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施工工藝對混凝土預制構件的影響及控制
4.1、混凝土攪拌工藝質量控制
應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原材料計量控制。攪拌機應配備水表,禁止單純憑經驗靠感覺調整用水量的做法;砂、石等集料和其他摻合料應準確稱量,禁止憑經驗估算的做法。另外,還應對混凝土的攪拌時間、加料順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離析等進行抽查。在較大的工程中,應要求施工單位采用電腦計量的攪拌站,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人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證。
4.2混凝土澆搗中的質量控制
澆灌混凝土時應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分層澆灌,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灌,分層振搗密實,防止漏振。
采用插入式振搗時,操作插入式振動棒時宜快插慢拔,垂直點振,不得平拉(亦不得用搗固棒驅趕混凝土),不得漏振,謹防過振。振搗器的位置要布置合理,振動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0mm~100mm,振搗時間要控制適當,每點振動時間約20s~30s;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應保持最少5cm或作用半徑的1/2的距離;并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模板、芯管、吊環、預埋件;混凝土振搗密實,即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止;
采用平板振動器時,移位間距應以使振動器平板能覆蓋已振實部分10cm左右為宜;
采用振動臺時,要根據振動臺的振幅和頻率,通過試驗確定最佳振動時間。要掌握正確的振搗時間,振搗至該部位的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
自然環境對混凝土結構體的
物理、化學侵蝕是從表面開始的,在混凝土終凝前做好原漿抹面壓平,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個有力措施。
4.3預制構件拆模時質量控制
預制構件待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應具有1.2N/mm2以上強度,保持棱角不被破壞時,方可進行拆模。拆模時要小心,避免外力過大損壞構件,吊運模板,防止撞擊棱角,運輸時將成品陽角用草袋等保護好,以免碰損。拆模后構件若有少許不光滑,邊角不齊,可及時進行適當修整。
4.4混凝土養護中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預制構件澆搗完畢后1h內開始養護,當環境相對濕度小于60%時,自然養護不少于28d;相對濕度在60%以上時,自然養護不少于14d,并作好養護記錄。為提高保水性、避免早期脫水,在氣溫高于5℃時采用灑水覆蓋養護,如平均氣溫低于5℃,不得澆水;炷帘砻娌槐銤菜畷r,應涂刷保護層,如薄膜養生液等。保證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冬期及時保溫,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
拆模后要按規定進行養生,使其達到設計強度。避免因養護不到位造成澆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出現干縮、裂紋,影響預制件外觀。當氣溫低于5℃時,應采取覆蓋保溫措施,不得向混凝土表面灑水。
5結語
總之,混凝土是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加或不加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成的建筑材料,其性能不僅與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關系,而且還與施工技術、所處環境及維護條件等有關。只有在設計方法、施工技術以及維護要求等方面嚴格要求,才能提高預制構件的質量水平,改善其使用性能。
參考
文獻
[1]混凝土及預制混凝土構件質量控制規程[S].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
[2]丁浩.混凝土預制構件的質量控制要點[J],科技信息,p:278.
[3]盛天保.預制混凝土構件質量檢驗評定中的幾個問題[J],建筑技術,p:734-735.
[4]劉娟芝.淺談預制T型梁的混凝土質量控制[J],[工程技術].
[5]《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2000年.人民交通出版社.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J64-2000)2000年.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