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工業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0-01-16 10:24 熱度:
新型工業化是實現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步驟,也是縮小與發達城市差距的趕超戰略。哈爾濱市將新型工業化發展作為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推手,進而對于新型工業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哈爾濱市通過工業化發展帶動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創新發展方式,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為哈爾濱市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一、哈爾濱市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基礎
(一)工業基礎不斷增強哈 爾 濱 市 在 大 力 推 進 結 構 調 整 和產 業 升 級 , 奮 力 建 設 制 造 強 市 的 作 用下,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較快。 2017 年,哈爾 濱 市 新 興 產 業 增 加 值 占 全 市 的 20.5%,比 2016 年提高 3.5%。 其中,生物醫 藥 產 業 保 持 高 速 增 長 , 同 比 增 長 24.1%;航 空 航 天 、運 輸 設 備 修 理 、通 用零部件、鍋爐及原動設備等高端裝備制造 業 行 業 增 長 幅 度 較 大 , 分 別 增 長 4.8%、9.6%、22.6%、24.5%。 同時,主導產業活力增強, 傳統產業更新換 代加速。 2017 年,哈爾濱市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 比 上 漲 5.5% 。 其 中 食 品 工 業 上 漲 5.4%,裝 備 制 造 業 上 漲 7.1%,醫 藥 制 造業上漲 0.1%,石化工業上漲 8.9%。
(二)工業經濟效益增長較快在哈爾濱市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努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作用下,工業總體效益增長較快。 2017 年,哈爾濱市實現工業增加值 1206.7 億元, 比上年提升 4.8%,占全市 GDP 的 19.0%。 主營業務收入大幅提高,2017 年,哈爾濱市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有負增長轉變為正增長,同比提升 3.1%。 利稅總額穩步提高, 2017 年, 哈爾濱市規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同比增長 0.4%,稅金增長 5.2%。 資產規模不斷擴大,2017 年,哈爾濱市規上工業資產同比增長 5.8%。 規上工業資產主要集中在農副食品加工、通用設備、電力熱力生產以及醫藥產業,資產總額占全市規上工業的 50.7%。
二、制約哈爾濱市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哈爾濱市物質資本不足哈爾濱市是一個典型的投資拉動增長型地區,物質資本是哈爾濱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前提條件。按照國際標準儲 蓄 和 政 府 財 政 支 出 占 到 物 質 資 本 的 95%左右。 而哈爾濱市一直面臨物質資本嚴重不足的困境。 從存貸款情況來看,哈爾濱市存款余額占全國的比重由 2013 年的 0.8026%下降到 2017 年的 0.6209%。 而哈爾濱市的貸款增速高于存款增速,貸存比重由 2013 年的 0.730%增長到 0.948%,貸 存 比 始 終 高 于 全 國 水 平 , 且 差 距 從 0.059 擴大到 0.206。盡管哈爾濱市儲蓄余額在逐年增長, 但增速低于貸款增速,存款余額已經滿足不了貸款的需要,進而貸款余額轉換成的物質資本遠遠不能滿足工業增長的需求。
(二)哈爾濱市勞動力素質不高哈爾濱市人口素質不高,導致科技研發能力不足,是新型工業化面臨的又一困境。哈爾濱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總量在全國排名較為靠前,而每百萬人擁有的教育資源嚴重不足且相較于其它同級別城市,哈爾濱市的高校教育水平和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稍顯不足。 2017 年,哈爾濱市每百萬人擁有普通高校 46.66 所、成人高校 10.98 所 , 研 究 生 培 養 的 科 研 機 構 7.32 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 78.69 所、普通高中 94.24 所、普通初中 313.84 所、普通小學 766.77 所、 特殊教育學校 16.47 所、幼兒園 1237.08 所,在校學生數量和畢業學生數量都在逐年減少。
(三)哈爾濱市產業布局雷同哈爾濱市是以城區為中心向各縣市延伸的產業布局,由于區位、資源及政策的相近,使得哈爾濱市各區縣存在工業結構趨同的現象,主要集中在醫藥、機械制造、旅游、化工等部門。這就導致了哈爾濱市各縣市在資本、能源、項目、人才等要素存在惡性競爭。目前在哈爾濱市域內尚未形成較為完善的創新能力的產業鏈和初具規模的高技術產業集群,金融、信息、培訓和現代制造業等的產業鏈延伸方面還比較欠缺。至今還沒有形成由占據高端并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本地企業建立的區域完整產業鏈。
三、加快推進哈爾濱市新型工業化的對策建議
(一)充分利用比較優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哈爾濱市作為老工 業基地城 市,中國最北的副省級城市, 應該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振興老工業基地、 哈爾濱新區和“中國 2025”示范區的各項優惠政策;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省會城市的要求,充分利用國家、省里給予哈爾濱的在財稅、 資源及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從調整哈爾濱市的產業結構、要素分配結構、區域結構、發展結構入手,提高哈爾濱市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在哈爾濱市布局一批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 啟動內通外聯的交通路網建設,增強哈俄、哈歐班列運力,加快促進 “哈綏符釜”陸海聯運和哈俄公路通道暢通。著手聯系國際上有實力的航空公司,開通哈爾濱市至北美貨運航線。 創新內陸港與綜保區“港區一體化”監管模式,積極爭取從食品、 原材料及整車等商品的進口, 進一步提升口岸功能和通關水平。 積極推進太平機場改擴建工程的順利實施, 為其被規劃國際航空樞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以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哈爾濱市要從三產聯動的角度,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以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需要。 一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鼓勵各地(市),因地制宜,積極發展具有特色的優質高效經濟作物,加快農作物品種優化,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種植、生產和經營,大力發展畜牧業,提高非農產業發展水平,引導企業向原料基地集中。 二是加快發展戰新產業,加快改造傳統主導產業。 主導產業方面,通過深度開發哈爾濱市“原字號”產業、高端產業以及高技術產業, 推進主導工業結構轉型,創新哈爾濱經濟發展模式。 三是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 以服務工業生產為基礎,產業信息化為依托,大力發展發展信息、社區服務、文化體育等新興產業,培育科技、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等行業,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提高;加快發展商品流通業、交通郵電業、市政服務業、金融保險業等,使服務業發展向“市場化、產業化、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邁進。
(三)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完善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根據目前哈爾濱市產業發展的重點,在遵循主體功能區劃的原則、充分考慮哈爾濱市的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的前提下,以新區現有產業園區為載體,通過宏觀調控,促進產業轉移、科技合作以及產業配套等方面發展, 形成從研發到產業、從資本到人才的全方位合作新技術產業基地。 并通過政府引導和扶持,吸引一些重要的新技術工業項目落戶新區,借助新區原有的工業基礎培育一批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的配套企業,實現新區內高技術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的集聚發展的新格局,形成具有工業產業比較優勢的專業化高端制造業鏈條。
《哈爾濱市新型工業化問題研究》來源:《中國集體經濟》,作者:張卓寧。
文章標題:哈爾濱市新型工業化問題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gongyesheji/4175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