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2-12-07 08:46 熱度: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的城市住宅也如雨后春筍一般拔地而起,不斷地改善著人們的居住條件。本文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進行居住區規劃設計中滲入“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營造和諧的鄰里關系空間。
關鍵詞:居住區,規劃設計,空間營造
前言
居住區規劃是城市詳細規劃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城市規劃的重要步驟,其目的是為居民創造舒適、便利、衛生、安全、美觀的居住環境,滿足人們對居住的需求。目前,有關我國的居住區規劃設計理論是為適應現代化生活和交通的需要而提出的,并隨后形成了一系列規劃原則和手法。隨著城市的不斷成長,居住區層面的規劃內容與目標也在不斷地變化,相關理論在不斷地補充、完善,在東西方學者的努力下,關于居住區規劃理論研究的發展經歷了從偏重物質功能提高到注重人文內涵,再上升至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探索。
一、當前居住區鄰里交往中存在的問題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人對居住環境的需求中,最大的需求是人們之間互助互愛的鄰里關系和社會交往。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科技的發展,人們交流的方式、手段和對象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鄰里觀念已經淡化了?墒牵谝恍┚幼^的規劃中,往往只強調小區環境規劃的物理指標,只重視生理上的需要,過分強調經濟效益,住宅按日照間距排列,道路按出入需要設置,綠化按人均指標分布,忽視了小區交往空間的規劃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常常搞形式主義,戶外活動場地的功能不完整,硬質場地的鋪設材料和鋪設方式不經過周密設計,小品設施不齊全或設計不合理。再加上開發商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施工的便利性,出現了大批行列式、高層和超高層的住宅建筑。住宅樓內屬全樓公有的空間也僅有樓梯間、公共走廊、屋頂平臺以及高層住宅的設備層之類,給社會交往帶來了困難。小區的居民大多來自不同地方,從事不同工作,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加上工作與居住地點的分離,使居住區內居民的相同屬性減少。人們口頭上承認“遠親不如近鄰”,實際上只流于見面打招呼,甚至“老死不相往來”,缺乏更深更廣的鄰里交往。這雖然有一定的社會因素,但缺乏交流的平臺也是形成鄰里間關系冷漠、疏于交往的關鍵性因素。
二、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交往空間
在居住區規劃中,交往空間的設計已成為空間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現代住宅不僅要想到如何為居住者提供舒適實惠的居住空間,還應想到在一個住宅樓里如何有利于建立和保持融洽的鄰里關系。居住區的空間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可劃分為公共空間、半公共半私用空間和私用空間三級。其中半公共半私用空間并非是一個完全的公共場所,其公共性有一定的限制。作為住宅組群內的半公共空間是供組團內居民共同使用的,是鄰里交往、游樂和休息的主要場所。這種交住空間不能主觀臆斷,為住戶硬性規定交往空間,不了解居民的心理和日常生活習慣是很難設計出為他們所接受各種自發性或社會性的活動。
三、景觀設計為小區提供豐富的視覺體驗和生態環境
小區的景觀設計應綜合運用壁畫、雕塑、綠化和建筑小品等環境藝術構成元素,借助攝影框景構圖原理,采用多角度、多方位的手段,表現環境美感,展示環境空間的韻律和節奏?桃鉅I造出促進交流活動的場所,并提高環境質量,這就意味著為其他豐富的活動如游樂、體育運動和公共活動等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景觀節點的塑造使人在動態地對空間環境的把握中,不斷有視覺的轉換,形成美的享受。這些方法包括:樹立標志性建筑物、廣場標志物、綠化的藝術處理,還有雕塑、小品、水景和燈具等藝術處理。
在選擇人們活動設施時,盡量選擇樸素的生態材料,如木地板、碎石子自然鋪成的簡單通行道路,創作一些簡潔、精美、獨特的圍墻圖案和雕塑小品,但要考慮它們與整體風格的協調。在水景的周圍適當布置木凳或木臺基供休息之用,使人們可長時間地觀賞水景之美和進行其他活動?刹捎命c式的水景,例如早地噴泉或一些小型的噴泉雕塑,不僅可以豐富環境,引起視覺上的美感,而且便于物業管理。
美的環境、好的心情是交往的催化劑,其中綠化是交往空間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綠化,一般不論其位置是否合理,居民是否使用,只要滿足規范指標要求就是合格的。但作為交往空間的綠化則必須考慮居民的活動特征和使用心理,并基本具備良好的交往空間模式。綠化設施要將景觀綠化與生態綠化相結合,綠化配置必須注意植物群落的生態關系。要因地制宜配置一年四季、色彩豐富的喬灌木、花卉和草皮等,能夠創造出優美的交往環境。應減少華而不實的大面積草坪,可將其化整為零,分成大小不同的空問。在大片的草地中,適當種植以遮陰為主的高大喬木。在裸露的廣場上,加設花架連廊、小橋流水,其效果會更好。將行道樹后退并加設草坪椅子,給居民騰出停留交往的活動空間。近年來興建的許多居住小區,開發商都在綠化的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廣泛借鑒和吸收我國傳統的造園藝術和西方的古典建筑藝術。把大空間分割成小空間,以小空間襯托大空間,以“借景”或“對景”的手法引人入勝,以空廊、花架增加空間的層次,形成小區中最具活力、最有人情味的場所。
總之,居住區應為居民創造賞心悅目的景觀,廣植樹木花草,造山理水,結合地形營造自然景觀,創造富于情趣的生態環境。小鳥的棲息和歡唱、綠色花園中的曲徑小橋,使人們仿佛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同時,應該建立居住建筑的立體綠化系統,使一些建筑的屋頂、平臺、陽臺和其他空中交往空間都覆蓋上綠色植物,并將其引入各個居住空間內。
四、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
居住區的環境設計應本著“以為人本”的原則,也就是以人為中心,處處體現對人的尊重和關懷,即從生理上和心理上為居民(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宗教信仰等)提供更為方便、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要關注不同年齡層次人們的需求:要有青年人喜愛的挑戰自我的空間和大片綠地,有供溜早冰和跳迪斯科的硬場地,有供居民早晚鍛煉身體用的場地。兒童活動的場地應和幼兒園臨近或與幼兒園共用,設一些蘑菇亭、沙坑、滑梯和迷宮等室外器具供兒童玩耍。供老人下棋、品茶的活動室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區中的公用設施應充分考慮老人、兒童和殘疾人的特殊需要,如設置無障礙通道。小區內的飲水機應設置不同高度的飲水口,并且開關要容易操作。在半公開空間布置若干休息座椅和草木、花卉。用矮墻圍合成小的休息空間,可以使人感到可以停留聊天。也可以把幾幢建筑之間圍成庭園,使人產生親切感,吸引居民到此散步,創造一個室外的交往空間。
發達國家的調查結果表明,在醫療保鍵及社會福利很發達的條件下,老年社會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即精神生活得不到足夠的關心和愛撫。許多老年人非常留戀傳統街區中那塊雖然說不上完美但卻相當充實的精神交往空間。因此,在居住區外部空間設計時,應注重使用頻率最高的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設置與其相適應的社會活動場所?赏ㄟ^一些廣場空地的設置和健康設施的安排,誘導老人自發地開展社會性的活動,增強老年人的交友熱情,提高生活情趣。對老人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行動方便、表現活躍的老人,能夠進行網球、舞蹈和唱歌等活動,需要較為集中的場地。②行動較為遲緩、喜歡悠閑生活的老人,喜歡散步、下棋和打撲克,需要平緩的步行道、座椅。這類老人常常兼有“托兒”的責任,在這類場地中要考慮設置一些沙坑、噴泉和礫石等幼兒設施;⑨行動遲緩的老人,需要有人陪伴,其行為更傾向于靜坐、觀賞和曬太陽,需要向陽的草地和充滿生命力的植物,而且要考慮無障礙設計。另外,大型兒童游樂場應設置在小區中心,根椐小區的規模安排各種項目。游樂場內的建筑小品及游戲器械宜結合兒童喜歡的童話、寓言中人物和動物的形象設計,以活潑的體態和鮮艷的色彩來吸引兒童,促進兒童間的交流,也間接誘發大人們交淡行為的產生,促進鄰里關系的和諧共處。
五、營造“綠色”社區文化
交往空間的設置有利于塑造小區良好的人文環境。綠色住宅要講求“綠色”社區文化系統,居住環境的優化必須有豐富健康的社區文化支撐。綠色住宅的人文因素內涵包括:
1居住區各種園林景觀的設計,必須具有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因素,彰顯中國式的詩情畫意。建筑外部空間、色彩和鋪裝的變化、細部的處理,均應強調城市文脈的延續,體現一定的文化品味,形成居住區整體空間環境的地方特色。我們追求的應該是居住區的寧靜和幽雅氣氛。即使是豪宅也應以典雅為主而不是咄咄逼人的形象。
2居住區應為居民組織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體育和娛樂活動。社區文化要體現人文精神,根椐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營造出適應不同人群價值觀的社區文化,開展多層次多方位的社區活動,注重對社會交往空間和環境的設計,追求一種充滿親情的文化氛圍。
3居住區環境的優化,必須有高水平的物業管理相契合。居住區的物業管理應滿足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實現高智能化物業管理,并能為住戶提供各種智能化服務。要積極組織各種文化交流,使小區呈現出一種人人安居樂業而不是疲于奔命的景象。將人居環境從純粹的商品房轉化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社區,為人們創造出歸屬感、認同感、文化感和擁有感,這是一個社區的文脈。應該把環境建設提升到環境藝術的高度去進行綜合規劃,強調與生活、文化和景觀等的連接,創造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和鮮明地域特色的居住環境。在居住區環境的宣傳上,是否要過多宣傳異國情調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六、結束語
提高居住環境質量,改善鄰里關系,是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新課題。居住區的環境規劃設計要深入到社會、經濟、生態、文化、心理和行為等領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人與人的接觸、互助互曩是社會交往的需求,是人類文明的象征,也是現代化城市的標志。在目前設計上,出現了諸如“鄰里”、“往單元”、“院落”等等新的有利于民交往的新理念,應引起規劃師和建師的高度重視,以努力創造適宜的鄰交往空間。
文章標題:淺談居住小區的空間規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456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