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20-02-08 11:04 熱度:
摘要:從濱江城市發展與規劃需求角度出發,結合城市風貌規劃思路,針對濱江城市風貌規劃問題展開探討。以枝江市為例,梳理城市發展現狀與問題,并從規劃原則與分區控制、沿街控制與景觀綠化以及建筑色彩等方面進行探討,為相關濱江城市風貌規劃提供思路和參考。
【關鍵詞】濱江城市 風貌規劃設計 實踐
1概述
縱觀近些年的城市風貌規劃成果,更多是從空間形態、景觀布局等方面引導與梳理。然而,濱江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往往存在一定起伏,城市鄰水條件差異較大,因此,規劃建設需要考慮不同區域的空間要素、功能特征、地理變化、地域文化等,才能塑造出特色的濱江城市風貌。本文以濱江城市風貌規劃為對象,針對長江流域枝江市城鎮風貌規劃展開探討,為濱江城市風貌規劃提供思路和參考。
2濱江城市風貌規劃思路
2.1尊重自然環境融合
濱江濱水的建筑空間多呈現不規則的特征,因勢利導的進行建筑設計更反映自然特色。依山傍水的建筑,形體錯落有致,疏密相間,更突顯節奏和韻律感。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高樓林立成為了城市發展的重要特征。為避免千城一面,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風貌,在濱水城市的規劃設計中應考慮不同層次和空間的塑造。臨江沿線則以低層和多層為主,點綴部分中高層,形成起伏變化的天際線。
2.2規劃方案改變防洪單一功能模式
在濱江濱水的城市規劃中,為滿足防洪功能,傳統的防洪大堤往往功能單一,不能滿足觀光、親水的需求。因此,在濱水帶的規劃設計中,通過階梯性的平臺設計,不僅可以增加防洪大堤的復合功能,解決城市安全和城市休閑的矛盾,同時擴展更多城市景觀空間,為城市特色景觀創建和地域人文塑造提供平臺。
2.3創造多樣的江河生態岸線
城市本身就是一個整體的生態系統,在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始終需要處理建設與保護生態系統的矛盾問題。濱江濱水的自然生態體系成為了保持生態平衡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濱江濱水的城市邊緣空間,起著調節蓄洪、凈化水質、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服務功能。在城市風貌規劃中,注重城市景觀生態學的思路和原則,可通過生態綠地、自然與人工植被等方式,形成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生態廊道。
2.4結合街道空間展示濱水區特色
城市中的街道作為重要的公共開敞空間,在濱江濱水城市規劃中,對于提升景觀和休閑功能,烘托商業氛圍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合理的規劃布局城市街道空間,可以塑造特色的、人性化的城市空間構成,使城市具有更加豐富的吸引力。如沿河沿江設置親水性的娛樂設施,結合水景、綠樹、休閑座椅等,形成與喧囂城市街道反差的寧靜大小空間,使得城市生活更為豐富、生動。
2.5構筑不同地域文化的濱水景觀
反映地域文化是城市風貌建設的重要部分,而現代城市景觀的營造又為城市文化特征反映提供了有效手段。濱江城市,如我國的長江帶城市群,每個區域都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歷史沿革,少數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巴蜀文化等等。結合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構建城市濱水景觀文化帶已經成為諸多城市建設中的有效方法。
3枝江市城市概況與風貌建設存在問題
枝江市位于長江中游北岸,江漢平原西緣,坐落于江漢平原,是湖北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及長江經濟帶中的節點城市。西北部丘陵、崗地占總面積的58.8%,東南部平原占41.2%。枝江境內江河縱橫,水庫、湖泊、堰塘星布,水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17.9%。在《枝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提出了城市總體定位“湖北長江經濟帶和宜荊城市群的重要產業基地,濱江宜居城市”。從城市地理位置特征、發展格局、文化背景,以及現有的城市經濟發展、街區建筑空間布局等多方面調研分析來看,枝江市城市現狀風貌存在如下問題:1)南北自然景觀資源特點比較明顯但主題不突出。城市空間塑造與城市自然景觀的聯系有待進一步加強;2)對長江岸線以及城區水體的利用不充分。雖然枝江有長江水體和眾多湖泊水系,但城市對水沒有充分利用,現狀長江岸線已經開始整治,但還沒形成預期的效果,對城區其他水體的利用基本處于規劃階段,還未實施。3)城市歷史遺跡分散,沒有形成景觀特色。枝江城區沿江地段的歷史遺跡保護的還是比較完好,但是沒有很好的整治開發,沒有形成枝江獨特的人文特色景觀。4)枝江現狀綠地休閑資源并不是很多,規劃的公園綠地與綠化也沒有形成有序的界面,濱江綠化帶更是沒有凸顯特色。在濱江景觀建設中,未充分利用水體和景觀的關系,未能突出濱江城市特色。
4枝江市城市風貌規劃實踐
針對上述問題,在枝江市的城市風貌規劃與設計中,從以下幾方面提供引導。
4.1風貌規劃理念與原則
從“江、綠、城、湖”四個方面提出了“城融山水、活力丹陽、錦繡枝江”的規劃理念。并從規劃原則上進一步展示規劃理念。規劃中尊重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河流等自然生態要素,以“綠廊、碧水”為目標,積極營造“水”與“綠”完美結合的生態環境,努力塑造“山水之城”的現代化、特色化城市景觀。并積極利用自身的地域文化優勢,重視并正確處理“現代”和“傳統”的關系,積極探索并賦予枝江新的內涵,打造出自然化、人文化的社區環境,竭力創造“新”“老”文化交融的城市特色。同時,將“海綿城市”規劃理念融入城市建設的各個環節。生態廊道的設計充分利用自然高差,將被防洪堤隔離在外的灤河水從上游引入城市,源頭處形成地下涌泉,進入城市并改善其生態條件后,又在下游歸流入灤河。沿河湖景觀設計為串珠式的下洼式“綠河”,即使在沒水的時候,也能保持串珠狀的濕地,同時結合城市雨水收集和中水的生態凈化和回用,使綠帶具有雨洪調節功能。
4.2街景風貌控制
依據枝江市城市街道風貌從區位環境、街道本身功能定位、道路周邊地塊用地性質與整體風貌結構四方面提煉出綜合型景觀道、生活型景觀道、生態型景觀道和交通型四種類型的景觀風貌道路。綜合型景觀道注重道路交通、景觀和生活功能,強調道路景觀多元化,景觀內容、處理手法及界面的豐富性。強調主干道功能的復合與集聚,重要節點建設商業綜合體、城市廣場。生活型景觀道結合街道尺度,保持街道的安靜舒適生活氣氛,便于人們交流來往,保證小孩活動安全,沿街兩側多安排與居住配套的學校、商店、醫院等日常服務設施。生態型景觀道注重兩側綠化植物配置豐富,強調視線的通暢性。慢行系統注重與周邊綠化景觀相協調。水面、岸線、堤防、建筑等相關要素應進行綜合考慮,達到道路交通與防洪安全、親水休閑、生產生活的和諧統一,充分展示生態景觀道的特色。交通型景觀道主要承擔城市運輸和對外,強調機動車快速交通的城市交通性主干道以及對外公路,道路兩側建筑宜形成連續型街景,注重行車動態觀景效果。
4.3綠化景觀改造與江河岸線處理
綠化景觀改造實施“點—線—面”相結合的策略。中心城區綠地系統總體形成“一環、一帶、四區、九園”的空間結構。城市主要干道綠化利用樹種配置和綠化形式的變化,形成一路一特色。并充分利用市花(紫薇)、市樹(香樟),營造枝江特色。與此同時,構建“綠蔭隱城”的城市綠色生態網絡。以濱河綠帶、城市公共綠帶、城市生態走廊以及外圍農田林地為依托,構建城市綠色網絡。將江河沿線通過不同區域的風貌規劃分區定位,分別將岸線分類設計為生態岸線、公園綠地岸線、生活休閑岸線、文化休閑岸線、產業區岸線等五類,充分融入到整個城市的水景與綠化建設中。4.4城市色彩引導
根據枝江城市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環境特征,對城市色彩分區控制進行規劃研究,提出建筑色彩規劃控制意向。規劃范圍內臨街建筑的新建、外立面色彩的變更均應參照本導則相關規劃內容加以控制。在城市色彩規劃中應引入科學的色彩體系對城市色彩加以引導。色彩分區規劃針對各區塊定位及功能配置的不同,對各個分區提出分區色彩控制,各個分區在枝江色譜中選取特定的主色調、副色調以及點綴色,并按一定的配比基于協調。城市色彩規劃中,以老城區為例進行說明。老城區是枝江市的核心區域,是整個枝江的商業中心。色調以醒目、悅目、舒適協調。整體具有很強的視覺指向,盡可能營造熱鬧、亮麗、色彩豐富,避免出現混沌、曖昧、無次序的色彩組合。
5結語
濱江城市帶由于經濟和旅游而發展迅速,功能演變具有其獨特的歷史過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強調精神層面的享受,注重創造美景、欣賞美景。現代的城鎮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特色的城市風貌構建需要綜合評價不同要素的關系,結合其地形地貌、氣候環境、文化內涵、生態景觀等,為濱江城市風貌規劃提供理論支撐,找到適宜的規劃與設計模式作為引導。
參考文獻:
[1]俞孔堅,奚雪松,王思思.基于生態基礎設施的城市風貌規劃[J].城市規劃,2008(3):87-92.
[2]戴慎志,劉婷婷.面向實施的城市風貌規劃編制體系與編制方法探索[J].城市規劃學刊,2013(4):101-108.
[3]張其成,姚亦鋒,蔣成煜.南京城市濱江帶功能演變及現代景觀規劃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4(1):30-34.
濱江城市風貌規劃設計與實踐相關推薦城市建筑設計規劃有哪些策略
文章標題:濱江城市風貌規劃設計與實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4185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