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19 16:57 熱度:
摘 要:以突發公共事件為背景,對應急協同決策的情景及其演變過程進行描述。深入分析“情景”演化機理,給出“情景―應對”模式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決策方案的生成過程,并在總結應急物流協同決策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建立基于“情景―應對”模式的應急物流綜合運輸協同決策體系。從建立動態多部門協同決策主體、基于“情景―應對”的動態應急綜合運輸體系、基于“情景”的應急物流協同決策評價指標體系三方面對我國應急物流綜合運輸體系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核心期刊,“情景―應對”模式,應急物流,綜合運輸,協同決策
Abstract: Emergent public events as the background, synergic decision making in emergency situation and its evolution process are described.“Scene”evolution mechanism is deeply analyzed, public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scheme generation process is given in“scene-response”mode, emergency logistics synergic decision system related theory is summarized, the synergic decision 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emergency logistics based on the“scenario-response”model is built. The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for our country emergency logistics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from three sides: established dynamic multisectoral collaborative decision-making, the dynamic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based on“scene-response”, emergency logistic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ynergic decision system based on“scene”.
Key words:“scenario-response”model; emergency logistics; integrative transportation; synergic decision system
0 引 言
2008年南方雨雪冰凍災害、“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災害以及2013年蘆山地震等一系列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和應急處理,使應急物流成為近年來國內學術界的研究熱點之一。應急物流運輸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突發公共事件救援行動的成效。
應急物流是指為應對嚴重自然災害、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軍事沖突等突發事件而對物資、人員、資金的需求進行緊急保障的一種特殊物流活動[1]。綜合運輸體系是指各種運輸方式在社會化的運輸范圍內和統一的運輸過程中,按其技術經濟特點組成分工協作、有機結合、連續貫通,布局合理的交通運輸綜合體[2]。由于應急物流具有突發性、不確定性、弱經濟性和非常規性的特點,在突發性公共事件救援行動中應充分考慮綜合運輸體系的時間、頻率、安全性、可靠性、運輸網絡及運輸方式銜接的便利性、信息的及時與準確性[3]。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要求有關部門和系統必須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和資源約束下滿足應急物流、人流的需求,以實現時間效益最大化、災害損失最小化及社會影響最小化,急需從協同決策系統的角度對應急物流綜合運輸理論和方法體系進行系統的研究。但是,目前在制定應急救災管理相關協同決策方案時,仍主要依靠領域內專家和管理人員的經驗,方案的主觀性和隨意性較強,相關系統間的協同決策能力較弱,往往造成決策的偏差較大,與應急物流要求不相適應的結果。政府部門也一再強調要“高度重視運用科技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強應急管理科學研究”。因此,基于“情景―應對”模式,聚焦多式聯運和協同決策核心領域,對應急物流綜合運輸理論和方法體系關鍵技術進行系統分析和深入研究便顯得尤為迫切。
本文結合西部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建立了適用于處理西部地區突發公共事件所必需的綜合運輸協同決策理論方法和應用體系,科學優化應急物流與綜合交通運輸協同決策系統,以提高西部應急物流與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時效性與經濟性,能夠有力保障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
1 “情景―應對”應急決策
1.1 “情景―應對”模式的概念
“情景―應對”模式是決策行為主體通過對當前突發公共事件“情景”中進行分析與判斷,并依賴當前情景,對于未來出現的“態勢”、“態勢”的概率,以及這些“態勢”帶來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等進行判斷,進而生成應對方案的一種決策方
法[4]。
突發公共事件的情景時刻在發生變化,在進行應急物流綜合運輸協同決策時,決策者應重點關注那些關鍵致災點和決策點所面對現在及未來變化的態勢。突發公共事件后,都可能造成交通的突然中斷甚至癱瘓,對災區造成重大影響以及次生災害,迅速建立公路、水路、航空、鐵路應急綜合運輸協同決策系統,及時保障物資安全運送到受災地區。根據應急物流不同發展階段的環境約束和目標管理變化,針對不同“情景”提出有效“應對”協同決策方案,制定高效、多種運輸方式參與、多階段多目標運輸調度計劃,力爭解決突發公共事件中“供非所需”、“杯水車薪”和“涸轍之魚”等問題。 1.2 “情景”演化機理分析
情景是真實世界中各分散刺激物及其背景構成的,具有語義一致性的視覺圖景[5]。由于情景演化是在開放的系統或環境中進行的,且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其影響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事件內部因素:即事件的性質,是情景演化的關鍵因素。不同的事件演化能力和方式都不同。
(2)外部環境因素:包括社會、經濟、網絡輿情、地理、天氣等因素。一旦突發事件爆發,這些因素將影響事件的發展方向和波及范圍,更有可能誘發衍生事件的產生。
(3)應急處置干涉因素:包括應急救援物資調用、應急救援人員進展、應急救援資金使用等情況[6]。
突發公共事件的情景演化是一個龐大且復雜的系統,并且往往伴有衍生情景。在演化過程中不僅涉及事態本身,還會涉及到與事件相關的人與環境。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呈現幾種典型的發展態勢及演化路徑,如圖1。
在突發公共事件中,情景的演變方向是不停變換的,不變的情況是極少數的。以實際情況與決策者預期情況的比較作為評價標準,如果情景演變達到(或超出)決策者的預期,此情景就是朝好的方向轉化,相反,若情景演變沒有達到預期,則情景就是朝著壞的方向轉變。在演變過程中,若情景演變的每一步都是向好的方向發展,則這條情景演變路線稱為最樂觀情景演變路線,意味著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獲得成功;若情景演變的每一步都是向壞的方向演變,則情景演變路線稱為最悲觀情景演變路線,意味著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失敗。
1.3 “情景―應對”應急決策分析
在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決策過程中,決策響應的時間緊迫性和資源短缺對應急決策方案的生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對突發公共事件情景態勢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情景―應對”決策模式特點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決策系統的特殊要求,“情景―應對”應急決策方案生成過程大致包括以下三個階段[7]:
(1)應急決策情境生成階段: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決策行為主體面對事件發生的真實境況,根據情景態勢提取過程將輸入的情景信息分為當前情景態勢覺察、當前情景態勢理解、未來情景態勢推演、未來情景態勢檢測四個層次。決策者通過對四個層次情景態勢進行信息搜索和整合等情景識別與感知,生成應急決策情境。
(2)問題空間構建及其決策規則的生成階段:決策者根據應急決策情境構建決策問題空間,并根據問題空間的特征從任務結構角度作出內部表征分析。決策者對突發公共事件決策的問題空間建構和任務結構表征是決策的一個核心環節,也是決策者一種復雜的心理信息加工過程。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決策中,決策者在時間緊急和不確定環境下,受到來自資源、時間和人力等一系列約束條件的壓力,決策規則和決策方案的生成一般是建立在生態理性和快速節儉式決策基礎上的。
(3)設計備選應急決策方案及其評估階段:應急決策方案是指為快速解決、緩解和消除突發公共事件引發的問題而制定的可行性方案。針對應急決策任務,決策者根據已形成的決策規則及生成的啟發式規則,構建多個備選應急決策方案,對備選決策方案的每種可能后果進行評估,排除最差的方案,最后根據各種備選決策方案作出應急判斷,選擇相對有效決策方案。
對于一個突發公共事件,其整個過程可分為若干個關鍵階段,每個階段按照時間順序又可分為初始情景、中間情景和結束情景,上一個階段的結束情景往往是下一個階段的初始情景,該過程如圖2所示:
這里假設把所有可能的情景都考慮到了,模型并不會因為這種假設而失真,因為對于現實中的絕大多數情景,都是可以假設出它可能演變出的情景。
2 應急物流綜合運輸決策體系構建
2.1 應急物流協同決策的內涵及其特征
應急物流協同決策是指為滿足突發公共事件的緊急需求,由多方參與、通過信息媒介在人和人之間形成交互關系的協同,使多方參與者對整個程序環節產生一個共同的認知狀態,并能夠采取一致的行動,完成同一決策目標而在特殊條件下進行的非常規性的聯合決策行為[8]。該決策具有以下特征:
(1)決策的整體性:在一個系統中,應急協同決策不是由幾個簡單的決策主體共同合作而完成決策任務,它需要一整套的特殊內在規律的輔助,這些特殊的內在規律決定著應急協同決策的性質以及各個組成部分的特性,這種內在規律使得組成應急協同決策的各個部分的功能比單獨使用這些功能范圍大的多。
(2)決策的動態性:由于支配應急協同決策的內在規律是動態變化的,也就使得應急協同決策形成一定的結構,同時這種動態性也構成了應急協同決策。通過其內在規律的輔助,使得應急協同決策不斷得到豐富和加強,從混亂轉向有序。
(3)決策的自組織性:在應急協同決策中,其構成部分之間也有著相互調解的功能,這樣應急協同決策就能夠實現自我的調節,且這種自我調節發生在動態變化過程之中,是動態變化規律的另一種體現,同時也是系統協調性的表現。
(4)決策的協同性:在應急物流決策問題中,應急管理領域的專家、政府相關部門領導以及應急需求點的主管人員等多決策主體共同參與,即決策主體的協同性。
(5)決策環境的特殊性:應急物流協同決策面對的是突發公共事件,因此決策問題往往具有緊迫性[9]。
2.2 應急物流綜合運輸決策體系構建
應急物流體系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系統,它的物資運輸涉及政府、軍隊、企業等部門,也涉及倉儲、運輸、配送、分發等不同功能環節,還涉及法律法規、信息、人員、技術、政策等不同的組成部分,是由各個物流元素、環節和實體組成的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10]。根據應急物流運輸體系的構成,本文構建了基于“情景―應對”模式的應急物流綜合運輸協同決策體系,如圖3所示: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協同決策是多主體的,具有突發性、不確定性和社會性等特點。應對大范圍突發公共事件時,運輸部門這個主要的協同決策主體應充分考慮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協同決策的動態性、協同性等原則,不斷完善法律政策及各種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制度等各種重要的控制參量,構建應急協同決策主體的運行規則和關聯方式。協同決策主體要結合“情景―應對”決策模式的特點和應急決策系統的特殊要求,對當前“情景”進行充分理解、科學推演和檢驗,最終生成不同“情景”下的綜合運輸備選方案。備選方案生成后,協同決策主體對備選方案的有效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當備選方案不通過時,協同決策主體應優化備選方案或重新對當前“情景”進行分析,最終確定并實施綜合運輸方案。
2.3 構建應急物流綜合運輸協同決策體系的建議
雖然我國應急物流起步晚且存在很多缺陷,但仍在不斷和補充完善應急物流體系。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幾點關于構建應急物流綜合運輸協同決策體系的建議:
(1)建立動態的多部門協同決策主體
在應急物流綜合運輸處理過程中,突發公共事件在不斷的演化,只有采用動態的多部門聯動才能適應突發事件的發展。這些協同決策主體根據事件的不同發展階段適時地制定基于“情景”的備選方案,動態地接受處理過程中的任務、選擇執行策略、確定行動方案并按照處理過程的要求相互交流、協調工作,為綜合運輸方案的順利實施提供支持。目前根據我國西部特殊的地理條件、各地區可能發生突發事件的特點、預案體系健全狀況、城市規模、指揮權分配、應急聯運,特別是協同決策體系,構建由運輸部門為主的動態多部門協同決策主體。
(2)建立基于“情景―應對”的動態應急綜合運輸體系
面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綜合運輸,應考慮情景演變和“情景―應對”模式下,以追求時間效益最大化、災害損失及不利影響最小化為目標,對突發公共事件所需的應急物資實施高效計劃、組織、運輸和控制。突發公共事件本身所具有的突發性和不確定性使得現有的預測技術難以確切捕捉事態發展的方向,一個完善的突發公共事件綜合運輸體系能夠實現基于情景的危機監測、預測、預報和預控等多方面需要,因此需要綜合考慮需求因素、運輸階段、環境條件、運輸裝備等因素,建立基于“情景―應對”模式的動態應急綜合運輸體系。
(3)建立基于“情景”的應急物流綜合運輸協同決策評價指標體系
在進行決策之前,首先要確定評價指標體系,這是決策的基礎。指標選取的好壞,對分析備選方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指標體系是由多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評價指標,按照一定的結構組成的有機整體,只有科學合理的評價
(上接第4頁)指標體系,才有可能得出科學公正的綜合評價結論[6]。以上決策體系構建的應急物流協同決策評價指標體系是應急物流研究中涉及決策應急物流運輸線路選擇。評價指標集合包括時間效益、運輸成本、線路狀況等,協同表現評價指標集合包括運輸總成本、柔性水平等,根據不同的“情景”側重選擇不同的評價指標集合,實現運輸時間最短,運輸成本最少,服務水平最高等綜合運輸方式和路線的選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急物流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與運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除了完善應急物流的基礎設施、組織網絡、政策保障外,還需要應急物流協同決策主體的緊密配合、綜合運輸協同運作,只有依靠統籌調度和依靠綜合運輸協同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協同決策主體的積極性和資源互補優勢,才能保障應急物流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及運作目標的順利實現。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協同決策主體在明確應急物資配送目標的基礎上,生成不同“情景”的動態配送運輸方式和配送路線等協同決策備選方案,建立協同決策評價指標體系對備選方案進行有效性分析,最終確定并實施綜合運輸方案。
參考文獻:
[1] Sheu, J-B. Challenges of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2007,43(6):655-659.
[2] Barbarosoglu G, Arda Y. A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framework for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n disaster response[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 2004,55(1):43-53.
[3] 趙艷. 淺談我國應急物流系統的構建[J]. 物流管理,2008(5):42.
[4] 舒其林. “情景―應對”模式下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資源配置調度研究[D].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
[5] 吳國斌,王超. 重大突發事件擴散的微觀機理研究[J]. 軟科學,2005,19(6):4-7.
[6] 楊繼君,吳啟迪,程艷,等. 面對非常規突發事件的應對方案序貫決策[J].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619-624.
文章標題:核心期刊投稿應急物流綜合運輸協同決策體系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2579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