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6-08-29 12:00 熱度:
隨著電力電子器件的性能提高和造價降低,以電力電子器件為核心部件的FACTS裝置的造價會降低,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比常規的輸配電方案更具競爭力。電力是清潔能源,將大量分散燃用的化石燃料都高效潔凈地轉換為電力,是可持續發展對能源提出的新要求。文章分析了現存電源的類型和工作原理及大規模使用的障礙,介紹了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硅片引起的第二次革命 ,將給電力技術帶來寬廣的發展前景,電能高效潔凈地生產、傳輸、儲存、分配和使用的技術將成為電力技術的重點領域。
《中國電力》雜志是由國家電網公司主管,國網能源研究院、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主辦。原名《電力技術》,創刊于1956年(丙申年)1月,1993年1月更名為《中國電力》,2012年6月與《能源技術經濟》雜志合并。
“電力技術是通向可持續發展的橋梁”,這個論斷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研究表明,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應盡可能把一次能源轉換為電能使用,提高電力在終端能源中的比例。因為,在保證相同的能源服務水平的前提下, 使用電力這種優質能源最清潔、方便,易于控制、效率最高。如果能將大量分散燃用的化石燃料都高效潔凈地轉換為電力使用,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和生活質量就會大大改善。因此,電能高效潔凈地生產、傳輸、儲存、分配和使用的技術將成為電力技術的重點領域。以下將對若干電力前沿技術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進行簡單評述。
1. 分布式電源
當今的分布式電源主要是指用液體或氣體燃料的內燃機(IC)、微型燃氣輪機(Microtur_bines)和各種工程用的燃料電池(Fuel Cell)。因其具有良好的環保性能,分布式電源與“小機組”已不是同一概念。
1.1 微型燃氣輪機
微型燃氣輪機(Micro Turbine),是功率為幾千瓦至幾十千瓦,轉速為96 000 r/min,以天然氣、甲烷、汽油、柴油為燃料的超小型燃氣輪機,工作溫度500 ℃,其發電效率可達30%。目前國外已進入示范階段。其技術關鍵是高速軸承、高溫材料、部件加工等。可見,電工技術的突破常常取決于材料科學的進步。
1.2 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是直接把燃料的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的裝置。它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潔凈和高效的發電方式,被稱為21世紀的分布式電源。
1.2.1 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頗似電解水的逆過程。氫基燃料送入燃料電池的陽極(電源的負極)轉變為氫離子,空氣中的氧氣送入燃料電池的陰極(電源的正極),負氧離子通過2極間離子導電的電解質到達陽極與氫離子結合成水,外電路則形成電流。
通常,完整的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由電池堆、燃料供給系統、空氣供給系統、冷卻系統、電力電子換流器、保護與控制及儀表系統組成。其中,電池堆是核心。低溫燃料電池還應配備燃料改質器(又稱為燃料重整器)。高溫燃料電池具有內重整功能,無須配備重整器。磷酸型燃料電池(PAFC)是目前技術成熟、已商業化的燃料電池。現在已能生產大容量加壓型11 MW的設備及便攜式250 kW等各種設備。第2代燃料電池的溶融碳酸鹽電池(MCFC),工作在高溫(600~700 ℃)下,重整反應可以在內部進行,可用于規模發電,現在正在進行兆瓦級的驗證試驗。固體電解質燃料電池(SOFC)被稱為第3代燃料電池。由于電解質是氧化鋯等固體電解質,未來可用于煤基燃料發電。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是最有希望的電動車電源。
1.2.2 性能和特點
燃料電池有以下優點:(1)有很高的效率,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理論發電效率可達100%。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實際效率可達58.4%。通過熱電聯產或聯合循環綜合利用熱能,燃料電池的綜合熱效率可望達到80%以上。燃料電池發電效率與規模基本無關,小型設備也能得到高效率。(2)處于熱備用狀態,燃料電池跟隨負荷變化的能力非常強,可以在1 s內跟隨50%的負荷變化。(3)噪音低;可以實現實際上的零排放;省水。(4)安裝周期短,安裝位置靈活,可省去新建輸配電系統
目前燃料電池大規模應用的障礙是造價高,在經濟性上要與常規發電方式競爭尚需時日。
1.2.3 技術關鍵和研究課題
燃料電池的技術關鍵涉及電池性能、壽命、大型化、價格等與商業化有關的項目,主要涉及新的電解質材料和催化劑。熔融碳酸鹽電池(MCFC)在高溫條件下液體電解質的損失和腐蝕滲漏降低了電池的壽命,使MCFC的大型化及實用化受到限制。需要解決電池構成材料的腐蝕;電極細孔構造變化使電池性能下降等問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使用固體電解質且工作溫度很高,對構成材料及其加工有特殊要求。為了得到高溫下化學性穩定和致密性(不通過氣體)的電解質,在氧化鋯中加入Y2O3生成釔穩定氧化鋯。為了降低工作溫度,應盡可能減少電解質薄膜厚度。通常采用熔射法、燒結法和電化學蒸發涂層法制備電解質薄膜。實用的電解質膜的厚度為0.03~0.05 mm。比較先進的已達到0.01 mm。這樣薄的電解質陶瓷材料除應當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外,必須具有高度的氣體致密性,否則將喪失燃料電池的性能。燃料極使用鎳鋯等耐熱金屬陶瓷,鎳還用作燃料重整的催化劑,空氣極在運行中處在高溫氧化中,難以使用一般金屬。鉑的穩定性好,但費用昂貴,需要尋找替代材料,可用電子導電陶瓷。為了降低工作溫度,另外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尋找低溫的質子導電的電解質。工作溫度倘若能降低到700 ℃以下,SOFC的造價就可以大幅度降低。
2. 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硅片引起的“第二次革命
2.1 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的重大進展
電力電子學(Power Electronics)的應用已經有多年的歷史。電力電子學器件用于電力拖動、變頻調速、大功率換流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大功率電子器件(High Power Electronics)的快速發展也引起了電力系統的重大變革,通常稱為硅片引起的第二次革命。
近年來,大功率電子器件已經廣泛應用于電力的一次系統。可控硅(晶閘管)用于高壓直流輸電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大功率電子器件應用于靈活的交流輸電(FACTS)、定質電力技術(Custom Power)以及新一代直流輸電技術則是近10年的事。新的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將成為電力研究前沿。
2.2 靈活交流輸電技術(FACTS)
靈活交流輸電技術是指電力電子技術與現代控制技術結合以實現對電力系統電壓、參數(如線路阻抗)、相位角、功率潮流的連續調節控制,從而大幅度提高輸電線路輸送能力和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水平,降低輸電損耗。
傳統的調節電力潮流的措施,如機械控制的移相器、帶負荷調變壓器抽頭、開關投切電容和電感、固定串聯補償裝置等,只能實現部分穩態潮流的調節功能,而且,由于機械開關動作時間長、響應慢,無法適應在暫態過程中快速靈活連續調節電力潮流、阻尼系統振蕩的要求。因此,電網發展的需求促進了靈活交流輸電這項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盡管靈活交流輸電技術已在多個輸電工程中得到應用,并證明了它在提高線路輸送能力、阻尼系統振蕩、快速調節系統無功、提高系統穩定等方面的優越性能,但其推廣應用的進展步伐比預期的要慢。主要原因有:工程造價比常規的解決方案高,因此,只有在常規技術無法解決的情況下,用戶才會求助于FACTS技術;FACTS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FACTS技術的應用還局限于個別工程,如果大規模應用FACTS裝置,還要解決一些全局性的技術問題,例如:多個FACTS裝置控制系統的協調配合問題;FACTS裝置與已有的常規控制、繼電保護的銜接問題;FACTS控制納入現有的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問題等等。也有專家認為,FACTS技術尚不能更快推廣應用是因為電力部門對新技術持謹慎觀望態度,只有相當成熟的技術才會大規模應用。
文章標題:電力技術的現狀與前景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dianli/3313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