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7-10-10 14:39 熱度:
由于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動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經濟高速增長對減排的壓力非常之大。
《城市中國》以“城市智慧與中國俱進”作為雜志定位,于2003年創刊,是國內獨一無二的一份城市研究型雜志。它具有鮮明的國際化視野,從政策、規劃、建筑、經濟、人文、社會生態、商業形態等領域的各層面出發,全面剖析當代中國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軌跡與思路。
中國的環境與發展關系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污染物減排是我國從區域總量控制的角度來全面控制城鄉工業、生活污染源的排放,是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由單純工業污染源的防治到運用綜合手段實現環境保護的歷史性轉變。
生態環境已成為十七大報告所描繪的2020年中國小康社會圖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國應當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可以說,沒有生態文明,一切文明就沒有了享受的前提。
一、環境污染減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高速增長與污染物減排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如何讓人民群眾直接體會到污染減排的成果。
SO2、COD的排放總量減少了,能否直接反映出全國環境質量的改善,城市河流、湖泊、海灣富營養化的程度能否降低,都是未知數。污染物削減與大氣、水環境質量的改善不能一一對應的問題,是一個如何讓公眾感受到主要污染物減排成果的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污染減排經濟政策不完善的弱點更加明顯。
污染減排的經濟政策不完善,資金投入已經是現在實現污染減排目標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目前正常渠道滿足不了環境保護需求、沒有資金投入硬性要求、中央政府投資遠未落實、企業投資沒有形成激勵環境、社會融資問題較多、投資效果和環境績效欠佳等問題。另外,約束污染減排的經濟政策沒有到位。例如,排污收費和污水處理收費等制度仍然存在征收面窄、收費項目不全、收費標準偏低、征收力度小、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污染減排的投融資政策不夠完善,不足以全面支持污染減排工作。
二、推動城市節能減排措施
(一)堅持政策引導,強化政府調控管理。
出臺地方城市法規、政府規章文件,頒布修訂出臺節能減排地方標準,制定實施循環經濟試點項目。制定能耗標準、排放標準,嚴格執行準入標準;建立和完善企業生態修復責任制度,加大監督和執法力度。政府牽頭堅決取締高污染、高能耗企業。例如:2010年4月前,上海已完成43家企業共79臺10噸以上鍋爐的煙氣脫硫或潔凈煤燃燒技術改造;大力推進中小鍋爐天然氣替代;2009年底前,關停包括上海焦化1#和4#焦爐、上海水泥廠、浦東水泥廠等在內的高污染企業、生產線600-700家(條)。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2010年4月1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年一季度,中國發電量增長15.5%,較同期國民經濟增速快了4.4個百分點。在電力供需從緊張轉向基本平衡的背景下,高耗能行業盲目發展現象再次抬頭,中國節能形勢仍然嚴峻。政府應作為節能減排的帶頭人和組織者,堅持不懈,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才能保證經濟真正意義上的穩步發展。
(二)著手城市低碳長遠規劃全球變暖、溫室效應、自然災害給我們帶來的災難風險不言而喻。
要想化解高碳時代給我們帶來這種災難,城市發展的傳統模式一定要變。要發展理想的、宜居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規劃必是關鍵之一,保證可持續發展。單單依靠節能減排的純技術手段還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污染、碳排放,還需要增加更多的標準因素,這就需要城市低碳規劃,尋求未來低碳城市發展模式。城市規劃是一種土地和空間資源的配置機制,也是政府引導城市發展的重要手段,也必然成為快速城市化地區對環境變化響應的直接手段。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城市低碳發展框架,揭示低碳城市規劃、低碳城市生活、低碳城市運行三大體系之間的耦合關系,為建立對應和減緩快速城市化進程發展給環境帶來的影響技術支持。譬如:河北省石家莊市2010年按照“系統規劃、滾動開發、交通先行、項目帶動、產業引進、環境營造”并進原則,將全面加快濱河新區開發建設步伐,重點在30平方公里起步區開發建設。“打造全國一流的低碳生態示范區和濱水生態宜居新城。”新區規劃中將以生態為保障,不安排容易產生污染的重工業項目,以突出總部經濟、創新產業、現代物流、行政中心、職業教育等功能,構建科技含量較高的全新城區。2010年主要目標為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中化學需氧量下降5.2%,二氧化硫下降3.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104%以內。
(三)健全低碳城市,創新績效評價體系需要從減少能源浪費和高污染排放方面入手。
針對特定的環境、低碳技術創新,考核傳遞途徑,從技術、體制、成效、文化等方面選擇有效的績效評價政策。構建低碳創新組織機構,結合城市發展標準、法規,專門設立專項資金,鼓勵和扶持低碳創新項目、節能減耗、減排等技術創新補助。對重點耗能企業進行長期跟蹤,監管,對未按要求采取節能減排企業進行限期整改。鼓勵社會低碳消費,試行強制低碳采購,低碳高端節能產品、新能源的研制開發。例如:廣東省東莞市推廣高效照明產品58萬只,其中包括43萬只普通照明用自鎮流熒光燈與15萬只三基色雙端熒光燈(T5、T8)。可每年節電2316.2萬度,節約標準煤約9375.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162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169.1噸,減少TSP排放量約132.1噸。今年中標產品的外包裝和本體上統一印刷“財政補貼綠色工程”標識。每戶居民憑身份證可買到30只,可享受中標價打5折優惠及不少于2年的售后服務。國家的激勵政策鼓勵人們的低碳消費,促進城市發展節能減排實施。
三、對我國今后減排工作的建議
(一)建立全過程減排機制
構建從污染物產生的源頭到排放的全過程系統減排體系,以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前提,節能、降耗、技術進步、治污、監管、激勵、增效系統推進,全社會參與、全過程推進、全方位考核。強化資源需求端的前端減排和經濟運行過程的中端減排,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力度,發展循環經濟,從源頭,從根本上實現節能減排。要突出地方政府的減排責任,并采取稅收、補貼等綜合有效措施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的偉大實踐,引導全社會“深度”參與節能減排。
(二)有效控制不利于污染減排的行為
通過制度變革遏制破壞環境的行為。嚴格按照污染物減排考核辦法的要求,試行污染減排指標未完成的一票否決。搞準搞實列入干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的環保指標。進一步弱化GDP在地方官員政績考核中過強的做法。預期性的GDP指標增長應以確保約束性減排指標實現為前提,具體落實又好又快的方針。對于特殊敏感地區試行取消GDP考核的硬性要求。對國資委管理的企業評價指標體系中逐步加大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的權重。突出地方政府的減排責任,改變上級環保部門考核下級環保部門的局面。提高環保部門獨立性。監督中央政府部門帶頭實施規劃環評。
(三)加快建立污染減排的長效鼓勵約束機制
建立以節能環保為導向的市場準入制度和技術支撐體系,將環評工作與總量控制結合起來,實施環境容量前提下的項目審批。加強減排工作管理體制和機制建設,嚴格執行“三同時”與區域限批、流域限批、行業限批制度。完善排污收費制度,一步到位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對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制度,對區域實施循環經濟規劃及實施效果評價制度。推進污染減排信息公開,強化公眾參與,采用包括命令、非命令型、自愿手段在內的“混合”政策措施。政府采用減(免)稅、消費者直接補貼等激勵手段,推進環境友好型產品的消費和生產。
文章標題:城市環境污染及節能減排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3667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