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3-03-13 08:45 熱度:
摘要: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水土流失,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極大地影響著這些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制約其經濟發展,危害也越來越嚴重。水土流失使我國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已成為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標,是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達到的標準。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已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關鍵詞: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
我國人口眾多,可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有限,能夠耕種的土地更為珍貴。耕地面積在減少,每年人口卻增加1400萬人。由于水土流失與土壤退化日趨嚴重,生物生存空間日益縮小,嚴重威脅著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
水土流失的危害十分嚴重,會直接影響水資源的利用,在某種程度上講,是中國的頭號環境問題。因此,正確認識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土地與土壤資源,緩解人地矛盾,發展農林牧業生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護、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維護和提高土地生產力,以利于充分發揮水土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的綜合科學技術。遏制水土流失,實施水土保持,是當前唯一選擇,尤其是在一些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如三峽庫區。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治理水土流失工作非常重視,提出:水土保持是山區發展的生命線,是國土整治和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那么,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呢?
一、我國當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現行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規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各類資源和土地開發迅速發展,城鎮建設開發項目導致水土流失加劇,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以下簡稱《水土保持法》)對城市開發建設活動沒有原則性管理規定,建設項目申報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在法律責任中沒有強制性措施,導致監督管理缺位或嚴重滯后,引發水土流失危害,生態環境劣化、內澇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許多違法行為在法律責任中找不到相對應的處罰措施,對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的處罰標準太低,一些較嚴重的水土流失違法行為達不到懲治目的,而且對應編報水土保持方案的監督管理對象的范圍確定太小,給監督管理對象提供了鉆空子的機會。
2、全社會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薄弱。
部分地方政府尚未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甚至一些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地區的地方政府對水土保持工作也極不重視,沒有把水土保持工作擺在應有的位置。重經濟利益忽視生態環境保護,重建設輕保護,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利益的現象屢見不鮮。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現象沒有能得到全面控制。出現“一邊治理、一邊破壞,一方治理、多方破壞”現象。一些開發建設項目,未按規定編報水土保持方案。盡管一些工程在設計方案中有水土保持方案,竣工后的水土保持設施也完備,但缺乏完整的行政審批手續。少數行政職能部門也未能在立項審批過程中按法定履行把關。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未能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水土流失狀態未能得到根本遏制。
3、“預防為主”的方針沒有普遍得到貫徹落實,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問題仍十分突出,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管力度還遠遠不夠。
我國生態環境受到較嚴重破壞,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不合理農業結構所致。以黃土高原歷史治革為例,自先秦時期以來,重谷物生產的"墾草"思想一直占據著黃土高原,加之廣種薄收、倒山種植生產方式在該地區沿襲,致使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隨著單一谷物農業系統的發展愈演愈烈。據遙感調查,1989年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為46.5萬k㎡,其中水蝕面積為34.52萬k㎡,風蝕面積11.98萬k㎡;1999年水土流失面積41.11萬k㎡,其中水蝕面積35.05萬k㎡,風蝕面積6.06萬k㎡。從兩次遙感調查對比看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經十年治理,治理面積增長7.11萬k㎡。近期在采礦、交通、冶金、建材等生產建設開發中,不重視水土流失防治,在開發建設中也出現了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的現象。例如晉陜蒙煤炭開發區,大量的廢棄土石和礦渣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淤塞、泥沙下泄,嚴懲危害黃河下游的安全。一些地方出現一方治理多方破壞、治理速度趕不上破壞速度。
4、水土保持的基礎性工作還非常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現代化水平不高,水土保持行業自身在理念上也有不符合自然規律、不適應經濟社會形勢發展的地方。
水土保持的系統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科學技術指導作用乏力;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應用緩慢;城市化與建設項目產生的人為水土流失日漸嚴重。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剛剛起步,尚缺乏技術標準和治理經驗,取土開挖形成的高陡邊坡、棄渣棄土造成的松散堆積物治理技術薄弱,標準偏低,嚴重影響了當地及下游地區的生態環境,也直接影響城市環境質量和投資環境。全國雖然有100多個不同層次的水土保持科研站(所),但普遍存在研究力量分散、儀器設備落后、高層次人才缺乏、低水平重復的現象,難以取得區域性的重大突破。
二、對當前水土保持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1、加大人力、物力、資金投入力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把各項工作切實做到實處。設立水土保持專項資金,使各項工程順利高毀地完成。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水土保持發展規律的有效機制,努力探索、不斷創新社會參與的激勵機制。強化項目管理,全面規范項目管理程序,落實責權。
2、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引進一些水土保持的人才,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狠抓人員培訓,提高業務水平。水土保持工作技術性、政策性強,涉及面寬,影響廣泛,代表著政府形象,責任重大。要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必須有一支精通業務、能當行家的工作隊伍。建立培訓制度,通過各種培訓,打牢專業基礎,使工作人員掌握相關程序和規定,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加強引進業務能力強的專業人才,以促進水土保持工作的順利開展。
3、突出重點,構建區域化治理、分類管理的新格局
全面推行按項目區立項,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實現了人工治理和生態修復有機結合,各有側重。工程建設全面貫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完善技術線路,調整措施體系;改革補助方式,進一步加大了治理投入,集中力度,加強治理;強化管理制度,確保工程建設更加符合時代要求,更加注重實效。
4、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管理
為進一步加強重點工程管理,不斷提高防治水平。應將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全面安排部署水土保持工作。針對重點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對各地存在的問題絕不姑息,不遷就,要不斷提高對工程建設管理的認識,切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5、提升綜合治理水平
以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基礎,以滿足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為著力點,大力推進治理水土流失的條件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條件。
6、加強技術指導
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指導,同時還要借鑒先進的、成功的經驗。為了克服自身的不足,把水土保持工程實施好,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到各處去參觀學習。通過參觀工程現場,提高了專業素質。
7、積極探索,生態修復逐步拓展
按照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政策法規為保障,因地制宜,通過封育保護、建設基本農田、發展農村能源和生態移民等措施,實現大面積的生態修復,探索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新道路。
三、結束語
中國人口眾多。耕地和水資源不足。水土流失是中國首位的環境問題。水土保持是中國重要的環境和生態修復重建工程,是環境生態建設的主體。水土流失已經給我國帶來了很多危害,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切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遵循自然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因勢利導,以保護預防為主,使人類與自然資源、環境和諧共處,只有這樣,我國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文選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57年創刊,是國土資源部主管,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主辦的。國際刊號ISSN:1000-3665;國內刊號CN:11-2202/P。郵發代號2-335。我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專業領域創刊較早、發行較廣,并具有權威性、綜合性的學術理論與實踐刊物之一。
文章標題:簡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哪些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654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