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銀行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15 15:15 熱度:
摘要:隨著資本市場不斷開放和創新,資本財富增值效應不斷擴大,催生了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尤其是2014年,銀行理財業務在金融業務創新中、在與互聯網金融博弈中、在廣大民眾追求資金高回報中、在銀行激烈競爭中進一步提速。然而伴隨著理財業務迅速發展,其潛在的風險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為深入了解銀行機構理財業務發展狀況,促進理財市場有序健康發展,近期筆者對轄內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開展了調查,并提出政策建議,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核心期刊發表,銀行理財,調查分析,政策建議
隨著資本市場不斷開放和創新,資本財富增值效應不斷擴大,催生了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銀行理財產品已成為居民以及企業重要的投資理財渠道,也是銀行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利潤增長點。然而伴隨著理財業務迅速發展,其潛在的風險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為深入了解銀行機構理財業務發展狀況,促進理財市場有序健康發展,近期筆者對轄內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開展了調查與分析。
一、銀行理財產品發展現狀
(一)銀行理財業務進入快車道。面對經濟下行,存款壓力增大,銀行與銀行、銀行與互聯網金融競爭加據,促進了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理財產品創新力度前所未有。2014年1季度新余市銀行理財產品種類、募集資金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3倍、2倍以上。如面對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理財業務的沖擊,各家銀行紛紛開發了“類余額寶”產品,按日開放、按周開放的理財產品向縱、橫快速發展,中小銀行的理財產品創新更是金融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以定向投資管理計劃為主的銀證合作和以通道業務為主的銀信合作的跨市場理財業務也在蓬勃發展。 (二)理財產品趨于短期化。據調查統計,新余市銀行理財產品1月以內和1-3個月期限的仍為主流,市場占比最高。2014年1季度末,理財產品結構為:1 個月內、1-3月、6個月-1年、1-3年、3年以上,分別占比35.6 %、32.2 %、14.3 %、5.1 %、3.6 %、9.2 %。以上數據還不能完全反映理財市場偏好,由于理財產品發行期限、發行規模由銀行設定,客戶只能在此框架內選擇產品。據調查,短期理財產品更受晴睞。
(三)國有銀行理財業務優勢明顯。從發行能力看,2013年新余市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1488款,占全市發行總量的 90.2%。2014年1季度,理財產品募集資金排前三位的為農行、中行和建行,占全市總量的86.6%。從理財品種看,工行、建行、中行在產品多樣化上處于領先地位,3家銀行在產品期限、幣種和收益類型方面均較為完善。從風險控制能力看,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更為重視理財規模與風險承擔能力相適應的考量,而中小銀行相對而言更為沖動。 (四)理財產品收益率明顯提高。 從平均預期收益率來看,2014年第1季度,新余市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普遍高于2013年平均水平。地方性中小銀行收益率明顯高于國有商業銀行。如一家中小銀行一款半年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達6.8%,被中央電視臺報道為全國銀行理財收益率最高的銀行,知名金融網站銀率網也于2月18日發布文章《某某銀行節后理財產品收益率奪冠》。中小銀行更多地通過向投資者讓渡收益來爭取市場份額,提高競爭力。
從收益類型來看,銀行非保本浮動類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保本浮動類次之,保本類最低。2014年1季度末,非保本浮動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平均為5.1%,保本浮動類的預期收益率為4.3%,保本類的預期收益率為3.9%。信托產品預期收益率更高,如一年期7.5%,二年期8.5%/年,三年期9 %/年,均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2倍以上。 (五) 理財資金投向更為多元化。理財募集的資金最主要投向是債券和貨幣市場。據調查統計,2014年1季度末,新余市銀行理財資金投向債券與貨幣類市場占比為 46.49%,較2013年下降1.2%;組合投資類工具在理財資金投向中居第二位,占比為44.3%,較2013年上升5.8%;結構性產品居第三位,占比為4.2%,較2013年下降1.0%;票據資產和信貸類資產市場占比分別為3.7%和1.1%,較2013年微幅上漲0.9%和0.3%。2014 年以來,由于信托產品受到嚴格限制,中小銀行的理財資金也由主要投向政府融資平臺及民生工程延伸到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等。跨市場理財投資范圍主要為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及風險可控度較高的企業項目。
二、銀行理財業務引發的問題
(一)理財業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貨幣政策調控效果。一是理財產品導致存款“沖時點”,統計監測難度加大。部分銀行通過安排理財產品的發行期、到期日,成為其操控存款規模、應對存貸比監管的手段。二是理財產品導致資金從銀行“脫媒”,擴大了商業銀行貨幣創造能力。商業銀行發售的表外理財產品未計入廣義貨幣M2,不受資本充足率、存款準備金制度的約束,對貨幣供應量產生一定影響,最終影響貨幣政策執行效果。2014年1季度末,新余市商業銀行表外理財產品占比超過50%。三是理財資金變身為“影子信貸”,削弱了信貸調控的效果。銀行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將貸款轉出資產負債表,規避信貸規模調控。1季度末,新余市銀行業理財產品余額同比增長31.5%,增速高于同期貸款增速21.7個百分點。四是理財資金通過銀證合作、銀信合作等跨市場理財“曲線放貸”,資金投入政策限制行業。
(二)理財業務能力不足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一是人民幣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調查發現,新余市銀行理財產品在投資策略、收益結構、期限等方面缺乏差異化。比如,產品目標客戶群體基本相同,基本是定位于資產總額在5至10萬的大眾群體;多數理財產品投資于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涵蓋的基礎資產范圍和種類大致相同;產品附加價值不高,理財產品主要偏重滿足客戶收益性需要,而對客戶資金的流動性需要考慮較少,客戶選擇余地較少。二是商業銀行市場風險和兌付壓力較大。商業銀行爭相提高產品預期收益,銀行通常以其他利潤貼補理財產品收益,加大了銀行的兌付壓力;同時過高的預期收益也導致資金向具有更高風險的領域和項目流動,增加風險隱患。此外,地方中小銀行理財業務發展速度更快,形成流動性壓力,給其經營帶來更大的不穩定性。 (三)理財產品需求旺盛引發各類投資主體熱捧。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加、房地產調控和股市低迷的情況下,大量的民間資金、社會閑置資金和各路“避險資金”從股市、民間借貸、樓市等退出,紛紛投向理財產品市場,理財產品成為各類投資主體的首選。
1.從居民行為看,隨著國民經濟不斷發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長,2013年,新余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純收入同比增長均為14%,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同比增長14.7%,在通貨壓力不斷增大的負利率時代,更多的居民希望尋求一種投資途徑以實現資產保值增值。股市持續低迷,期貨高風險,樓市調控政策趨緊使房價上漲動力不足,債券和存款則遠不能滿足閑置資本的增值需求。理財產品存期短、收益高、風險低的特點作為一種保值增值的工具受到居民的熱捧。
2.從企業行為看,在信貸規模控制背景下,中小制造類企業、房地產、礦業等行業資金需求量大,給委托貸款等理財業務提供了迅速生長的肥沃土壤。同時,部分公司在主業低迷的情況下大額委托理財和委托貸款等理財業務收入正成為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以委托貸款為例,最高利率達到15%,最低為5.9%;如某大型企業近年來主營業務一直不景氣,一度連年虧損。2013年雖然實現了盈利,但其中投資收益仍然占了很大的比例,該企業在貸大、貸強、貸集中的利好融資形勢下,大量融入資金,再以委托貸款的形式貸出,其委托貸款利率普遍在13%左右,該企業的理財收入對凈利潤的貢獻達40%以上。
三、政策建議
(一)完善理財產品統計與監測,提高宏觀調控效果。國家有關金融監管部門應盡快完善理財產品統計制度,如完善表內表外理財業務統計制度,建立互聯網金融、跨市場理財業務等新型理財業務的統計制度,準確測算其在社會融資總量中所占比例,為監測社會資金的流動情況、分析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的變化以及宏觀政策調控效果提供依據。
(二)深化金融創新,提供差異化理財服務。要鼓勵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前提下開展金融創新業務。督促商業銀行根據客戶財富、風險偏好、收入支出結構、年齡等多項因素對市場進行細分。在此基礎上,運用多樣化的銀行服務進行深度開發和精心維護,實現個人理財業務由大眾化、同質化、單一化向品牌化、個性化、綜合化的轉變。
(三)加強金融監管,防范銀行理財業務風險。要加強監管的前瞻性,完善各種監管手段和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進行現場檢查,實現對各銀行適時監管。禁止利用理財產品調節資產負債表結構、逃避規模管理、繞開資本約束及季度性調整存貸結構、曲線信貸等,尤其要加快建立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創新業務的監管,防止實體金融與網絡金融相互催化風險,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文章標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范文銀行理財業務的調查與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ngji/yinhang/2489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