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11-09 17:16 熱度:
摘要:本文通過對南寧市凌鐵大橋道路附屬綠地的兩個設計方案進行對比分析,探討城市立交綠地的景觀規劃設計思路以及植物品種配置方案,以期對相關專業設計道路附屬綠地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道路附屬綠地;立交橋;景觀設計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立交橋在連接城市主要道路,完成城市交通網絡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立交橋周邊的綠地作為道路附屬綠地擴展了城市中的綠色景觀,建立了都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今已逐漸成為園林設計工作者和市民們關注的熱點。如何做好立交橋綠地的景觀規劃設計,營造出功能性與美觀性并兼,文化性和地域性相結合的生態景觀,是需要我們不斷探討的課題。
1地理概況
1.1自然環境
南寧,位于中國廣西南部,地理位置優越,處于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經濟中心。南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豐富,雨量充沛,夏濕冬干,夏長冬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平均氣溫21.8℃,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平均相對濕度79%。充足的陽光、豐沛的雨水、溫暖的自然氣候、盆地中耕作土壤的肥力基礎,使得南寧市的綠色植物有著的得天獨厚的生長優勢,形成了以山茶、杜鵑、朱錦、紫薇、三角梅等許多熱帶、亞熱帶常綠開花植物;芒果、扁桃、菠蘿蜜、龍眼、荔枝等亞熱帶植物等常綠樹種植物為主的自然植物種群。整個城市在綠色的環抱中一派生機盎然[1]。
1.2區位位置
本項目用地位于南寧市凌鐵大橋北岸,與江南大道交匯處的道路交通附屬綠地。凌鐵大橋作為中環主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邕江大橋與白沙大橋之間的凌鐵水廠附近跨越邕江,位于南寧市中心南面。該項目西起福建路,東接教育路,為貫通式立交(圖1)。此橋的修建,可大大分流邕江大橋、白沙大橋的交通流量,減輕市中心交通壓力,也可促進南寧市邕江兩岸的經濟發展。
2南寧市凌鐵大橋綠地景觀規劃設計
2.1景觀定位
本項目為封閉式、觀賞性的交通附屬綠地,屬于開放型公共綠地景觀之一。它作為城市大環境中的一個音符,需要和諧地統一在城市環境的大樂章之中,通過新的形式,創造出最佳的城市綠色景觀和生態效益。
2.2綠地設計原則
①服從立體交叉的交通功能原則:行車視線通暢,突出綠地內交通標志,誘導行車,保證行車安全。②自然、生態、節約型原則:以生態為主,通過大量園林景觀建設、造景手法,營造一個優美的、具有不同生態效應和觀賞層次的景觀環境空間。有效地對周邊不良因素進行防護和過濾,為周邊區域創建一個良好的小氣候場。③充分考慮行人、行車安全原則:構筑生態綠島的同時,在順行交叉處留出一定的視距,不種喬木,只種植低于駕駛員視線的灌木、綠籬、草坪和花卉;在彎道外側種植成行的喬木,突出匝道附近動態曲線的優美,誘導駕駛員的行車方向,使行車有一種舒適安全之感。⑤適地適樹原則:以特色鄉土樹種為主,選擇景觀形體優美的植物,喬灌草多層次配置,以達到最大的綠量[2,3]。
2.3設計項目場地分析
凌鐵大橋綠地地勢總體而言是東岸高西岸低,地勢較為平坦。由于受到江北大道、江南大道及凌鐵大橋車流量的影響,項目用地內將存在著大量的噪聲、灰塵。因此項目的建設將著重考慮降低這些不良因素的影響,采取多種措施如增加防護林帶、種植大樹等,減少熱島效應,營造局部小氣候,為進入本用地的市民及周邊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降噪、降塵的過渡區和優美的環境。
2.4綠地景觀設計方案分析
2.4.1功能定位及劃分
根據周邊的用地情況及交通情況,考慮到行人、行車視線通暢和美化、防護的多功能結合,設計為封閉式交通綠地景觀,主要包括2大功能區域:開敞綠地觀賞區、橋梁及匝道架空層綠化區。
開敞綠地觀賞區主要以營造良好的綠化環境和優美的觀賞植物群為主,阻擋外界不良的空氣、灰塵、噪音,為市民提供安靜的休息環境、良好的空間環境;反映出不同時節、不同地域的植物環境,為市民帶來良好的觀賞感受。各設計主題空間穿插不同的林木,隨著四季變化,給予人靜中有動的感受。
橋梁及匝道架空層綠化區為蔭生群落組團:利用大橋和匝道的遮擋,在橋底架空區域重點表現蔭生植物群落組團。種植各種蔭生植物,如龜背竹、春羽、棕竹、澳洲鴨腳木等,同時,利用橋底的架空區域頂面,增加垂直、垂吊型綠化,如綠蘿、薜荔、桂葉老鴨嘴、鳥巢蕨、麒麟尾、合果芋等,把橋底塑造成一個蔭生植物園,一改橋底景觀單調沉悶的形象。
2.4.2方案一——“綠島花溪”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構思
方案一的主題定位為:綠島花溪。綠島即利用片植喬木、堆坡地形營造生態島嶼效果。花溪即帶狀花境景觀。本設計是以綠為底,以翠為景,以花卉為表現的景觀方向。而立交綠地是江南大道、凌鐵大橋這兩條線上的一個節點,結合整個邕江沿岸的景觀綠帶,營造一個清新舒適的視覺焦點。設計體現的是藝術源于自然,自然溶入生活的理念。
本方案主要以營造自然生態綠島,利用微地形以及富有特色的植物配置來打造生態復合式綠化景觀。根據橋體和匝道的走向高差變化處理地形,創造有韻律,有節奏,漸變的景觀視覺空間。根據綠地的不同類型,設計4種風格類型的綠地形式(如圖2),主要為:
①密林景觀:為了增加綠量,減少碳排放,降低熱島效應,營造局部小氣候,避免大流量的交通對周邊居民和環境造成影響,在橋體與匝道之間的大片綠地內以密植的景觀片林為主,利用植物樹冠形成優美的林冠線,多層次綠化效果,體現密林景觀。香樟、復羽葉欒樹為骨干樹種,杜英、盆架子為基調樹種,這些富有季相變化的喬木互相交融穿插種植,給人們在不同的視點都有景可觀,高低錯落,俯瞰樹冠,林際線豐富。
②視覺開敞式綠地:為一個景觀過渡段,主要以種植大規格的棕櫚科植物,孤植或叢植南寧本地優良的棕櫚科植物,營造富有南寧特色的亞熱帶植物景觀。一邊綠地以董棕林為主題景觀,另一塊綠地則突出桄榔林為主題的景觀。疏林草地,運用了平地——山丘——平地——山丘的節奏,形成了草地——樹林——草地——樹林的韻律,演繹了曠達——幽雅——曠達——幽雅的韻味。觀賞面開闊,短期內容易出景觀效果。
③花溪景觀:為本方案的亮點工程。為體現節約型園林,低維護的原則,方案全面考慮了選用宿根花卉的品種和種植形式等,既做到四季有花,舒心的色彩搭配,以及低成本的維護。
④橋底架空層綠地:考慮到橋底的郁閉度過高,同時利用橋底架空層的高差變化和橋墩,設計成為一條連貫的蔭生植物區域,同時成為聯系大小景觀空間的一個過渡的“灰空間”。
由于橋底中部太蔭蔽,光照度不夠,現狀許多立交橋下植物生長不佳。方案設計中橋底綠化帶寬24米,只在靠道路外側2米處種植綠化,在不影響橋梁安全的前提下,在橋下凈空大于2.5米的區域內,部分地段安排了公共停車場和調頭車道,并設置了一處城市管理用房,充分利用場地空間。
2.4.3方案二——“霓裳花階”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構思
方案二主題定位為:霓裳花階。霓裳即以大片開花喬木作為整個景觀的背景骨架。花階即利用階梯式臺地營造獨特景觀效果,層層疊錯,打造現代的、富有空間層次感的視覺感受。從而成為本方案的亮點工程。
本方案主要打造的是臺地景觀效果,設計構思來源于意大利臺地式園林(TheItaliangardens)。方案提取了意大利臺地式園林其中重要的地形元素,并在臺地邊緣鑲嵌半露半埋的巖石來弱化臺地邊的突兀性。通過植物的垂吊和點綴營造自然和諧的生態景觀。根據地形地域,我們分為4個景觀區域(如圖3):
①花海景觀:根據整個地形軸線和橋體走向,設計在臺地的最高區域片植花喬木,以粉花山扁豆和藍花楹為骨干樹種,木棉、刺桐為基調樹種穿插在其中,并配置其他開花喬木,高低錯落,四季有花可賞,盛花期粉藍相間,宛如一片花海,體現南寧一大開花景觀特色。
②視覺開敞式綠地:為一個景觀過渡段,疏林草地,大樹景觀,以銀海棗等棕櫚科喬木及灌木球營造亞熱帶景觀,觀賞面開闊,短期內出景觀效果,凸顯臺地的輪廓美。
③組團景觀:行人觀賞點,最低層臺地,采用鋪地柏、南天竹、杜鵑、蘇鐵、薜荔、山菅蘭等組團種植并和巖石相結合其中點植灌木球以及修剪成型的層榕、三角梅,打造充滿野趣而又新穎的景觀效果。
④橋底架空層綠地:設計成為一條連貫的蔭生植物區域。
2.4.4方案對比分析
地形 植物 優點 缺點
方案一
采用自然堆坡營造山地景觀。 喬木選用大量常綠樹種作為背景片林,突出廣西本土的棕櫚風情景觀,宿根花卉為設計亮點。 綠量充足,短期內易出大效果,宿根花卉觀賞價值極高,自然生態。
色彩大效果不夠明顯。
方案二
采用分層臺地打造新穎,亮麗的臺園景觀。
采用大片開花喬木作為片林,結合棕櫚科植物及組團種植。 臺地結合巖石,特點明顯,喬木開花期時美麗壯觀,符合南寧市花化、彩化要求。 成型時間長,費用貴,施工難度大。
中國園林追求意韻的美、自然與人和諧的美、浪漫主義的美、抑揚迭宕的美。假如把西方園林比作油畫,那么可把中國園林比作山水畫,中國園林比西方園林更加自然化。方案一正如一副山水畫,方案二就猶如油畫,兩者分別運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手法,各有特色。
2.5植物品種配置
立交綠地主要以園林綠化景觀為主,在植物的運用上,在用地的邊緣采用樹冠濃密的高大喬木作為背景林和過濾林帶。在用地內,則采用觀賞性高的植物如富貴榕等。同時,成片種植各種開花、香花植物如白蘭、含笑、紫荊、紫薇等植物,三五成群種植,做到高低錯落、前后搭配,空間多樣、種類豐富的園林配置效果。整個地塊形成豐富的植物景觀,體現富有南寧特色的生態自然景觀。
方案一主要選用的植物品種
運用位置 基調樹種 骨干樹種 一般樹種
密林景觀 扁桃、小葉榕 尖葉杜英、盆架子、香樟、復羽葉欒樹 海南蒲桃、大葉相思、富貴榕、芒果、小花紫薇、臺灣海桐、杜鵑、希美麗、含笑、文殊蘭、非洲茉莉、鴛鴦茉莉、長春花、滿地黃金、八仙花、紫花酢漿草、野牡丹、迎春花、大花美人蕉、大葉油草、桂葉老鴨嘴、大葉龍船花、春羽、鳶尾、澳洲鴨腳木、小葉蚌蘭等
開敞式綠地 桄榔 董棕、老人葵
花溪景觀 萱草、紫茉莉、鳶尾、黃花鳥蕉 鼠尾草、紫花馬纓丹、太陽花
橋底架空層綠化 鵝掌柴,蜘蛛蘭,腎蕨,散尾葵,白鶴芋 鳥巢蕨、大葉棕竹、非洲茉莉、薜荔
方案二主要選用的植物品種
運用位置 基調樹種 骨干樹種 一般樹種
花林景觀 木棉,紅花羊蹄甲,火焰花 粉花山扁豆、藍花楹、鳳凰木、刺桐 紅花羊蹄甲、洋紫荊、軟葉針葵、臺灣海桐、銀邊山菅蘭、希美麗、含笑、文殊蘭、非洲茉莉、鴛鴦茉莉、尖葉木樨欖球、絡石、大花美人蕉、滿地黃金、三角梅、八仙花、沿階草、桂葉老鴨嘴、絡石、春羽、水鬼蕉、鳶尾、澳洲鴨腳木、小葉蚌蘭等
熱帶景觀 銀海棗 老人葵、董棕
巖石景觀 蘇鐵、鋪地柏 南天竹、杜鵑、蔥蘭
橋底架空層綠化 鵝掌柴,腎蕨,散尾葵 鳥巢蕨、大葉棕竹、非洲茉莉、薜荔
3結束語
構建觀賞型道路附屬綠地,要求園林設計工作者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注意綠化布局,適地適樹,進而形成鮮明的地域景觀。在設計立交橋綠地實際工作中,無論是規則式、自然式、混合式、圖案式,還是抽象式的處理方法都各具特色,園林設計工者應對現狀進行周密的調查,總結分析場地的利弊,充分挖掘場地的特質,尋找出最適合的方式進行合理的景觀設計,以求達到功能性與美觀性的統一,最終使生態效應和社會效應得到充分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易敏.城市特色景觀塑造研究——以南寧市為例[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6.
[2]梁永基,王蓮清.道路廣場園林綠地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3]賈建中.城市綠地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4]馮紅志,李雪瑞等.城市立交橋周邊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以昆明市朱家村立交橋為[J]安徽農業科技,2009,37(26).
文章標題:構建觀賞型道路附屬綠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516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