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時尚旅游期刊論文論當下滑雪旅游的發展

所屬欄目:旅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4-18 10:15 熱度:

  論文導讀:從世界滑雪強國經驗來看,一流的滑雪旅游勝地還可以吸引大批的國外滑雪者和觀光度假游客,進而實現高額的旅游創匯和國家文化輸出。本文在吸收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的典型問題進行了探討,包括政府代表國家管理自然資源時的所有權監督缺位問題、滑雪旅游地經營權出讓中的價值評估問題、山岳型滑雪地發展的環境政策問題、滑雪旅游的反季節性與動態季節性特征、大眾滑雪向滑雪度假轉型問題等。事實上,影響并決定我國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發展的問題遠不止這些,而且每個問題的深度與廣度也遠不局限于本文論述內容。筆者希望拋磚引玉,使更多有識之士關注滑雪旅游產業發展。本文選自《時尚旅游》。由時尚集團主辦的《時尚旅游》雜志年度頒獎盛典在北京奧雅會展中心舉行,紅毯現場眾星云集,星光熠熠,郭濤、王麗坤(微博)、譚耀文、蒲巴甲、何杜娟等紛紛出席該頒獎禮。當晚,內地新晉女星何杜娟受邀擔任頒獎嘉賓,不同于其他女星們拖地長裙艷麗盛裝,何杜娟則以一身花色連身短裙亮相走過紅毯,輕松俏麗的裝束,令現場記者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關鍵詞:滑雪背景,滑雪場地,度假場地,時尚旅游

  一、研究背景

  從國際視角看,滑雪旅游已是世界旅游產業群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全世界現有雪場約6000個,滑雪人口達4億,年收入700億美元。世界旅游組織早在2003年時預測,2010年中國滑雪人次將會突破2700萬。然而,2010~2011滑雪季,我國滑雪人次剛剛達到1000萬,與預期相去甚遠①。由于我國滑雪產業轉化率低(每年的滑雪人口幾乎等于滑雪人次),滑雪人口只有920萬①。因此,結合2011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13.4億)②計算,我國目前國民滑雪率只有0.7%③。而美國和韓國為5%,日本為9%,加拿大為15%,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和阿爾卑斯山國家的國民滑雪率均高達20%~40%④。從滑雪者數量規模和滑雪產業供給現狀可以初步判斷,我國還處于大眾滑雪市場的初期培育階段,滑雪度假時代遠未到來。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我國滑雪旅游產業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對象

  1996年亞布力旅游滑雪場(風車山莊)的建立標志著我國大眾滑雪的萌芽,滑雪從競技性體育事業開始向旅游休閑產業過渡。經過15年的發展,到2011年年末,我國已經基本形成山岳型(如黑龍江亞布力、吉林北大湖)、城市公園型(如北京朝陽公園滑雪場、天津水上公園滑雪場)和室內型(如上海銀七星滑雪場、北京喬波滑雪場)滑雪旅游地體系,并涌現出多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滑雪場和一批優秀的旅游度假設施。基于滑雪本身的戶外運動屬性和人們對體現冰雪文化的自然場所的天然認知,山岳型滑雪旅游地一直處于滑雪地主流地位。而突破地形和氣候條件限制的城市公園型和室內型滑雪旅游地近幾年也得到快速發展,一方面為山岳型滑雪旅游地培養潛在的戶外滑雪游客;另一方面也在滑雪季分流部分客源。但是,城市公園型和室內型滑雪旅游地在雪場規模、滑雪人數、冰雪文化內涵、投融資多元化等方面均不如山岳型滑雪旅游地,而且山岳型滑雪旅游地在經營管理、生態環境、季節性等顯性問題上更加突出。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將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確定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山岳型滑雪旅游地從無到有15年來的發展問題。

  (二)研究問題

  山岳型滑雪旅游地是滑雪產業鏈條的核心環節,也是中國滑雪產業演進的主線,其所面臨的問題亦是阻礙中國滑雪產業發展的癥結。因此,在中國旅游業發展環境日益改善、產業規模急劇壯大的當下,探討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的發展問題頗具意義。通過對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滑雪旅游研究文獻進行梳理,滑雪旅游研究以2004年為界可分為兩個階段。2004年以前的研究文獻多為常識導向型,介紹滑雪旅游的歷史與現狀、發展態勢、自然地理條件、滑雪場建設等知識性內容[1,2]。2004年之后的研究則以問題導向型為主,如滑雪市場需求研究[3]、滑雪旅游地競爭力研究[4]、滑雪度假地生態環境問題研究[5,6]。這些研究性成果針對山岳型滑雪旅游地提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即管理與經營、生態環境、季節性、度假地建設。這4個主要問題不僅從邏輯上相互關聯,而且每一個問題又都涉及旅游目的地建設與滑雪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相關問題(如圖1)。研究并解決這些問題有助于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突破低層次發展瓶頸,實現旅游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統一,有效平衡淡旺季差異,促進社區和諧與地方文脈傳承,從而推動中國滑雪產業整體進步。因此,本文試圖從新的視角對這些傳統問題進行討論。

  三、山岳型滑雪旅游地MESH問題探討

  (一)管理與經營問題(M)

  1.多部門管理與所有權監督缺位目前,我國山岳型滑雪旅游地多以“旅游區”或“度假村”冠名,而無論使用何名稱,滑雪場都是滑雪旅游地的核心設施。對于山岳型滑雪旅游地來說,滑雪場通常建設在長滿植被的山體之上。我國《物權法》第48條明確規定:“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屬于國家所有,但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除外。”代表國家對這些自然資源行使所有權職責的是政府,政府行使所有權主要是對自然資源擁有管理權。具體到滑雪旅游地的開發建設方面,地方政府和各行業主管部門(如林業、礦業、國土等部門)代表國家管理林地、山嶺等自然資源。然而,在責任面前相互推諉,在利益面前彼此博弈,已成為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的陳年頑疾。多頭管理并非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管理部門獨有,但隨著滑雪旅游“白金效應”的凸顯,各利益相關部門開始盯緊這塊“肥肉”。因此,在滑雪場準入、建設用地審批、土地性質變更、林木和水源保護、招商引資等問題上,各部門一方面利用自身權力爭取部門利益,另一方面也為其他部門設定政策障礙。這便導致出現“一山多雪場,歸屬各不同”的現象。地方政府在部門權力較量中扮演了終結者的角色。在地方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針對一些資質較好且適宜滑雪運動的山地,或成立景區管理委員會進行行政管理,或建立旅游開發公司推行半市場化運作。這樣一來,多頭管理的局面有可能暫時得到遏制或消失,也有可能在更高一級的政府層面形成新的“多頭”,從而進入更加激烈的權力博弈。當地方政府(國家自然資源所有權代理人)參與到山岳型滑雪旅游地具體的管理經營層面時,會造成一種更為危險的制度性隱患———監督缺位。在監督缺位的情況下,政府的權力會被無限放大,官僚作風和家長作風肆虐,政策決定有時不經科學論證便付諸實施,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的開發通常屬于大風險投資,可能造成巨大的行政成本和資源浪費。至今為止,在我國各種不同的權力領域尚未形成真正有效的監督機制,政府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利益享有者。在市場化過程中,政府的“裁判員”身份并沒有改變,而“運動員”身份則由于從事滑雪場經營的企業進入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即企業代替政府成為“運動員”,而政府角色向“教練員”轉變。這樣不但沒有改變政府作為利益主體的地位,反而使政府角色更加隱蔽。滑雪旅游地企業在當地政府的授權和批準下從事經營活動,具體表現為3種形式:①由政府組建的“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滑雪旅游公司;②本地國有資產控股企業對滑雪旅游地的經營;③招商引資,由外來企業開發建設或承包經營。無論哪種形式都不能“自下而上”地改變多頭管理和所有權監督缺位的現象。這種帶有普遍性的制度缺陷只能依靠體制改革來解決。

  2.經營權出讓及其價值評估修正雖然上述問題在現階段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但是通過招商引資、出讓滑雪旅游地經營權的方式還是可以看到,山岳型滑雪旅游地正在向企業化管理和市場化運營的方向轉變。資源品級高的山岳型滑雪旅游地不僅是當地政府手中的寶貝,也是有實力企業爭相追逐的對象。在這場資源與權力的爭奪中,政府無疑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出讓哪些資源、以何種方式出讓,成為政府在項目招標過程中向企業要價的砝碼。在這場權力不對稱的游戲中,尋租和腐敗找到了滋生的溫床。自1997年湖南省分別以委托經營和租賃經營方式出讓張家界黃龍洞和寶峰湖經營權之后,業界掀起了出讓、買斷景區經營權的狂潮,從而引起學術界廣泛重視和激烈討論[7]。作為景區類型之一的山岳型滑雪旅游地(或滑雪場),其經營權出讓的主要形式有:整體出讓、部分出讓和項目特許經營。經營權整體出讓使得滑雪旅游景區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所有權代理人是當地政府,企業以整體租賃的形式,通過組織一方或多方投資,獲得景區長時間的經營權[8,9]。地方政府與投資企業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一是企業比地方政府擁有更多關于旅游者消費偏好、目的地選擇的信息和更多景區開發規劃的信息;二是地方政府不能時刻觀察到企業的投資行為。在利益最大化驅使下,企業有可能盲目、過多地興建各種旅游服務設施、不加限制地接待旅游者,從而產生道德風險[10]。經營權部分出讓易在政府和企業之間形成利益共同體,政府在這種情況下會放松對企業的監管,在滑雪旅游地建設中,可能出現過度開發、破壞環境的現象。項目特許經營是政府將滑雪旅游地部分設施(雪場、雪具、交通車、索道、住宿、餐飲)的經營權交給企業,企業由于只負責某一項目的經營,并不會顧及旅游地的總體發展。因此,企業利益與旅游地長遠發展難免發生沖突。無論政府以何種方式將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的經營權出讓給企業,企業經營活動必然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因此,在經營權出讓之前,將生態環境成本計算在內,對經營權價值進行評估十分必要,通常這一程序的意義容易被忽視。劉敏等認為,景區經營權價值評估屬于資產評估領域,在市場法、成本法、收益法3種評估方法中,收益法是適合我國景區經營權評估的途徑[11]。用收益法評估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經營權是將未來的企業收益折算到現在而得到的資產價值。在我國傳統的經濟和價值觀念中,或者認為沒有參與勞動的東西沒有價值,或者認為不能交易的東西沒有價值,總之,兩者都認為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沒有價值[12,13]。所以,縱觀3種方法,都沒有考慮到企業不當經營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生態價值沒有計算在經營權價值之內。結合葉浪年提出的旅游景區經營權價格公式[14],考慮生態環境成本因素,筆者對旅游地經營權價值進行了修正:t經營權年限(單位:年)修正后的公式強調,企業獲得的經營權價值V包括收益價值I(1+i%)t和生態價值E(1+α)t兩部分,體現了生態環境對于企業經營的特殊意義。同時,也表明企業應當為經營所造成的環境代價埋單。這是生態倫理觀和代際公平的體現,也是山岳型滑雪旅游地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二)生態環境問題(E)

  1.對山岳自然生態的負面影響在經營權價值中體現生態補償或是恢復因建設遭到破壞的自然環境,都屬于應對消極后果的積極手段,但終究不是未雨綢繆的先行之舉。毫無疑問,在滑雪旅游地建設過程中,無論是雪場、索道的鋪設,還是餐飲、住宿設施的建設,都會對山地及周邊原始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但是,在滑雪產業巨大的經濟誘惑和大眾日益膨脹的滑雪需求面前,一味地呼吁停建滑雪場似乎顯得過于學院派且不合時宜。堵不如疏,通過研究使滑雪旅游地建設與自然環境盡可能地和諧共生,也是時代賦予研究者的責任。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由于傳統的經濟活動(畜牧業、農業和林業)已不能滿足農場生存和社會開支需求,于是地中海山區加快開發速度以吸引旅游者進入。其中,滑雪旅游地的發展格外搶眼,它的開發為當地帶來了諸多益處,比如經濟和收入的多元化、服務和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居民心理上的安定感。然而,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負面影響,其中就包括生態環境的惡化[15]。在北美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希爾維亞?羅德里格茲(SylviaRodriguez)以瑞爾洪都(RioHondo)作為案例,研究了滑雪產業發展給當地水環境造成的污染,進而影響到微生物、灌溉農業和土壤[16]。近15年來,我國滑雪產業快速發展,山岳型滑雪旅游地正在經歷著歐美國家走過的老路。雪場的選址、雪道的利用、滑雪區的擴張等對宜農宜林地的侵占不可避免,采伐林木、毀壞土壤表層、破壞植被,自然原生態不復存在,打破地區生態平衡[17]。2005年,王富德在分析北京市滑雪場對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后,得出“滑雪場與民爭水”的結論,并建議取締北京市所有滑雪場[18]。盡管2007年張凌云發文與之商榷滑雪場用水量的計算方法[19],但是兩位學者對于滑雪場人工造雪對水資源造成浪費這一事實均表示認同。除此之外,索道和造雪設備噪聲攪亂野生動物生境、人工建筑和壓雪破壞雪底層植被、人工雪融化后地表徑流加大造成水土流失和洪峰、滑雪者和從業者制造大量的日常污水和生活垃圾,這些問題也都困擾著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的發展。

  2.環境政策的重要性與研究短缺為了減緩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給生態環境帶來的上述壓力,需要當地政府在審批環節、建設環節、經營環節始終有所作為。審批過程中要根據滑雪場準入程序嚴格把控審批關;建設中要根據國家和地方的生態環境相關法律約束監督施工,并果斷地對破壞生態的行為進行處罰或叫停;在企業經營中要在做好公共服務的前提下,對企業經營行為進行嚴格監督與管理(如圖4)。滑雪旅游對于游客來說是放松身心、強健體魄的休閑運動方式。通過滑雪旅游,游客可提升健康指數和幸福指數,從而對社會福利產生正效應。然而,不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粗獷式開發會給當地的土壤、植被和水源造成破壞,并且會影響空氣質量,人們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生活,社會總福利必然降低。當環境質量下降直至突破臨界點時,滑雪旅游對于整個社會來說便成為一種“不經濟”的(活動)現象。為避免“不經濟”現象的產生,政府應當通過環境政策和生態立法來規范人們在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的行為活動,包括旅游活動和經營活動。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環境政策的發展經歷了60多年的歷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甚至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環境政策建設和環境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環境政策不但在生態環境方面起到約束和規制作用,而且還廣泛運用于其他很多領域。比如,在國際貿易領域中,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背景下,戰略性貿易政策的適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政府很難使用直接的出口補貼來促使本國企業在國際上獲得競爭優勢[21]。但此時,環境補貼政策便可部分地替代貿易政策發揮作用。遺憾的是,在依托資源環境發展的旅游領域,環境政策尚未被業界和學術界所重視,只有敖榮軍和韋燕生對中國旅游業發展的資源環境政策進行過探討[13],此后10多年再無文章對旅游與環境政策進行專門論述。很多關于滑雪旅游的文章涉及環境與生態問題,但只是粗略地一帶而過,不深入也不具體,可見這方面的研究有待今后拓展。

  (三)季節性問題(S)

  1.反季節性與動態季節性季節性是旅游業中尚未被人們充分理解的重要問題,很多目的地年年被季節性問題所困擾,但卻束手無策[22]。山岳型滑雪旅游地在季節性問題上與一般旅游地具有明顯區別,它不僅具有季節性,而且還具有反季節性和動態季節性的特征。陸林等人在對海濱型和山岳型旅游地客源進行季節性比較研究時,將季節性分為自然季節性和社會季節性[23]。筆者認為,自然季節性主要指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它重點表現為資源的季節性;社會季節性與國家休假制度和游客心理感知有關,如我國“黃金周”和寒暑假期間會形成游客人數季節性爆增。從資源季節性影響的旅游供給來看,山岳型滑雪旅游地體現出反季節性的特征,即在冬季旅游資源普遍“暗淡”的情況下,依靠獨特的冰雪資源開發滑雪旅游產品,有利于縮小旅游業淡旺季總體差異。在我國北方(已不僅局限于東北)地區,滑雪旅游已成為冬季最富吸引力的旅游產品,這從近年來遍地開花的滑雪場就可略見一斑。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的反季節性是從旅游業整體視角和旅游產品季節性供給的角度分析得出的判斷。如果將視角收縮到滑雪旅游本身就會發現,山岳型滑雪旅游地較一般的旅游目的地表現出更加明顯的季節性,并且這種季節性還呈現出不穩定的動態特征。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滑雪季主要集中在12月到第二年2月,東北地區最長可達4~5個月,其余月份山岳型旅游地均無法開展滑雪旅游,可見滑雪旅游的季節性十分明顯。不僅如此,滑雪季的長短還要視當年的氣溫和降雪量等諸多因素影響,由此,滑雪旅游顯現出動態季節性。雖然滑雪旅游地都擁有造雪設備,但滑雪旅游靠天吃飯的本質特征是無法改變的。從滑雪游客需求來看,當氣溫不夠低、室外冰雪氛圍不佳時,滑雪欲望不能完全被激發,潛在的滑雪需求此時還不能轉化成旅游行為。在動態季節性方面還有一個關鍵性問題———全球氣候變暖,這是導致滑雪季縮短的重要因素,也是滑雪產業發展所面臨的世界性難題。

  2.國外滑雪旅游地應對季節性的經驗在應對季節變化和全球氣候變暖這樣普世性難題的過程中,歐美發達國家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的一些做法和國外在該領域的優秀研究成果值得借鑒。在理論層面,丹尼爾?斯科特(DanielScott)和吉奧夫?麥克博伊爾(GeoffMcBoyle)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21世紀氣候變化還將加劇,滑雪旅游產業必然要主動適應這種變化,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如圖5)[24]。綜合國外滑雪旅游地生存模式,筆者認為,有3個方面經驗值得我國山岳型滑雪旅游地學習:一是,打造環境優雅的文化小鎮;二是,開展適合春夏秋三季的運動休閑項目;三是,舉辦節事活動,與會展產業聯姻。例如,惠特勒是加大拿的著名滑雪勝地,在非滑雪季,小鎮以其極富魅力的特色建筑和散發文化品位的生活環境吸引著全世界游客。小鎮巧妙地運用了色彩和時尚元素,在精心設計下,步行街、店鋪、書吧、咖啡館、噴泉、景觀小品都成為旅游吸引物。而且,在惠特勒周邊的山地和叢林中開發出豐富的戶外運動項目,如借助滑雪場的運送系統進行自行車高山速降、在高大的樹木間設置懸橋讓游客體驗空中森林、利用山地坡度差懸架纜繩開展溜索等極限運動。惠特勒也因此成為沒有淡季的休閑運動天堂。再例如,世界著名的滑雪度假勝地達沃斯,是達沃斯論壇的定期定址舉辦地,一流的自然環境和辦會條件使其在一年四季都成為游客觀光游覽和國際機構、企業舉辦會議的理想目的地。

  (四)度假地建設(H)

  1.有關觀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的討論世界旅游組織研究表明:一個國家人均GDP超過800美元,觀光旅游開始起步,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度假旅游逐漸興起[25]。“800”和“3000”兩個閾值作為國家旅游產業發展轉型的衡量坐標被廣泛引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旅游組織的這一判斷并不等于“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后度假旅游將逐漸取代觀光旅游”,或者“度假旅游是較之觀光旅游更高級的旅游方式”。而上述兩種論斷正是目前國內大多數學者所持有的觀點。如果依仗這種觀點結合我國當前人均GDP水平來審視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的發展狀態,會得出如下結論:與觀光旅游具有相似特征的大眾滑雪旅游正在向更高級的滑雪度假階段轉型。劉思敏指出,從旅游者的角度來看,觀光和度假是兩種完全不同性質、彼此根本無法相互替代的旅游消費需求,它們只是功能不同,卻沒有層次之分[26]。本文開篇中提到,我國滑雪人口相對數量和絕對數量均處于較低的水平,而且滑雪產業規模弱小、產業鏈短、滑雪度假設施嚴重不足、國民滑雪需求有待挖掘。可見,目前出現在山岳型滑雪旅游地的一些滑雪度假活動,只是少部分滑雪者的超前消費方式,它代表了未來滑雪度假的一種良好發展勢頭,從中國滑雪產業整體看,并不能斷定大眾滑雪已開始向滑雪度假時代轉型,更談不上滑雪度假是將來取代大眾滑雪的更高級旅游方式。因此,段首結論無法成立。

  2.國際管理集團的引入對度假地建設的影響誠然,隨著中國滑雪產業的發展,在一些發展基礎較好的山岳型滑雪旅游地,度假設施不斷出現、以度假為目的的滑雪游客人數增多、度假消費比重增加,確是不爭的事實。雖然目前中國滑雪產業特征不足已支撐“大眾滑雪向滑雪度假轉型”的論斷,但少數滑雪者已經進行的滑雪度假活動表明,滑雪度假在中國已經開始萌芽。在我國滑雪度假軟硬件設施和管理運營經驗總體不足的情況下,國際管理集團的引入對滑雪度假地建設將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在幾易其手之后,2010年亞布力滑雪度假村由全球著名旅游度假機構地中海俱樂部(MedClub)接手經營。地中海俱樂部體驗式的產品、一站式的服務、精細化的管理和遍布全球的營銷網絡將極大提高亞布力滑雪度假村的國際知名度,同時為中國山岳型滑雪度假地建設樹立了典范。四、結語目前,中國滑雪旅游產業遭遇低轉化率、低水平供給、低國民滑雪率“三低”癥候群的困擾,產業發展面臨瓶頸。這種局面是在多種因素共同影響下形成的。對于中高緯度國家來說,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征一方面造就了千差萬別的自然景觀,另一方面也為旅游活動的開展設置了天然的季節性障礙。因此,在旅游活動普遍不活躍的冬季,滑雪旅游的開展對于一個國家的旅游產業整體發展具有特殊意義。滑雪旅游有助于平衡旅游季節性差異,提高滑雪旅游地(多為山區和城市遠郊)就業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東道地區文化品位,強健國民體魄。

文章標題:時尚旅游期刊論文論當下滑雪旅游的發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lvyou/20691.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中文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 精品在线一区 |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麻豆 | 欧美视频一级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91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成人 | 精国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看a网站 | 欧美福利视频 | 日本理论片好看理论片 |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孕妇 |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一级淫片 | 成人精品福利 | 日本激情视频网 | 日本不卡一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影院 | 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国产高清无av久久 | 日本激情视频网 |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久成人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 亚洲+变态+欧美+另类+精品 | 网站黄色av| 成人免费淫片aa视频免费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成人av激情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福利在线 | 91免费看片 |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 | 涩涩视频网 | 国产一区欧美一区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91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