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2-12-03 08:54 熱度:
摘要: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飛速,人口膨脹,老齡化問題突出,而墓地容量嚴重不足,兩者之間矛盾愈演愈烈。城市墓地的擴張導致大量的山地及綠化面積逐漸消失,而傳統墓地形式占地面積大,耗費大量財力物力,污染環境和缺乏精神寓意。人們對“生”與“死”絕對觀念的根深蒂固,對墓地有種畏懼心理,忌諱談論有關死亡,墓地。
關鍵詞:墓園規劃,文化,景觀
墓地對于活著的人來講是一個肅穆、充滿哀思的場所,而歷史悠久尤其是埋葬著某些名人的墓地對深化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古今中外有很多這樣的墓地,它們是繁華都市中的一塊凈土,使前來拜訪它們的人們滌蕩心靈。每一個生命走過一段漫長的旅程之后,即將在這里得到安寧、恬靜、釋然,同時也給圣者提供了一個與逝者交談晤面的地方.這個是墓園真正所要體現得含義。
1 墓地景觀的發展歷史
我們轉而從景觀的角度出發,由于地理現象分為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兩大類,所以景觀也分為兩類,即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又叫文化景觀)。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利用自然提供的各種材料,疊加上自己所創造的文化產品,從而體現出一種或愉悅或壓抑或震撼的想法。[5]
其實對于墓地關于永恒主題的追求不只在中國傳承不息,在歐洲很多國家也是如此。1857年英國通過的殮葬法不允許對墳墓進行循環利用,但是因為英國許多城市都存在墓地空間嚴重短缺的問題,政府也逐漸改變了這種觀點,對墓地進行改革。1993年在英格蘭坎布里亞郡的卡萊爾第一塊自然墓地對外開放,是卡萊爾的自然墓地景觀,每座墳墓上都種有棵橡樹作為標記,其它紀念物一律不許設置。通常人們在墳墓上種植樹木,作為有生命力的紀念物,同時樹木可以創造豐富的多樣化生境。
卡萊爾的自然墓地景觀
另外從圖中還可以看出,墓地管理者除了修剪出條狹窄的小路之外,他們任由草本植物生長。這并不是他們的工作疏漏,而是為了改善墓園的生境和保持植物多樣性。即墓地管理者限制人們通往單個墳墓的可達性,鼓勵死者的家人和朋友把哀思寄托在整個墓地的紀念景觀上,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單個墳墓。[6]
從9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在墓園景觀規劃設計上,隨著歷史的變遷,已經逐漸形成了它他特有的風格。優美安逸的環境,大體量的墓碑雕刻,與建筑相得益彰,襯托在綠樹中,仿佛每一個墓碑都寫出一段感人的歷史故事,因此成為人們旅游觀賞的勝地。
2 國外墓地景觀實踐案例
歡樂墓園
歡樂墓園坐落在羅馬尼亞馬拉穆列什的小村莊瑟賓查內,雖然它地處偏遠的小村莊內,但是卻以彩色的墓園而聞名全球。墓園內有顏色豐富的墓碑、孩童般的畫圖和幽默詼諧的墓志銘。現在,歡樂墓園已經成為一個露天博物館和旅游勝地了。這里卻恰恰相反,豐富的暖色調吸引著人們,而那些詼諧的墓志銘總是讓人忍俊不住。因為這里的人們認為,死亡是快樂的一瞬間,它讓人們脫離現世的困難,尋求更好的來生。
墓園的創始人是Stan Ioan Pătraş,他是當地的一位藝術家。1935年,他在這里雕刻了第一座橡木墓碑,在隨后的歲月里,這里又增加了800多個墓碑。在Pătraş的墓碑里,綠色象征著生命、黃色象征著富饒、紅色象征著熱情、黑色象征著死亡,然后墓碑的背景色是藍色,也被稱為Pătraş藍,象征著希望、自由和天空。一般墓志銘都會記錄人們生前的優點,而抹去缺點。但是瑟賓查是個小村莊,在人們之間基本上沒有秘密,因此每個人的墓志銘都是生前的寫實,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
圖二:歡樂墓園
舊猶太人公墓
這里可以辨認的墓碑可以追溯到1439年,這就很容易的可以知道這是這張清單中最古老的墓地。舊猶太人公墓直到1787年才開始運作,這就意味著它在這張清單中列出的任何墓地開放之前就停止營業了。那些墓碑可以證明這一點,因為它們都東倒西歪,從外表可以看出都經歷的多年的風吹雨淋,欄鎖把走道從墓碑中分離出來。在這里,你可以買到觀看個人墓地的門票,但是你不能參觀周圍的猶太人教會區。很有趣的是,在大屠殺中,許多猶太墓區都被破壞了,而希特勒明確指出要完整的保存這一墓地,很明顯的,希特勒想要在他勝利之后將這里建成博物館的“可持續性”。
圖三:猶太人公墓
2.4 Calvary墓園
坐落在紐約皇后區的Calvary墓園是美國最大的墓地,也是最古老的天主教墓地之一。墓園在高速公路旁邊,由于地勢較低,故不需下車,也能一覽無余。墳場內除了車道,是一望無際的平坦的草地,一群群的墓碑,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擁擠而雜亂地矗立在綠茵茵的地面上。生機勃勃的曼哈頓的天際線是沉寂的Calvary墓園的巨幅背景: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高樓和在第一大道上呼嘯來往的車輛把人們從遙遠的過去瞬時拉到現在。過去和現在,生命和死亡的沖撞,就這樣一并呈現在人們的面前。這樣的景象不僅震撼人們眼眸,也同樣震撼人們的心靈。
圖四:Calvary墓園
和以上介紹的著名墓園相比,中國的墓園自古受中國傳統封建登記制度的影響。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在悼亡妻的詞中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華夏文化是以求生為核心的文化,人們怕死卻一直被死亡鎮壓與征服[8]。以至于那些讓人必須與死亡面對面的場所,從醫院太平間到殯儀館至墳場,只是一種讓人短暫停留祭拜的空間,活著的人無事肯定不會去墳塋地轉轉。
于是即便是在墓園景觀日益豐富的今天,中國墓園也沒能體現出傳統山水園林風格,在墓地的規劃布局上也是非常刻板,歷代帝王和臣民的陵墓絕不相同,帝王陵墓規模宏偉,堅固耐久,構筑精美,風景別致;而臣民的陵墓卻簡單無規模,而且常常吧最惡劣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不愿涉足的偏壤地帶留作墓地。因此在古典的東方文化意向里面,墓冢給人留下荒野、陰風、黃沙、蒿草的印象,讓人不寒而栗,恐避不及。
隨著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土地稀缺和人們生存環境惡化使得城市發展面臨著逝者與生者爭地的兩難境地,墓地已由處理骨灰或遺體的主要功能演變為多功能的紀念景觀集合體[9]。在進行城市墓園的生態設計規劃中,實施生態化的埋葬策略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我國的傳統和改革都充分體現“回歸自然”這一生態理念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對遺體進行處理安置,都應該本著少占或者不占土地的原則,實現城市墓園生態化設計。
4.結語
墓地在東方文化中,是灰暗苦難的形象,而在西方世界里,這寬敞明亮。前者是陰森,是僵滯,后者是莊重,是肅穆,靜雅生動得多。怎么樣吸取西方墓園的發展經驗,怎樣把中國傳統造園的經典融入到墓園規劃中,怎么樣在不違反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的同時將生者和死者拉得更近……這些為問題的提出和不斷解決,現代陵園的發展也正努力適應社會的這種變化,陵園不能再只給人陰森的感覺,更多的應該是一份祥和安逸的氛圍。陵園公園化,同時也是生者從中獲得崇高啟示與人生感悟的哲學公園。■
參考文獻:
[[1]]環境景觀設計 鄭宏編著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9.06
[2] 歐美碑雕藝術 莊重主編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4.01
[3] 陵墓建筑 建筑藝術編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4
[4] 墓園規劃的設想 王俊杰 中華設計師網/設計在線/景觀設計
[5]生態城市網站資料.
[6] 變革中的墓地景觀:英國墓地設計與管理的新發展文安迪·克萊登菲奧娜·斯特林(英)編著,李春青譯.
[7] 美國墓園概述 翟俊編著 2009
[8] 我國的傳統墓葬文化與現代墓園建設 斯震 2009.
[9] 由中國傳統殯葬觀分析城市墓園的生態化設計 李冰,李桂文,2009
[10] 中國殯葬文化及現代墓園景觀規劃設計初探 張晟,鄧禧,1003—739X(2007)06—0099一04,2006
文章標題:當代城市墓園景觀的發展——墓園景觀規劃淺析及感想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444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