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的目的決定了其職能主要有[3]:
(1)預防職能。“預防為主”是現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它也貫穿于建筑施工的全過程。對生產過程做到實時監控,提前排除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危險,找出安全隱患存在的原因,利用生產安全事故應
急救援制度,做到避免事故的發生或將事故傷害和損失降至最小程度。
(2)補救職能。補救是要徹底消除已出現的安全事故對產品生產和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它應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督促企業(項目)完善安全管理體制,另一方面用技術上有效、經濟上可行的措施消滅隱患,排除產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彌補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
(3)評價職能。建筑生產安全評價的目的是為企業(項目)安全管理提供標準方法和應達到的要求,使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達到實現本質安全化的目的。安全生產評價是綜合評價一個企業(項目)的安全管理體系,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組織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質高低等。
(4)教育職能。施工安全檢查是指有關部門和單位對企業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情況,安全生產的情況、勞動條件、事故隱患等所進行的檢查。通過施工安全生產檢查,使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提高全民的質量意識,推廣正面的經驗和吸取反面的教訓。
(5)信息職能。建筑施工安全信息是政府和企業在管理過程中一項十分寶貴的資源,一旦失靈,會引起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混亂。研究生產系統中的安全信息,及時向政府和企業的決策部門提供,加強控制與反饋,實行動態管理,以提高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水平。
(二)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的作用
(1)是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穩定社會關系的重要條件
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將有利于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得到保障,將有利于社會公正、安全、文明、健康發展。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的的生命財產安全。若安全事故嚴重,可能使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改革的目標產生疑慮和動搖,當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可能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之一。
(2)是國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保證
建筑業在世界各國都是重要的國民經濟生產部門。一直以來,建筑業是各國職業安全事故率最高的工業生產部門,安全生產問題成為建筑業發展的巨大障礙。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安全生產形勢不好,就沒有經濟發展的好形勢,一旦發生事故,蒙受經濟損失,也影響社會安定。
(3)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建筑企業是否具備相應的安全資質,是否建立生產現代管理機制,是安全生產和產品安全的重要保證。通過加大對生產的安全管理阻止破壞生產力因素的形成,促進生產經營過程的正常運行,企業在優質、高產、低消耗中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也增強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能力。
(4)是安全生產科技進步的保證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改造傳統生產和管理方式,從設計、施工、技術裝備上保障安全生產,從硬件上做到本質安全,從本質上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提供技術手段,使企業的安全生產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促使企業采用先進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生產技術、施工工藝和設備,從而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
(5)是建設現代安全文化體系的途徑
總之,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的組成部分,它是保證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在建筑業得到正確實施的重要制度。建筑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業持續穩定的發展關系到我國整個經濟社會的健康和穩定。因此,在建筑業中實施安全生產監督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小結
本文從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的概念入手,同時結合我國建筑安全監督的發展歷程,說明要提高建筑施工生產的安全,沒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不行,沒有安全生產的操程、措施不行,有了法律和措施沒有安全生產的監督也不行。
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在實現安全生產要求中具有預防、補救、評價、教育、信息等功能。建筑施工安全監督作為一項
系統工程,必須調動社會上各方面的力量,依法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為安全生產監督提供有效的服務工作。可以預計,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為順利實現安全生產目標,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建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3號).1991年
【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93號).2003年
【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與行業發展司.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
【4】施惠財.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與對策.安全與健康.2004年
【5】王德學.創新工作思路,認真履行職責,切實做好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中國安全生產報.2004.7.13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