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四棵樹村為例,從建筑學角度簡要系統的論述了新農村建設中的一些觀點,通過“院”,“街”,“鎮”等元素的設計和整合,從建設初期至整個建設過程中優化設計,合理配置"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8 10:13 熱度:
概要:一個適宜居住的城市,不應該只是碎片的堆積,而是一個不斷生長的整體,每座建筑的設計都應該注意到這個整體的存在,每一個人及其行為都受制于這個整體,也必須為這個整體做出正面的貢獻。同樣,新農村是成長中的城鎮,作為建筑師有責任從規劃設計各個方面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從一家一戶到整個村落,創造出“健康舒適、高效清潔、和諧美觀”的現代化新型農村。
本文以四棵樹村為例,從建筑學角度簡要系統的論述了新農村建設中的一些觀點,通過“院”,“街”,“鎮”等元素的設計和整合,從建設初期至整個建設過程中優化設計,合理配置資源,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實現自然,生態,陽光,開放,豐富和和諧的人民生活,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街道空間環境古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建設經歷了農房建設,村鎮建設,小城鎮建設三個階段。取得了重大成果,隨著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方面需求不斷增長,城市化進程也在加速發展。隨著工業化進程和人類活動的加劇,農村原有的與大自然長期共生,相互依存的恬靜生活形態被打破了,往日親切,充滿溫情的鄉村小鎮,變成了無規劃,無設計的建筑的堆積。農村的人居環境成了“臟,亂,差”的代名詞。一些農民的住房存在著難以覺察的安全隱患,收到地震災害嚴重,嚴重影響了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鄉鎮是以人口聚集為主體,以物質開發利用,生產為特點的,集政治經濟物資為一體的有機實體。根據其職能,分為:行政中心型,工業型,農工型,漁業型,工礦型,旅游型,交通型,歷史古鎮型等類型。本文以四棵樹街為例,從建筑設計方面,概述了農商古鎮型的一些觀點。
一、四棵樹街現狀
。1) 區域位置
四棵樹街位于博望鎮,柳河鎮,趙河鎮及廣陽鎮四鎮中心,距離四鎮約9km,也是廣陽鎮通往方城縣縣城的必經之地。在交通上的便利,使四棵樹街成為方圓9km內的物資文化交流中心,每年都會舉行廟會,其規模與廣陽鎮規模相當。村子四周有護寨河環繞,護寨河內部是一圈高約5米的土寨墻,寨墻上長滿樹木,是夏季居民避暑的好地方。(圖1)
。2) 街道
四棵樹街寬約24m,雙向車道,南北向穿越整個小寨,是四棵樹目前唯一的一條商業街,也是南北通行的唯一道路。街道因歷史原因自然形成,缺少整體規劃,現人車混流,集市上交通擁堵,需要改善。
。3) 院
院,“天圓地方”的方指的就是院子。院落是人與自然間溝通的渠道和介質,它傳承了中國幾千年的居住文化,既是中國人居住空間的核心和精髓,同事也是組成城市和社區的單元和細胞。這種以院落為單位的居住空間,在農村比比皆是。在這里每戶都有一個獨立的院子,院形成了人們交往的一個過度空間:院外-院內-堂屋-居室,隨著空間的轉換,私密性隨之加強。臨街的院和非臨街的稍有不同,臨街多為一至兩層建筑,進深較大,首層作為客廳和商場,二層為住房,院落較小,但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規劃設計理念
(1) 整體規劃
四棵樹街是一個有獨立鄉村特色的鄉村小寨,民風古樸,環境優美。隨著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現有商業街已不能滿足人們需求,因此考慮在護寨河外規劃一條商業街,呈“口”字行圍繞古寨,新商業街既不破壞古鎮環境,有可滿足日常購物需求。古鎮外建新商業居住區,并非簡單的復制現有城市建筑,而是在保護舊址的基礎上,新建“圍城”,護寨河和寨墻做天然屏障,使新區和古寨和諧共生。在此,山、水、古鎮、新街,有機地融合到了一起……
。2) 商業街區
道路規劃方面:為避免機動車道穿越村子,造成人車混流,交通擁堵的現狀,在護寨河外,村子的東側修建一條環寨機動車道(圖2),原有街道改為商業步行街。商業步行街設
古木,雕塑,疊水等元素,為小鎮創造閑適、舒緩的生活氛圍。
。3) 建筑設計
“差異即資源”,在單體設計中,護寨河內的原有建筑,盡量保留原有院子,原有房屋,原有風格,原有綠化,突出小寨特色;護寨河外的新建建筑,在設計中也要做到具有地方特色,與小鎮的人文、自然景觀及風景名勝交相呼應,力求在建筑風格上和諧統一(圖3)。按照“節約占地、保留特色”的要求,統籌考慮農民住房、庭院產業,雜物堆放等問題。
(4) 節能節材
新農村建設是個長期的過程,農民經濟狀況還不十分充裕。因此降低成本,節約能源也是設計中的重要問題。在四棵樹街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了節能設計,對于有利用太陽能條件的,優先采用太陽能;并對拆遷的舊材料做合理的再利用。
實地調查發現,目前沒有做規劃的村莊占到總調查對象的99%,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財力有限,怎樣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優化設計,節約能源,使農村建設得到科學的發展是建筑師應盡的責任。
一個適宜居住的城市,不應該只是碎片的堆積,而是一個不斷生長的整體,每座建筑的設計都應該注意到這個整體的存在,每一個人及其行為都受制于這個整體,也必須為這個整體做出正面的貢獻。同樣,新農村是成長中的城鎮,作為建筑師有責任從規劃設計各個方面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從一家一戶到整個村落,創造出“健康舒適、高效清潔、和諧美觀”的現代化新型農村。
參考文獻:
1. 克萊爾.庫帕.馬庫斯卡羅琳.佛朗西斯編著,俞孔堅、孫鵬、王志芳等譯,人行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建筑工業出版社
2. 丁圓公共生活與城市街道空間的景觀規劃:以北京市朝陽區望京社區為例,建筑創作,01、2007
3. 圖3,來自網絡
文章標題:新農村設計探討-以四棵樹街為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87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