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0 09:55 熱度:
摘要:針對當前我國城市廣場設計中地域特色應用的誤區和不足,總結出了城市廣場設計中地域特色的挖掘手法,最后通過相應的載體來加以表現。
關鍵詞:城市廣場設計;地域特色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和經濟的騰飛,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當建筑的大量興建經歷過高潮以后,城市廣場的建設又成了全國各地城市建設的重點。許多城市除了以其著名建筑作為城市標志以外,更因其擁有供廣大市民聚會、交往的城市廣場作為城市標志而被人銘記在心,如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上海的外灘廣場,大連的星海廣場,四川的都江堰廣場以及天津的濱海廣場等都是其中的典范。然而,由于人們在傳統文化的認知、價值觀念的定位和環境的規劃上存在諸多不足,且隨著城市廣場風格日益國際化的趨勢,使得當前我國的城市廣場建設面貌大同小異,缺少地域特色,因此成為擺在設計師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城市廣場及地域特色
城市廣場是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等圍合或限定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通過這個空間把周圍的各個獨立的組成部分結合成整體。是城市中人為設置可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動的一種開放空間。城市廣場的性質取決于廣場在城市中的位置、地位與功能。按廣場的功能可分為市政廣場、紀念廣場、交通廣場、商業廣場、休息及娛樂廣場等;按廣場在城市總體結構中的位置和地位又可分為市級、地區級、街區級等廣場。此外,還可根據用途、所有權和使用權限的不同等來進行劃分。這些劃分方法相互之間可以存在交叉重疊的現象,例如一個高品位的文化廣場,可能兼具商業、休閑娛樂或紀念等多種功能。所以,對城市廣場的劃分要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
地域特色首先表現為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它包括特定地點或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例如:地理區位、地形地貌、植被、水體、地質、氣候條件以及人工環境特征等。其次地域特色的文化環境背景含有許多不同的內在文化表象,例如:文脈、傳統、歷史、宗教、童話、神話、民俗、鄉土、風情;紀念性的、聞名的、懷古的;符號學等等。
2、目前中國城市廣場地域特色設計的誤區
城市廣場有其獨特的身份,它是市民日常生活所的公共場所,因此需要更多地表現出對人性的關懷和對生活的積極意義,但是當前我國的許多廣場在設計時,為了體現文化、強調個性而忽略了廣場的使用功能。例如,某些城市為了追求所謂的“城市標志”,在廣場上建造巨型雕塑,卻沒有對廣場空間進行合理規劃,甚至為了追求視覺上的震憾而減少綠化面積和人性化的設施,從而導致整個廣場淪為“標志”的“基座”。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廣場設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應加強對其內涵的研究,力求抓住廣場景觀本質性的內容。不應一提到中國本土文化,就是仿古建筑,就是風水圖形,就是金木水火土、陰陽八卦等等;一提到西方文化,就是歐式建筑、機械的平面構成,就是各種圖案、色塊,就是各種“風格”、“風情”等等。對地域性的理解不深入也是當前國內廣場實踐中比較嚴重的問題,F今國內的許多廣場設計,高舉解讀地域、歷史和生活的旗幟,但是他們用來體現地域特色的卻要么是相互抄襲,要么還是那些文化雕塑、歷史浮雕墻等。不可否認這些確實能夠體現出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但是僅僅把這些當作已經挖掘出的地域內涵,未免顯得有些過于膚淺。深入挖掘地域內涵,更多的是應該尊重場地,尋求場地和周邊環境密切聯系、形成整體的設計理念,達到場地與環境融合。這樣的景觀才能真正體現出地域特色。
3、城市廣場設計中地域特色的挖掘手法
特色,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本來就是不同的土地和那方土地上不同的天空和自然過程[1]。正如RudofskyBernard所言,特色本來并不需要設計師創造。世界各地豐富多樣的廣場特色與風格也說明了這一點。在沒有設計師的時代里,地球的每個角落、每塊土地上都有自己的地域風格和特色。由此可見,從探討形成廣場地域特色的因素本質上講,廣場的地域特色是為了適應人類的生活方式而對土地及其自然改造過程的方式,而且是此時此地人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的一種適應方式,而這種方式一定是最經濟的。因此在改造的過程中,挖掘出城市的地域特色即成為設計中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
(1)通過自然條件的挖掘,創造城市廣場的地域特性
對地域特色中自然要素的挖掘,應該充分結合當地景觀特點?雌涫欠穹袭數氐匦蔚孛蔡卣鳎欠穹袭數氐臍夂颦h境。一方面可以根據不同地區,氣候、地形、自然景觀的差異性來挖掘地域特色。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氣候特點,會形成鮮明的植物景觀,如廣州地區,夏季炎熱、持續時間長,在廣場設計中,選擇高大的亞熱帶樹種,給市民帶來足夠的綠陰,同時又能形成濃厚的亞熱帶風光;北方地區如北京、河北等地,四季鮮明,在綠化種類上應充分突出四季美景;哈爾濱地區,冬季寒冷,在廣場上舉辦冰雕、雪雕展等活動,突出北方冰城獨特景觀;另一方面可以根據自然生態環境改造方式的差異性來挖掘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設計師對于自然生態環境的改造方式有所不同,間接或直接的造成廣場的地域性差別。
(2)從地方特色及其內在精神中挖掘地域特色
首先可以從地方歷史和民俗文化入手,通過研究城市中的地域文化、歷史沿革、歷史典故、民間傳說、歷史遺跡等來挖掘出其地域文化內涵,將其融入廣場設計之中,這對于繼承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保護傳統城市空間與傳統建筑、改善城市環境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可使廣場光彩大增,具有鮮明的個性與特色。典型實例如邯鄲市的學步橋廣場,在構思上以古趙歷史文化為主線,以學步橋為中心,通過挖掘歷史來展現古趙文化,成功的把歷史典故與情節融入到城市廣場空間中,從而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城市廣場。又如,位于西安大雁塔北廣場西側的陜西民俗大觀園,就是以陜西民間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作為素材而設計的文化廣場。該景區包括:陜西民俗風情雕塑群、陜西八大怪雕塑群、白鹿原雕塑群。廣場通過形式各異的雕塑生動展現了具有濃厚陜西地域風情的民風;其次可以從城市文脈及地段分析入手。城市廣場設計受城市歷史文脈的制約,應該反映城市的歷史,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因此,我們在設計廣場時,應放眼于城市整體環境構架,將不同文化環境的獨特差異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與領悟。設計出該城市特定歷史文脈下,該時代背景下的廣場環境。比如現在常提的北京“京派”和上海“海派”風格。顯然,從城市自身的文脈,自身的地方性出發來設計城市廣場,可以使廣場與整個城市的歷史文化脈絡更有機的融為一體,也更容易體現自身的特色。注重城市文脈的廣場設計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上海豫園商城廣場,西安鐘鼓樓廣場等。
(3)從當地經濟、技術與材料的應用中挖掘地域特色
經濟與技術因素是地域特征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形成廣場地域特色的過程中同時起著兩個相對矛盾又統一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過當地經濟與技術條件的相互制約,提倡因地制宜的設計思想,反對一味地追求“技術至上”,而是要根據本地區具體的經濟技術條件,發揮創造力,挖掘技術潛力,創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廣場景觀;另一方面可以運用一些新技術和新材料,造成超越傳統城市廣場的視覺效果,使重新構筑城市廣場新地域特色成為可能。隨著城市經濟與技術的發展,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材料的產生,使得設計師可以在色彩、質感、光影、仿真效果等等方面進行嘗試,從而創造出新的地域特色的廣場作品,這也和當地的經濟與技術條件的發展是緊密聯系的。對于不同的城市來說,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別,所以盛產的材料也是不同的,因而這些材料也就具有了相應的地域性特色。同時盛產的材料一般會大量運用于城市的各項建設,這不僅形成了城市的特色之一,同時也會將這種歷史的記憶深印于市民心中,從而成為城市地域文化的一個方面。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在城市廣場中能夠合理運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材料,不僅能夠將歷史文化因素導入城市的公共生活,而且使城市廣場從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與城市整體風格的一致性。例如,在海南亞龍灣中心廣場的設計中,因廣場面臨大海,周圍環境仍保持著原始沙灘的風貌。為與環境相協調,廣場材質以石材為主,石材古樸的、粗獷的原始氣息有力的襯托了海景的廣闊和自然的壯麗。同時,廣場在周圍椰樹林的映襯下,椰風海韻,一派南國熱帶風情。
(4)從廣場中的地方民俗活動來挖掘廣場地域特色
廣場中的各種文化活動是廣場文化內涵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之一,要盡量組織好廣場上的各種活動,做到廣場文化活動的綜合化,豐富化和層次性,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參加活動,使廣場上的活動內容更加廣泛,更加豐富。同時應努力挖掘和發揚傳統和民間的文化活動。發揮民俗文化自發的來自民間,更為人們所熟悉和接受,更容易獲得發展的優勢來創造廣場上豐富的文化生活。例如西安大雁塔廣場上舉行的各種民俗文化活動(唱秦腔,吹糖人,剪紙藝術,捏泥人,剪紙,鳳翔泥塑等等)就深受市民的喜愛,已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這些活動也充分的體現了當地的地域民俗文化。
4、地域特色在城市廣場設計中的應用
挖掘出的地域特色必須借助于一定的載體來表現,沒有承載和反映地域文化信息的各種載體,這個廣場就失去了意義。城市廣場設計中常見的載體主要有建筑、植物、水體、小品設施、雕塑、鋪地、色彩、燈光與音樂等組成要素。其中建筑是廣場空間景觀中重要的組成元素,它的性質、體量、形式、輪廓線以及它的外表材料與色彩直接影響地域性廣場空間景觀的形象和氣氛;而廣場植物的品種、顏色以及造景方式的差異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地的地域特色;此外設計師還可以通過靈活運用水元素、小品設施、雕塑、鋪地和色彩來表現廣場的地域文化內涵。輔之以燈光,則可使廣場在靜謐的夜晚表現出它獨有的魅力。
5、結論
廣場景觀設計是一個人為的過程,完全順應自然、不加任何干涉的設計是沒有的。但是設計的本質應該遵循自然的過程,將創作作為自然演化的一個部分,延續區域的自然特征。任何土地都有屬于它的特征,設計師可依據區域內的地域特征,來尋求景觀設計的形式語言。從地域特征上生成的景觀形式,必定是屬于地區的和更具個性的,這樣的廣場景觀設計才是鮮活的。
6、參考文獻
[1]王珂,夏健.城市廣場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2]石楠等,城市廣場設計II[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3]俞孔堅,萬鈞,石穎.尋回廣場的人性與公民性:成都都江堰廣場案例[J].新建筑,2004,(4).
[4]湯樺.淺談現代城市廣場[J].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4,(3).
文章標題:地域特色下的現代城市廣場設計探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30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