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8-02-03 11:15 熱度: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尤其隨著人口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與完善愈發重要,本文主要探討城市重點區域的交通提升規劃。
《城市中國》以“城市智慧與中國俱進”作為雜志定位,于2003年創刊,是國內獨一無二的一份城市研究型雜志。它具有鮮明的國際化視野,從政策、規劃、建筑、經濟、人文、社會生態、商業形態等領域的各層面出發,全面剖析當代中國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軌跡與思路。
文章以杭州市濱江區江一區域為例,通過深入研習區域基本概況、全面落實上位規劃要求,就如何對城市重點區域的交通如何提升,提出了強化區域交通聯系、改善地面路網結構、完善交通服務設施和進行打造慢行系統等策略。
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和城市版圖的不斷拓展,城市的道路交通能力也不斷收到挑戰。為了適應城市的發展需求,有必要對現有的城市交通進行提升。尤其是對于剛剛成為城市重點區域的地區,更有必要結合其區域變化、功能定位和發展需求,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為此,筆者以杭州市濱江區江一區域為例,就如何提升其交通能力、效率和質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1、深入研習區域基本概況
1.1濱江區——杭州城市的硅谷天堂
濱江區位于杭州中心城區南部、城市新版圖中心和錢塘江南岸。濱江區成立于1997年,是第一批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有著“天堂硅谷”美譽,是杭州市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的戰略要地,也是杭州轉型發展、創新創業的前沿陣地。
1.2江一區域——杭州城市的重點區域
江一區域地處杭州城市發展軸、濱江中心區南部、濱江區產居交匯之處,是濱江區多個中心聯系、產居互動和產城融合的最佳區域,同時也是杭州的城市重點區域。作為濱江區文體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現有基礎上改善和提升江一區域的道路交通條件,已經成為該地塊未來發展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有必要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和更高的地位條件下對其進行統籌考慮和精細謀劃。
2、全面落實上位規劃要求
2.1《杭州市綜合交通規劃》(2010年)
(1)城市道路總體框架:以一環、三縱、五橫的城市快速道路系統為主骨架,聯系城市各大組團,并同其它城市主次干道一起形成一個以方格路網為基礎,以環路加放射形的現代化城市道路網系統。
(2)城市水上交通總體骨架:根據杭州市的航道等級及客流需求,確定形成“一軸、雙十、兩節點、四樞紐”的水上公交系統框架體系。其中,“一軸”為錢塘江;“雙十”為京杭運河、余杭塘河-姚家壩河-上塘河構成江北十字網和北塘河、長山直河-后解放河構成江南十字網。其中的上塘河是濱江區最主要的通航河道之一。
(3)主城區與濱江區的交通聯系:為加強濱江區與主城區的聯系,新增江暉路——望江路過江隧道。此隧道的建設已列入杭州市十二五規劃,并北延,穿西湖,與城西古翠路連接;同時,規劃5條快速公交線路,一方面加強與主城區聯系,也有利于濱江區各功能區塊的人員流動;此外,上塘河作為濱江區重要的通航河道,未來還將繼續提高等級,成為聯系錢塘江的重要上山通道。
2.2《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0年修編)
至2020年,杭州市將規劃建設10條軌道交通線路,經過濱江區的有6條,江一區域周邊有3條,分別是軌道1號線、5號線、6號線,800米范圍內站點有3個,其中軌道1號線已建成通車。從該規劃中可以看出,江一區域未來將處于多條軌道交通線路的圍合區域,可同時快速到達多個軌道交通站點。因此,有必要在規劃中加強相互之間的快速便捷聯系。
3、江一區域交通提升規劃設想
3.1強化區域交通聯系
區域交通銜接圖
(1)加強與城市區域干道的聯系:江一區域南北向應加強通過城市主干道江暉路過江隧道,以便北接濱江區中心區、主城核心區、城西品質城區,南連高新產業區、白馬湖創意產業城。同時,東西應加強向通過主干道濱興路東街江東新城、蕭山區,西連濱江高教園區、之江度假區。
(2)加強與周邊軌道站點的聯系:江一區域距地鐵1號線、5號線、6號線站點均在800米服務范圍內。已建成的地鐵1號線南接湘湖風景區,北連主城區、下沙副城、臨平副城。5號線南接蕭山中心區,北接杭州主城區,轉向西接科創城及老余杭。6號線沿江南大道西接之江度假區,東連錢江世紀城。大容量的快速軌道交通的建設,拉近了江一區域與杭州市其他城區的距離,加速濱江區的產城融合進程。有基于此,江一區域可通過規劃建設公交專用道、公共自行車專用道和步行景觀道,以加強與各軌道站點之間的聯系。
(3)加強與北側北塘河的水上交通聯系:北塘河現狀為6級航道,主要為貨運。依據杭州市總體規劃,未來北塘河的貨運功能應逐漸減弱,并轉為觀光旅游為主的客運航線,與長山直河-后解放河共同形成江南十字網。規劃建議在江一區域北側結合地塊功能布局、濱水休閑景觀和內部交通網絡,設置中小型的游船碼頭,以便促進濱江的水上旅游。
3.2改善地面路網結構
(1)進行道路對比研究:江一區域周邊道路已經形成,東、南均為城市主干道,西、北均為城市次干道。濱江區中興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路網密度高,地塊服務度高,但地塊分割嚴重。規劃針對區域周邊路網格局、基地自身條件以及有利開發的需要,對控規路網和規劃路網進行了對比研究。
由上表可知,規劃路網方案2相對較為科學合理,可以作為規劃的推薦方案。
(2)完善路網體系規劃:1)形成“主干道、次干道、集散性支路、支路”四級道路等級和“四橫三縱”的形態結構。2)增加城市支路。將賓利路向東延伸,形成規劃區集散性支路;結合較高的開發強度在南北向增加兩條支路,以加密道路網和解決地塊出入口問題。3)增設人行景觀橋。北塘河為6級航道,對橋梁凈空及橋梁間距均有要求,周邊跨河橋梁已非常密集。規劃建議僅設人行景觀橋,加強與北側濱江區中心區之間的交通聯系。4)進行路網指標核定。通過對江一區域各個等級路網指標(包括總長度、面積、道路網密度、道路面積率)與規范指標要求之間的核定,可知上述路網規劃符合江一區域未來的交通需求。
路網方案(二)
(3)改善交叉口規劃:1)內道路交叉口采用平交形式,主次干路交叉口采用渠化方式提高通行能力。2)強化交通組織管理方式,江暉路與賓利路交叉口信號燈控制,規劃區南北向支路與濱興路交叉口必須采用“右進右出”管理方式,以減少對主干道的干擾。3)規劃各支路與周邊城市道路交叉口均展寬,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其中,主次干路展寬段長70米,漸變段長30米,部分支路展寬長度50米,漸變段長20米。
3.3完善交通設施規劃
(1)構建公共交通設施網絡:強調與城市公共交通的合理銜接和有序組織。規劃在濱興路、江虹路將設置公交專用道,在人流集中的體育館及商務中心附近設置大型港灣式公交停靠站,內部不再設置公交站。強化與杭州主城區及濱江中心區公交線路相接駁,形成便捷的公交線網,并與周邊的地鐵站點、BRT站點便捷換乘。
(2)重視靜態交通設施布局:作為濱江區文體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慮到用地高效復合利用,按杭州市規范要求進行配建。為減少外來車輛對規劃區影響,限制供應社會停車泊位,僅在集散性支路兩側分散配建兩個社會停車場,每個社會停車場停車泊位50個。
(3)增設游船客運碼頭:規劃在北塘河南岸設置換乘碼頭,并結合碼頭設置大型公共自行車停放場。
(4)配置公共自行車服務點:按《杭州市城市綜合體規劃建設管理導則》要求,結合軌道交通布局情況,在碼頭、公交站點等人流集中點設置公共自行車停車場。
3.4精心打造慢行系統
(1)對接城市慢行系統:隨著北塘河沿線景觀整治工程的開展,市級慢行道路將經過江一區域。規劃設置一個南北貫通的中央共享平臺,南側地塊間步行道與林蔭道對接,北側與北塘河景觀橋相接,形成“中”字形的慢行交通格局,實現無縫對接城市慢行系統。
(2)打造內部慢行系統:構筑安全、方便、快捷的步行系統,形成“一軸兩環”的結構、多層面、完整的立體步行體系。結合林蔭大道、景觀中心軸和綠化景觀,構筑完整的步行街區,提供安全舒適的步行環境。設置濱水游步道,并與商業娛樂與文化休閑設施相結合,滿足購物、休閑等活動的需要。
(3)重點塑造中央共享平臺:中央共享平臺采用立體化的處理方式,用空中連廊、自然坡道等方式,將地面步行系統與空中步行系統進行有機銜接與融合。底層設置安全舒適的步行通道,形成活動豐富、輕松休閑、人流匯集的步行空間,使人行系統便捷通達。
結語
城市重點區域的交通提升,事關城市未來的發展狀態。因此,有必要在深入了解和分析其區域、周邊及內部的交通狀況的基礎上,結合重點區域的發展需求,按照上位規劃的落實要求,提出強化區域聯系、改善路網結構、完善交通設施和打造慢行系統的提升策略。惟其如此,城市重點區域的發展方可促進城市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杭州市綜合交通規劃》(2010年),杭州市規劃局
2、《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0年),杭州市規劃局
文章標題:城市重點區域的交通提升規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3784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