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2-11-16 08:44 熱度:
摘要:舊城更新日益成為城市建設的熱點,其中以舊居住區、舊工業區、舊村為代表的“三舊”地區更是成為優先改造的對象。本文以杭州藕花洲大道南區塊為研究案例,提出公共空間嵌入和生態景觀更新兩條設計策略。公共空間嵌入強調以公共空間為線索,重組原有的空間秩序;與此同時,建議更新改造不應局限在物質更新層面,而要從大環境的生態景觀入手,重塑自然空間系統。最后,本文提出了以“更新單元”為操作手段的實施策略,最終實現舊城的有序更新。
關鍵詞:舊城更新,空間重塑,空間嵌入,景觀,城市設計
我國的城市化經歷了一輪高速發展的階段,城市向外擴張逐漸轉變為城市的內生生長。因此早期建設的舊城區因為空間質量較低、城市功能與未來發展目標不符等原因,面臨大規模的拆遷改造壓力。特別是城市中最普遍的“三舊”地區——舊居住區、舊工業區、舊村——更是成了優先改造對象。在利益日趨多元化的城市語境中,舊城更新正經歷著嚴峻的考驗。本文將以杭州藕花洲大道南區塊項目作為切入點,以具體的案例研究,從空間設計層面探討我國舊城區更新改造的方法與路徑。
1. 空間現實—— 城市核心中的邊緣區
本次研究的規劃區正處于城市發展各個功能組團的交匯中心,是未來城市發展軸線上的重要節點。同時,城市主干道及軌道交通不斷建設完善,更是一股推進其功能提升的強大動力。但是規劃區的空間現實卻無法滿足其未來的功能需求。均質的工業倉儲用地與極差的人行步行體驗,在南北方向的300m的區域內,很難找到可通行的城市支路。而同樣大的地塊,臨平老城區可以形成多種尺度的小尺度街區劃分、密集的街道網絡、方便步行的街區環境、熱鬧非凡的街道生活。而規劃區內不能互相通達的支路與缺乏吸引力的城市功能使這里成了城市生活的死角和荒漠,雖然地塊緊鄰城市的核心區,但卻更像無人問津的邊緣地區。
2 設計策略
2.1 公共空間的嵌入
孫施文教授在對上海新天地改造的分析中認為,空間嵌入的改造方式為中國的舊城更新探尋出了一條新的路徑。在中國舊城改造中盛行的完整保留和拆除的兩個極端中,有選擇的保留與功能再造成為一種中間方式。這樣一種改造方式不僅可以去粗存精,留下了原有的物質實體,更重要的是將一種新的文化與對空間的使用方法注入其中,甚至成為鼓動消費的一種媒介。
本文的空間嵌入可以理解為在相對封閉與均質的地區引入公共性要素,在私有空間為主的環境中引入公共性的城市功能。藕花洲大道南區塊中間大部分地區被廠房、倉儲和鐵路站場占據和分割。由于城市的生活與商業功能必然要建立在人流可達的地區。因此,引入能被市民共享和消費的公共空間成為一種理性的選擇;诘貕K的長條狀特征,利用東側沃爾瑪商業中心的商業帶動效應,規劃建議利用藕花洲廣場的開敞處,打開外圍進入地塊的入口,形成一條以步行為主導的公共活動的紐帶。
這條公共性紐帶將融合水鄉記憶與工業文明,并且和周圍臨平山、東來閣、上塘古運河,水景公園等自然人文景點串聯。利用原有鐵路站場設施,保留鐵軌作為進入地塊內部的通道。地塊東側是延續工業記憶的文化創意工坊;中部結合軌道站點和原有的水系,營造現代與傳統、自然與人文融合的臨平特色的綜合體。公共軸線的西側結合現狀自然村落,復原傳統水鄉肌理,布置小型商住街市,延續活力水鄉生活。通過3個重要節點的打造,將公共空間有機的嵌入到場地內。
在具體的空間設計中,通過延續路徑,統籌多維度的空間體驗,將廢舊鐵路串聯零碎的開發空間,創造多維度的富于變化的景觀路徑。地塊中的鐵路、吊車、倉庫等設施,在現在追求時尚,尋求個性的語境中已成為標榜消費和身份識別的工具。同時將斑塊狀的綠地滲透到地塊內部,形成半私密的交往空間,承擔社區層面的公共活動。最后利用不同體量建筑的有機組合,以界定出張弛有度的室外空間,提供更好的步行體驗。
通過發掘基地原有亮點,公共空間的嵌入打開了原本封閉均質的空間,并建立有效的步行聯系。可以看到,這種空間設計方法并沒有以一種顛覆性設計的手法來博取眼球。而是尋求以較小的空間改造成本來換取公共空間價值的提升。在尊重現有資源要素、土地產權等基礎上,通過營造改造的節點性的觸媒以激發地塊進行自我更新的可能。
2.2 引山理水搭建景觀骨架
臨平山下的規劃區具備良好的生態本底。然而早期城市建設對環境與生態資源考慮不足,造成原本水網密布的地區已難以體驗到江南水鄉的氣氛與韻味。更為嚴重的是,工業用地已經對當地的生態環境與水網系統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藕花洲大道南側的舊城更新中,筆者認為需要更新的不僅僅是建成環境,城市生態環境的更新也是一種更新范疇。
景觀生態學的理論揭示,景觀的歷史演變提供了過去自然過程改變的線索與軌跡,它可為生態恢復提供了一個參考的方向。在臺灣高雄洲仔濕地的已經建成的案例中,我們發現高密度的城市中心的濕地,因為人類的合理介入行為,正起到積極的影響。通過對濕地的生態恢復,大量的鳥類回到城市中,土地上的各種生態流動以及生態過程和水文過程重新再生,使得該地區達到一定的生態質量。
根據景觀生態學的相關經驗,水體、地形以及植被的空間布局都對城市的景觀格局造成影響,這就意味著在一塊區域中的微觀環境并不是均等化的。某些生態要素在一個地區中往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藕花洲大道南區塊的河流因為早期的城市開發,而致使整個網絡被嚴重截斷。河網連接點成為景觀恢復與提升的關鍵性區位。這也是在本次規劃中,不斷尋求恢復山水格局,提高水系的連接度的理論基礎。
在具體的空間設計上,首先應謹慎的選擇水系可能聯系的空間點。在原本相對獨立的三條南北向水系中間,結合地塊內的公共空間軸線,恢復原有景觀水系的橫向聯系。這條橫向聯系不僅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城市空間形象。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水系中生態流動的可能。其次,呼應北側的臨平山景,擴大水系交匯處水面,結合藕花滿汀洲的意向,形成模擬瓣瓣荷花形態的水島景觀。通過微地形的變化,建設親水濕地等空間,提供一定的生態緩沖空間。最后,在河溪之間,軌道站點之上,營造一個水與建筑交融的現代商業建筑。臨岸側,水上巴士碼頭、濱水棧道、蓮花狀小島與造型自由的建筑交織出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休閑購物中心;離岸側,商業中心、酒店式公寓、辦公大廈等圍合出開放式溪水庭院,構筑成地鐵上蓋功能完備的商業綜合體。
這里的設計希望將城市景觀環境的更新與城市功能與建筑的更新予以結合,城市環境品質的整體提升依賴于片區一點一滴的積累,這個片區將作為一個刺激協調更新的觸媒,帶動周邊協同發展,并與臨平山的優質景觀相輔相成,共筑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相互融合協調的城市綜合體。
3 舊城更新改造的空間策略
由于現狀的用地權屬情況極為復雜,同時鐵路貨運站場的搬遷時間也無法明確,一個彈性的實施策略就顯得極為關鍵。另一方面,傳統的片區更新改造因為需要面對不同的發展業主,經常造成過高強度的開發強度以及不合理的強度增量分配,進而公共利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本次規劃提出通過劃分城市更新單元為基本單位分配空間增量。“城市更新單元”的劃分可以不為具體的行政單位或地塊所限,而是通過對零散土地進行整合,予以綜合考慮,以此獲取更多的“騰挪”余地,保障更新改造中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相對完整性;其次,成片開發有利于整體環境的塑造也有利于開發建設的管理,在單元內進行開發量的協調。最后依序市場規律,進行多因子評價以合理地分配空間容量的研究,引導適宜的空間密度分區。將地鐵、山水景觀、地塊條件作為考量標準,建立科學的增量分配機制。
4 小結
當前,我國的舊城更新成為了城市謀求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具體的建設實踐中卻面臨很多矛盾與困境。本文從城市的空間設計出發,提出了公共空間嵌入以破解封閉均質的舊城空間,物質更新與生態環境更新并重的更新策略。從生態環境、社會活動與可實施性多角度予以研究和思考,最終以城市空間的質量提升為訴求,這也是城市設計建構城市空間形態最核心的目標。研究的區塊是一般性的舊居住區與舊工業區的混合區,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希望能對現在的舊城更新實踐的規劃設計方法有所貢獻。
注釋:
、 Steven Tiesdell,Taner Oc. 城市歷史街區的復興[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 孫施文. 公共空間的嵌入與空間模式的翻轉——上海“新天地”的規劃評論[J]. 城市規劃,2007(8),81.
③ 同②
參考文獻:
(1) Forman.R.T.T. Land Mosaics-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 Steven Tiesdell,Taner Oc. 城市歷史街區的復興[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3) 孫施文. 公共空間的嵌入與空間模式的翻轉——上海“新天地”的規劃評論[J]. 城市規劃,2007(8)
(4) 鄔建國. 景觀生態學——格局、過程與等級[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楊沛儒.生態城市主義——尺度、流動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6) 曹烯博. 南沙島的景觀破碎與規劃干預研究[D].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2011
文章標題:舊城更新中城市空間重塑 ——杭州藕花洲大道南區塊城市設計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402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