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11-15 17:29 熱度: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設項目用地日益增加,土地勘測定界工作作為報批建設用地的一項前期工作其重要性十分突出。本文結合工作實踐,闡述了土地勘測定界的方法。
一、 控制測量
1、平面坐標、高程系統
土地勘測定界平面控制坐標系統應采用國家統一的1980年西安坐標系或城市坐標系,高程系統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經有權驗收該項目土地勘測定界成果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采用與國家坐標系統近似的獨立坐標系,其起始數據可從地形圖或土地利用現狀圖上量取。
2、土地勘測定界控制網的布設
土地勘測定界首級控制網按四等導線網、四等GPS網等布設。一般采用全站儀進行導線測量,在測量設備許可時,應盡量布設成GPS網,采用采用靜態或快速靜態兩種GPS模式定位。
若首級控制網點密度不能滿足建設項目用地土地勘測定界,應在首級控制點的基礎上布設一級或二級加密控制點。加密控制測量應優先采用導線網,也可用單一符合導線。
控制網作業方法與精度要求:土地勘測定界控制測量作業及精度的基本技術要求,按照當地相關標準及《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等執行。
二、 界址點測量
為保證界址放樣的可靠性及界址點坐標的精度,在界址樁放樣埋設后,須用解析法進行界址測量。界址測量一般采用極坐標法。須在已知控制點上設站。角度半測回測定,經緯儀對點中誤差不得超過3mm,一測站結束后必須檢查后視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30”;距離測量可用電磁波測距或鋼尺丈量,使用電磁波測距時,距離一般不超過200m,個別放寬至300m,使用鋼尺測量時一般不得超過2尺段。相鄰測站至少應檢測一界址點。界址測量也可采用GPS-RTK方法進行,在每個點上的觀測時間不得少于5s,點位精度可達到1~2cm。解析法測定界址點坐標相對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應控制在±5cm范圍內。相鄰界址點間,坐標反算距離與實地丈量距離的較差應控制在±10cm范圍內。解析法測定的界址點坐標中誤差應控制在±5cm范圍內,允許誤差應控制在±10cm范圍內。
三、面積量算和匯總
1、量算面積內容
土地勘測定界面積量算內容包括建設項目用地面積、項目用地占用基本農田面積、用地范圍內原不同權屬單位及不同地類面積、用地范圍內的征收、劃撥、代征等面積。
2、面積量算方法
建設用地面積、用地內部原不同權屬面積應用解析坐標計算面積。個別項目用地經有權批準項目用地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計算項目用地面積。用地范圍內不同地類的面積可用解析坐標或圖解坐標計算面積,也可以采用幾何圖形法、求積儀法量算面積。解析法計算土地面積應盡量采用具有面積計算和圖形顯示功能的計算機軟件,但最后成果資料應符合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裝訂格式的各項表格的要求。
3、面積匯總
在量算不同權屬、不同地類面積的基礎上,分別以縣(市、區)、鄉(鎮)、村委會、村民小組、工礦企業等為單位按不同的地類進行面積量算匯總。用地范圍內的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面積分別量算,進行匯總。
3、精度要求
①圖解法量算面積須進行兩次,較差在限差之內時,取兩次量算的均值。兩次面積量算的較差應滿足下式:
△ ≤0.0003M√P
式中:P為量算面積,單位平方米;
M為土地勘測定界圖紙比例尺分母。
②幾何圖形法計算面積的誤差應滿足下式:
△ <2.04ML/P
式中:P為量算面積,單位平方米;
ML為界址邊量算的中誤差,單位米。
③建設項目用地總面積與控制用地范圍內不同權屬單位及不同地類原有面積之和,當其相對誤差小于1/200時,將誤差按面積比例分配。
四、土地勘測定界圖
1、量算面積內容
土地勘測定界圖是集各項地籍要素、土地利用現狀要素和地形、地物要素為一體的區域性綜合圖件。土地勘測定界圖是利用實測界址點坐標和實地調查測量的權屬、地類等要素在地籍圖或地形圖上編繪或直接測繪而形成。為了便于土地勘測定界圖件資料的儲存、管理、編輯和資料更新,建設項目用地土地勘測定界資料和圖件,應采用計算機進行數字圖形管理,所用軟件在測繪、地類表示、面積量算等方面必須符合相關規定。
2、勘測定界圖的內容
土地勘測定界圖的主要內容包括:用地范圍內界址點和界址線、用地總面積(大型建設用地項目,因土地勘測定界圖分幅較多,可在第一幅圖上標注用地總面積或列表填至一級分類面積);各權屬單位名稱及地類代碼;占用各權屬單位土地面積及地類面積;各地類圖斑的地類代碼及面積;行政界線、地類界線、地上物、文字注記、數學要素等。
3、勘測定界圖的表達方式
①土地勘測定界圖的比例尺一般為1:500,原則上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經有權驗收該項目用地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土地勘測定界圖比例尺可以放寬,但比例尺不得小于1:5000。
②土地勘測定界圖上項目用地邊界線可根據用地范圍的大小用0.3mm紅色實線表示,界址點用直徑為1mm的紅色圓圈表示,地類界線用直徑0.3mm、間距1.5mm的黑色點線表示,道路(公路、鄉村公路、小路)用黑色,水系用藍色表示,地類符號和用色及尺寸按新的《云南省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土地分類圖式、圖例、色標》執行,權屬界線、行政界線的顏色為紫紅色,基本農田界線用綠色表示。
③土地勘測定界圖上用地范圍內每個權屬單位均應在適當位置注記權屬單位名稱和面積;每個地塊均應在適當位置注記地類號和面積。
3、勘測定界圖的精度和圖幅
土地勘測定界圖的平面位置精度,相對于鄰近圖根點的點位中誤差及相鄰平面點的間距中誤差,對于1:500薄膜圖,圖上不得大于0.4mm,計算機圖圖上不得大于0.6mm;對于1:10001:20001:5000薄膜圖,圖上不得大于0.2mm,計算機圖圖上不得大于0.3mm
項目用地范圍達到或接近標準圖幅面積的按標準圖幅制作,達不到圖幅面積的按自由分幅制作。涉及多幅圖紙,應編繪用地范圍圖幅接合表。用地范圍展繪在國際標準分幅的鄉(鎮)土地利用現狀圖上,制作項目用地地理位置圖要整幅制作。建設用地地理位置圖的比例尺應等于項目所在地的鄉(鎮)土地利用現狀圖比例。土地勘測定界成果達到省級驗收的應增加等級控制點分布圖根控制點成果表和點之記。
五、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實地指界時需由界線兩邊的單位共同參加并簽字認可,對于界線有爭議的范圍,可單獨測定其范圍和各地類面積,作為共用地塊計算。等日后相關單位丈量清楚后再行解決該共用地塊的權屬問題。
②對于同一地塊內有多種地類的地塊,要分別計算標注各地類的面積和權屬。
③有些塊如山林、荒草地等相關權屬單位也無法指認準確界線的,需要向當地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查詢資料并經相關權屬單位認可。
④項目用地范圍內存在已發證國有土地的,應向當地行政主管部門查詢其中國有土地的界址范圍,并作為權屬界線用以計算相關面積。
⑤項目用地范圍內存在未發證的鐵路用地或公路用地的,首先應查找是否有明確界線的資料,如果沒有,可按照實地界樁、鐵絲網等作為界線,并經相鄰權屬單位認可后使用。
參考文獻:
[1]徐宇飛.《數字測圖技術》.河南:黃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云南土地勘測定界實施細則.云南省國土資源廳,2008.4
文章標題:淺議建設用地土地勘測定界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526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