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9 16:31 熱度:
摘要:本文就城市再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住宅小區規劃中空間環境質量、老齡化以及網絡科技對小區規劃建設的影響,并提出如何建設綠色生態小區的任務、要求和措施。
關鍵詞:住宅小區環境;可持續發展;老年住宅
一、現狀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巷道改造引發的噪聲污染
城市再開發時打通巷道,或將不通車的人行小道拓寬,變成隨時可通機動車的小區道路,使城市交通大量引入住宅小區內部。這種做法雖然從一定程度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改善現有主次道路的交通擁堵狀況,方便了少數有車一族,但卻影響了許多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噪聲和汽車尾氣等影響了他們的睡眠質量和空氣質量,夏季開窗多時更為突出。
2.部分原公建設施被拆除后沒有再建
例如原有的小學校、幼兒園、公共澡堂被拆除,再開發后由于種種原因也沒有再修建相應的配套設施了,打亂了原來居民的生活秩序。
3.對老年人住宅及配套設施考慮很少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社區養老是比較適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方式。但現在開發商卻大量推出高標準,大面積的住房,對老人專用小戶型住宅,老人和子女鄰近居住或共同居住的戶型及配套設施問題考慮較少。
4.對商業環境的影響缺乏控制
小區內商業用房過多過濫,飯館、家庭旅館、家庭美容院、家庭英語輔導班、婚姻介紹所等等各種各樣商業氣息充斥小區,雖環保、城建、工商、社區多頭管理,卻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治理,帶來了較大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
5.小區生態環境單調
由于小區園林綠化大多是草坪加灌木及少量的樹木的模式,原有地被植物在重新綠化時一般全部被鏟除,使得植物物種和群落的多樣性被破壞,植物種類的單調易引發生態環境的不平衡和植物病蟲害的爆發。
6.住宅建筑的不合理
包括戶型比不合理、設計不合理等。大量150平方米以上的大面積住宅;高達5.6米起居室的躍層式住宅;住宅裝修改造之風盛行,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環境污染和不可持續發展。
7.住宅小區建設突破了環境承載力且科技含量較低
小區內固體、液體及氣體垃圾的處理消極被動;雨水收集利用、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率很低;太陽能技術利用不多,智能化小區就更少。
8.小區空間環境品質不高
有些地段好的小區建筑密度大,容積率高。部分中心綠地面積雖夠,但兒童活動設施缺乏,功能性、親和性差,小區景觀環境設計缺乏人文性和地域性特征。
二、宜居城市對住宅小區的要求
作為宜居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居民住宅,適宜人居住的環境應該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好的物質環境;二是好的人際環境;三是好的精神文明氛圍。一個宜居城市要以人為本、且是可持續發展的。既要滿足人們居住、出行、上下班、購物、安全、舒適的需要,又要滿足人們審美和陶冶性情的需要。
1.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小區的空間環境設計,既要滿足當前的使用要求,更要滿足未來環境、生態和節能發展的需要。
2.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建立起為所有居民提供認識社會、參與社會、交流文化及滿足其精神需要的居住環境。
3.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即具有先進技術經濟指標及信息化的經濟結構和保值、增值的經濟能力。
三、城市住宅小區規劃建設措施
1.重視住宅小區空間環境質量
改變傳統住宅小區的規劃原則,避免把空間環境布置作為設計的副產品或點綴的舊模式,而應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規劃階段,作為小區規劃的核心。包括:
1)盡量減少巷道改造對居民的影響。2)處理好人與空間環境的關系及和諧的問題。3)住宅小區空間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社會經濟概念,還是文化概念。其空間環境的規劃設計應將小區的歷史信息加以鑒別和吸收,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小區文化。
2.配套完善公建設施
拆除原小區的公建前,有關部門應充分與居民溝通,讓居民對規劃有知情權和參與權,哪些項目可以附建、再建或不再建,并協調各方力量,盡量保證滿足或超過原有小區公建的使用功能,不要讓居民生活因居住不便而遺憾。
3.當地政府應出臺有關政策,嚴格限制住宅小區內商業項目的安置,居民不得隨意改變住宅的用途等。
凈化住宅小區的居住功能,以免多頭執法管理的尷尬,影響大部分居民的居住環境質量。
4.創建綠色生態小區
1)綠色住宅系統
綠色建筑即以“節約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以人為本”為理念,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間,在建筑安全生命周期中實現高效率的利用資源,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綠色建筑也稱為生態建筑。
2)綠化系統
改變以草坪為主的簡單的圖案化綠化模式,尤其在北方缺水大城市,應多植樹木,減少綠化用水量,并且多樹種搭配,養護更容易,遮陽擋風沙效果比草坪好。再輔以灌木、花卉等綠化植被,形成有良好使用效果的綠化景觀系統。
3)能源系統和水環境系統
合理利用太陽能、小型風力發電、地源熱泵等。合理規劃組織小區的日照、通風、綠化遮陽,改善小區環境的微循環。加大中水回收系統、雨水利用系統的推廣。
5.網絡科技對住宅小區的影響
由于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和影響,家庭辦公一族的增加,長時間居家工作對住宅小區的環境品質也要求更高。
6.增建中小戶型住房和老年人住宅
日前,國家也已出臺政策,要求增加90m2以下的住宅供應量,限制豪華大面積的住宅,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借鑒國內外經驗,適應我國老齡化社會的需要,小區內應規劃建設一定比例的、適合當地情況的自助性型老人住宅、介助型老人住宅等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城市,在創建宜居城市時標準會有所不同,但是“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是不變的。創建科技環保、健康舒適、信息通暢的宜人社區居住環境,也是建設和諧友好社會的重要內容。
7、結語
城市的城市再開發在許多地方正緊急的開展著,改造后的城市在迅速改變城市面貌的同時,也對小區居民的生活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本文總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對宜居城市的住宅小區規劃建設提出相應的措施。探討如何提高小區的空間環境質量、保持生態平衡以及有利于自然能源的開發和節能,從重視數量到重視質量,從重視內部環境到重視整個空間環境上。
[參考文獻]
[1]葉文虎.城市新理念.品味“宜居北京”http://www.sina.net.2005-03-03.
[2]汪維,韓繼紅,安宇.綠色住宅技術集成與示范[J].住宅科技,2006(3):16.
[3]李湘洲,才東明.住宅與小區建設.21世紀建筑[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2.
文章標題:城市住宅小區規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預防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21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