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4-12-03 14:57 熱度:
[提要] 從世界城鎮化發展歷程看,城鎮化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和不平衡性,各國城鎮化動力機制也不盡相同。從中總結的經驗教訓有:城鎮化不能脫離農業現代化;城鎮化水平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城鎮化要遵從市場調節,也要在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觀調控下推進;城鎮化應集約利用土地,避免過度郊區化。
關鍵詞:造價中級職稱論文,世界,城鎮化,歷程,經驗
一、世界城鎮化歷程與特點
(一)城鎮化進程階段性明顯。18世紀后期開始的工業革命可以視為世界現代城鎮化的發展開端,所以世界城鎮化發展至今已經歷了兩個世紀有余,整個進程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第一階段是1800~1900年,這100年是歐洲工業革命的初期,城市人口隨著城市工業的發展逐漸增加,但增速非常緩慢,世界城鎮化率由1800年的5.3%提高到1900年的13.6%,100年僅提高了8.3個百分點。這一階段也沒有形成城市體系。第二階段是1900年至今,可視為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2000年,世界城鎮化率為46.6%,比1900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這100年城鎮化增速是上100年的3倍。進入 21世紀,世界城鎮化保持快速發展,2008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超過50%,到2011年,世界城鎮化率提高到52%。
(二)城鎮化發展不平衡。城鎮化在地域和發展上的不平衡性也是伴隨世界城鎮化進程的顯著特征。工業化起步于歐洲國家,所以歐洲國家的城鎮化進程也較其他國家快,隨著時間的推進,城鎮化在各地域的差異明顯。根據2011年版《世界城市化展望》數據,2011年較發達地區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比例為78%,而這一比例在欠發達地區只有47%。從國家的城鎮化率的比較上也可看出這種不平衡,新加坡很早就實現了城鎮化,2000年以后其城鎮化率即為100%,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在2011年分別達到82.4%、79.6%和91.1%,而孟加拉國、柬埔寨和斯里蘭卡的城鎮化率還都在30%以下。
二、典型國家城鎮化進程
由于國情、發展環境和發展戰略的不同,各國城鎮化進程表現出一定的差異,甚至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城鎮化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剖析國外典型的城鎮化進程,從中可以總結出經驗和教訓。
(一)英國。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現代工業的國家,產生了一批最早的工商業城鎮。1851年英國城鎮化率達到50%,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城鎮化的國家,從1760年產業革命算起,用了90年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僅為6.5%。英國在早期實行的是自由放任式的城鎮化模式,隨著社會矛盾和不同利益集團的沖突驟然加劇,產生了地區間和社會內部發展嚴重的不均衡和大小城市的發展比例嚴重失調等問題,阻礙了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英國政府通過頒布一系列法律和建立相應組織機構的方式對城鎮化的負面影響進行干預,并創造了一種用城市規劃來合理布局城市的新方式。
(二)美國。相比較西歐國家,美國的城鎮化起步較晚,1790年美國在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城鎮化水平僅為5%,到20世紀70年代,其城鎮化水平穩定達到70%。大都市區在美國經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大紐約區、五大湖區和大洛杉磯區為代表的三大都市帶的GDP占全美國份額的76%,這是美國多年推行大都市區經濟的結果。美國大都市區產業發展代表了產業轉型的方向,大都市區的產業轉型極大地推動了美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造就了美國“新經濟”的奇跡。20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出現了“逆城鎮化”現象。美國城市人口由緊湊型向分散型轉變,形成了蔓延式擴張的城鎮化方式。這種方式降低了人口的密度,對縮小城鄉差距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人口在地域上的擴張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比土地資源的浪費和生態環境的破壞。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提出了“精明增長”的概念強調減少盲目擴張,保護開放空間和創造舒適的環境,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
(三)日本。日本城鎮化進程比西方國家晚了百余年,但其只用了幾十年時間就達到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城鎮化水平從1920年的18%增長到1946年的53%,到2011年,日本城鎮化率已達91.1%。日本城鎮化在空間上采取的是高度集中型模式,即首先對少數幾個都市圈進行集中開發。這也是由日本的國情決定的,其國土面積小,人口密度大,可供開發的空間有限。高度集中的城鎮化模式有力地促進了日本的工業化進程,也使戰后日本的經濟迅速復蘇和增長。但由于存在人口和經濟在地域分布上有過密與過疏的問題,使得日本大都市和農村在發展上都有乏力的表現:一是大都市內人口擁擠、住房緊張、地價昂貴、居民生活壓力大等;二是農村存在勞動力不足、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嚴重等。針對這些問題,日本大規模地發展衛星城市,引導人口與經濟要素向都市圈外疏散。
(四)韓國。與日本模式相似,韓國也是以大城市為主導來推動城鎮化。1965年韓國城鎮化率僅為32.4%,到1980年就達到56.9%,到1990年城鎮化率為73.8%,到2011年城鎮化率達到83.2%。以 “工業為主、大企業為主、大城市為主”的政策是韓國為了追趕發達國家采取的辦法,優先發展大城市,使得人口和產業向少數大城市高度集聚。目前,韓國城市人口的近60%集中在8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特別是以首爾為核心的首都圈,國土面積僅占全國的12%,但一度集中了韓國近一半的人口、近60%的制造業和70%的國內生產總值。這種過度集聚發展也成為韓國城鎮化的主要問題,韓國政府通過實施地方都市圈戰略,形成能夠與首都圈相抗衡的區域,來達到擴散人口、產業和機構的作用,從現實情況看,這種戰略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五)拉美地區。拉美地區的城鎮化是從19世紀殖民地時代開始的,1930年城鎮化率達到32%。20世紀50年代后,拉美地區就進入了城鎮化加速推進階段,城鎮化率從40%提高到目前的80%,比歐洲水平還高,位居世界第二。拉美國家城鎮化是典型的過度城鎮化類型。“過度城鎮化”對拉美經濟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多年來,很多學者將“過度城鎮化”帶來的一些社會問題稱為“拉美陷阱”或“拉美化”。這些問題包括:城鎮化率遠遠高于工業化率,導致就業崗位嚴重不足,失業率居高不下;收入分配嚴重不公和兩極分化情況嚴重;住房緊張與貧民窟問題突出;醫療和教育資源不足;政府服務不均等。這些社會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反作用于經濟政策和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成為“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案例。 三、世界城鎮化經驗與教訓
縱觀歐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歷史,已達到高度城鎮化的國家,在城鎮化的區域推進上都有自己成功的經驗,也都有或大或小的失誤,我們應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一)城鎮化不能脫離農業現代化。城鎮化不但要以工業化為推動力,還要以農業的現代化為基礎。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建設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是所有發達國家都在進行的事情。一是有利于三次產業合理構成,是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始終立于堅實、發達的農業基礎之上,這對國家的糧食安全、居民生活質量的穩定,都是至關重要的;二是有利于縮小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減少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拉美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之所以不理想,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城鎮化進程中忽略了農業的基礎地位。犧牲農業的城鎮化,不能有效地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相反還產生了嚴重的“城市病”。
(二)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要相適應。城鎮化的國際經驗表明:過度城鎮化不能帶來社會經濟的現代化,也不能改變農村的落后面目,還會產生嚴重的“城市病”,是不健康的城鎮化;滯后城鎮化也不利于現代化的實現,因為它不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發育不全的城鎮化;只有同步城鎮化,才是實現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有序、良性發展的模式,可以避免或緩解、消除“城市病”。
(三)城鎮化要遵從市場調節,也要在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觀調控下推進。市場機制對于城鎮化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美國城鎮化發展的巨大動力就來源于市場機制。城市空間形態的轉變、城市規模體系的升級都是在市場力量推動下形成的。但是城鎮化的國際經驗也顯示出:城鎮化完全由市場調節,會使農村人口無序地涌入城市,大城市人口惡性膨脹,造成嚴重的“城市病”,城鎮化是盲目的且缺乏控制力的;市場的作用還不能保證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和非盈利性自然壟斷部門的發展。作為社會經濟的一項大變革,城鎮化過程應該有合理的防治人口過度膨脹的機制。而宏觀調控是避免和消除“城市病”的良藥。在歐洲城鎮化進程中,法律先行得到政府重視。英國在很早的時候就通過了制定法律來管理環境,之后還在公共衛生、治安以及貧民聚居等方面制定相應法律法規,這樣就使得政府進行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是有法可依的。
(四)城鎮化應集約利用土地,避免過度郊區化。國際經驗表明:城市不是越大越好、越集中越好、越多越好。城市過少、過大、過于集中,容易產生“城市病”;城市過多、過小、過于分散,就會影響集聚效益和規模效益,占用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不利于農業的發展。因此,城市必須正確布局,集中與分散必須恰當結合,使大、中、小城市結構合理、搭配適當。即使是美國這樣一個土地等各種資源條件較好的國家也在反思其占地多、能耗高的城鎮發展模式。對于我國來說,應根據各地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走集約型、可持續的城市化道路,在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規劃的調控下做大較密集的城市開發布局,城市必須成為緊湊的城市,與開放的生態空間相結合。
主要參考文獻:
[1]魏后凱.東亞國家城鎮化模式及其得失[N].人民日報,2013.1.20.
[2]仇保興著.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發展[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12.
文章標題:造價中級職稱論文世界城鎮化發展歷程及其經驗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2410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