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電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2-11-03 15:55 熱度:
摘要: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建筑電氣也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的發展,所以建筑電氣所包含的內容的也就越來越豐富,本文首先根據工程的建筑分布論述了工業區廣場的特征,介紹了一下在我們在做廣場初步設計的一些做法及心得體會。
關鍵詞:高壓,低壓,照明
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工業區工業區廣場,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建筑面積約22,3619平方米,建筑高度為23.6米,屬于一類公共建筑。其中地上面積14,8142平方米,其中首、二、三層主要為商業功能,四、五層除商業外另配置影院及溜冰場。本工程設有兩層地下室,地下面積73517.2平方米,地下一層層高4.0m,除車庫外另配置超市及設備用房,地下二層層高3.7m,主要功能為車庫,共有機動車停車位1988個。
2. 設計范圍
根據設計項目委托書要求,本工程具體設計范圍如下:(1)高低壓變配電系統及應急發電機供電系統。(2)動力與照明。(3)防雷及接地保護。(4)火災自動報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5)弱電系統由甲方委托相關的專業設計單位。
3. 供電及強電設計
1)負荷等級:
根據電氣專業相關設計規范,本工程的一級負荷包括消防控制室、消防電梯、防煙排煙設施、自動滅火系統、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和電動的卷簾、閥門等消防設備用電;二級負荷包括電梯、地下室照明、公共照明;三級負荷包括一級及二級負荷外的所有用電負荷。
2)供電電源(變壓器及發電機選擇):
本工程采用需要系數法進行負荷計算,本工程采用中央空調系統,空調專業及給排水的用電量按設備提資統計,餐飲動力等根據甲方提資統計、預留;此外百貨、商場等照明部分負荷密度按35 W/m2設計,走廊及地下室部分按5 W/m2米設計,通過負荷計算,本工程變壓器的安裝容量為:17800KVA。本設計高壓部分擬采用10KV電源兩用一備,三回路高壓供電的方式,即由鄰近變電站引兩回路10KV專線,主供大樓用電,兩路專線所負擔的變壓器容量為8100KVA及8700KVA再由另外的一座變電站引一路10KV專線(負載9700KVA)作為本工程的備用電源。另外,本工程設有一臺1200KW發電機組作為應急備用電源,作為火災時大樓消防應急用電。在非火警時,若外電中斷,則作為大樓照明及確保負荷的備用電源。
3)供電系統:
根據本工程的建筑分布,擬于地下室負一層設兩個變配電所,按2個豎向大分區供電,總高壓配電室設于地下室負一層的東角。
<1>根據電氣負荷計算(詳見電氣負荷計算表一),1#變配電所供電范圍總的裝機負荷為5145KW,計算負荷為3710KW,選用4臺1250KVA干式變壓器。其中1#變配電所的1號變壓器與2號變壓器、3號變壓器與4號變壓器分2組分列運行,分別設聯絡開關。另外該區域的商家麥德龍要求設置一臺容量1600KVA的變壓器單獨供電。另1#變配電所的消防應急電源由2#變配電所的柴油發電機房引來。麥德龍商場自設一臺600KW的發電機組作為備用應急電源。
<2>根據電氣負荷計算(詳見電氣負荷計算表二),2#變配電所供電范圍總的裝機負荷為11496KW,計算負荷為8368KW,選用2臺1600KVA和 4臺2000KVA干式變壓器。其中大樓中央空調的裝機負荷為5832KW, 計算負荷為4500KW,采用3臺2000KVA干式變壓器供電。其中2#變配電所的1號變壓器與2號變壓器、3號變壓器與4號變壓器,5號變壓器變與6號變壓器共3組兩兩分列運行,低壓0.4KV母線分段,設聯絡開關聯絡。另2#變配電所設有一臺1200KW發電機組作為整棟大樓的應急備用電源,作為火災時大樓消防應急用電。
(1#,2# 變配電間干線布置平面示意圖分別如下:)
4)繼電保護與計量:
a. 高壓10KV電源進線設速斷、零序、定時限過流、失壓保護,變壓器的高壓側設過流速斷保護及超溫保護。
b. 變壓器低壓側設短路瞬時、短路短延時、過載反時限保護。各出線回路裝設自動空氣開關作過載、短路保護。
C. 電力、照明采用綜合計費,在10KV側設總電表計量(專用計量柜),其余在按需要經濟獨立核算的單位裝設低壓電度表。
5) 功率因數及補償:
在變壓器低壓側設置移相電力電容器自動進行無功功率補償,經補償后各變壓器低壓側的功率因數達到0.92。
6) 供電線路:
10KV電源采用電纜埋地引入大樓的總開關房,由總開關房引出的10KV電纜沿橋架于地下室內架空敷設。低壓配電線路由低壓配電室引出后沿橋架水平敷設進入強電豎井并沿豎井引上至各層層配電箱。
4. 接地系統
1)低壓配電系統的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統,且與防雷系統共用接地裝置,并作等電位聯結。
2)所有外露的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插座接地孔、金屬電線管均采取接地處理。
3)凡進出本建筑物的金屬管道均應進行接地。
5.配電設計
1)電源:本大樓低壓配電系統采用樹干式與放射式相結合的配電方式,對消防設備、消防控制中心等的供電采用雙回路供電,并在末端配電箱自動進行切換。
2)配線方式:
照明豎向主干線采用銅插接母線,其他的配電線路采用電纜、電線。根據地上建筑防火分區的分布,共設有7處電氣豎井,由低壓配電室引至豎井及豎井內的電纜、電線沿阻燃封閉式金屬線槽敷設。各層由豎井引出的照明及動力線路均穿金屬管保護。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線路采用有防火保護的封閉式金屬線槽或金屬管敷設。
3)導線:一般動力、照明回路供電選用阻燃型電纜、電線。消防設備用電以及應急照明回路選用防火型電纜、電線。
4)本工程中,電動機功率大于30KW時,采用降壓啟動方式。消防設備的電動機均采用直接啟動的方式。
6. 照明設計
1)電源:交流380 / 220伏
2)光源:公共場所、商業照明以及設備房照明以熒光燈和節能燈具為主。
3)照度要求:
4)在電梯前室、樓梯間、走廊、變配電室、風機房、車庫、消防控制中心、以及各生產機房設蓄能式應急照明燈,電梯前室、樓梯間、車道以及走廊等人員密集通道設疏散誘導燈。大空間商業區域,擬利用正常照明的部分燈具附帶蓄電池作為應急照明燈具,設高位疏散指示燈以及于柱上和地面設置疏散誘導燈。一般區域應急燈具的備用時間要求不小于60分鐘,消防控制室、變配電房、弱電主機房、發電機房、水泵房、風機房等消防工作區域的應急燈的備用時間要求不小于180分鐘,且這部分的應急照明的照度為正常照明照度。
5)應急照明以雙電源樹干式配電,并于樓層應急配電箱實現雙電源自動切換。
6)照明、插座分別由不同支路供電,所有插座配電回路及電熱水器均采用漏電開關保護,照明開關和插座均為暗裝,開關的安裝高度一般為1.3米,室內插座安裝高度一般為0.3米,并采用安全型插座。豎井內的樓層配電箱采用掛墻明裝,高度為1.3米,室內照明箱均為暗裝,安裝高度為1.8米。
7)走廊等公共場所以及商業大空間的照明采用集中控制。
7. 防雷與接地:
1)經過計算,本建筑物年預計雷擊次數為0.98,按第二類防雷建筑物設計。
2)防直擊雷措施:
沿建筑物邊沿設避雷帶及短避雷針,并設不大于10米×10米的避雷網格作接閃器。利用結構主筋作引下線,相鄰兩條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大于18米。利用結構基礎作自然接地體,防雷接地、安全接地、工作接地為共同接地體,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屋面所有金屬構架及金屬管道需與屋面防雷裝置連接。
3)防側擊雷措施:
每層利用建筑物圈梁內結構主筋設置均壓環。所有外墻上的金屬構架、門窗等較大金屬物體與防雷裝置連接。
4)防感應雷及雷電波侵入措施:
本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等級暫定為C級,在低壓配電系統中采用2級電涌保護器進行保護。埋地敷設進出建筑物的電纜金屬外皮和金屬管道與就近防雷接地裝置連接。變壓器高、低壓側各相裝置設避雷器,樓層總進線斷路器后設置浪涌保護器(SPD)。弱電系統設防雷擊電磁脈沖裝置及等電位聯結。
5)本設計采用總等電位與局部等電位相結合的方式,建筑物內的金屬管道就近與接地裝置聯結。
8.結束語
另外,本工程還進行了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及電氣節能的設計,鑒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再贅述。本工程為綜合性工業區廣場,功能分類較多,用電量較大,電氣專業在設計時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因此我們在設計初期通過跟甲方及設備等各個專業配合、溝通,確定了相關用電量、預留商場用電量及相關用電要求,以滿足后期使用需要;總之為了適應現代社會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在配電設計方面,在初期設計階段,我們設計人員在保證供電安全可靠的情況下,要綜合考慮與電氣專業相關的各種因素,既要考慮到現階段的用電需求又要未來發展的需要,還要遵循技術經濟合理的原則,盡量滿足環保、節能等等的要求,同時也為后期做施工圖做好了相關的準備工作。
文章標題:大型工程建筑電氣的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dianli/1374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