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7 17:35 熱度:
摘要:城市在人類幾千年的發展歷史長河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生命機體,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相影響、制約著。它關系到人類生活的幸福質量和長遠發展。但現階段我國很多城市都出現相關的生態環境問題,或輕或重因區域而異。而生態環境又與人類的長期發展緊密聯系,如何構建一個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發展的城市,將有利于我們現在乃至長遠的未來的人類發展。
關鍵詞:從化市;生態環境;規劃
1前言
近幾年來,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工業化的速度提升,加上城市缺乏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的意識和規劃原則,加快了城市環境資源的惡化程度越來越快,大量的耕地資源被用于建筑高樓大廈,生活垃圾、工業廢水帶來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水土流失已經非常平常。因此,人類在享受城市帶來的便捷的幸福生活的同時,不由要擔心城市的生態惡化與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矛盾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各個小縣市的經濟社會發展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發展過程中,為解決好經濟快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廣東歷屆省委、省政府一直非常注重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把保護生態環境資源作為城市規劃中的前提條件,是各城市規劃布局中的一項重要策略。并在城市資源規劃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生態建設,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因此,廣東省各個縣市在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生態建設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91年,廣東榮獲“全國荒山造林綠化第一省”的光榮稱號,目前森林覆蓋率保持在57.3%左右。在發展過程,本省良好的生態環境避免了環境質量因經濟快速增長的需求量不斷加大而急劇惡化的后果。但是,在廣東某些縣市,依然依靠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其地方經濟,從而帶來嚴重的環境破壞等問題,而且越來越嚴重,人類人與自然環境不和諧的現象越來越多。其實這樣發展經濟,只會越來越制約其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更加影響生活在該地方的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本文針對廣東省從化市存在的生態環境資源的嚴重威脅,提出了改善資源保護的幾點規劃思想與措施,可供從事城市規劃的技術人員進行一定的技術參考[1]。
2從化市生態環境資源現狀問題
(1)綠化資源的總體質量不高,生態功能需加強。從化市域內河流縱橫,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用地(林地、園地、水面等)近1700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85.7%。但好多林木普遍存在樹種組成單一,結構簡單,穩定性差,存在一定數量的病蟲害,生態功能較低等問題,森林的生態效益未能充分發揮。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其周圍的自然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2]。
(2)人口壓力巨大。從化市是傳統的農業縣市,2006年其農業戶籍人口占總戶籍人口的3/4的比例,是廣州市域農業戶籍人口比例最高的市。從而一定程度上限制該市產業尤其是工業的發展,也就是說該市就業機會不足,大量過剩的農業人口缺乏轉化為非農人口的途徑,導致發展緩慢,農民收入少而單一。
(3)機動車尾氣污染日趨上升。本市的整體環境質量都保持優良狀態,但市區的整體綜合污染指數均有所上升,主要空氣污染來自廣州所擴散的機動車尾氣,市內摩托車、汽車保有量上升及建筑施工揚塵增加。隨著本市的機動車量持續上升,其尾氣污染也越來越嚴重。
(4)生活污水的污染加重。從化市目前整體水環境質量現狀良好,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100%,流溪河從化段水質全部達到功能區劃要求。但2006年流溪河從化段各斷面全年水質平均污染指數比05年上升13.3%,水質總體狀況下降,主要的水質污染影響來自于沿河各人口集中區的生活污水及第三產業污水。并隨著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口聚居增長,加快了生活用水的污染。
3保護環境為基礎的規劃思想與措施
3.1環境資源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生態環境資源規劃的指導思想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各級黨政方針政策為指針,以落實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依據,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進社會經濟繁榮為目標,按照生態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原理,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市戰略。堅持從城市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實際出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現有優勢,圍繞主要問題和突出矛盾,以重點開發和治理為突破口進行結構調整。正確處理好長遠與當前、全局和局部的關系,最終把城市建設成為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的生態城市。利用規劃原則有:可持續發展原則,因地制宜原則,實事求是原則,科教興市原則,市場經濟原則,可操作性原則[3]。
3.2科學規劃,合理分區,有效開發利用綠色資源
綠化森林資源對開采利用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過一定限度將會影響和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所以森林的開采利用應以“保護性開發”主題,通過有效控制,人們又可以享受到綠色資源森,又可以欣賞自然界的美好景光,體會生態平衡的和諧相處,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因此,在從化森林生態旅游規劃和開發過程中,一切旅游開發項目都應首先考慮其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以生態效益和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避免建設破壞大的旅游項目和隨意開采森林資源。
3.3從生態的角度全面導引人口良性轉移
有專家指出中國今后將出現四五個各集中全國人口及GDP十分之一以上的中心,這些人口將以從事工業、服務業建設為主。這對從化市的生態建設將提出更高的要求。總的來說,國土面積的增加不能寄望于自然之力。從未來發展看,從化市應導引人口向生態支撐力強的地區發展是必由之路,國土規劃應從生態的角度全面地導引著人口的良性轉移。
3.4廣泛應用新型能源,優化廢棄物處理
目前礦物燃料的使用是大氣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太陽能、風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成為可能。為保持從化市優越的空氣質量環境,控制大氣污染物質(NOx、SOx等)的排放,應充分考慮從化市自然能源(太陽能)、清潔能源(天然氣)及再利用能源(生物質、河水等)的廣泛應用。另外,還應推廣節能電器的使用,并可將項目與公共交通相聯系,更多使用公共交通等。對于生活垃圾,應建立一種“閉合回路”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生產系統,使得廢棄物最小化,然后回收利用。
3.5擴大綠化表面,注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方法解決水污染問題
水資源循環是一個密閉的自然系統,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改變往往破壞了其平衡。針對本市的生活水污染的來源特點和綠化資源特點,可提倡擴大綠化表面、盡量采用滲透型地面、注重雨水的回收和中水利用和建立天然排水系統等方法改善人們用水習慣,以減輕生活用水的壓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資源質量,保證水資源的長期可持續利用。
4結束語
城市規劃得合理,生態環境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將很大程度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步伐,反之則限制城市的發展。在資源的利用規劃過程,要注重落實規劃思想和原則的落實,加強森林領域的管理,人口轉移的方針和耕地資源的合理保護。城市的發展不應該以犧牲生態資源為代價,應更加注重發展與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的有機結合,從而創造更多有利于人類長遠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黎嬰迎,曹小曙.對廣東省國土規劃的幾點認識與思考[J].熱帶地理,2007,27(02):149-153.
[2]付曉萍.從化市森林資源保護性開發對策[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2(02):82-89.
[3]廣東省發展計劃委員會課題組.2000.廣東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廣州:廣東省發展計劃委員會.120.
文章標題:論城市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83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