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09 15:38 熱度: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具有低噪聲、低功耗、大動態范圍、量子效率高、光譜響應范圍寬、幾何穩定性好等優點,是可見光領域最具有前途的探測器[1,2]。但不同廠商、不同型號的CCD驅動時序各不相同,因此CCD驅動電路很難規范化和標準化。CCD圖像傳感器對相機的性能起非常關鍵的作用, 因此實現CCD高性能驅動電路設計是非常重要的[3,4]。
摘要:為了實現由Kodak KAI0340D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組成的新型圖像采集系統,需要設計專門的CCD時序驅動電路。使用Xilinx Spartan3AN 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設計時序產生電路,經過驅動芯片MAX4426和ISL55110驅動,再經過箝位電路箝位,得到了滿足CCD要求幅度和時序的驅動信號。經實驗驗證該方法產生了滿足CCD要求的驅動時序,實際測試時CCD幀頻達到了205.6frame/s。
關鍵詞:建筑經濟,高幀頻,面陣CCD,FPGA,箝位電路,驅動電路
高幀頻的CCD探測器是快速信號捕捉,超高速攝像等領域的重要實現手段。該文介紹一種高幀頻CCD KAI0340D驅動電路的設計方法。它的優點是電路結構簡單,調試方便,設計周期短,可靠性高。該CCD最大幀頻可以達到210 frame/s。
1 KAI0340D內部結構及驅動時序分析
KAI0340D是有效像元為640(H)×480(V)的行間轉移CCD圖像傳感器,其內部結構如圖1所示。總像元數為692×492,支持雙端讀出,最高讀出時鐘頻率為40MHz[5]。
CCD讀出共需要五類信號:快門信號(SUB)、三階電平行轉移信號(V2)、兩階電平垂直轉移信號(V2,V1)、復位信號(RS)和兩階水平轉移信號(H1,H2)。要使CCD輸出正確的圖像信號,需要設計滿足電平和時序要求的這五類信號。
由表1,可以看出該款CCD所需要的電平種類較多。行間轉移CCD工作過程如下:首先給出SUB信號將光敏區電荷清空;到達設定的積分時間時、給出三階的行轉移信號V2和兩階的垂直轉移信號V1,將光敏區電荷轉移至行間寄存器中;然后,給出兩階的垂直轉移信號V1、V2,將行間寄 存器一行的電荷轉移至水平移位寄存器中;最后,通過復位信號RS和水平轉移信號H1、H2的配合將電荷信號一個一個轉化為電壓信號讀出。
2 驅動電路設計
CCD驅動電路主要由驅動時序產生電路、驅動器電路和箝位電路組成。包括驅動電路及后續的數據采集電路在內,整塊CCD板上用到的電源共11種(單位:V):+20、+15、+10、+9、+5、+3.3、+1.2、-20、-10、-8.5和-5。整塊板的功耗集中在+5V和+3.3V電源,綜合考慮設計的復雜性、板上功耗以及電源的通用性,選擇+18V、-18V、+6V和-6V四種電源。其中+15V、+10V和+9V電源由+18V電源經過濾波和電源變換芯片LT1764AEQ產生,+5V、+3.3V和+1.2V由+6V電源也經過LT1764AEQ產生,-10V和-8.5V由-18V 電源經LT1964-SD產生,-5V由-6V電源經LT1964-SD產生,+20V和-20V電源通過倍壓電路產生。
2.1 箝位電路
箝位電路三要素:初始狀態、箝位方向和箝位電平。以行轉移信號V1為例,信號V1電平要求如圖2所示:常態V1M為0V,有效狀態V1L為-9V。一般的驅動器只能提供正電平驅動,使用MAX4426給出0~ +9V的信號,再將正電平箝位到所需要的電平。根據箝位電路三要素,初始狀態為+9V,向負電壓方向箝位,箝位電平為0V,如圖3所示。初始狀態,電容 C129左端電平為+9V,右端通過電阻R81充電到0V,當C129左端電平跳到0V時,由于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突變,右端電壓降到-9V,此時二極管 D9反向,阻值很大,電容上的電荷同樣不能短時間內通過R81泄放,這樣C129的右端被箝位到了-9V電平。而當C129左端電平變為+9V時,電容右端電平回到一個略高0V的狀態(緩慢充電導致),但此時D9導通,電壓迅速回到0V。電路的充放電時間常數由電容C129和電阻R81的值決定,可根據信號周期進行調整。
另一行轉移信號V2是三階電平如圖2所示,產生過程如下:首先通過一片MAX4426驅動器U16產生一個兩階電平的信號,通過箝位電路(C123和D7) 產生第三階電平,再通過第二個箝位電路(C125、R78和D8) 箝位到所需要的電平[3]。由于所要驅動的電路一般都具有容性負載,故供電電壓可略高于所要求電壓,以抵消容性負載的消耗,讓驅動的電平滿足器件要求。
2.2 倍壓電路
如圖4所示,初始狀態電容C145左端電平為0V、右端電平為+10V,當vpulse信號由低變高時,C145左端電平變為10V而電容兩端電平不能突變,所以右端電平變為+20V。同理當vpulse_n由高變低時,電容C143右端產生-20V電平。
2.3 快門信號產生電路
如圖5所示,FPGA產生的控制信號SUB經+5V供電的驅動器隔離后送到電容C150和C151的左端。三極管Q4處于導通而Q3截止,A、C點電平為-20V,B點電平為+20V(不考慮電阻R91、R92和R93及三極管上的損耗);當SUB由高變低時,B點電平被拉到+15V,C點電平被拉到 -25V,Q3導通而Q4截止,A點電平變為+20V,經箝位后,SUB_CCD點的電平為+10V到+50V的脈沖(不考慮損耗),可略微提高各級供電電壓,產生滿足CCD快門信號電平和時序的脈沖[6,7]。 行轉移和復位信號由于速度較快,使用Intersil公司的高速驅動器ISL55110。在負載為100pF時該芯片的上升和下降時間均為 1.5ns,即該負載下最快信號為3ns。根據箝位三要素產生合適電平的信號,此處不在贅述。
3 仿真及驗證
由于面陣CCD 相機驅動時序的復雜性,采用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 HDL設計驅動時序[8]。Verilog HDL采用自上至下及模塊化設計方式,具有強大的系統硬件描述能力,并能很好的配合仿真工具進行時序仿真,大大縮減了電路的設計周期。在Xilinx公司提供的綜合工具ISE下,使用同步邏輯設計減少毛刺的產生,提高電路的穩定性。調用Modelsim SE6.5可以很方便的觀察時序波形,仿真波形如圖6所示。
從圖7、圖8和圖9可以看出產生的驅動信號滿足CCD的要求。CCD輸出的信號經過相關雙采樣、放大和數字化后送到FPGA,FPGA將每一行的右半行數據倒序與左半行數據拼接成一行數據,再通過Camera Link發送到上位機,在上位機的實時顯示軟件上可以看到CCD輸出的圖像數據,并能看到幀頻為205.6frame/s。拍攝的圖片如圖10。
5 結論
使用FPGA產生驅動時序,經過驅動器調節驅動電壓并提高驅動能力,再用箝位電路箝位到所要電平的方法很好地實現了Kodak KAI0340 CCD的驅動信號,幀頻達到了預期的205.6frame/s。該CCD驅動采用FPGA編程設計,具有設計靈活、調試周期短、可靠性高的特點。箝位電路很好的解決了驅動器無法提供負電壓驅動的問題,并且能夠將電平箝位到所需的電平,通過兩個箝位電路配合可以實現三階電平,滿足了行轉移信號為三階電平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佟首峰,阮錦,郝志航.CCD圖像傳感器降噪技術的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0,48(2):140-145.
[2] 李洪法,薛旭成,郭永飛,等.雙抽頭CCD圖像整合優化設計[J].中國光學2012.25(1):42-46.
[3] 薛旭成,李云飛,郭永飛.CCD成像系統中模擬前端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07,15(8):1191-1195.
[4] 周懷得,劉海英,徐東,等.行間轉移面陣CCD的TDI工作方式研究[J].光學精密工程,2008,16(9):1629-1634.
文章標題:建筑經濟雜志投稿高幀頻CCD驅動電路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dianli/2478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