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審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3-06-08 08:48 熱度: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一系列專門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旨在提供會計信息和提高。本文是國家級期刊《新財經》中的一篇職稱論文范文,《新財經》是國內唯一一本為公司決策者與管理者量身打造的財經類高端讀物,主流讀者包括中外大型骨干企業、上千家上市公司的決策管理者,政府經濟主管部門 的官員,經濟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海內外大型投資機構,企業高級職業經理人,以及關注企業、市場、產業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高端人群。
摘要:本文針對我國會計行業現狀及存在的誠信問題,通過對會計行業誠信和公信缺失的原因分析,積極探索提高會計行業誠信度和公信力的建設措施,從而尋找一條提高會計行業誠信度和公信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誠信度,公信力,誠信缺失,公信建設
一、會計誠信度和公信力的內涵解釋
1、會計的誠信與會計人的誠信
會計的誠信是指“會計”這一職能自產生以來,便是如實、準確地記錄著事物的數與量,因此可以說會計自誕生起便是誠實、可靠的,會計的誠信與生俱來。千百年來,會計作為一種職業,都是默默記錄著所發生的一切,不管是早先記錄實物數量還是后來以貨幣資金形式記錄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從職業角度而言,會計是誠信的;并且因為誠信,始終準確地記錄著事物的數與量,會計職業才發展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重要行業。
會計人誠信問題中的“會計人”是指對會計報告正確與否產生影響的人員,一般意義上包括三類人:會計人員、高層管理者和審計人員。
2、會計公信力的含義及作用
投資者、債權人、社會公眾、政府部門及其他利益相關者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以此作為投資、決策和監管的依據,因此公司提供的財務報告等會計信息能夠令各個利益相關者信任的程度,即為會計公信力。首先,會計公信力是構筑證券市場基石的需要。其次,會計公信力是會計職業的本質要求。最后,會計公信力是各項經濟活動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會計是經濟工作的神經系統,經濟工作取得的每一個新進展、每一項新成績,可以說都與會計工作息息相關,真實完整可靠的會計信息保證了各項經濟工作的順利進行。
3、會計誠信與公信的關系
如果把會計誠信與公信比作一棵樹的兩部分,那么誠信是根系,而公信是枝葉,誠信是保證,公信是延伸,只有根系茁壯成長,才能枝繁葉茂。失去誠信,就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一時繁茂也只是曇花一現,甚至是一時假象。會計公信力是通過會計信息質量體現出來的,會計信息質量越高,會計公信力越強。反之,會計信息質量越低,會計公信力越低。
二、會計行業誠信和公信缺失的表現形式、原因及危害性分析
1、會計行業誠信和公信缺失的表現形式
會計行業誠信和公信缺失的表現形式有很多,其基本類型包括:虛假陳述與欺騙性財務會計報告;歪曲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政策;調整業務運營、實施盈余操縱與粉飾財務狀況;虛構業務、虛計作業項目與虛列名單;內聯外結、上下串通等。具體表現形式有:
(1)在會計政策方面,蓄意使用不當的會計政策,以便隱匿虧損、夸大業績及偷逃稅款等,或蓄意披露與經濟現實不符的會計政策,以便誤導理解會計資料、掩蓋事實真相等。
(2)在會計確認與計量方面,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準或計量方法,以便虛列、多列、不列或少列有關結果。
(3)在綜合收益認定與計算方面,推遲或提前認定以及虛列或隱瞞收入,同時,隨意調整計算方法,編造虛假收益或隱瞞收益。
(4)在會計資料方面,虛假制造、篡改、歪曲、更改會計報表,進而據以編制相應的會計記錄、原始憑證等會計資料和其他相關資料等。
(5)在交易或事項及其記錄方面,不按實際業務的過程和結果予以記錄和核算,而是隱瞞或刪除其結果,或無中生有,進行虛假記錄。
(6)在財產物資方面,利用接近財務的職務之便,通過串通轉移,盜取挪用等手段侵占財物。
2、會計行業誠信和公信缺失的原因
(1)會計失信的根本原因—利益的驅動
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會計造假的背后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作為動力。企業經營者通過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可騙取投資者、債權人、供應商、銀行和政府等利益相關者的信任,并因此獲得投資、貸款或減少稅金等利益。大股東在其利益與國家、其他股東、債權人發生矛盾的情況下,會對管理者施加影響,粉飾財務報告,從而達到某種目的。會計行業失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利益的驅動。
(2)會計失信的前提條件—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經濟的活動主體享有不同的信息。而大多數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往往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僅憑會計人員提供的信息來了解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這就造成了會計人員與會計信息使用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發生。
(3)會計失信的內、外部原因
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較差。在個人利益的驅使下,一些會計人員不講誠信,違反《會計法》等法律的規定。注冊會計師審計缺乏獨立性,法制監管弱化,懲罰力度不夠。
3、會計失信的危害性分析
會計失信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誤導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2)增大社會交易成本。信息公開、信息對稱有利于市場主體對市場行為的正確選擇。
(3)導致投資決策失誤進而嚴重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4)提供了經濟犯罪和腐敗產生的溫床。
(5)危害會計人員和整個會計行業。
三、提高會計行業誠信度與公信力的建設措施
1、會計準則及相關會計制度的完善
雖然會計準則不可能制定的無懈可擊,遏制各種會計造假行為,但它的完善,可以從最大層面上規范會計人員的行為,最大程度上防止會計失信行為的發生,因此會計準則及相關會計制度的完善至關重要。我國的會計制度由財政部下屬的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經費由財政支出,具有很高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2、會計人員的培養和教育
首先,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對于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教科書般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結合各種實際案例,對于會計造假行為所造成的危害性以及將付出的巨大代價真實講述,尤其對于即將從事會計行業和年輕的會計人員,下一劑猛藥,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教育方法。絕對不能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當成走過場的形式教育,長此以往,最可怕的結果是,誠信也成了走過場的一句空話。其次,加強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教育。我國目前會計人員的現狀是會計人員富余,會計人才不足。必須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使之成為制度化,經常化,真正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與時俱進。由于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而導致的會計誠信缺失問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最后,建立會計人員的誠信檔案。目前,財政部門對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檔案己實現信息化管理,這為建立會計人員誠信檔案提供了一個便利。可以將會計人員流動、晉升、聘任專業技術、表彰、獎勵以及違法違紀處罰、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被聘用單位會計誠信情況輸入電子檔案。
3、加強內外部的監督
(1)內部監督措施:第一,優化董事會結構,完善其監督功能。第二,保證監事會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
(2)外部監督措施:相比內部監督,外部監督更為有效,因為內部利益更多表現為一致性,會使會計造假的可能性加大。第一,推行誠信保險制度。第二,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創新。第三,證監會應發揮更大的作用。第四,強化社會輿論監督。
4、會計法等相關法律的建設與完善
(1)將會計誠信作為基本概念和要求寫入《會計法》
將會計誠信作為基本概念和要求寫入《會計法》,這并不是一種簡單形式上的改變,而是體現了整個社會的一種基本意愿和期望,表現出法律的權威和至高無上,也表現出政府、法律制定和執行機構及公眾對杜絕會計造假的堅定決心,以及會計行業對誠信的尊重。
(2)在《會計法》等相關法律中加強對會計工作獨立性的保護
在我國現行管理體制下,會計人員與其服務的會計主體是不可分離的,單位負責人有能力也有條件影響會計人員。一些單位的負責人干擾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授意、指使、強令篡改會計數據,假造賬冊,賬外設賬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會計人員不得不屈從壓力,被動作假。因此,在《會計法》等相關法律中加強對會計工作獨立性的保護條款,刻不容緩,可以有效緩解由于會計人員被動造假而造成的會計失信問題。
參考文獻
[1]吳媛媛.論會計誠信[J].《辦公自動化:綜合月刊》,2010(11):11-12
[2]孫暉.會計誠信問題研究[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0(11):195-195
[3]劉章,金志進.論會計誠信缺失的表現、成因及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10(22):272-272
[4]梁春英.淺談會計誠信[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1):153-153
作者簡介:儀姝(1973.2--),女,會計師,沈陽菲迪亞數控機床有限公司,財務部長,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文章標題:中級會計師評職稱論文范文一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shenji/1749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