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7 16:56 熱度:
摘要:完美的植物景觀,必須具備科學性和藝術性兩方面的高度統一。植物造景中的種植設計,不能單獨追求藝術效果而不顧植物生長習性的要求,應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選擇與種植地點的環境和生態相適應的植物種類。簡述政和縣東部植被分布及環境狀況,例舉適合政縣東部山區、城鎮生長的數百種植物,以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植物;植物規劃;亞熱帶植物
一、政和縣東部植被分布現狀及環境狀況
(一)、政和縣概況及東部植被分布現狀
政和縣位于福建南平地區閩浙交界處,地理位置為東經118º33′~119º47′,北緯27º05′~27º23′。東鄰壽寧縣、周寧縣。政和縣東部包括外屯鄉、鎮前鎮、楊源鄉、澄源鄉四個鄉鎮,佛子巖省級風景區、洞宮山風景區、錦屏風景區三個風景區。政和縣是一個典型的立體型氣候,其東部是海拔450~1500米的山地。由于海拔高度的變化,水、氣、熱條件發生變化,植被分布也隨之發生變化,自然形成植被的垂直帶譜。
在海拔450~600米處,除了人工栽培的杉木林和松木林外,有油茶、油桐、茶葉、果樹等經濟林,也有苦楮、楓香等闊葉林,但數量不多。
在海拔600~800米處,是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植物群落復雜,種類繁多。其喬木層建群種主要有:殼斗科的甜櫧、青岡櫟、絲栗栲、米櫧、苦櫧、羅浮栲,樟科的紅楠、香樟、木姜子、絨楠等,豆科的山合歡、黃檀,杜英科的中華杜英,山茶科的木荷等。其灌木層種類更多,除以上各科的幼樹外,還有胡桃科的少葉黃杞,杜鵑花科的映山紅、彎蒴杜鵑、鹿角杜鵑、馬醉木、烏飯、米飯花等,冬青科的臺灣冬青、毛冬青等,金樓梅科的蚊母樹等。草本有鳳尾蕨、胎生狗脊、五節芒、芒、淡竹葉、芒萁骨等。
在海拔800~l100米處,喬木層以馬尾松為主,其次是木荷、柳杉、甜櫧,但數量不多。灌木層有映山紅、薄落迥、長刺慈木、短柄槍、胡枝子、菝葜、白檀,草本有芒、白芒、芒萁骨等。
在海撥1100~1400米處,喬木層以黃山松和馬尾松為主,也有少量的柳杉出現。灌木層有映山紅、胡枝子、短柄槍,草本有芒、白芒、芒萁骨,也有少量的菝葜、白檀。
植被類型主要有:
(1)針葉林
即杉木林、馬尾松林、柳杉林、杉松混交林、杉木柳杉混交林及黃山松林。
(2)闊葉林
A-常綠闊葉林:主要樹種有絲栗拷、甜楮、木荷、苦楮、青崗櫟、米楮、細柄阿丁楓、羅浮栲、石礫、花櫚木、樸樹、紅楠、大葉木姜子。B-落葉闊葉林:主要樹種有楓香、擬赤楊、山合歡、構樹、錐栗、人工栽培板栗等。
(3)針闊混交林
A-針闊混交林,基本上是馬尾松與絲栗栲混交。馬尾松加絲栗栲、烏藥、胎生狗脊;木荷加馬尾松、胎生狗脊。B-毛竹、闊葉樹混交林:大部分是毛竹與栲類混交。C-毛竹、杉木或馬尾松混交:即馬尾松加毛竹、杉木、狗脊加白芒。
(4)毛竹林
主要種類有毛竹、剛竹、巖竹、淡竹、苦竹等,其中毛竹分布面積最廣。
(5)經濟林
主要有茶、油茶、油桐、板栗、錐栗、楊梅、山蒼子等。其中,茶園在景區內各村鎮均有分布。部分山地有蘋果園分布,是我省主要蘋果生產基地。
(6)灌叢、草坡
灌叢主要有小苦竹、剛竹、算盤子、映山紅、短柄槍、烏藥、山蒼子等。還有一些落葉灌叢,如鹽膚木、白櫟等。草坡主要有五節芒、芒萁骨、白芒、野枯草等。這些植被多數分布于中山區。
(二)氣候特征、溫度和降雨狀況
政和縣東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境內山地多、地形復雜,具有多層次立體氣候。其基本特點是:全年雨熱同期、四季分明、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4.7ºC,年平均降水量1926mm,3-6月為第一雨季,3-4月為春雨期,雨日多,降水強度小,5-6月為梅雨期,降雨強度增大,暴雨次數增多。7-9月為第二雨季,主要是臺風雷雨,雨日30天左右,雨量340mm。多年月平均降雨量134.08mm,占年雨量8.3%。年平均無霜期212天,四季冬短夏長,夏無酷暑、冬偶有嚴寒。
(三)水系特征狀況
政和縣東部水域屬山地性河流,受地形和氣候影響大。其特征是:河床比降較大,具有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暴漲暴落的特點。七星溪為貫穿本景區的一條主要溪流,也是政和縣的主要河流。發源于外屯黃坑村青絲嶺,由東向西流經外屯、星溪、熊山、石屯4個鄉鎮至西津處匯入松溪。集水面積723平方公里,河長64.8公里,河床平均坡降4%,多年平均流量23.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7.35億立方米。
(四)土壤狀況
政和縣東部海拔930-1598米的部位的巖石以白堊紀火山巖為主,形成高峻雄偉的地貌。其土壤多為黃壤,PH值5.05;海拔在1050米以下的中低山丘陵地帶屬紅壤,PH值5.168;海拔在200-500米的丘陵、低山地段屬石灰土,PH值6.9。
(五)環境本底質量狀況
無工業廢氣、無廢棄物、無噪聲污染等其他污染源,環境質量良好。大氣清新,環境與植被均無污染。
二、政和縣東部綠化植物應遵循適地適樹原則,選擇鄉土植物為主、適合亞熱帶地區生長的其他植物為輔,兼顧美觀經濟。
鄉土植物又稱本土植物,廣義的鄉土植物可以理解為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及物種演替后,對某一特定地區有高度生態適應性的自然植物區系成分的總稱(3);亦可以理解為未經人類作用引進的那些植物。
植物選擇的總體原則是:
①應以規劃基地所在地區的鄉土植物種類為主。
②也要考慮已被證明能適應本地生長條件,長勢良好的外來或引進的植物種類。
③也要考慮植物材料的來源是否方便,規格和價格是否合適,養護管理是否容易等因素(2)。
雖然有很多植物種類都適合于基地所在地區的氣候條件,但是由于生長習性的差異,植物對光線、溫度、水分和土壤等環境因子的要求不同,抵抗劣境的能力不同,因此,應針對基地特定的土壤、小氣候等立地條件安排相適應的種類,做到適地適樹,具體應做到:
①對不同的立地光照條件應分別選擇喜陰、半耐陰、喜陽等植物種類。
②多風的地區應選擇深根性、生長快速的植物種類,并且在栽植后應立即加樁拉繩固定,風大的地方還可設立臨時擋風墻。
③在地形有利的地方或四周有遮擋并且小氣候溫和的地方可以種些稍不耐寒的種類,否則應選用在該地區最寒冷的氣溫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的植物種類。
④受空氣污染的基地應注意根據不同類型的污染,選用相應的抗污染種類,大多數針葉樹和常綠樹不抗污染。而落葉闊葉樹的抗污染能力較強,像國槐、銀杏等就屬于抗污染能力較強的樹種。
⑤對不同ph值的土壤應選用相應的植物種類。大多數針葉樹喜歡偏酸性的土壤(ph值3.7~5.5),大多數闊葉樹較適應微酸性土壤(ph值5.5~6.9),大多數灌木能適應ph值6.0~7.5的土壤,只有很少一部分植物耐鹽堿,如烏桕、泡桐、紫薇、白蠟、柳樹等。
⑥低凹的濕地、水岸旁應選種一些耐的植物,例如水杉、池杉、垂柳、楓楊、木槿等。
以下例舉各類植物作為種植設計時參考。
1時令開花植物
1.1春花植物
喬木:
白玉蘭(Magnoliadenudata):花期3-4月,喜光,稍耐陰,頗耐寒,喜弱酸性土壤。根肉質,畏水淹。生長速度較慢。花大,純白,葉前開放,花期8-10天。
二喬玉蘭(Magoliaxsoulangeana):花期3-4月,喜光,稍耐陰,較玉蘭更為耐寒、耐旱、移植難。花葉前開放,花大,內面白色,外面淡紫色,有芳香。
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花期2-3月,喜溫暖濕潤,要求陽光充足。喜深厚、肥沃而濕潤的酸性砂質土。樹形端正,春季滿樹白花,花期長。
灌木
迎春花(Jasminumnudiflorum):落葉蔓生性,花期2-4月,花鮮黃色,先葉開放。性喜光,稍耐陰,較耐寒。喜濕潤,也耐干旱,忌水澇;對土壤要求不高,耐堿。萌蘗性強。
1.2春夏開花植物
喬木
含笑(Michelliafigo):花期4-6月,喜弱陰,不耐暴曬和干燥。喜暖熱多濕氣候及酸性土壤。不耐石灰質土壤,不耐干旱瘠薄。
紫葉李(Pruruscerasifera‘atropurpurea’):葉紫紅色,葉前開花或與葉同放。
麻楝(chukrasiatabularis):喜光,喜暖熱氣候及濕潤肥沃土壤;生長迅速。
灌木
含笑(Micheliafigo):花期4-5月;耐陰,不耐寒;花淡乳黃色,邊緣帶紫暈,具香蕉香氣。
紅花繼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花期4-5月,耐半陰,喜溫暖氣候及酸性土壤,適應性較強。葉暗紫,,花亦紫紅色。
1.3夏花植物
喬木:
廣玉蘭(Magonoliagrandiflora):花期5-8月,喜陽光,亦耐陰,以肥沃濕潤、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圭生長最佳。抗逆性強。
木荷(Schimasuperba):喜光,也耐陰,喜溫暖氣候及肥沃酸性土壤,不耐寒;生長快。初發葉及秋葉紅艷可觀。
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花淡紫紅色,徑約5厘米,
灌木
木槿(Hibiscussyriacus):花期6-8月,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也頗耐寒。適應性強,耐干旱及瘠薄土壤,但不耐積水。對So2、Cl2等抗性較強。
大花梔子(Gardeniajasminoidesvar.grandiflora):花期6-7(8)月,花冠白色,花較大,單瓣,濃香。葉也較大。喜光,也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濕潤的酸性土,不耐寒。
藤本
紫藤(wisteriafloribunda):花4-6月,花序細長,長有20-50厘米,偶可達90-150厘米,花淡紫色。稍喜光,也能耐陰,較耐寒、耐旱,也能耐水濕及瘠薄。適應性強,在排水良好和土層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長良好。生長迅速。
1.4夏秋開花的植物
喬木
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花亮粉紅至紫紅色,花期6-9月,喜光,稍耐陰;喜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澇。
灌木
鳳尾蘭(Yuccagloriosa)
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花期9-10月,喜光,稍耐寒,耐水濕,宜種于水邊,不耐旱。
藤本
凌霄(Campsisgrandiflora):花期6-8月,花大型,漏斗狀,短而闊,鮮紅色或桔紅色。性強健,喜陽光充足,也略耐陰。喜溫暖濕潤,稍耐寒。宜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忌積水。
1.5秋花植物
喬木
紫薇
桂花(osmanthusfragrans):花期9-10月,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不耐寒。喜濕潤、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忌澇地、堿地和黏重土壤。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中等抵抗力。
1.6秋冬開花植物
喬木
油茶(Camelliaoleifera):花期限10-12月,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較耐瘠薄土壤,但以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為最宜。葉常綠,花色純白。
灌木
茶梅(Camelliasasanqua):喜光,也稍耐陰,喜溫暖氣候及酸性土壤,不耐寒。
1.7冬春開花植物
小喬木
山茶花(Camelliajaponica):花期4-5月,喜陰或半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酸性土壤。葉色翠綠,花大色艷。
梅花(Prunusmume):花期4月,花淡粉或白色,在冬季或早春葉前開放,為中國傳統的果樹和名花。喜陽光,性喜溫暖而略潮濕的氣候,具一定耐寒力。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土壤。
灌木
蠟梅(Chimonanthuspraecox):喜光,耐干旱,忌水濕,喜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壤土,在粘土及鹽堿地上生長不良,有一定的耐寒性。花遠于葉前開放,且具濃香。
2彩葉植物
喬木及小喬木
紫葉李(Prunuscerasiferra‘Atropurpurea’):葉紫紅色,葉前開花或與葉同放
紅楓(Acerpalmatum‘Atropumpureum’):弱陽性,耐半陰,夏季孤植樹于陽光直射處易遭日灼之害。
灌木
紅花繼木
金葉女貞(Ligustrumxvicaryi):喜光,耐寒,耐修剪。嫩時黃色,后漸變為黃綠色,色彩明亮。
銀邊黃楊(Euonymuscv.Albo-marginatus):喜光,也能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葉緣有狹條白邊。
金心黃楊(Euonymuscv.Aureo-pictus:性同銀邊黃楊,葉中脈附近金黃色,有時葉柄及樹端也變為黃色。
3觀賞樹種
3.1大花喬木樹種
廣玉蘭;深山含笑;木荷
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花期6-9月,喜光,稍耐陰;喜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土壤。花鮮淡紅色。樹姿優美、花色艷麗。
合歡(Albiziajulibrissin):花期6-7月,花序頭狀,花絲粉紅,長如絨纓狀。性喜光,樹皮不耐暴曬,較耐寒,能耐霜凍。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干旱、瘠薄,但不耐澇。
3.2垂枝喬木
龍爪槐(Sophorajaponicacv.Pendula):喜光,耐寒,適生于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石灰性及輕鹽堿土上也能正常生長;耐強修剪,移栽易活;對煙塵及有害氣候抗性較強。枝條扭轉下垂,樹冠傘形。
垂柳(Salixbabylonia):性喜水濕,耐水淹,也耐干旱;生長快。枝條下垂,姿態優美。
3.3大花灌木樹種
石榴;山茶花;含笑;茶梅;紅花繼木
紫玉蘭(Magnoliacoco):花期3-4月,喜光,較耐寒。花大,花瓣6片,外側淡紫色,內側近白色。葉前開放,株形密集。
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花期9-10月,喜光,稍耐寒,耐水濕,宜種于水邊,不耐旱。
木槿(H.mutabilis):花期6-8月,喜光,耐半陰,適應性強但不耐積水,萌蘗性強,耐修剪。
映山紅(Rhododendron):花期4-6月,喜半陰條件,喜酸性土。
石榴(Adeniumobesum):花期5-6月,喜溫暖氣候,有一定耐寒能力,喜排水良好之石灰質土壤,觀花觀果樹木。
大花桅子(G.jamminoidesvar.radicans)
鳳尾蘭(Yuccagloriosa):稍耐寒,夏(6月)、秋(10月)二次開花。花乳白色,常帶紫暈。
玫瑰(Rosarugosa):盛花期在4-5月,以后零星開花至9月,花色艷麗而芳香;喜光,不耐陰,耐寒,耐旱,不耐積水,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中性或酸性圭上生長最好,在微堿性土上也能生長;萌蘗性強,
月季(Rosachinensis):花期5-10月,重瓣,有紫、紅、粉紅等色,芳香;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土壤。耐寒性不強。
4行道樹
廣玉蘭(Magnoliagrandiflora):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濕潤肥沃土壤,不耐寒,耐煙塵,對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抗性較強。花大,白色,芳香,6-7月開花。
香樟(Chinnamomumcamphora):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濕潤、微酸性的粘質土生長最好;較耐水濕,但不耐干旱、瘠薄和鹽堿土圾一定抗海潮風、耐用煙塵和有毒氣體的能力,并能吸收多種有毒氣體。
大花紫薇
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干旱瘠薄,抗風;生長快,萌芽性強。秋葉變紅色或黃色,鮮艷美觀。
棕櫚(Trachycarpusfortunei);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抗大氣污染。
女貞(Ligustrumlucidum):常綠喬木,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抗多種有害氣體,耐修剪。
銀杏(Ginkgobiloba):喜光,耐寒,適應性頗強,耐干旱,不耐水澇,對大氣污染也有一定抗性;樹干端直,秋葉鮮黃。
杜英(Elaeocarpussylvestris):
5攀援植物
紫藤;凌霄
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落葉吸附類木質大藤本。耐陰,耐干旱瘠薄,適應強。葉大而密,葉形美麗,可以大面積地在墻面上攀援生長。
金銀花(Lonicerajaponica):半常綠纏繞木質藤本,花期5-8月,適應性很臺,喜光也能耐陰,耐寒冷和干旱,也耐水濕。對土壤要求不高,酸性、堿性均可生長。
藤本月季(Rosahybrida):花期5-8月,喜光耐寒,高溫時處于半休眠狀態。喜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砂質壤土,適應性廣。
5綠籬類
小臘(Ligustalumsinense):較耐寒,耐修剪,生長慢。常作綠籬,亦可修成球形或作樹籬。
小葉女貞(Ligustrumquihoui):喜光,較耐寒,耐修剪,宜作綠籬材料。
金葉女貞
桅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花期6-7(8)月,花冠白色,濃香。喜光,也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濕潤的酸性土,不耐寒。
6球類
紅花繼木;小臘;金葉女貞;山茶花;含笑;桅子花
海桐(Pittosporumtobira):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濕潤土壤。對土壤要求不嚴,黏土、砂土及輕鹽堿土均能適應。萌芽力能,耐修剪。抗海潮風及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能力較強。
“灑金”側柏(Platycladusorientalis):常綠灌木,喜光,但有一定耐陰力,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亦耐旱,較耐寒。喜排水良好而濕潤的深厚土壤,但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壽命極長。嫩枝葉黃色,秋冬季深綠色。
參考文獻
(1) 許賢書,政和縣佛子山風景名勝區資源調查評價報告
(2) 趙世偉,園林植物種植設計與應用
(3) 孫衛邦,鄉土植物與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J]中國園林,2003(7):63-65
文章標題:福建省政和縣東部山區、城鎮綠化植物的選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82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