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工業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1-03-25 16:49 熱度:
摘要: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并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征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并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關鍵詞:鋼筋;施工;技術
工程一般采用為:Ⅰ級鋼筋,Ⅱ級鋼筋,Ⅱ級鋼筋,Ⅲ級鋼筋,鋼筋加工制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
一、 鋼筋施工工藝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后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鉤或彎曲
①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后,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②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箍筋調整,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包尺寸而定。
④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二、鋼筋設計及制作安裝
1、設計制作
我支持的天津新建眼科醫院工程,頂板和底板主筋為Ⅱ級鋼筋Φ28mm,腹板和翼板鋼筋為Ⅱ級鋼筋Φ20mm。箍筋及蹬筋均為Ⅱ級鋼筋Φ16mm和Φ12mm梁體最小鋼筋配筋率達到1.2%,遠遠超出普通簡支梁配筋率,鋼筋密度大、規格樣式多,灌注梁體混凝土難度大。梁體內預埋件規格樣式多,預應力鋼筋與普通鋼筋互相干擾,施工難度大、精度要求高。
1)鋼筋表面上的油漬、漆污和錘擊能剝落的浮皮、鐵銹清除干凈。2)除銹方法:對大量的鋼筋,通過鋼筋冷拉或鋼筋調直機調直過程中完成;少量的鋼筋采用電動除銹機或噴砂方法;鋼筋局部除銹采用人工用鋼絲刷或砂輪等方法進行。3)對局部曲折、彎曲或成盤的鋼筋加以調直。4)粗鋼筋可采用彎曲機、平直錘或卡盤、扳手、錘擊矯直。5)鋼筋成型前,根據配料表要求長度截斷,采用切斷機進行切割。6)鋼筋切斷合理統籌配料,將相同規格直徑鋼筋根據不同長短搭配,統籌排料:一般先斷長料,后斷短料,以減少短頭、接頭和損耗。避免用短尺量長料,以防止產生累積誤差:在工作臺上標出尺寸刻度并設置控制斷料尺寸用的擋板。切斷過程中如發生鋼筋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等必須切除。7)向切段機送料時,將鋼筋擺直,避免彎成弧形。操作者將鋼筋握緊,并在沖切刀片向后退時送進鋼筋;切斷長300mm以下鋼筋時,將鋼筋套在鋼管內送料,防止發生人身或設備安全事故。8)鋼筋進場均有出廠質量證書和實驗報告單,按不同鋼種、等級、牌號、規格及生產廠家分批掛牌分別堆存。在駐地監理的旁站下,進行鋼筋原材的試件抽檢及送檢到《建設工程質量檢驗測試中心》進行鋼筋原材試件檢測。原材試件檢驗合格后進行鋼筋加工。9)Φ12的鋼筋可以采用搭接焊,其余的Ⅱ級鋼全部采用閃光對焊,對焊接接頭按設計圖紙要求打磨處理。底板鋼筋同截面接頭數量小于25%,其余鋼筋同截面接頭數量小于50%。相鄰兩根鋼筋接頭必須錯開30d以上且大于50cm。鋼筋的焊接點距彎折處大于10d。焊接工藝滿足規范要求。10)鋼材試件抽檢合格后鋼筋工進行梁體主筋及箍筋加工,加工鋼筋前技術人員對每根鋼筋下料長度進行計算以確保鋼筋加工精度。由于梁體有變截面,變截面處的鋼筋在加工場地進行編號,防止混亂,加工好的主筋人工運至梁上,箍筋人工配合吊車至施工平臺。11)切斷后的鋼筋斷口平齊,鋼筋長度偏差為±10mm。12)鋼筋彎曲時將各彎曲點位置劃出。劃出工作從鋼筋中線開始向兩邊進行,兩邊不對稱的鋼筋從一端開始。劃線尺寸根據不同的彎曲角度和鋼筋直徑扣除鋼筋彎曲調整值,其扣法是從相鄰兩段長度中各扣一半。13)劃線在工作臺上進行。14)成型后的鋼筋形狀正確,平面上無凹凸、翹曲不平現象,彎曲點處無裂縫。鋼筋彎曲成型后的允許偏差為:全長±10mm;彎起鋼筋起彎點位移20mm;彎起鋼筋起彎點高度±5mm;箍筋邊長±5mm。
2、鋼筋綁扎與安裝:
鋼筋綁扎前先認真熟悉圖紙,檢查配料表與圖紙、設計是否有出入,仔細檢查成品尺寸、心頭是否與下料表相符。核對無誤后方可進行綁扎。采用20#鐵絲綁扎直徑12以上鋼筋,22#鐵絲綁扎直徑10以下鋼筋。
(1)墻
①墻的鋼筋網綁扎同基礎。鋼筋有90°彎鉤時,彎鉤應朝向混凝土內。
②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在兩層鋼筋之間,應設置撐鐵(鉤)以固定鋼筋的間距。
③墻筋綁扎時應吊線控制垂直度,并嚴格控制主筋間距。剪力墻上下兩邊三道水平處應滿扎,其余可梅花點綁扎。
④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豎向受力筋外綁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將其與豎筋點焊,以固定墻、柱筋的位置,在點焊固定時要用線錘校正。
⑤外墻澆筑后嚴禁開洞,所有洞口預埋件及埋管均應預留,洞邊加筋詳見施工圖。墻、柱內預留鋼筋做防雷接地引線,應焊成通路。其位置、數量及做法詳見安裝施工圖,焊接工作應選派合格的焊工進行,不得損傷結構鋼筋,水電安裝的預埋,土建必須配合,不能錯埋和漏埋。
(2)梁與板
①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15mm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
②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并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余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余可梅花點綁扎。
③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蓬、挑檐、陽臺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鋼筋在上。
⑤樓板鋼筋的彎起點,如加工廠在加工沒有起彎時,設計圖紙又無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規定彎起鋼筋,板的邊跨支座按跨度1/10L為彎起點。板的中跨及連續多跨可按支座中線1/6L為彎起點。
⑥框架梁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⑦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1)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4)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5)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6)板筋綁扎前須先按設計圖要求間距彈線,按線綁扎,控制質量。
7)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根據設計要求,板筋采用鋼筋馬凳縱橫@600予以支撐。
參考文獻:
趙炳福.孟令涵.邢占顯復雜異形構件鋼筋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措施[J]建筑技術2007(4)
沈曾勃.任學軍.蔣學茂高層型鋼鋼筋混凝土結構二次設計施工技術[J]2007(5)
文章標題:關于鋼筋施工設計及制作安裝的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gongyesheji/788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