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9 15:50 熱度:
摘要: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內陸山區省份,改革開放以來貴州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歷史的、自然的、社會的等多種因素影響,至今仍然相對貧困。出貴州自身努力外,仍然需要國家繼續加大投入力度。
關鍵詞:貴州民族,貧困扶持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內陸山區省份。民族地區土地面積為9.7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55.5%,民族地區人口1680.5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41.27%。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落后的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貴州是我國貧困問題最為突出、扶貧攻堅難度最大的省之一,民族地區貧困現狀更為突出,必須高度重視民族地區貧困問題并加以解決。
一、貴州民族地區貧困問題主要原因分析
1、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薄弱。2008年民族地區總人口約1680.5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41.27%;人均GDP4548元,占全省人均GDP的68.22%;固定資產投資217.17億元,占全省總投資的18.13%;人均財政收入313元,占全省人均財政收入1134元的27%;人均財政支出761元,占全省人均支出1539元的49%;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832.86元,是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1984.62元的92.35%。由于財政收入長期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導致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嚴重影響了發展基礎的建設。
2、勞動力素質偏低。勞動力素質較低,經濟社會發展缺乏人才支持。教育成本高,質量差,體系不健全,寄宿制教育、職業教育、幼兒教育發展緩慢,青壯年文盲還占一定比例,勞動力素質低下,產業發展受到人才制約,工作成本高。貴州少數民族的低層次教育水平所占比例非常大,按九年制義務教育計算,分別為70.74%(整體水平)、72.27%(農村水平),農村低于整體水平1.53個百分點;按未上過學、掃盲班、小學、初中四個低層次水平相加計算,分別占93.32%(整體水平),97.29%(農村水平),高于全國相應水平4.9和2.42個百分點;按高中水平以上計算,所占比例不到7%(整體為6.68%,農村僅為2.71%)。
3、土地資源匱乏。按照2008年的統計資料,全省人均耕地為0.67畝,民族地區現有耕地面積1298千公頃,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475公頃,工農業發展的空間狹小,農業基礎條件差,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脆弱,抗災能力不強,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民收入低,增長緩慢,城鄉二元結構突出。加上國家現有的土地政策,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土地問題十分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民族地區經濟的崛起和跨越。
4、開發建設資金短缺,投入不足。雖然近年來全省投資增長較快,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但與全國比較仍處于較落后的水平,2008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僅占全國的1.1%,排在全國各省區市的第26位,民族地區只占全省投資的24%。加之由于基礎差,歷史欠帳多,建設資金缺乏的問題更顯突出,遠不能滿足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5、體制、機制和觀念落后與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不相適應。由于歷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區長期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信息閉塞,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育程度相對較低,人們的思想觀念也較落后。長期形成的少數民族風俗對生態保護、淳樸民風發揚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有些鄉風民俗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6、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危害十分嚴重。
貴州省17.6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喀斯特面積占73.79%?λ固厥且环N環境承載能力低下,生態系統脆弱,地形破碎崎嶇的自然環境,貴州全省平均坡度17.78°,25°以上的坡耕地占到總耕地的40%。從保灌面積來看,水田占50%,土僅占30%,大部分田土受大自然老天左右,在這些因素的制約下,全省的耕地以坡、薄、瘦為特點,中低產田土面積占到耕地總面積的82.14%。全省人均耕地不足0.74畝,低于全國人均1.5畝的水平,更低于世界人均4.7畝的水平。
貴州全省石漠化面積已達37597.36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1.34%,占全省喀斯特出露面積109084.58平方公里的34.47%。
7、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制約了民族經濟發展。雖然貴州水資源總量豐富,但由于民族地區大都地處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地,天上的降雨都往地底下流,存不住水;即便形成了地表徑流,也往往由于江河兩岸是高山,中間是峽谷,取用難度大、成本高,工程性缺水問題是長期制約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四、加快貴州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
限于貴州較為落后的經濟發展水平,貴州民族地區要實現經濟社會的歷史性跨越,只有依靠外力,即國家采取特殊的政策扶持措施,加大投入力度。
1、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支持力度
以均等化為目標,加大中央對貴州民族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以促進貴州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高貴州民族地區政府的公共支出和服務水平。
2、實行有效的稅收優惠政策
實行有效的稅收減免政策,以中央稅的減免為主,體現國家對貴州民族地區的實際扶持,使貴州民族地區得到實惠。
3、建立完善的貴州民族地區投融資政策體系
隨著投資主體日趨多元化,目前國家能夠用于投資的預算內資金已十分有限,即使加上中央財政發行的國債資金在內,單純依靠國家資金將難以填補貴州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資金缺口。
4、努力改善基礎設施,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
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信息閉塞是制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要加快少數民族聚居鄉經濟的發展,首先就要加強這些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5、加大對民族地區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
教育經費的投入。民族地區在義務教育和“兩基”攻堅等基礎設施建設中,都累積了大量政府債務,給當地財政帶來很大的壓力。希望國家化解政府債務,盡快擺脫財政困境。加大對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民族自治地區社會公共事業的投入。
6、建議國家落實好資源開發利益補助
近幾年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只是初步遏制了貴州民族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要從根本上扭轉這一地區生態惡化的狀況還差之甚遠。貴州民族地區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不僅可以直接為貴州民族地區大開發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也是對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的一個巨大貢獻,目前應加快建立生態建設和資源開發補償機制。
7、加快民族地區人才資源開發
建立民族地區人才資源開發專項基金,采取優惠政策和靈活多樣的措施,幫助民族地區培養更多的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培養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鼓勵、支持和吸引各類人才到民族地區發展創業。少數民族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和農村實用技術人才數量有較大幅度增加。
8、支持貴州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促進民族文化旅游經濟的發展
用民族文化打造旅游產業,發展以旅游產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能快速帶動百姓致富。貴州生態資源和歷史民族文化資源十分豐富,自然風光與民族風情的有機結合,地域文化與主流文化的有機結合,優良傳統與時代要求的有機結合,以及原生態的特質是貴州旅游資源的精髓。建議國家高度重視和支持貴州對民族文化進一步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把民族文化作為大產業來發展。在設施配套、培育和引進管理人才、景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再生、傳承、發展等方面給以重點支持。
文章標題:貴州民族地區貧困原因分析與對策建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18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