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開敞空間與主題公園建設:開敞空間與主題公園是未來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一環,是市民休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就呼市而言,應以現有廣場、公園為突破口,搞好規劃與建設,突出個性,結合衛生、環保森林城市建設工程,對其進行改造與完善,落實“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本著人地和諧的目標,建設濕地公園、大青山野生動物園、阿爾泰游樂園、人民公園、滿都海公園、新華廣場、如意廣場并使之充分利用。
(三)、建造和樹立呼和浩特城市形象標志
城市形象標志是城市豐富內涵的集中體現,在市民眼中就是城市形象的直接體現,是一種重要的視覺形象,也是城市外部公眾了解呼和浩特的第一素材。目前,呼和浩特只有在新世紀廣場聳立著體現著“中國乳都”的標志性建筑,還有成吉思汗達大道上的成吉思汗雕塑,除此之外,作為塞外歷史名城,幾乎很少有典型的能代表民族性的標志性建筑或雕塑,從感性上很難體會到我們這座城市的與眾不同。作為對策,一方面,可以邀請國內外有關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研究與管理專家進行民族城城市形象標志設計,并在城市中各大主干道、公眾集會場所、黨政機關辦公地、車站、機場等地方樹立起來,時時提示市民以生活在塞外古城中而驕傲和自豪。
(四)、加強城市綜合環境整治
堅持以人為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好城市綜合環境整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明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內容。主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是城市的核心與骨架,是城市形象的外在表現和載體,必須加強城市道路、建筑、給排水、通訊、舊城改造、其它公共設施等的建設,為市民出行、公共活動、城市經濟發展等提供快速通道和平臺。就呼和浩特而言,一是加快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條件與公共交通設施條件,提高通行能力;二是改善居民生活設施(供水、供電、供氣等)、住房及公共休閑空間建設;三是在舊城市改造與新區建設過程中,堅持保護與更新同步;四是電力設施建設與改造,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電、工業生產用電。五是加強地下水的保護,不要從源頭上污染水源,保障工業生活安全用水。
第二,政府行為與形象:政府是區域發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政府行為形象是城市形象的代表。主要體現在政府的各種服務、管理與公關活動中。通過調查問卷顯示呼和浩特政府形象還沒有在公眾心目中起到標桿作用,還有很大的改選與提升空間。應按照新時期經濟發展的要求,增強主人翁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改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良作風,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精簡政府機構、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好服務工作。
第三,市民行為與形象:市民行為與形象包括民眾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精神風貌、整體素質等,市民行為形象是城市形象的主體,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必須通過各種渠道全面提高市民綜合素質,規范市民行為。具體措施包括:一是提高市民文化層次與思想道德素質;二是文明用語與文明行為培養;三是培養創業意識、創業能力與創新能力。
第四,公共秩序與治安環境:安定、和諧的城市環境是發展的保障,也是城市公眾尤其外部公眾對城市滿意度的最初印象與第一評價,我們應從大片著眼,從小處著手,為民所想,認真抓好城市社會治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為公眾和城市各項活動提供安全與穩定保障。
參考文獻
[1] 朱俊成.城市文化與城市形象塑造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
[2] 楊笑寒.呼和浩特尋訪[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3] 呼和浩特政府網
[4] 熔鑄民族文化獨特魅力,塑造草原城市現代形象—呼和浩特第四次城市形象設計專家討論會發言摘登[J],內蒙古藝術,2006(1)
3/3 首頁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