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1-03-14 09:06 熱度: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現代城市不斷成長,“農轉居”小區大量的涌現。如何讓小區讓擁有完善的配套,優美的居住環境,是本案的最大挑戰。在調查研究杭州市的城市文化,以及現狀“農轉居”小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設計角度總結了小區設計的方法,并在上沙社區農轉居多層公寓景觀設計實踐中予以運用。
一、項目背景與基地概況上沙社區農轉居多層公寓是下沙副城規劃的“撤村建居”之一,位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沙街道上沙社區,北臨九沙大道,西至新業北路,南靠北苑路,東臨是市政規劃道路。該項目地理位置重要,處于下沙副城中心區。項目總用地面積約5719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13049平方米,景觀設計面積約44000平方米。二、設計目標將上沙社區建造成花園景觀社區,成為“撤村建居”典范。三、設計理念依據本社區東西兩側梳形結構,中心3500平方米大場地的建筑總體布局,結合杭州本地的生活習慣,對本社區提出了“院落+公園”的景觀設計理念。四、設計原則1.均好性——基本做到每幢單體獲得宅院活動場地,中心花園作為共享資源。2.經濟性——以植物造景為主要線索,營造樸實、不失細節的活動場地。鋪裝盡量選用國產優質材料,以降低整體造價成本。3.生態性——園路及部分硬地活動場地(不包括地下停車層所含場地)選用透水材料,緩解氣候干燥,降低熱島效應,增加場地雨水和地下水涵養。4.人性化——分析不同居住人群活動類型,安排活動場地,最大程度滿足居民要求。五、設計依據1.甲方提供建筑規劃平面圖及相關圖紙2.《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沙街道上沙社區農轉居多層公寓工程綠化景觀設計》招標文件。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4.國家和地方有關規范、標準。六、景觀規劃1.景觀結構整個小區的景觀結構可概括為一軸、一中心花園、九院。景觀軸——東西向景觀軸將主入口、入口廣場、中心花園串聯起來。中心花園——中心區6幢高層建筑圍合成小區的主要綠化空間。九院——建筑與臨街商鋪圍合出了眾多宅間院落,是居民日;顒又匾獔鏊。2.景觀視線通過把中心花園經視覺走廊滲透至樓間庭院,和豎向上做微地形處理等手段,使得多個空間既相互獨立又保持聯系,同時加大室外景觀場地的進深。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覺景觀空間,并創造舒適宜人的生活場所。3.交通流線社區內道路可分為5個等級:a.7米寬車行主道b.4米消防車道c.2.5米(隱蔽式)消防車道d.1.2米園路e.0.8米汀步4.綠化設計1.設計目標植物設計圍繞創造一個宜居的住區環境為主,倡導室內外的舒適共融。
2.設計原則(1)本土植物主導,外來樹種點綴。
。2)以人為本,觀賞結合功能。(3)喬木為主,多層次搭配。(4)疏密有致,強調空間效應。3.樹種選擇居住區植物要考慮各住戶的適應性,不種植或少種植有刺(鳳尾蘭、枸骨等)、飄毛絮(懸鈴木、柳等)、花果污染衣物(銀杏雌株)的植物。同時兼顧常綠、落葉樹種搭配和四季景觀。常綠基調樹種:香樟;落葉基調樹種:黃山欒樹。
4.植物設計特點(1)中央地下車庫小區中心處于地下停車庫上方,覆土約1.5米,從一定程度上對植物種植有所限制。設計順此思路,提出將車庫上方作為小區活動最集中的中心花園,留出草坪空間供人活動。(2)主題式植物組團設計根據建筑圍合場地,以不同植物種類營造專類組團,用觀花、觀果、觀葉等主題植物表現豐富多樣的植物景觀。1.中心花園:喬木圍合的大草坪活動區。周邊植物注重四季搭配,是適宜全年活動的組團。2.竹翠院:以竹類植物為特色,強調翠竹白雪的雅致冬景。主要選擇早園竹、孝順竹、鳳尾竹,點綴紫竹、菲白竹等。3.紫薇院:以夏季各色紫薇為特色,使得夏季在一片濃蔭中也能觀賞到開花植物。除以紫薇、銀薇等作為主要樹種外,上層植物配置合歡、廣玉蘭等夏季開花喬木。4.槭樹院:以雞爪槭為主要觀賞對象的秋色葉植物組團。中層以雞爪槭、羽毛楓、紅楓為主,上層配置三角楓、楓香、無患子、銀杏等秋色葉樹種。5.櫻花院:以早春落英繽紛的櫻花為主景。櫻花觀賞時節短,除日本早櫻、晚櫻兼種延長花期外,另配置紅葉李、碧桃等,林下局部點綴郁金香、冰島罌粟等,形成絢麗春景。6.海棠院:以各類海棠為主要樹種,冬季還能觀賞海棠掛果。主要選擇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湖北海棠、海棠果、倭海棠、貼梗海棠等,選擇含笑、石楠等作為常綠背景。7.合歡院:庭蔭式植物組團,合歡樹冠開展,夏季遮光,冬季落葉透光,是一處很好的林下活動場所。8.石榴院:花石榴和石榴搭配種植,形成夏季觀花、秋季觀果的景觀。9.梅院:主要表現冬季和早春景觀。臘梅在嚴冬開放,且香氣宜人,梅花在早春開放,預報春季的到來?纱钆浞N植迎春、云南黃馨等。10.玉蘭院:大喬木類的早春開花樹種,成片種植能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白玉蘭作為主要種類,配置二喬玉蘭、木蘭、乳源木蓮等。5.植物分層設計6.豎向設計小區用地內地勢平坦,我們在原有地形基礎上進行了微地形設計,做緩坡,結合密林、草地形成舒展的綠地系統。7.鋪裝設計鋪裝材料主要選用瀝青、透水陶磚、花崗巖、透水混凝土、木鋪裝、植草磚。8.公共設施社區主要布置垃圾收集站、指示牌、坐椅、公告欄、書報欄5大類公共設施,信報箱建議結合建筑入口設計。七.景觀節點1.入口區本社區主要有2個出入口,東主入口,南次入口。主入口——建筑設計沒有給小區留下景觀處理的場地,因此主入口的設計從建筑著手。通過體形、高度、色彩和已有建筑做對比,獲得醒目、華麗的主入口形象。次入口——次入口場地較為寬裕,設計采用平衡,協調的手法。通過入口景墻和崗亭的組合設計和植物、燈光、鋪裝的配景點綴,獲得親切宜人效果。2.中心花園6幢高層公寓將社區中央圍合出面積達3500平方米的中心花園。在滿足消防強制性要求的前提下,調整中心區道路系統,把原有4米硬質道路改為2.5米+1.5米植草鋪裝,并對線型進行調整,為實現中心花園之意圖提供基礎;▓@內設有入口廣場、疏林草地、兒童娛樂場地、老人活動場地、花架、四角亭等園林小品,兼有小型聚會、晨練、交往和游憩等功能。
3.樓間庭院建筑單體間的花園庭院是居民日常使用率最高的場所,豐富的樓間庭院空間能促進家庭之間的聯系,而架空層平臺設施更進一步融入戶外景觀中,將樓間庭院打造成鄰里花園是本案一大特色。本社區庭院可分為梳形與環形兩種空間類型。梳形空間利用景墻、亭廊、植物劃分空間場地,相映相借,形成略帶幾分傳統意境的空間;環行空間則采用自由曲線圍合空間。4.地下車庫人行出入口全區地下車庫人行出口共2處,做法相同,我們設計了一個廊架頂棚,頂棚采用木結構與玻璃頂相結合,磚砌立柱外貼黃色貼面磚。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與整個小區環境融為一體。8.結語
通過本次上沙社區農轉居多層公寓景觀投標方案設計的實踐,使我們對現代“農轉居”小區環境有了許多新的認識,無論是居住配套,還是小區自身景觀的營造,都需設計師深入的思考與發掘。
文章標題:“農轉居”小區景觀設計探索——上沙社區農轉居多層公寓景觀方案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763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