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旅游論文 發布日期:2014-10-13 16:25 熱度:
中國南海也被稱為南中國海,瀕臨臺灣、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及香港和澳門兩個行政區,南北長約1800km,東西長約900km,海域面積350萬 km2,按國際海洋法規定屬于我國的管轄范圍約為210萬km2,相當于我國海洋國土面積的2/3,海上分布著的眾多島嶼、沙洲、環礁、暗沙和淺灘,共同構成了南海諸島。
【摘要】 南海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區,旅游資源豐富且市場廣闊,開發意義巨大。本文分析了南海旅游資源及其開發的意義、優勢、劣勢,并據以探討了南海旅游資源開發的模式。
【關鍵詞】省級旅游期刊論文投稿, 南海,旅游資源,開發模式
一、南海旅游資源概述
1、自然旅游資源概述
(1)氣候資源: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宜人氣候,日照充足,全年宜游天數在300天以上。南海諸島因氣候條件適宜,植被茂盛,四季常綠,能夠滿足游客度假休閑和康體健身需求。
(2)島礁資源:南海島嶼眾多,主要分為4群:東沙群島由東沙島和附近珊瑚暗礁與暗灘組成;西沙群島由30多個沙島、礁島、沙洲和礁灘組成;中沙群島由20多個暗沙和暗灘組成;南沙群島由200多座沙島、礁島、沙洲、礁灘組成。
(3)生物資源:西南中沙群島的魚類資源豐富且品質優良,盛產我國其它海區罕見的大洋性魚類,如金槍魚、鯊魚等。且海鳥資源豐富,分布在各島嶼上的鳥類共計有六十多種,比較常見的有白鰹鳥、海鷗等,具很高觀賞價值。島礁上還生長著200多種高等植物,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種,木麻黃、椰子樹、苦楝、土批把、南洋杉等較為普遍。
(4)景觀資源:南海擁有較為豐富的海底珊瑚礁景觀和紅樹林生態景觀,且南海海域水色透明度高,觀賞性強。南海諸島島礁大多由造礁珊瑚所構成,造礁珊瑚有200多種,尤其是紅色珊瑚作為稀有資源格外引人注目。
(5)油氣資源:南海蘊藏著巨大的油氣資源,已探明儲量就有四個大油氣區,其中,鶯歌海――珠江口中央隆起帶兩個大油氣區均分布于海南省境內。南海是世界上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據初步估計,整個南海的地質儲量介于20―150億t之間,約占全國總資源量(海陸)的1/3,被稱為第二個波斯灣,是國家級重要戰略資源。南海猶如藍色的聚寶盆能滿足游客科普勘探旅游的心理需求。
2、人文旅游資源概述
(1)歷史古跡資源:包括古遺址、古墓、古建筑、石刻巖畫、宗教廟宇等,較著名的有:瓊山海底村落歷史遺跡,珠江口新石器遺址群,達濠島的云巖摩崖石刻,新會的崖門古炮臺,永興島、太平島上的主權碑,博賀海岸防護林,廣西合浦珍珠城等。還包括帶有軍事色彩和主權色彩的人文景觀,如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南海諸島紀念碑和西沙海洋博物館等。
(2)南海絲綢之路:南海絲路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泉州和寧波,一路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南絲留下不少遺跡,如南海神廟就曾是歷代皇帝揚帆出海前派人來祭拜的海神廟。
(3)少數民族民俗風情:南海地區也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區域,黎、回、苗等族聚居形成古樸風情資源。黎苗特色民俗文化包括語言文字、服裝、婚喪、節慶、宗教、民居、美食等方面,可開發特色鮮明的旅游產品供游客體驗,如體驗漁民生活和黎族婚嫁儀式等。
二、南海旅游資源開發的意義
1、捍衛國家主權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文萊等國覬覦我南海豐富的資源企圖占領南海島嶼,我國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捍衛國家主權。通過開發南海旅游,有力證明我國掌握南海制海權,并以三沙市設立為契機,通過南海旅游為游客提供身臨其境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國民的領土歸屬感。
2、促進旅游經濟增長
從2010年開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費國,旅游市場需求旺盛。在“國際海洋年”的大背景下,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海洋旅游需求與南海旅游開發相得益彰,通過旅游開發實現南海旅游產業的快速擴張。
3、保護生態環境
我國南海的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鑒于人類活動造成的不良影響,譬如過度捕撈導致的漁業資源衰退、陸源污染促使近岸水體質量下降、填海圍墾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等,新的開發模式選擇在具有重要意義的濱海岸段或海島設立自然保護區。保護性開發的模式不僅可促進南海生態環境與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也促進旅游開發。
4、改善軍民生活條件
南海除駐扎的解放軍外還有600多名分散在永興島、北島、鴨公等島礁上的漁民,基礎設施不完善,他們雖享受一些柴油補助和補給船送淡水食品和醫生巡診等服務,但總體生活水平較低,收入較少,以期通過旅游業提升當地居民收入。
三、南海旅游資源開發的優勢
南海的旅游資源類型豐富,稀缺程度高,且南海問題處在當今政治熱點的刃口顯得相當特殊和重要。開發南海旅游資源可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生態效益的統一發展,那么,南海資源開發具備哪些優勢條件呢?
1、資源品位極高
我國南海資源品位和資源稀缺程度都較高,是我國唯一真正的熱帶海區,珊瑚、魚類、貝類及其他海洋生物不僅類多量大,可觀賞性強,且科學價值極高,是我國其它海洋旅游區域無法比擬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絕大部分是由造礁珊瑚所構成的珊瑚礁,為海洋中一類特殊的生態系統,珊瑚礁在南海開發海底觀光旅游項目也格外突出。豐富的魚類資源和紅樹林等海洋生態系統,加上民俗風情和文物遺跡,旅游開發潛力巨大。
2、自然環境優美
世界上著名海洋旅游勝地都主要分布在熱帶,如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美國夏威夷群島,東南亞泰國普吉島等。我國南海與這些海洋旅游區基本處于相同緯度,熱帶氣候雨熱同期,陽光充足,環境優美,3S的景觀組合適合全年開展旅游。 3、區位優勢突出
南海瀕臨的臺灣、福建、廣東、廣西四省(自治區)及香港和澳門都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從地緣上看,這一區域位于華南與西南旅游經濟圈、港澳臺旅游經濟圈、東亞與東南亞旅游經濟圈的結合部,同時也是亞太旅游圈的中心地帶。
4、政策優勢漸顯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目標,加快三沙市的開發建設,是國務院賦予海南的重大責任。給予三沙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離島免稅優惠政策,這對進一步促進三沙開發建設、維護海洋權益和開發旅游資源具重要意義。堅持“五個先行”,積極規劃南海各項建設工作,把旅游、油氣開發等作為開發重點。游客乘機離島時在機場提貨,即實現“郵輪購物,機場提貨”,可使購物旅游和海洋旅游形成優勢互補。
四、南海旅游資源開發的劣勢
1、對外交通瓶頸制約
南海的主要交通方式仍以船舶為主,往返航班手續繁雜,速度慢效率低。面臨艱巨的海上運輸任務,擔負主要運輸任務的只有兩艘大型客貨輪,即“瓊沙輪”和 “瓊沙2號輪”。當地政府鼓勵來島作業的大小漁船擔負一些運輸的零散物資但效率不高,港口碼頭仍在建設中。永興島雖建設了大型機場可起降737型等大型客機,但使用頻率不高。飛往西沙的航班采取不定期或包機的形式,交通瓶頸制約明顯。
2、基礎設施嚴重不足
島嶼環境相對封閉,開發時間較晚,從總體上看,南海區域的基礎設施是比較落后的。隨著淡水需求量越來越大,“(淡)水比油貴”在西南中沙群島是事實,海島上各種建設物資的材料要從島外運進,除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興島的公共設施建設相對完善,其余島礁處于半開發狀態,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如賓館、郵局、醫院、酒店等數量遠達不到要求。
3、陸地資源十分有限
南海地形以島嶼島礁為主,四周大部分是半島和島嶼。總面積356萬平方公里的南海,其中3500000平方公里的面積為深海盆,海域比例大,陸地資源極為有限。這意味著游客落足點很有限,旅游地點少而且旅游線路單一,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游客人數和游覽時間。
4、生態環境雙重敏感
我國南海的生態系統具有海岸灘涂、濕地、海島、珊瑚礁、紅樹林等多個種類,這些生態系統存在一定脆弱性,一旦被破壞很難在近期恢復甚至永不能恢復。由于自然環境的變遷及近期一些人類活動的影響導致南海生態環境面臨雙重敏感。
5、政治軍事雙重敏感
控制了南海島礁就等于間接控制了從馬六甲海峽到日本、從新加坡到我國香港、從我國廣東到菲律賓馬尼拉甚至從東亞到西亞、非洲和歐洲的多數海上通道,南海問題是關系到我國國際環境和國家安危的重要條件,南海問題的國際化和復雜化趨勢加劇了南海的不穩定。
五、南海旅游資源開發的模式
1、漸次式時序推進模式
南海旅游資源種類豐富優勢明顯,受交通制約、政治軍事敏感等因素影響也很大,因此南海旅游資源的開發要堅持科學發展原則,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先發展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且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備的區域,如三沙市政府所在的永興島,再據其發展趨勢逐步向南部小島礁島嶼推進。
2、跳躍式空間拓展模式
南海島礁島嶼眾多,地形零碎分散,結合旅游資源的開放性開拓視野,利用RS、GPS、GIS等地理探測信息系統對資源進行空間拓展式的開發,從多維立體的角度跳躍式整合南海旅游資源,把握旅游資源的組合規律,制定靈活合理的規劃線路促進旅游經濟發展。例如將島礁資源和人文歷史遺跡結合,將處于不同區域的零散島礁科學整合成旅游線路來觀光。
3、高端化產品開發模式
高端化旅游產品體系將成為南海旅游的新亮點。高端化的產品包括海濱(休閑房地產業)、濱海(度假酒店)、海灘(娛樂產業)、近海(海上運動產業)和遠海(在南海開發遠洋垂釣、遠洋或深海探險)這五個方面,可開發海島垂釣、海底潛水、海底觀光、直升機環礁旅游和游艇旅游等高端旅游項目。
4、細分化市場營銷模式
通過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來確定開發的主題、規模和層次,通過可行性分析方法對目標游客進行市場細分:如按游客消費水平分為高端游客和平價旅游,按旅游目的分為科普探險旅游、國防教育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等,針對性開發個性化的細分化的市場營銷模式。
5、集中式品牌塑造模式
以“熱帶海洋生態旅游”為主題思路,集中式塑造“南海品牌”特色旅游形象。南海以熱帶島礁和熱帶生態系統為主打高端旅游項目,結合時政熱點營造出一種愛國教育的旅游文化氛創建“魅力南海”旅游品牌。開放可供游客觀光體驗的旅游場所。
6、若離型形象塑造模式
立基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結合,提高旅游產品的品位。南海處于政治軍事敏感的熱議地位,容易激發游客好奇心理和個性化需求,一方面想一睹這神圣領土,另一方面又對之敬畏有加。高度敏感性卻也蘊含豐富資源,熱點地區的吸引加上制約因素的限制讓南海猶如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容易給游客塑造出一種若離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六、結語
一言以蔽之,充分發揮資源開發的優勢條件并改善劣勢條件,注重南海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結合,以“熱帶生態旅游”為主題,結合時政熱點趨勢和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寬維度全方位多模式地開發南海旅游資源,以使其盡快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2GXS4D096)、2013年海南大學服務地方專項項目。)
【參考文獻】
[1] 王新越、張廣海、宋姍姍、謝思歡:中國南海旅游開發探析[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3(1).
[2] 張莉:論我國南海資源的特點及開發利用對策[J].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02(4).
[3] 徐質斌:南海特色資源的開發[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1(3).
[4] 顏云榕、袁路、安立龍:南海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9(11).
[5] 張莉:中國南海發展濱海生態旅游的思考[J].生態經濟,2002(11).
文章標題:省級旅游期刊論文投稿南海旅游資源開發模式初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lvyou/2307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