12月末,我國保險資產總額手次突破6萬億元,達6.01萬億元,資金運用余額達5.55萬億元,占總資產的92.25%。保險資金中銀行存款占比31.97%,債券占比47.09%,固息類資產占比達到79.06%,而權益類資產(股票和基金)占比12.11%,其他投資渠道占比僅為8.83%。從圖1可以看出,四家上市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渠道也以銀行存款和債券為主。永安財險作為陜西省唯一的地方法人保險公司,我們特地對其資金投資結構進行了分析,固息類資產和權益類資產分別占比79.48%和11.13%。由此可見,由于我國保險投資渠道的限制,金融投資產品的缺乏,我國保險資金投資結構有待改善。
根據風險——收益原則可知,這樣的資金配置效率較低。從圖2可以看出,2000年至2011年,我國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平均值只有4.6%,遠低于成熟保險市場國家6%-10%的水平。同時可以看出,從2005年起,我國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率呈上升趨勢,這與保險資金投資于資本市場的渠道不斷拓寬相關,2007年的資金運用收益率12.20%,為歷史新高。不過,2007年保險投資收益率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資本市場的良好表現,高收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2008年,在資本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盈利水平劇烈下降,僅有1.9%。而到了2009年,股市的反彈又導致保險投資收益有了明顯的回升。在當前國內資本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保險投資收益率又大幅下降。2011年我國保險投資收益率只有3.6%,僅高于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0.1個百分點。可見,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很大程度上依賴資本市場的表現。
三、投資新政對金融業的影響
(一)優化資產組合,降低保險業資產負債匹配風險
如前所述,我國保險資金大部分都流向了銀行業和國債市場,無法很好地滿足保險業資產負債匹配的需要。尤其對于壽險業而言,投資渠道的限制嚴重制約了其實施資產負債管理在期限、數額和收益率方面的匹配策略。主要原因是壽險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是投保人繳納的保費,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特點,傳統人身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和兩全險)大部分在30年以后到期,而保險資金的主要運用渠道——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期限一般不會超過10年,這種“長錢短用”的窘境,使壽險業的資產負債久期不能匹配而產生利率風險。資產負債的不匹配將會在未來越來越影響到壽險資金循環使用和資金的投資效果。投資新政的推出,有效拓寬了國內保險公司的投資運用渠道,豐富金融市場投資產品,有利于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趨于匹配。如《關于保險資金投資股權和不動產有關問題的通知》降低了投資門檻,增加了保險資金部分股權投資品種,上調了股權投資比例。雖然不動產投資總比例未上調,但是對分項(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非自用不動產)的限制大幅放松,保險資金投資配置的靈活性大大增加。根據資產負債匹配原則,壽險公司資金運用應以中長期投資為主。在現金流中具備良好安全性、較好流動性、較高收益率的不動產,更適合于壽險資金的中長期投資,投資新政的推出有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
(二)多渠道的資金投資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
投資新政有效拓寬了國內保險公司的投資渠道,從公募領域到私募領域、從傳統產品到另類工具、從境內市場到境外市場、從實體經濟到虛擬經濟等,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投資以分散風險,并且減少對于資本市場的依賴,從而增加投資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如此次放開的無擔保債,雖然短期內對保險資金的凈息收益率貢獻有限,但是目前5年和10年期無擔保企業債(AAA)的到期收益率分別達到4.71%和5.36%,較有擔保的相同期限和信用等級的企業債的到期收益率分別高出40.5和39.2個基點,長期來看對提高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的貢獻非常明顯。根據海通證券的測算,此次投資新政將提升國內保險行業長期投資收益率約50個基點,從而可將保險公司的內含價值和新業務價值分別提升約9%和12%。
(三)推動券商、基金、期貨等其他金融行業的創新
投資新政進一步打通了保險業和證券、基金、銀行、信托行業在產品、渠道、托管等方面的業務通道。允許基金、券商加入受托管理保險資金的隊伍,允許險企投資券商發起設立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信托公司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商業銀行發起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及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一定程度上將促進商業銀行、信托公司、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業務創新。此外,在投資新政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除受托管理保險資金外,還可受托管理養老金、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和其他企業委托的資金等,這也將促進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業務創新。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四家上市險企的保險資金皆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在缺乏競爭的機制下,投資收益率亦沒有競爭力。而投資新政引入競爭機制,無形中將保險機構推向了商業銀行、信托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多方競爭的“前臺”。如一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他們已經將國內保險公司進行了一番梳理,并開始初步接洽國內保險大客戶。因此,這就要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不斷提升投資能力,實行差異化的產品競爭策略,以在未來的競爭中贏得先決優勢。(四)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但系統性風險有可能增大
投資新政促使保險市場和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保險業和銀行業、證券業的合作進一步加深,金融業綜合經營穩步推進。然而,由于金融業綜合經營跨多個金融行業和多個金融市場,開展超出傳統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特點的交叉性金融業務,并可能采取不同于傳統金融機構的組織形式,因此不僅要面對各種金融業務所具有的一般風險,還要面對自身的一些特有的風險,如內部利益沖突、資本重復計算等引致的風險。這些風險很可能通過關聯交易以及信息、資源和品牌公用等渠道傳播,增加了產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如2003-2005年,券商、信托等風險事件導致當時的兩大保險巨頭國壽與人保、中再等相繼因“問題券商”而身陷債務漩渦。同時,金融業綜合經營對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和金融監管當局的監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和適當的監管手段,金融機構的風險可能會通過風險溢出效應,對金融體系的穩定造成影響。
四、政策建議
(一)保險公司要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防范和抵御投資風險的能力
首先,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管理必須以為防范資金運用的風險為前提,形成風險防范機制,將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有機統一起來,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防范資金運用風險。同時,對保險資金運用涉及的人員、崗位、權限進行有效的約束和監督,做到前臺和后臺分開管理,投資運作與風險管理分開,投資決策與投資操作分開。其次,在形成風險防范機制的基礎上,構造保險資金高效、安全的管理機制。建立健全保險資金管理制度,資金托管機制以及抓好保險資產的戰略配置工作。最后,在保險資金投資管理上,要形成科學的投資決策機制。一方面,目前券商資管品種有300多種,銀行理財產品有2100多種,信托產品也有2000多種,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對于保險公司資產管理人員投資能力要求頗高。因此,需要培養投資方面的專業人才,專業團隊來高效率地運作保險資金。另一方面,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和市場分析監測,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及國際金融保險監管改革的動向,為科學的投資決策提供依據。
(二)加強各金融管理部門的協調配和,建立健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保險投資新政促使保險資金在銀行、證券、信托等其它金融領域間的流動,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合作,強化監管協作機制,及時溝通信息,提示相關風險,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良好秩序。一方面,加強我國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與溝通。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國際金融市場上競爭激烈,保險、證券、銀行三者之間綜合經營趨勢明顯增加,金融協調監管能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在金融機構之間蔓延和擴散,避免監管漏洞和監管空白的發生。另一方面,加強與境外金融監管當局之間的監管協作與信息交流。參照東道國與母國監管職責劃分的國際慣例,加強監管信息交流,可以在各國監管機構間建立網絡專線,保持信息交流的高效率和保密性,協調實施對跨國金融業務的有效監管。監管機構間的交流與協作能盡量避免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錯誤選擇和判斷,促進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監管部門在加強協調配和的同時,應更新監管理念,改善監管手段和方式,合理把握監管力度。保險投資新政的目的是提高保險公司盈利能力、控制風險,因此保險監管部門應該進一步深化保險資金運用監管市場化改革進程,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放松管制,拓寬范圍,簡化審核程序,同時要求保險公司在符合監管法規的前提下,自主決策,自行投資,自擔風險。
(三)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加強對跨行業金融風險的甄別和預警
人民銀行作為金融機構最終貸款人的職責履行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穩定的職責。特別是在跨行業、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方面,人民銀行具有信息優勢和政策工具。保險投資新政的推出,在進一步深化金融市場改革的同時,也毫無疑問增加了新的系統性風險因素。人民銀行應從逆周期和跨機構兩個維度,切實加強宏觀審慎管理,避免風險的累積和擴散。一方面,應從宏觀角度密切關注經濟形勢變化和貨幣政策調整可能對保險機構投資收益與風險的影響,特別是加強與資本市場波動的關聯性分析,避免金融子行業的同步周期震蕩。另一方面,應從微觀角度加強對保險公司的風險監測,完善保險業重大投資風險事件報告制度,必要時采取穩健性現場評估等手段深入了解保險公司的投資決策機制、風險控制能力和實際投資效果。此外,還應進一步加快推動金融市場的深化,推出更多的風險對沖和緩釋產品,為保險資金運用更好地兼顧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提供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郭新明.國際化背景下的西部金融發展[J].西部金融,2012,(10):4-6。
[2]國研網金融研究部.2012年第一批四項保險資金投資新政點評.國研網,2012-10-11。
[3]四家上市保險公司2011年年報.四家上市保險公司官方網站。
[4]楊捷.關于我國保險資金運用問題的探析[J].金融領域,2011,(11):51-53。
[5]殷丹.當前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的策略與建議[J].經濟觀察,2011,(15):3-4。
文章標題:保險論文投稿我國保險業投資新政對金融業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jinrong/2142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