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1-02-22 08:31 熱度:
摘要:品牌城市、旅游城市,同樣面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與城市景觀生態建設、保護的矛盾問題,如何合理地對城市景觀生態進行規劃,處理好城市化發展與景觀生態建設的矛盾,防患于未然,是關系到城市發展的頭等大事。
關鍵詞:生態規劃,城市景觀,持續發展,
城市是人類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產物,從生態角度認為城市是以人類占絕對優勢的生態系統,又是生態系統中最為復雜的類型,極易受到人為的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干擾。近年來,伴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擁擠、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已成為人類社會關注的焦點。
青島作為國內知名的港口城市、品牌城市、旅游城市,同樣面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與城市景觀生態建設、保護的矛盾問題,如何合理地對城市景觀生態進行規劃,處理好城市化發展與景觀生態建設的矛盾,防患于未然,是關系到城市發展的頭等大事。
1.現代城市生態系統的特點
現代城市是一類脆弱的人工生態系統,其最大特點就是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設施,并生產破壞城市環境的污染物質,改變了原來的生態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環境的變化,如城市熱島效應、溫室效應、土壤板結等。
2.現代城市景觀與生態規劃的關系
城市景觀規劃必須要具備生態觀,只有具備了生態觀,才能指導城市在今后的各項建設中向生態城市的目標邁進,建立高效、和諧的人居環境。
近年來,景觀規劃在城市景觀特色保護與城市環境設計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國內景觀設計行業發展迅速,通過對河道的治理、山體的保護以及對城市環境問題的處理,運用綠化、凈化、美化等各種手段改善城市環境,其目標在于創造人類與環境之間協調和諧的氣氛,建立起土地開發利用與環境資源保護之間和諧的關系
(1)景觀設計以生態效果為目的
景觀設計力求創造適于人類生存、體現生態文明的人居環境,在人工環境中努力顯現自然,增加景觀的視覺多樣性,保護環境敏感區和推進綠色空間體系建設。
(2)生態規劃設計是景觀設計的核心內容
生態規劃設計是一種與自然相作用和相協調的方式,景觀規劃設計從本質上說就應該是對土地和戶外空間的生態規劃設計,生態原理是景觀設計學的核心。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景觀規劃設計是人類生態系統的規劃設計;是一種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設計,一種基于自然系統自我有機更新能力的再生設計,所創造的景觀是一種可持續的景觀。
(3)城市景觀與生態規劃設計是相互融合的
城市的景觀與生態規劃設計的融合是人類物質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將自然與文化、設計的環境與生命的環境,美的形式與生態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使得公園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讓其消融,進入千家萬戶;讓自然參與設計;讓自然過程伴依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讓人們重新感知、體驗和關懷自然過程和自然的設計。
3、青島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特色及目標
(1)“山海城”的景觀生態特色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瀕臨黃海,自然環境優美,氣候條件宜人,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港口城市。城市風景以山、海、城三位一體為特色,海山相映、水繞山環,突出展示“碧海、白帆、藍天、綠樹、紅瓦、黃墻”的海濱特色。
依據2004年«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1995—2010)»的修編規劃,確立了構建大青島框架的發展思路“三點布局、一線展開、組團發展”。即以老市區、黃島、紅島為基本支撐點,以282公里的濱海公路為軸線,囊括瑯玡、膠南、黃島、紅島、主城、鰲山、田橫七大組團,以主城牽引衛生城,以衛星城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規劃策略,進一步整合了濱海資源,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突出了“山、海、城”的城市景觀特色,重點保護山林、岸線、沙灘、礁石等生態資源。
(2)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目標
青島市當前城市景觀生態規劃正以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提升市民的生活環境為目標。在最新的城市生態規劃方案中,將青島的生態城市建設確定為三步走:
2007年以前為近期目標,要求人均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以上;2008年——2015年為中期目標,在自然生態體系保護與建設方面,進一步從“數量、格局、功能、質量”等方面提高城市生態系統質量;到2020年,把青島市建設成為生態文明繁榮、經濟發達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環境潔凈優美、人與自然和諧、適于居住與創業的新型生態城市。
4.青島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策略
依據生態設計原理和可持續景觀和視覺生態原理以及生態城市的原理,結合青島地域特色,提出景觀生態規劃策略。
(1)尊重傳統文化和鄉土知識
青島依山傍海,是我國重要的沿海旅游城市,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同時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素以優美的風光和百年文化底蘊而著稱。
歷史的積淀造就了城市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質,素有“東方瑞士”的美譽,尤以老城區小魚山、八大關、太平角等地區為代表。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突出青島市近現代城市文化特色為主題,挖掘歷史內涵,營造歷史文化氛圍。
青島城市景觀規劃依托濱海,以山體林地、水體為骨架,結合城市綠地規劃脈絡,保護動植物資源、水質等,確立正確的城市的發展目標,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實現城市資源利用最優化,突出城市優勢,使得城市建設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才能夠實現建設“生態城市”的發展目標。
(2)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
在青島城市景觀規劃生態建設中,研究和保護城市海濱資源、山地資源、以及水體、林地資源,處理好“山、海、城”的關系,實現城市生態、景觀的可持續發展,是城市規劃中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嚴格保護山地、沙灘、礁石等不可再生資源不受破壞;
②城市建設不應以破壞自然資源為代價,對遭受破壞的山林地、海灘、礁石等資源進行生態恢復建設;
在早期的城市發展中,林地的亂砍亂伐,破壞性的采石,以及隨意搭建,對城市的山體、水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水土流失嚴重。近年來,青島市對市區內上世紀因采石、亂砍亂伐遭受破壞的城市山頭綠地,如浮山、虎山、孤山等進行生態恢復建設;對因養殖、亂占等原因破壞沙灘、礁石等資源的情況也采取相應的規劃措施,逐步恢復了自然景觀,經過近十幾年的規劃建設,城市的山海資源得到良好的恢復和保護,從而逐漸實現城市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3)顯露自然
蜿蜒的海岸線,錯落的城市山體景觀,青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城市一筆寶貴的財富。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強調“顯山露海”,從而使優美的自然風景顯露出來,滿足人的精神需求,比較明顯的是近年來濱海大道以及濱海旅游步行道的建設,通過對自然肌理的梳理,利用最小的生態代價,規劃道路系統,使人能夠更貼近自然,呈現出最佳的城市天際線。
(4)挖掘資源優勢,合理規劃利用,滿足景觀休閑需求;
青島市在城市“十一五”旅游規劃中,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的原則,有機組織,形成了以濱海步行道、廣場、山頭、海灣岬角等為主要觀光節點的海濱觀光旅游;以嶗山、大澤山、大珠山、小珠山、瑯琊臺、鶴山為主的風景山林觀光旅游;以靈山島、田橫島、大管島、小管島為主要節點,有選擇地開發近海島群、島鏈的海島資源觀光旅游,構筑“山、海、島”為特色的城市生態旅游體系。
(5)設立景觀生態保護區
強調對自然風貌資源保護,提出發展環境友好型旅游區和度假區。風景旅游區和旅游度假區內的建設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旅游容量分析,禁止在風景旅游區和旅游度假區內建設污染環境、破壞景觀的項目,禁止從事破壞環境、生態的活動。
總之,分析景觀和生態規劃的特點和關系,作為指導城市規劃的理論基礎,只有用生態的觀念去進行景觀設計,才能夠真正做到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這種思想也與我們景觀設計中“天人合一”“道法天然”的思想是一致的。
文章標題:青島景觀生態規劃淺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727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