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10 15:54 熱度:
摘要:朱棋路西部地區是集居住、產業、體育、商業、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片區,是大連市“西拓北進”發展的重要承接地,是大連市城市門戶形象區,其依托體育中心、南關嶺火車站及機場北部居住區,以達到共同建設、同步發展。文章對大連市朱棋路西部地區控規方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級工程師論文,大連市,控規方案,綜合性城市片區,道路交通,綠地系統,城市景觀
1 概況
1.1 區位位置
規劃區東部是市體育中心、南關嶺火車站,南部是機場北部居住區,西部是夏家河旅游度假區,北部是土羊高速公路。距南關嶺火車站6公里,周水子國際機場5公里,青泥洼橋商圈15公里。
1.2 制約因素
鐵路與城市干道:旅順鐵路支線將規劃用地分割為南北兩個部分,不利于南北向交通的聯系。朱棋路、姚砬路及張前路是城市主干路,是周圍地區和城鎮進入大連的主要通道,這些道路承擔包括載重車輛在內的大量運輸任務,產生的噪音影響鄰近的用地。
機場凈空:大連市周水子國際機場凈空要求對規劃區建設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區內南側局部地區位于機場內水平面凈空控制范圍內,建筑高度均應滿足機場凈空要求。
2 建設現狀
2.1 用地
規劃區用地屬于甘井子區革鎮堡鎮。現狀用地以居住、倉儲、工業用地為主,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革,旅順鐵路支線南北兩側,建筑以低層的農民住宅為主。鎮政府東南側居住小區、槐屹街小區、前革小區為多層居住小區,分布在張前路兩側,建筑質量較好。現狀的工業、倉儲在區內分布呈“大、散、亂”的格局,帶來了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基礎設施滯后等問題,影響城市經濟的健康發展。
2.2 景觀
基地內自然景觀較差,環境污染較嚴重,但規劃區東部有開闊的體育公園,西、南、北部為林木遍布、山峰層巒起伏的自然山體,自然條件優越,區域特色明顯,為本區的環境改造及設計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2.3 道路
基地內由于自然地形及歷史形成的原因,主要道路有張前路、土革路。其中張前路的路況較好,在規劃區的西南部穿過,向西通往營城子,向南通往紅旗鎮,是城市的交通干道。土革路是唯一一條聯系南北地塊的道路,是從革鎮堡通往金州的主要道路。
3 規劃構思
3.1 生態環境
從城市健康發展的需要出發,確定規劃區合理的發展性質和發展規模,加強城市的綠地建設,保護和利用好城市的現狀水系、生態走廊及山體格局,與城市的綠地系統形成有機的聯系,創造一個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生態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3.2 用地布局
處理好規劃區與體育中心的關系,既要考慮城市歷史的延續性,又要突出規劃區的時代特征,同時根據不同地塊的自然特點,創造各異的城市空間形態和布局形態,使之成為大連市未來北部城區風貌的代表,并為城市的遠景發展預留一定用地空間。
3.3 道路系統
規劃區緊鄰老城區,且與體育中心僅一路之隔,規劃需疏導好體育中心方向的大量交通流,形成通暢、安全、快速和便捷的城市對外交通系統和城市道路系統,合理布局各類靜態交通和交通服務設施。
3.4 基礎設施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商業、金融、文化娛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城市的服務功能,提高和完善居住水平和生活環境質量。
3.5 開發時序
本次規劃用地約12平方公里,規劃實施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規劃中考慮好分期實施的要求,采用科學的規劃布局手法,合理安排搬遷區,盡量減少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協調好搬遷區景觀與城市風貌的關系,使規劃區在各個發展階段都能體現出良好的城市風貌。
4 用地規劃
4.1 用地結構規劃
規劃區由現代產業用地、居住用地、發展備用地三大功能區組成。整個規劃區用地劃分為三大片區,通過主次干路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并與周邊自然地貌有機融合,形成清晰的規劃結構。
4.2 現代產業用地規劃
大連市努力營造良好環境,為發展高新技術等現代化產業提供政策支持和組織保證,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為了進一步提高產業結構層次,隨著大連市體育中心選址的確定,朱棋路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確定為以體育產業為主,以創意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輔的結構形式。產業用地主要位于鐵路旅順支線以北,以無污染的一類工業用地為主,以組團式布局為主,采取綠化隔離,形成不同規模的四個產業組團,并結合革鎮堡火車站考慮適當的物流用地,形成完善的現代產業區域,以利于朱棋路地區的發展。
產業組團一:以體育服裝加工業為主,由于距夏家河子旅游區較近,可相應發展一部分旅游產業。
產業組團二:緊鄰體育中心西側服務區,以體育用品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以配合體育中心多元化發展。
產業組團三:靠近生活區,重點發展體育服裝加工業。
產業組團四:著重發展第三產業,以創意產業為主導。
4.3 居住用地規劃
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革鎮堡現狀居住區范圍內,鐵路旅順支線的南部。居住空間為“社區―居住組團”二級結構,即2個社區、14個居住組團。“居住組團”根據幼兒、兒童室外游戲場地在50~150米服務半徑之內的理論,確定其用地規模在3~4公頃,每個居住組團規劃住戶200~300戶,均有各自獨立的公共活動空間,可以增進居民的交往,加強居住空間的鄰里感。居住組團通過城市綠化帶與其他多種職能空間混合布局,真正使居住置于社會網絡的整體中,形成多層次物質環境與多元化生活方式復合的社區。 二類居住用地是整個規劃區內的用地主體,以多層住宅為主,同時考慮城市建筑景觀因素允許建設高層住宅,故高層主要設在城市景觀軸線兩側。居住社區的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參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中的要求配置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同時參考我國其他省市的規劃標準及大連市的實際情況,對配建套公共服務設施的標準和具體內容進行補充和調整,以形成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居住區。居住區級規劃用地公建主要布置在居住區中部,張前路的兩側。
4.4 公共設施規劃
規劃結合地鐵站點布置了三處較為集中的商業設施用地:一是居住區的商業中心區,主要為居住區配套服務的商業、餐飲、服務設施等。同時結合該商業用地可布置文化娛樂中心、圖書館、文化館、醫療衛生設施等,體育活動場地結合北側的公園布置。另外規劃了兩處現代產業中心,主要為產業區服務的商業、飲食、服務業等及集中的供銷服務設施;二是位于張前路與嶺西路的交叉口處;三是位于朱棋路與嶺西路的交叉口處,與東側的體育中心相呼應。
5 道路交通規劃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高效順暢的交通組織至關重要,在做好疏導控制的同時應充分考慮靜態交通設施的配備與建設,建立等級明確,功能合理的道路系統,確保規劃區與城市其他地區之間的便捷聯系和本區的可達性,并通過道路組織城市景觀系統,塑造城市特有的道路網絡。規劃區道路系統采用方格網形式,由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組成。規劃中基本保持了總體規劃所確定的路網框架,并根據體育中心的大量車流量、地形等因素的要求,對局部道路的走向進行了調整,與外圍的城市干道共同形成5縱4橫的干道路網結構。在南北方向交通形成5縱,分別為朱棋路、張前路、土革路、新革四號路、前棋路;在東西方向形成4橫,分別為姚砬路、嶺西路、體育路、新革三號路。支路與主次干道相間布局,形成300米左右的路網間距。
6 綠地系統及城市景觀導引
6.1 綠地系統規劃
充分注重內部外部環境的共榮共生,環境與建筑總體布局的有機融合。依循總體構思,規劃區綠地系統把外部環境有序引入內部的同時,充分利用周邊自然環境特征,兼顧功能分區之間的聯系和分隔,形成以自然山體為背景,綠軸、綠帶、綠點、廣場景觀等共同構成的點、線、面結合的綠地景觀系統,創造一個舒適優美的內部景觀環境,為居民營造一個自然生態的生活環境。
結合商業用地及地鐵站點規劃大型公園3處,根據服務對象和自然地形特點,形成不同主題和風格。朱棋路西側和姚砬路北側規劃100米的綠化帶,為防護景觀用地。沿旅順鐵路支線規劃綠化帶,以密植喬木為主,綠帶寬30米,鐵路與建筑物最小距離不小于50米。沿城市主干道兩側布置20米寬的綠化帶,配合綠化種植,營造出美好的步行活動空間。
6.2 城市景觀導引
輪廓線:整個規劃區形成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間輪廓。較高的建筑群集中在商業用地,主要位于規劃區的中部,保證城市景觀軸線的通透,并以高層建筑突出中心形象,在空間構圖及多視角輪廓線的形成上,均可達到較為清晰滿意的效果。
標志性建筑:結合城市景觀需要,本次規劃中標志性建筑主要分布于商業區,豐富城市輪廓線的同時突出中心風貌。標志性建筑作為重點精心設計,并注意與周圍環境的相互協調。
城市重要景觀節點:結合城市景觀需要,在主要景觀軸即道路兩側和交叉口位置加以重點設計。同時結合城市廣場、大型公園和水體系統,使之形成有機的聯系。
街道景觀:道路通過斷面形式、綠化種植以及周邊地塊建筑圍合等條件的變化形成不同風格、具有個性的道路景觀。道路側景要求道路兩側建筑界面有一定的呼應,在特征邊界應有明顯的提示,同時道路空間的封閉與滲透形成空間序列節奏,通過綠化掩映和廣告標識的點綴塑造不同的街道景觀。
夜景照明:重點照明分布在規劃區中主要的公共活動空間和人流集散空間,是城市形象的重要體現點和區域標志性場所。重點照明區應針對不同的環境整體設計,并且在照明強度、時段以及風格上做出具體個性要求,如商業空間體現豐富多彩,產業空間體現時代感、高科技等。規劃區中的各廣場以及圍合的建筑群為重點照明地段。
建筑形式:要求建筑形式能夠體現山水城市風貌。公共建筑要求造型新穎、獨特,尤其高層公共建筑,以此構成全市的標志和視覺中心,但不宜太多和太高;住宅建筑根據通風和視覺要求,采取點式與條式自由交錯布置,避免格局呆板。
建筑色彩:建筑色彩必須與環境協調,大量性的多層住宅宜采用輕淡色彩,可以采用淡黃色為主的基調,與城市的自然色彩互補,為居民創造舒適的視覺環境;居住區中心建筑宜采用住宅建筑對比比較強烈的色彩,形成居住區的視覺中心;大型公共建筑的裙樓可采用活潑的色彩,豐富街道景觀。
7 結語
朱棋路西部地區堅持健康發展戰略,注重地區特色與城市特色的整合,合理配置土地和空間資源,兼顧近遠期利益,最終實現自我平衡、多元互動的區域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沛,徐其華.濟南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實踐[J].規劃師,2012,(4).
文章標題:中級工程師論文大連市朱棋路西部地區控規方案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dianli/2617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